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

一堂課,講得妙趣橫生,聽者也是如癡如醉。(鄭玄畢竟年紀大了,講的時間一長,便有些乏了。於是便曰今日到此結束。剛停下來,打算喝口茶歇息歇息。便有靠窗的弟子呈上一張拜貼,道:“老師,方纔有家丁來報,府外有人求見。不敢打擾老師興致,於是讓我轉呈。”

那家丁見鄭玄滔滔不絕,學生們也專心致志,不敢多言,只是讓人轉呈,卻沒說是劉備就跑了。

鄭玄接過拜貼,打開一看,見是劉備來訪,不由大喜,於是便起身去尋劉備。諸弟子也跟隨於後。到了前院,鄭玄沒見人影,便問僕人:“玄德呢?”

僕人對道:“奴婢不知。”

鄭玄一皺眉頭,道:“方纔可有客至?”

仔細一問,發覺劉備根本就沒有進來,鄭玄不禁心中鬱悶,難道玄德送了個拜貼就走了?於是便召那個送拜貼的家僕過來,想問個仔細。

誰曾想還沒問呢,那家僕便道:“主上,有客人自稱是門下弟子,在門外相候主上久矣。”

鄭玄一聽哪裡還不知道門外等候的就是劉備呢,於是怒瞪一眼,道:“爲何不請入府中?”

那家僕被鄭玄一瞪,頓時結結巴巴的道:“奴婢見客人隨從甚多,又多執兵刃,於是不敢……”

鄭玄已經無心再聽奴僕的解釋,大步向着門外走去。這在一些新來的弟子眼中,是一件非常不可多得的事情。前來拜訪老師的州郡高官多了去了,可從未見老師親自出迎。劉備雖然得享名望,可不也是老師的弟子麼?他怎麼擔當得起?

弟子們的驚訝,鄭玄才懶得去管。他是純粹的儒者,他認爲劉備擔當得起,劉備就擔當得起。在鄭玄眼中,劉備不是朝廷的東中郎將,不是手握大軍的統帥。而是自己座下,一個屢發新論,能夠深刻影響到自己,深刻影響到儒學的弟子。一個可以在學術上坐而論道的同道中人。而今,江湖正多事,老成偏凋零。他遍注諸經,放眼天下,也只有劉備等寥寥可數幾人可以給他帶來一些新的思想了。

風雪凜冽,就是久在軍旅之中的衆將士,也覺得有點受不了。不過他們的主公劉備一動不動的站在前面,他們又如何敢動。於是自劉備以下,衆人一字排開。竟於風雨之中佇立了一個多時辰。

等鄭玄出來的時候,便只見府外數十個雪人。

劉備也沒想到老師竟然親自出迎。一見鄭玄,劉備便馬上深施一禮,拜道:“學生劉備,見過老師。”

鄭玄和身後的弟子們都驚呆了。只見劉備和他身後的隨從們,頭上,肩膀上,都是厚厚的積雪。可想他們在此站了有多久。

劉備是二千石的高官,如今更是執掌一軍,殺伐果斷,號令威嚴。再看他身後的這幾人,一個個都是有印綬掛在腰間,竟然都是食祿數百石的官員。劉備竟然帶着這些人,就這樣站在鄭府門外,一站許久。

放眼天下,大漢還能夠找得着比劉備更尊師重道的人嗎?諸學子是震驚,心靈受到衝擊。而鄭玄便是覺得老懷大慰了。頓時覺得,有如此這樣一個弟子,此生亦不枉了。

於是鄭玄連忙扶起劉備,道:“玄德,外面風雪如刀,你直接進來便可,唉……”

劉備笑着攙住鄭玄,一別數年,鄭玄老啦。頭髮花白不說,臉上皺紋更深更多了。劉備心中暗自感慨了一下,笑道:“老師府前,學生豈敢放肆!”

兩人一道進入府中,分賓主坐下,於是劉備向鄭玄介紹他麾下數人,荀彧、簡雍、關羽、張飛、黃忠。鄭玄也把侍立他身後的諸弟子介紹給劉備。崔琰、國淵、郗慮、公孫方等等,皆是一時之俊秀。

衆人閒話一陣之後,知道劉備可能有事要和鄭玄說,便各自告退。此時屋中便只剩下了鄭玄和劉備。

漢朝的士人們,已經非常懂得享受。雖然天氣寒冷,屋子裡還開着一扇小窗,但劉備竟不覺得如何寒冷,只因屋子裡的四個角落,有四個縷空陶甕,裡面正燃着炭火,熱氣源源不斷的散發出來,使得房間裡竟然溫暖如春。

劉備心想,難道這就是大漢朝的暖氣?

劉備問道:“老師,怎麼不見尊翁?”

鄭玄嘆道:“老父身體不適,由我兄長相伴,在別院靜養。我這裡雖然只有琅琅書聲,老父卻也覺得聒噪。”

鄭玄反問道:“玄德,近來學業如何,可有所得?”

劉備一臉慚愧,心道,我讀書只求在扯淡的時候知道這些東西出自何處,有沒有什麼能夠讓我借用的東西。卻不像你老人家一般,一門心思搞學問。哪裡會抱着書本去深研。再說了,這幾年,到處平叛滅火,哪裡忙得過來嘛。

想分辨幾句,卻又覺得臉上發燒,無顏以對。

鄭玄一見劉備表情,心中如何不清楚,卻是嘆道:“玄德,你於儒學一途,頗有靈性,卻不可讓俗務給耽擱了纔是。”

劉備點頭稱是,見鄭玄語意溫和,並無責難之意。便道:“老師,弟子自出仕以來,俗務糾纏。這兩年,弟子轉戰天下,更是不得空閒。實在是有愧老師厚望。然天下洶然,國亂民遭難。我儒家以濟世安民爲己任,弟子若不掃蕩羣邪,只怕難有心思專注於學問一途。”

鄭玄捊須笑道:“老夫心中有數,玄德你素有爲萬世開太平之志,很好。立功、立言,皆是三不朽。玄德如今貴爲一軍之主,爲國效力,正是立大功績之時,卻是老夫着相了。”

劉備謙遜了幾句,而後道:“老師,弟子此來,一是想拜訪老師,二是想着天下亂象已顯,盜賊橫行。想邀老師北上前往弟子家鄉暫居,以免受戰火波及。弟子家鄉,有家兵守護,安寧靜謐,又有山水之秀。人居其中,宛若世外桃源。且弟子用兵開太平,老師著書繼絕學,如此也是一段師徒佳話,豈不美哉?不知老師意下如何?”

鄭玄聽得悠然神往,卻是長嘆道:“玄德,只怕老夫要辜負你一番美意了。不是故土難離,實在是擔憂老父的身體。唉。只有你我兩人,便說句忌諱的話,老父只怕是熬不了多久啦!”說完,鄭玄兩行濁淚涔涔而下。他少年時期就跟父親對着幹。父親兄長讓他出仕養家,他卻偏偏要讀書,最後更是負笈西行,一去就是許多年。

回來後,更是因爲黨錮之禍,與父親聚少離多。不經意間回首一看,才發現,彈指間,已是匆匆數十年過去。父親不復當年模樣,自己也是年逾花甲。唉,父親年紀大了,身體孱弱,尤喜清靜,自己就在家鄉好好的陪伴他最後一段時光罷。

鄭玄拭了拭眼淚,對劉備道:“卻是老夫失態了。”

劉備見鄭玄淚落,也不禁勾起自己心事,想着家中的母親、妻女,也是眼眶發紅。劉備心道,鄭玄的父親只怕也是七十多八十掛零了,這樣的老人家,不說身體不好,就是身體還算健旺,他也不敢讓其跟着自己長途跋涉到幽州去。這一路上萬一有個好歹,如何向鄭玄交待。看來還是自己太想當然了。罷了罷了。

見鄭玄情緒低落,劉備只好岔開話題,問鄭玄道:“老師,幼安和根矩去了何處,今日怎的不見他倆?”

鄭玄道:“管幼安和邴根矩卻是閒不住的,尋了王彥方(王烈),三人結伴不知往何處去了,此時也不知返家沒。前幾日他家人還來此詢問。”

劉備頓時一陣無語,這幾個傢伙,也太能跑了吧?以前也就罷了,如今這天下兵荒馬亂的,就不怕死在亂兵手下?

本來還想着管寧、邴原幾個,反正將來也是跑遼東避亂去了,如果見了,索性一路拐了往涿縣去,誰知道竟然不在。

兩人又聊了陣,這纔出來。卻看見另一處廳中,荀彧、簡雍等與諸學子談論得熱烈。原來穎川荀文若的名頭,還是有人聽說過的。見了真人,自然免不了想切磋一二。看看是否名副其實。

結果一番探討下來,發現荀彧還真是博學多才。又與旁邊這個談幾句,竟然發現,這簡雍簡憲和風姿優雅不說,學問也是極好的。看來師兄劉備幕府之中,還真藏龍臥虎啊。荀彧就不說了,這簡雍平時壓根就沒說過,拎出來一看,竟然也非凡俗。

劉備言笑熙熙,對這一切樂觀其成。想招募人才,就得給他們留下個深刻的印象。今天荀彧和簡雍的表現,該讓學弟們收斂收斂身上的傲氣了罷?

劉備在鄭玄處盤桓了兩日。臨走之時,向鄭玄表達了自己想招募人才的願望。鄭玄就用筆在一張帛上寫下幾個名字,道:“此數人,皆一時之俊秀。不過,不可操之過急。老夫觀此數人,不是可隨意應承出仕之人。玄德,你且回去,老夫在此慢慢替你詢問。”

劉備心想,也只能如此了。自己直接去招募,人家要是直接拒絕了,沒面子沒回旋餘地不說,就是答應了,自己也總得先讓人家過個年吧?索性還不如讓老師鄭玄幫自己打聽下呢。

於是,劉備等人便別了鄭玄,一路往北而去。

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七百二十一章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七百十一章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
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七百二十一章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七百十一章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