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

初平三年(建安二年)夏。▲∴,曹操引兵駐頓丘,黑山賊首領於毒率衆寇東武陽。頓丘距東武陽道遠,曹操救之不及,戲志才獻圍魏救趙之策,使曹操引兵入山,攻於毒之寨。於毒得聞,棄東武陽倉皇而還。行至半途,忽然伏兵大起。

於毒見箭矢如蝗,漫山遍野皆是曹兵。頓時知道中計,嘆道:“今死此地也!”於是擲兜鍪於地,揮刀拍馬,身先士卒,直取曹陣。黑山衆見主將悍不畏死,軍心復震,於是與曹兵死鬥不休。

曹仁見狀,怒喝一聲,棄了賊衆,來取於毒。大戰十餘合,曹仁勇不可擋,奮起一刀,將於毒揮作兩段。賊見將死,呼嘯一聲,各自四散而去。曹仁銜尾追擊數十里,斬獲首級、金鼓而還。

時南匈奴於夫羅見亂起,起兵寇內黃,復爲曹操大破之。劉岱正與黃巾纏鬥,聞曹操連破數賊,威勢大振,心下歡喜,復遣使調曹操軍,以爲援助。

孫堅於鄧縣大破黃祖,溯漢水而追至襄陽。而今兩軍於襄陽對峙,屢戰。各有勝負。孫堅見襄陽不可急下,於是謂衆將曰:“襄陽城堅,急切不可下。聞襄陽城外峴山有奇景,正可觀之,公等可與我同往。”

程普對曰:“主公不可犯險,昔年劉玄德在襄陽時,曾於山上立寨。今劉表軍屯此,恐其復設寨兵。風景雖好,卻非善地。不若攻下襄陽時,我等再隨主公遊覽之。”

孫堅固往,諸將復勸之。沉吟再三,乃止。原本歷史上,孫堅此番遊山,爲城中劉表麾下將領呂公所窺見,於是將兵來尋孫堅,孫堅自持其勇,輕騎來戰。被呂公麾下兵卒以石擊之,腦漿迸裂而死……

劉備對自己改變了歷史的進程毫不在意。他此時正在院中陪伴兩位嬌妻說話。盧珻一臉容光煥發,羅耶珂亦不復當年活潑模樣,一舉一動,小心溫柔。劉備見狀無奈苦笑,兩位嬌妻小腹剛剛有點痕跡,離生產還早着呢,如此小心,是不是有些過了?

於是劉備便勸道:“珻兒與珂兒閒來無事,每日可於院中緩步而行。久坐久臥,於身體無益。”

盧珻一臉幸福笑容,嗔道:“夫君何時對婦人之事也知曉了?”羅耶珂聽了,也歪着小腦袋,好奇的看向劉備。

劉備無語,這是什麼婦人之事?多多運動,不管男女,都有好處的好不好?孃親天天給你們燉各種好吃的,恨不得把你們補成兩個大胖子,你們不擔心我還擔心呢。多走走,既有利於胎兒,又能減肥,多好?

不過劉備也知道,若是自己說她倆胖了,指不定又要大驚小怪了,到時因爲擔心身材而不吃孃親燉的羹湯。自己可是吃不了兜着走。還是閉嘴吧。

劉備陷入沉默的時候,一聲銀鈴似的笑聲傳來,門外忽地竄進來兩個小身影。一進屋就歡笑着往劉備懷裡撲。劉備正伸出雙手,打算一手摟一個,好好享受下乖女兒的依賴。結果盧珻就把小臉一板,沉聲道:“琳兒、珊兒~”

兩個可愛的小傢伙在外聞看見了侍衛,知道阿父在裡面,一心想見阿父,卻是把孃親給忘了。聞得盧珻聲音,兩個小人兒腳步一僵,轉過身來,垂着小腦袋,可憐巴巴的喊道:“娘(大娘)!”

盧珻繃着小臉,一本正經的道:“往日教你們的禮儀呢?看看都瘋成什麼樣兒了?”

劉琳、劉珊兩個聞言,先是轉過身來,向劉備規規矩矩的一禮,脆聲道:“琳兒、珊兒拜見阿父!”

然後又轉過來向盧珻、羅耶珂行禮。

劉備在一旁微笑,看着盧珻一本正經的教訓女兒,忽然覺得好有趣。又見兩個寶貝女兒似鵪鶉似的垂着頭,不復方纔之活潑可愛。便向盧珻道:“好了珻兒,自家人這麼嚴肅幹什麼。看把這兩個小傢伙嚇得。”

說完又招手道:“乖琳兒、珊兒,到阿父這裡來。”

盧珻卻搖頭道:“夫君,治家尤如夫君治家,禮不可廢,規矩不能亂。琳兒,珊兒,讓你們兩個背的書可曾記下來了?”

兩個小傢伙正想到劉備跟前去,聽聞盧珻聲音,又只好停了下來,對視一眼,苦着小臉蛋,回道:“孃親(大娘)!我們記下來啦!”

盧珻便道:“背一遍,給你們阿父聽聽。”

兩個小傢伙便站得筆直,脆聲背誦起來。劉備聽了一會,不覺便把眉頭給皺了起來。這都背的什麼?居然是《列女傳》。這裡面的東西,這麼小的孩子能理解嗎?也太爲難孩子了吧,還不如學學《三字經》、《百家姓》呢。一念至此,忽然劉備便一愣,這裡哪有什麼三百千?三百千的出現,還要到幾百年後呢。劉備忽然就興奮了起來。怎麼就把這給忘了呢?

自己規範了句讀,弄出了格物,怎麼偏偏就把三百千給忘了?劉備思索了一會,便笑了。自己忘記的原因是因爲當初想把拼音給弄出來,後來發覺拼音在這裡根本就不切實際。因爲這裡大家都講河洛雅言。跟後世普通話完全不一樣,跟自己家鄉幽州涿縣的本地話也不一樣。而大家雖然方言千萬種,但只要在朝爲官,或者遊學,河洛音那是必需學會的。在這裡,河洛音就等同於後世拼音的地位。所以後世的拼音在這裡根本就沒有生存的環境。是以當時自己認真考慮了一番,便放棄了。結果連帶着有着巨大影響的《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都沒有想起來。

歸根到底,還是自己以前沒養過小孩啊。現在一看到自己兩個寶貝女兒,這麼點大就要背誦《列女傳》,簡直是不能忍。後世自己八歲多的時候在幹嘛,還在幼兒園裡玩泥巴呢。算了,《列女傳》太複雜,自己閒來讀讀還差不多。還是別折磨孩子了。給她們弄點趣味讀物吧。

嗯,《三字經》和《百家姓》這兩種,目前看來不合適。《三字經》不說後面的很多典故這個時候還沒有。就是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要是自己說出來。那也是不妥的。儒家已經夠亂的了,古文、今文兩派正在憋着勁兒互掐,自己又弄了個格物派。雖然信的人不少,但反對的也很多。而孟子與荀子,一個講究性善,一個講究性惡。以自己如今的身份,貿然提倡性本善,搞不好荀子門徒就得有意見了……

《百家姓》更不可能第一句來上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真要這樣,只怕天下人會羣起而攻之。第一個姓應該是國姓劉嘛,第二個,嗯,袁、楊、崔、李等世家,都有實力爭一爭。咳咳,還是算了,沒必要和他們打口水戰。既然無法讓所有人滿意,那麼自己還是不捅這個蜂窩了。

至於《千字文》,嗯,很符合現在的環境。讀來琅琅上口、字字壓韻不說,關鍵是這內容無比正確,既能教育孩子,又不需要什麼改動。簡直是給孩子們啓蒙的最好讀物啊。從歷代大家對此文的評價便可知道,確實是絕妙文章。嗯,改天找個機會,把它給拋出來,震一震學院裡那些眼高過頂的傢伙。

想着大家被自己《千字文》驚呆了的場景,劉備心中不禁偷偷暗笑起來……

夏五月,涼州密探傳信回來,王允與士孫瑞等,密見頻繁,看來王允等人是要準備下手了。劉備回信指示,隨時關注呂布動向,盡最大可能,營救蔡邕。

消息傳了回去,劉備也就放下心來。隔這麼遠,密探能不能成功,他也不知道。不過就算失敗,自己也問心無愧了。畢竟自己已經盡力了。

卻說呂布在長安,因投董卓時,誓爲父子。因此甚得董卓之信愛。董卓也是自己知道自家事,自己搞得天怒人怨,搞不好哪天就有死士刺客冒出來。自己決不能給那些人機會。於是出入宮禁府邸,常以呂布侍衛,須臾不得離。然則董卓性格暴躁易怒,呂布進退稍有失董卓之意,便引來一頓劈頭蓋臉的痛罵。

有一次甚至董舊撥出身後手戟以擲呂布。要不是呂布敏捷,身手過人,搞不好就要重傷。雖然後來董卓怒氣平了,又好言撫慰。呂布心中還是憤憤不能平。自己好歹也是縱橫一方的勇將,如今拜你爲義父,屈身在你跟前,護你周全。你不感激,好好待我也便罷了。反而三番五次的責罵。當我是你兒子還是豬狗啊?最讓呂布心憂的是,董卓脾氣說來就來了,誰知道他什麼時候又要發瘋?這一次躲過了手戟,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

呂布開始爲自己的小命擔憂了。再看朝中大臣絕大多數和董卓勢同水火。呂布再傻,也知道不對頭了。他開始懷疑起自己當初在洛陽投靠董卓是否正確?雖然自己跟了董卓,先爲騎都尉,後又轉中郎將,不久又得封亭侯。可是這都是自己應該得到的。自己爲董卓除了丁原,率了幷州軍將投了董卓,使得董卓在洛陽無人能抗,這不全賴自己之力嗎?

要是自己當初不投董卓,一心一意護衛丁原、朝廷和天子,說不定自己如今也一樣是侯爵了。當今亂世,大丈夫還怕得不到重用,不能崛起乎?

一念至此,呂布就心中鬱悶萬分。正因爲如此,呂布對司徒王允的刻意接近,並未拒絕。在他看來,能得司徒的拉攏,不正是自己能力的體現嗎?

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六百八十三章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七百三十章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八百十四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八百十六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
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六百八十三章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七百三十章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八百十四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八百十六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