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

黃忠暗歎了一口氣,心想道果真是聞名不如見面,便道:“正是在下!”

劉備忽然回過神來,他名人見了無數,本不應如此驚訝,只是這次兩人相見太過於突然,讓他有一種意外之喜的感覺,這纔有些失態。

於是劉備正容一禮,道:“漢升兄,請恕我失態,只因前番聽起漢升兄之大名,又偶逢於此,有感人生之際遇無常,因欣喜過甚故而如此,還請漢升兄見諒纔是。”

黃忠見劉備恢復正常,心中嘀咕道,原來如此,卻又疑道:“玄德久居北地,我向在荊州,才淺德薄,位列下僚,玄德聽何人談起過我來?”

劉備心想黃漢升倒是心思慎密,於是笑道:“我叔父劉子敬,世叔張寬夫,兩人專愛結交天下豪傑,有一回無意間聽得張世叔談起荊州好漢,因此得知漢升兄之大名。”

天下學武之人,就沒幾個不互通聲氣的,總能七拐八拐的搭上關係,黃忠不認得劉子敬,卻聽說過張博張寬夫。他想來可能是張博在哪裡聽說過他,然後又向劉備說起。疑慮一去,黃忠便道:“原來如此!”

這時劉備便奇道:“漢升兄不在荊州快活,怎地到了此處?”

此言一出,黃忠一雙虎目便黯淡下來,臉色愁苦道:“我辭了職事,千里跋涉到此,只爲了我兒黃敘……”說着說着,一條雄壯的好漢子,竟然哽咽起來。

劉備勸了又勸,黃忠這才止住。或許是苦悶壓抑得太久,無人可訴,黃忠便把滿腔煩心事一古腦全向劉備倒了出來。

原來黃忠有一子,名黃敘,幼年聰慧,甚得黃忠夫婦之憐愛。黃忠在黃敘小時候便教其鍛體,待得稍長,便教其習武。黃忠爲人嚴苛,對待愛子也是如此。結果訓練得太過,黃敘傷了筋骨。但黃敘好強,一直忍耐不說。直到年前嘔血,才被黃忠得知。

當時黃忠被黃敘唬得慌了神,忙四處延請名醫問診。結果無一例外,都是說傷了根本,從此不能習武不說,只怕性命也難保。黃忠大驚,求醫師指點,不習武就不習武,但無論如何也要保住黃敘的性命。於是各種偏方秘方先後出爐。結果卻仍是讓人沮喪,黃敘不但未見好轉,身子骨卻一天天的消瘦下去。

就在黃忠六神無主的時候,同郡老鄉張機張仲景給他送來一截老參,堪堪吊住了黃敘的性命,讓病情不再惡化。然後又告訴他,黃敘此症,須尋沛人華元化,也就是華佗,看看他有無迴天之術。或者是能尋來一顆百年老參,此物得天地之造化,萬物之鐘靈,用來固本培元,最妙不過。否則,否則之後,張仲景便沒有再說了。

黃忠知道張仲景言下之意,趁得手中還有一截人蔘,黃敘如今精神尚可,便連年都未曾在家裡過,父子兩人匆匆出了荊州,一路往北。

到了沛國的時候,遍尋華佗不見,踏遍豫、兗二州,華佗卻不知所蹤。黃敘已經不能久拖,黃忠無奈之下,只好駕車繼續北上,想去遼東或塞外尋機緣,他向過路商旅打探得清楚,遼東盛產人蔘。於是便把這最後一絲希望寄託在遼東了。這一路行來,到得此處,張仲景所贈人蔘已所剩無幾,他閒來無事,便出來行獵,想弄點新鮮野味給兒子補補氣血。卻不想在這河灘之上,遇見劉備。

劉備一邊聽,一邊嗟嘆,人生之際遇就是如此奇妙。他記得史上所載黃忠止有一子黃敘,早亡。而身爲五虎上將,卻無後代繼嗣香火,真是可悲可嘆。如今黃忠父子卻恰好在此碰到自己,豈非天意乎?

於是劉備便道:“漢升兄不必憂苦,華佗神龍見首不見尾,小弟自然是幫不上忙。不過百年老參麼,愚弟家中卻剛好還有一枝……”

話還沒說完,便見黃忠猛的擡頭,通紅着眼睛,喘着粗氣的道:“果真?”

劉備道:“自然當真,我豈能在此事上相瞞漢升兄!”

黃忠激動得全身都在顫抖,他嘴脣嚅動了幾下,便推金山倒玉柱的納頭就拜,顫聲道:“玄德,愚兄懇求你,一定要把這枝老參轉讓於我,從此以後,黃某爲奴爲僕,在所不辭!”爲了兒子,爲了黃家的香火,他是什麼臉面都顧不得了。他實在是有難言之隱,當年他嗜武如命,生下黃敘之後,練武太過,傷了腎經,一直在調理中,但張仲景很明白的告訴他,希望不大,他以後只怕是子嗣艱難了。

如此一來,黃敘便是他膝下唯一子嗣,教他如何不拼命挽救?別說是爲奴爲僕,就是劉備讓他即刻去死,他只怕也是會立馬拿刀抹脖子了。

黃忠下拜時,劉備便慌忙一把挽住,結果黃忠力氣太大,他實在是扶不住。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黃忠拜倒於地,待得聽了黃忠所言,劉備頓足急道:“漢升兄何出此言,你快快起來,我這老參,原本就打算贈送於你。作甚說些怪話!”

這株百年老參,是前幾年劉備託張博重金尋來的,不知道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本來是打算着給自家老孃救命用的。誰曾想現在孃親日子一天比一天快活,身體一天比一天好。想着也是用不着了,乾脆送予黃忠。話還沒說完呢,便被這粗漢給打斷了。搞得他挾恩圖報似的。

黃忠聽得劉備願意把百年老參送給他,心中狂喜,卻死活也不肯起來,他知道這等神草,百年成精,見人就跑,想逮住一顆實在是難,就算是在盛產野參的遼東,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上等珍品。他原打算到了遼東,打探得確切消息,便動手去搶。因爲他壓根就買不起。如今碰到劉備,簡直是天上掉了個大餡餅。兒子有救了,這比什麼都強。自己全家上下,沒有什麼是比兒子黃敘這條性命更珍貴的了。而這份恩情,也大了去了,他實在是無以爲報,不如就此託庇在劉家做個奴僕門客罷。好歹劉備也是聲傳四海的名士,說出去也不難聽。

當下黃忠便拜道:“主公,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如今主公救我兒一命,如此恩德,無以爲報。黃忠一介粗人,別無他物。只有此賤軀,願託庇主公門下,爲主公所驅馳。還望主公勿要嫌棄纔是。”

劉備不知道黃忠以後可能只有這一個娃了,只覺得黃忠把黃敘看得太重,這孩子真要留不住,再生一個就好了嘛。何必如此輕賤自己。你可是未來堂堂的五虎上將啊!心中胡亂想着,劉備嘴上卻道:“漢升兄,休得如此!我敬你乃是荊州豪傑,故此相贈。此參於我已無用處,能活令郎一命,豈不快哉?漢升兄若爲報恩拜入我門下,我劉備豈不是成了那挾恩圖報之人?此輩,吾不屑爲之,此事以後萬萬不可再提!”

黃忠還要再說,劉備作色道:“漢升兄快快起來,你我於此糾纏此等小節,白白耽誤令郎病情。來日方長,漢升兄,還是快快起來罷!”

黃忠見劉備言辭懇切,心中不禁感動,只覺劉備實乃是一等一的性情中人。不愧名士之稱。於是也不推辭,立馬爬了起來,道:“玄德,此事日後再論,但現在切莫呼我爲兄,以字相稱便可,我實不敢當之。”

劉備莞爾一笑,道:“好罷,漢升,速速帶我去你住處,我與你書信兩封,可持信去涿縣樓桑裡,尋我叔父劉子敬,讓我叔父替你取參。還有一封,可去涿縣城中尋我世叔張寬夫,他神通廣大,一些普通的補氣培元的藥草,應有盡有,缺些什麼,儘管尋他去要。”

黃忠一邊答應,一邊虎虎生風的往前走。到了前方一處驛站,劉備見了黃敘,這孩子約莫十來歲,臉色慘白,瘦得可怕。現在卻是昏昏沉睡之中。黃忠欲喚醒他拜見劉備,劉備忙把手搖了搖,輕聲躡足退了出去。

劉備擬好兩封信後,便道:“漢升,我與你一個隨從帶路,先去樓桑取參,昔年家慈因爲先父之病,心力衰竭,幾盡油枯,當時我叔父請了一位名醫,數年調理之下,家慈雖然不曾有明顯好轉,病情卻也未有惡化。到時可讓此名醫爲令郎配君臣相佐之藥。如此最爲穩妥。且我叔父與世叔,都是漢升一般的好漢,料想你等三人一塊,漢升也必不至於煩悶。”

黃忠聽劉備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方方面面都想好了。心中只剩下感激。卻是暗暗打定主意,待得敘兒病好,自己就返家把婆娘接了過來,就住在樓桑不走了。

劉備不知黃忠心中所想,他此時也確實是真心實意的幫忙。他把書信交給黃忠,看着一臉感激的黃忠道;“漢升,我輩熱血男兒,何故作此婦人之態?你我在此相遇,也是天意。既然天公作美,我也不過是從天之命行事罷了。好了,你收拾收拾,準備動身罷。我也要去京師赴任,便不再多言了。漢升,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黃忠一路相送裡許,纔不舍而還。今日劉備之風姿,自己際遇之神奇,卻是令他一輩子也難以忘懷。

感謝江湖過客,,,,,兄臺的打賞。

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七百五十八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五十九章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七百十八章第七百八十章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天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七百六十七章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八百十五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
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七百五十八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五十九章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七百十八章第七百八十章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天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七百六十七章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八百十五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