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

青州六郡國七十五縣,凡有人煙聚集之寨驛,皆有小吏敲鑼打鼓,通傳青州牧府之政令:青州在冊之民,凡無田地者、或人多地少者,皆可自行前往官府登記,待覈實後,青州牧府將根據實際情況,重新授田。田地所產,根據漢律三十稅一。

消息傳來,青州各地一片歡騰。經過近二百年的發展兼併,大地主集團已經在事實上擁有了帝國的無數土地。自耕農正在急劇消失。沒有田地的良民們,不是賣身爲奴婢,就是爲地方士紳豪強之佃戶。而另外一部分人,仍然在苦苦咬牙支撐。或許在大有年,還能混得溫飽,若是逢了災年,便只能賣兒賣女了。在這種情況下,天子卻爲了享受,仍然在不斷的加稅加賦,於是漢末的社會矛盾空前尖銳。社會底層百姓,已經忍受夠了官府以及地主們的層層盤剝。這也是爲什麼張氏兄弟振臂一呼,天下響應的最基本原因。活不下去《的人,太多了。他們需要一條出路,需要一個可以發泄的途徑。於是他們成了張家兄弟野心的殉葬品。

劉備來了青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狂掃青州一切武裝敵對勢力。然後在青州百姓忐忑不安的心情中,頒佈了授田令。這條政令給青州上下帶來的震動,以山呼海嘯來形容一點也不爲過。官府重新授田給百姓,在青州百姓的記憶中,也只有故老口口相傳的世祖光武皇帝在位期間有過。從此之後,大漢帝國何曾有過如此之舉措。

授田令一出,頓時便受到了無數百姓的擁護。毫不誇張的說,此時民心全在劉備,而之前流傳的謠言,早已不見蹤跡,若還有人敢說劉備半句不好的話,立馬便會被百姓羣起而攻之。

青州牧府,劉備書房。案几上的文冊堆積成了一小堆。這些資料,都是荀彧安排人手,於各地細細打探得來,然後彙總於此。

檔案中清晰的顯示,青州各城中,糧鋪、緞莊、酒樓客棧等與民生相關聯的各行各業,青州各大宗族竟然佔據半數以上。這也是劉備擁有軍隊,卻仍然忍耐那些世家豪族的原因。

衣食住行,與民息息相關。牽一髮而動全身。若劉備打算欲以強橫武力對付青州各大宗族,搞不好整個青州都會亂套。

軍隊是暴力機器,破壞力巨大。但用在青州內部,不太妥。劉備不是劉表。劉表當初敢單騎入荊,然後誘宗賊而誅之,是因爲他在荊州,有本地豪族蒯氏、蔡氏鼎力相助。而劉備自來青州,雖然如今帳下人才濟濟,也有本地人管寧、邴原、孫乾、國淵、太史慈等在效力。但管、邴兩人都是少貧家孤之人,而孫乾、國淵和太史慈,都不是時間投靠。

也許劉備放低身段,一一上門拜訪,會帶來一些效果。但劉備是這種人嗎?在劉備心中,他們這些大地主大豪紳,都是未來時間裡,劉備需要逐漸“消滅”的對象。劉備又豈會爲了這些人,而去委屈求全。他有的是手段來對付他們。

劉備隨手拿起一卷竹簡,細細看了起來。裡面內容是授田令發佈後,各家各戶百姓,前往官府登記戶口的消息。授田令簡直就是一個大殺器。一些往日裡隱匿戶口的家庭,如今也主動入籍,登記人口了。雖然多個人,便要多出一份賦錢,但比起分得的田地,那些小錢又值得些什麼?

這還是剛開始。待劉備的政令貫徹,威信徹底豎立起來後,那些還在觀望的百姓,以及隱匿在山林中的流民亡戶,必然會成羣結隊下山,登記戶口,獲得土地,重新成爲自耕農。而他劉備,就會有了收租收稅、興發力役、徵募兵丁的雄厚基礎……

想到這裡,劉備不禁微笑起來。他現在的目的,不是急吼吼的去對付那些本地豪族,而是超越他們,成爲青州最大的地主!

在這片土地上,要想和風細雨的改變一切,要想徹底的控制青州。那就看誰的手腕強。什麼事幹不成?

等到算賦改革的政令出來,一、二年之後,自己就是徹徹底底、說一不二的“青州王”!

任何政令,一開始可能都是好的。但往往執行中,因爲某些人、某些因素,到了下面,或許就會漸漸變了味道。

比如在平原國高唐縣的賀家村。裡魁賀質最近就很是得意洋洋。授田令好啊,簡直太好了。他執掌此地二百餘家,誰家想多分點田地,不得都求到他頭上。想着滿屋子的禮物,賀質心裡簡直樂開了花,劉君侯真是大大的好人吶!

不過,一想到葉家寡婦,賀質興奮的心情便猶如潑了盆冰水,迅速冷卻了下來。葉家寡婦他垂涎很久了,奈何人家向來不假以辭色。讓他很是無可奈何。但俗話說得好,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葉寡婦越是如此,賀質這心中越是難熬,像是小貓爪子在撓一樣,偏偏卻越撓越癢,讓他欲罷不能。

這次,賀質就想借此授田之機,徹底讓葉寡婦臣服於胯下。誰曾想,好幾日過去了,葉寡婦卻一點音信都沒有。賀質坐不住了,他就不信了,這小小的柔弱婦人,還能不求着他?

想着葉寡婦清麗的面容,讓人憐惜的眉梢眼角,賀質心中不由一陣火熱。於是便隨便扯了一件衣裳披着,出了門,搖搖擺擺的往葉寡婦家而去。

葉寡婦,賀家村的人提到這個名字,都會不自覺的搖頭嘆息一會。年紀大的老人,還會說上一句,這女娃,命苦喲。

確實是命苦,嫁自己有了身孕。

葉寡婦家連死兩個男人,婆婆又臥榻不起,這沒了頂樑柱的家,便引來了無數的豺狼。更何況葉寡婦雖然個性剛強,卻偏生又是個嘴笨不會說的,於是家中數代人耗費無數心血積攢起來的田產被所謂的無賴族人瓜分一空。要不是葉寡婦以死相逼,搞不好這祖宅都要被人奪了去。

整個賀家村,也不是沒人幫葉寡婦主持公道。奈何那些無賴打點好了賀質,他們的背後站着賀質,又怕得誰來。

可憐當初葉寡婦還親自登門向賀質求助。誰曾想賀質纔是背後最貪婪的豺狼。最後真相大白時,葉寡婦憤然上告到亭長,最後卻是無疾而終,而那惡人,仍然在村中稱王稱霸。後來,葉寡婦才知道,別說亭長、就是鄉里的嗇夫、縣裡的縣長,都是賀家人……

絕望的葉寡婦,若不是看在未出世的孩兒份上,早就追隨亡夫於地下了。

賀質邁着鴨公步走向葉寡婦家時,賀家村的村口卻突兀的出現了數騎。爲首一個騎士,穿着普通,腰間懸着一柄長劍。風塵僕僕,就像在外遊學的士子一般,只是左臂袍袖上忽隱忽現的那一顆白色星星,清楚無誤的向世人說明,他其實是青州軍中的一位尉官。

騎士下馬後,向兩位隨從笑道:“下馬罷,今天看完這裡,然後用完膳食,再往下一處。”

身後的隨從利落的下馬,然後咧嘴道:“頭,咱們這也太趕了罷,你看我兩條腿都磨破皮了,火辣辣的疼。”

騎士笑罵道:“騎術不精,怨得誰來?”

說笑了幾句,才板着臉道:“主公讓荀長史遣了我等軍中兄弟巡探各地,採訪民情民俗,以防地方官紳勾結,破壞授田之政。既然是主公之託,我等便要盡心盡力,豈能有半點懈怠。若你我有半點差錯,丟人且不說,如何報主公之恩德?”

一番話,說得那個隨從連連告饒不已。

進了村,在一棵大樹下,騎士尋着一位正在歇息的農人,和善的道:“大叔,某乃冀州來的士子,率了伴當欲往北海去。行到此處,錯過了驛舍,大叔可否容我等入村一歇?”

農夫擡頭看了看這三人,見這三人雖然自有一股凌厲氣息,但面帶微笑,和藹有禮,便放下心來,熱情的道:“有何不可,三位小郎君可是欲去拜訪康成公?”

說起鄭玄,這農夫驕傲的擡起頭,開始滔滔不絕起來,彷彿鄭玄不是北海人,而是平原高唐人一般。

聽着這農夫說起鄭玄的似是而非的小道消息,三人對視一眼,紛紛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莫名的笑意。

三人靜待這農夫不住嘴的說完,得到滿足的農夫這才心滿意足,率了這三人便往村子裡走去,邊走邊說道:“三位小郎君,俺家寬敞得很,便在俺家歇歇罷。”

這農夫如此愛賣弄嘴舌,要打探村中消息便全在此人身上,那騎士如何不肯,聽得農夫如此說,想也不想,便立即應了下來。

太忙了,真對不起大家,今天才上線碼一章,看到短信箱裡竟有個分類推薦,哦呵呵呵,好幾個月了,總算有推薦了。

是由會員手打,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六百八十四章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七百三十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八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十)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
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六百八十四章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七百三十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八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十)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