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六章

山頭將士們一聽,神色各異。程普與夏侯惇的親衛部隊連續數次,也制止不住滿場嗡嗡之聲。

程普感受到混雜在人羣之中偶爾瞥過來的那幾縷炙熱的目光。心中不禁苦笑,甘寧小兒,好厲害的手段,軍心,散了!

程普怎麼也想不出,要不是他們先要使計詐降,一時半會甘寧除了喊話之外,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也是山上下來了兩個人來送信,甘寧這才靈機一動,想起這一出來。

造個謠麼,那還不簡單,現成的材料在這裡,都不用睜着眼睛說瞎話,實事求是的講就對了嘛。

夏侯惇的兄弟和侄兒侄女真的在我們這邊啊,我又沒撒謊。夏侯惇要是下山來了,我甘寧定然會奉爲上賓,他要想投降就投降,不想投降,把他送回荊州去又有何妨。反正把他兵馬都扣下來自己又不會吃虧。

程普這個頑固分子要是堅決不投降,那就鼓動山上的人幹掉他!真要有人把程普給殺了,這筆賞賜,甘寧怎麼也得去把這賞賜給求下來。不夠拿自己的俸祿來貼!

反正話已經說出去了,至於山上的人信不信,那就看他們自己的了。信不信的甘寧也無所謂。多多少少還是能製造點亂子的。哈哈。

夏侯惇和程普回到帳中,程普沉聲道:“不能再拖了,立刻發動進攻!再拖下去,搞不好就要窩裡反了。趁現在你我還能號令三軍,即刻率部下山,與漢軍決一死戰!”

夏侯惇想的卻是更多一些。他道:“此時營外羣情洶洶,若要發兵,只怕變亂就在眼前。莫如且先按捺些時辰,待到晚上,再召集腹心之人,四處舉火,以迷惑敵軍,而我等則趁此機會,一舉突圍。”

程普馬上就反應了過來夏侯惇爲什麼要晚上走了。

現在發兵與漢軍決戰的話,山上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聽從他們的命令。有人猶豫,有人就會跟着猶豫。而且白天山上的動作,山下的漢軍會看得清清楚楚。而自己與夏侯惇身爲大將,目標更是明顯,萬一軍中有那不軌之徒,那就真成笑話了。

到了晚上又自不同,黑夜有着天然的掩護。自己再使人四處放火,迷惑山下漢軍的同時,也讓山上心懷不軌的人摸不着頭腦,讓其無機可乘。而自己這邊也可以趁山上山下混亂的時候,趁勢突圍。

至於決一死戰這種事,且到了最後關頭再說。能活着,誰願意死呢。

兩人計較已定,便各自喚了心腹將校過來,一一囑咐完畢之後,就靜待天黑了。山下,甘寧讓人輪番換着喊了個把時辰,見山上毫無反應,自己在旁邊待着也覺得甚是沒趣,於是便先去歇息去了。

睡覺之前,又讓親衛一待天開始變黑,就喊自己起來。

紅日西沉,靄靄紅霞,把湛藍的天空襯托得格外美麗。山風開始變得陰冷起來。山頭之上,早早篝火就開始點燃起來了,用以驅寒的同時,也趕走蛇蟲野獸。

一隊隊將士聚在一處,就着火光,也不知道在小心嘀咕着什麼。一個江東軍校尉,就着火光炙烤了只野兔,與衆人一起分了,又多飲了幾口水,只覺膀胱甚脹,便行至營外一無人之地,掏出傢伙開始放水。

放完之後剛拎着抖了兩抖,忽然就發現,前方的林子間,似乎有動靜。他匆忙繫好袍帶,撥刃在手,躡手躡腳的行了過去,啞聲道:“是誰在那裡?”

一片黑暗之間,只見十來個陰影正在慢慢向下蠕動。看到有人來了,頓時就停住不動。校尉心中一驚,頓時明白過來,這不是什麼野獸,而是逃卒。正要開口呼叫,身後腰間就是一涼,一個尖銳的東西頂住了他的後腰,同時,嘴巴也被人一把給捂住了。

一個低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不要出聲,否則你死。”

校尉順從的點了點頭。然後身後的刀子動了動,示意他往前面走。他也跟隨着潛到了那黑暗之中,然後就被一羣人撲了上來,按手的按手,按腳的按腳。然後就被捆了起來,眼睛也給蒙上了,忙亂之中,一塊奇臭無比還粘乎乎的布,被塞入了校尉的口中。

爲了保命,校尉一聲不吭。直到一個多時辰後,他才被解開眼睛上的黑布。他睜開眼睛正欲打量四周,忽然,一個人就走到了他的跟前,他瞳孔陡然一縮:“老周,怎麼是你,你想怎樣?”

這個人他認識,與他同爲江東軍中的校尉。老周蹲了下來,對這個校尉道:“老王,我們要做的事被你看見了,不得不如此。大家相識一場,現在我實話實說,馬上我們就要去投前面的漢軍了,你去是不去?”

王校尉心中一驚,嘴上卻是說道:“我不去你會放我走嗎?”周校尉的嘴角,在黑暗中隱隱翹了起來。

一個呼吸之後,王校尉立馬改口:“行,我同你們一起去!”

這樣的事情,在山上不斷上演。而夏侯惇和程普的心腹們,心中想着等會安排放火的事,竟然也沒有察覺。

直到一隊人逃跑時動靜太大被巡營士兵發現,頓時,全營皆驚。那夥逃兵也是膽大包天,既然被發現了,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在營中放了一把火,然後就趁着夜色,逃之夭夭了。

甘寧正在營中,聽營中校尉彙報,說山上有源源不斷的敵軍逃下山來投降,現在已經有數百之衆了。

甘寧聽了心中歡喜,便吩咐道:“對那些逃下來的人,好生看顧。等此戰結束後,願意回家的就讓他們回家吧。不願意回去的,甄別之後,補入軍中。”

忽然,就有一個親衛來報:“稟將軍,山頭忽現大火!”

甘寧聽了,忙隨親衛出營。只見遠方夜色之中,一點火光慢慢變大,最後,在山風的助力之下,幾成蔓延之勢。隱隱約約中,又聽得號哭吶喊聲傳來。

甘寧忙吩咐道:“傳令三軍,嚴加守備,防止敵軍趁亂突圍!”

山上一夥逃兵提前的一把火,徹底讓山上亂了套。一些見着火光的,前來救火,一些人則去追捕逃卒。有些不明白的士兵,只以爲得到了放火的信號,也開始遵從吩咐放起火來。其中又夾雜有許多心思詭異之人,也在煽風點火。

山上,江東軍營地,徹底亂了。

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二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八)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八百二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七百十一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
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二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八)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八百二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七百十一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