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

目前泰山郡的形式是從奉高到博縣再到樑甫,形成了一條防線。這條防線上,有龜山、尤來山、樑父山,還有汶水。太史慈正在率部攻打奉高城,而關羽已經自魯國出兵,快潛伏到樑甫後面的成縣了。此時夏侯惇還一無所知。

關羽果斷髮起了進攻。這是他的一次軍事冒險行動。在丟失了九江郡的情況下,他必須在其他地方打出威風來。雖然放棄九江,是劉備的決定,但反映到軍中,坐擁大軍不戰而退卻是讓軍心有些動搖。得知揚州軍在九江暫時還沒有堅決北上的意圖之後,關羽便知道,機會來了。

留了吳匡與劉曄在徐州。想來就算揚州軍北上,暫時纏住他們也應該無事。只要關羽這裡能夠以突襲取得進展,那麼他就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在打垮夏侯惇之後,再南下解彭城之圍。

夏侯惇在泰山郡所作的一切準備,都是向北防禦,偌大縱深防線,都是爲了抵抗太史慈兵鋒的壓力。他想過瑯玡兵馬會前來相助,但從來沒想過,會有一支兵馬,從魯國突然冒出來攻打他的背後。當成縣失守的消息終於傳到夏侯惇耳中時,這位跟隨曹操多年的親信大將眼裡盡是不可置信。他抓住前來報信的小兵問道:“來者乃是何人?”

小兵單膝跪在地上,戰戰兢兢,若是以往能得見夏侯惇一面,他心中只會是歡喜,而今卻是來彙報這個不好的消息,他也不知道自己的下場會如何,或許會被將軍的怒火焚成灰燼吧。長期軍營中形成的紀律,讓小兵強作鎮定的開口了:“稟將軍,於城頭遠遠望去,乃是關字旗號。來將當是關羽。”

夏侯惇確實很憤怒,在得知成縣兵馬全軍覆滅,包括縣令等官吏一個也未逃脫後,他更是怒火中燒。不過良好的涵養讓他剋制住了自己,並沒有爲難前來報信的小兵。他揮了揮手,讓小兵退下之後,這纔在自己的房間裡大聲咆哮起來:“關羽遠在徐州,爲何突然至了泰山!哨探該死!”

房中傳來稀里嘩啦的響聲,經過此地的親兵和僕從,大氣也不敢喘一口。生怕引起將軍的注意,然後把暴風雨也給招來了。

把房間的擺設給砸了個稀巴爛後,夏侯惇平靜下來了。他取出輿圖,仔細看了看。最後還是長嘆了一聲,泰山郡不可能再守得住了。除了他守的這一條防線外,泰山就只有下部南武陽等數城,而中間,卻是一片丘陵和山區。自己若不準備撤兵,將遭到關羽與太史慈的夾擊。到時候自己就是想退,也無路可退了。南部去不得,往東都是一片無人區,然後再走就到了徐州的瑯玡了。北邊是太史慈和青州,自己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放棄兩山大營,然後西渡汶水,退到東平國。不過自己這麼一退,卻是等於把泰山與濟北兩地全部給讓出來了。失了這兩地緩衝,兗州還擋得住張飛與太史慈嗎?

不過,夏侯惇也沒有貿然放棄,他命令在奉高城抵禦太史慈的別部司馬呂虔留下副將鎮守奉高,然後連夜引兵南下至樑甫與自己匯合,又連遣無數哨騎出去,摸清楚關羽到底有多少兵馬北上。是小股兵馬前來騷擾,還是大部前來進攻?

夏侯惇決定依託樑甫城與兩山大營,與關羽決一雌雄。

夏侯惇的想法很好,可惜在關羽已經通知太史慈的情況下,他很多手段,已經無法隱瞞過漢軍的耳目了。呂虔這邊剛出城,在城外死盯着奉高守軍的太史慈便察覺到了。哪怕是深夜,太史慈也知道有一支軍匆匆出城往南去了。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太史慈便召來魏延,道:“文長,城中兵馬異動,方纔有斥候來報,言有曹軍出城北向。只怕是夏侯惇已知南方關將軍至矣。既然奉高之兵南撤,我等明日一早便舉大兵攻城。如此,奉高可拔也。”

魏延聽了,眼珠一轉,笑道:“將軍,何必明日,依末將之見,不如趁此良機,連夜攻城。此時敵軍既走,正是城防疏漏之時。若一鼓而上,敵可摧也。”

魏延喜歡弄險,太史慈也是個膽大包天的。他聽魏延這樣一說,也不禁熱血翻騰,躍躍欲試起來。於是便對魏延道:“既如此,便從文長所言。”

魏延聞言大喜,拜道:“末將願爲先登。”太史慈欣然許之。

呂虔走的時候,吩咐副將一切照舊,等天明之後,將城頭多插旗幟,然後拉城中壯丁上城頭披甲執戈,扮作守軍。能瞞得一日是一日,能拖得一天是一天,儘量爲夏侯惇將軍爭取時間。然後到守無可守之時,便縱火燒城,自行退出奉高城。

副將接受命令之後,便把剩餘的那些人馬全部調上城頭巡城,至於徵發青壯,他打算到了白天再做。夜晚做這事,總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騷亂。這座充滿了緊張、不安氣氛的城池,人們的心絃已經繃得很緊了。

深夜,萬籟俱寂。就連城頭換防的將士們,也漸漸抵抗不住瞌睡蟲了。雙腿和手中的兵刃開始越來越沉重。而脖子,似乎也很難支撐起頭顱了。上下眼皮非常用力的粘合在一起,要用很大很大的勁,才能使它們分開一會兒。副將已經去睡了。明天還有很多事要做。至於守城的官兵們,因爲太史慈自攻城以來,很少進行過夜襲,所以他們也不由漸漸放鬆了警惕。也是,前半夜都沒有一點動靜,誰還會在天快亮時來發難呢。苦熬半夜,還不如天亮再做打算。

曹軍們心中天平漸漸傾斜的時候,卻不知道,城下悄無聲息的,已經慢慢潛來了一隊隊士兵了。他們藉着夜色、和火炬下的陰影,無聲又迅速的靠近着目標。若是此時有人往城外扔一個火把出去,肯定就會看見一羣羣的漢軍了。

可惜,沒有人這麼做。所以,也導致了他們註定的結局。

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七百三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七百三十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
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七百三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七百三十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