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

這個時候,曹仁率着二萬人,已經到了譙縣,正在夏侯淵府中做客。夏侯淵接到夏侯尚被擒,任峻戰死的消息後,不由暴跳如雷。

曹仁問其故,夏侯淵以信示之,怒道:“孺子不早死,爲敵所擒,徒爲人笑耳。”

曹仁把信看完,也是眉頭一皺,然後勸夏侯淵道:“妙才何必如此,勝敗乃兵家常事。你我自領軍以來,何嘗又未曾吃過敗仗?”

夏侯淵嘆道:“若是敗了也便罷了,卻又遭敵所擒,害死伯達不說,還連累陳留失守。我有何面目見孟德乎?”

曹仁道:“事已至此,不如設法先救伯仁。”

夏侯淵心中一動,道:“子孝可有良策乎?”

曹仁乃道:“未有良策,不過。”說到這裡,曹仁爲難的看了夏侯淵一眼,接下來的話卻有些不太好說了。

夏侯淵把眉毛一挑,道:“子孝,你我生死之交,有話何必吞吐,儘管道來。”

曹仁苦笑道:“使人詣張益德,可保伯仁無虞。”

夏侯淵一聽,頓時心頭火一竄就起來了。張飛當年從劉備徵袁術,途經譙縣,把他侄女給擄了去,雖然後來亦曾使媒行聘,得爲張飛正室。但在夏侯淵看來,這就是夏侯家的恥辱。向來不許左右提及。這也就是曹仁,不然換做他人,夏侯淵早就發火了。

夏侯淵左思右想,實在是捨不得這個侄兒,哼了幾聲,卻是默許了。他當年與張飛曾一起進兵洛陽,交情不錯。誰知道幾年後,張飛竟然強搶他侄女。這也是他與夏侯惇火大的原因。

曹仁見夏侯淵不說話了,知道自己的話他聽進去了。於是又道:“聞破陳留者,乃涼州馬騰之子馬超。吾北上途中,不知能否一見馬兒風采。”言談中,卻是盡顯自信,與對馬超的不以爲意。

夏侯淵想了想,道:“我當鎮守豫州,以防揚州有變。涼州騎兵來去如風,且兼馬超勇力過人,子孝途中還須小心,莫要輕敵。”

兩人又閒話一陣,這才散去。

曹仁自提兵北上兗州,夏侯淵這邊最後還是寫了封信給夏侯惇,讓他去找張飛。好歹張飛也是自己兄弟幾個的侄婿,想到這裡,心中又莫名舒服了些。

程昱幾個沒有猜錯,馬超接下來確實是盯住了定陶。只是定陶如程昱所言,兵精糧足,又有人主持大局。毫無破綻,所以馬超想有所動作,也是沒有什麼好辦法。定陶又是兗州的腹地,再用陳留的法子來圍點打援,卻是不好使了。

思來想去,馬超覺得在濟陰難有所作爲,若在這裡拖得久了,大軍容易暴露不說,糧食也難以爲繼。不如先退走。

龐德倒是提出了個大膽的想法,就是繞過定陶,直撲兗州州治昌邑。不過最後還是被馬超給否決了。就是繞過了定陶又如何,再往前行,都是密密麻麻的城邑。只怕還沒到昌邑城下,自己等人就要被包圍了。

騎兵若是不能發揮機動優勢,這點人馬只怕還不夠兗州曹軍吃的。

最後,馬超決定先退走,然後再尋戰機。當然,退走之前,劫掠那是免不了的,放幾把火也是免不了的。

曹仁行至濟陰境內,只見沿途災民成羣結隊,不由大疑,心道未聞兗州有旱情,何至如此,便使人問之,不一會,便有父老前來哭訴,道前方有支敵軍,把他們驅離家園,然後搶了錢糧又放火燒屋,使得他們無家可歸。有縣兵來戰,卻因敵軍人多勢衆,不敵而敗亡。還請將軍做主。

曹仁一聽,精神一振,心道此必馬兒爲害了。

於是便遣斥候前往偵查。自己則引大軍找地方隱蔽。

未幾,有斥候來報,說前方確爲敵軍害民,縣城不勝其擾而四門緊閉。曹仁聽了,怒道:“馬兒竟敢如此猖獗!”

他知道馬超的意思,無非是在城外攪得百姓不得安寧,然後引誘郡縣兵馬來剿他,然後他則利用騎兵的優勢各個擊破。定陶的兵馬按兵不動,也是被迫無奈。只是可憐城外的百姓了。

曹仁見左近有個山谷,於是念頭一動,心生一計,便喚過部將牛金,吩咐道:“你率前營五千兵馬,前去迎戰。而後敗至此處,等山中鼓響,再返身回擊,與我一道破之。”

牛金領命,引前營去尋馬超,曹仁則率剩餘部隊,藏在谷中。靜候牛金消息。牛金率了五千人馬,前往尋馬超,軍行數十里,正逢馬岱引軍正在縱火焚屋。

牛金見狀大怒,便引軍前行擊之。馬岱兵少,措手不及,遂敗退。有涼州騎遠遠見得,忙調轉馬頭,尋龐德與馬超去了。

馬超與龐德又在另一處,聞馬岱爲曹軍所敗,復引兵來。途中正逢馬岱,馬超叱道:“何其無能!”

馬岱羞愧難當,道:“敵軍勢衆,故而敗還。”

馬超道:“敗則敗矣,何須多言。”話雖如此,心中卻是打定主意,要爲從弟出口氣,於是又讓馬岱在前面帶路,去尋那支曹軍的晦氣。

牛金擊退馬岱之後,便列陣相待。見前方蹄聲得得,煙塵漫卷,當先三員大將,身後數千虎騎,疾撲而來,氣焰沖天。牛金見狀,心中不由便是暗暗叫苦,自己這幾千人馬,如何抵得住這數千騎的衝突?還要堅持着要把敵軍引到將軍那裡。幸好知道要對付騎兵,弓中弩箭帶得比較多。

接下來的戰鬥,牛金結成守禦之陣,且戰且退。而陣中,矢如雨下,卻是讓馬超不敢前突。在這沒有補充的敵境,麾下戰士死一個就少一個。他是真捨不得。

龐德見敵軍如刺蝟一般,道:“這支曹軍有備而來,不如且退?”

馬超卻是不肯,冷笑道:“且看他箭矢有多少。”他就不信了,這支曹軍能一直射箭不成?就算有這麼多的箭矢,陣中的弓箭手也吃不消。只要待其箭矢耗盡或弓箭手力竭,他便可率騎突破敵軍外圍的幾層防禦,到時,陣中的弓箭手就是送到嘴邊的綿羊了。

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七百四十五章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七百五十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
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七百四十五章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七百五十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