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

許禇空有一身勇力,卻坐困於譙縣,孫堅、袁術皆非他所願。他少時於鄉中便久聞曹操之名(好遊俠),今曹操已得豫州,又親至家中來邀,跟隨自己少時崇拜的老鄉,又豈有不願之理。於是遂拜曹操爲主。

曹操大喜,謂左右道:“此吾之樊噲也。”不知不覺吐露心境,竟是自比之漢高祖了。

典韋在旁,聽了蠢蠢欲動,於是向曹操請命,欲與諸禇切磋一二。

曹操心中也是一動,他少年任俠,如今雖然性格漸嚴,卻仍不改當年愛好熱鬧的習性。於是便問許禇:“仲康可有此意?”

許禇新投了曹操,正巴不得顯一顯身手,好震懾下其他人,以顯得他許某人不是好欺負的。於是欣然從之。

兩條大漢來到許家演武場,施禮後,各自一聲虎吼,而後兩人轟的一聲碰撞到了一起。典韋使戟,許禇使刀,兩個人都是力大無窮的猛士,招式大開大合,直來直往。演武場上空叮叮噹噹之聲不絕於耳。

鬥了數十合,兩人那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才,打得性起時,咆哮陣陣。只看得曹操等人心旌神搖,不能自已。

又鬥十數合,許禇只覺手中武器甚是不稱手,於是棄了手中刀,往奔演武場兵器架,取了杆鵝蛋粗細的鐵棍,雙手握了,往前一縱,沒頭沒腦的就往典韋砸來。典韋用短戟遮攔得幾下,亦覺短戟不合自己心意,左右一顧,見石鎖旁邊立有一巨斧,全身鑌鐵鑄就,俯身拾了起來,掂量幾下,覺得重量頗合自己心意,於是雙手握住,一個橫掃,便揮斧疾砍許禇腰間,許禇鐵棍一豎,噹的一聲巨響,盪開巨斧後,順勢一送,鐵棍自下而上,直撩典韋面門。典韋見狀,蒲扇似的斧面往面前一遮,擋住這一擊,然後又丁丁當當的打了起來。

打到最後,兩人咆哮連連,火星四濺中,典韋把手中彎了柄的巨斧一扔,拾起地上的石鎖就往許禇擲來。許禇用鐵棍一擊,擊落飛石,看到斧痕斑斑不堪負重的鐵棍,亦棄鐵棍,抱住兵器架一側深埋土中的巨木,雙膀一較勁,吐氣開聲:“起來!”竟然把巨木給撥起,然後抱住就往典韋撞來。

典韋見了,扔開手中石鎖,側手一讓,然後抱住巨木的另一端,虎吼一聲,兩人便爭奪起這巨木來。

曹操見了,生怕兩人打出真火來,忙讓兩人住手。這兩人一出手,真的是飛沙走石,看這好好的演武場,簡直就好像被兩隻遠古巨獸肆虐了一番似的,一片狼藉。

許禇和典韋大戰一場,皆覺爽快。兩人大汗淋漓,來見曹操,曹操好言撫慰了幾句,又賜二人蜀錦一匹,即命許禇爲都尉。

衆將見了許禇和典韋兩人,眼神都不自覺飄移,這兩個簡直是人形兇獸,以後絕不能惹。

曹操在沛國得了許禇,不由大喜。回到樑國來見郭嘉,商討接下來該兵指何處。豫州除了汝南和沛國南部,其他全爲自己所有,曹操勢力大增,這段時間一直在外面忙個不停。現在總算是能歇一口氣了,也應該考慮接下來的事了。

郭嘉在旁邊,聽了曹操所問,便勸道:“主公,此時不宜用兵,汝南已是我軍盤中之物,隨時可取。沛國南部,若劉備攻勢甚急,袁術抵擋不住,必定召還張勳以御劉備。到時我軍順勢接收便可。主公只須坐等時局變化,豫州六郡國,便全爲主公所有也。如今之急務,主公宜上表朝廷,早早定下豫州之名分也。”

曹操立馬反應過來,自己可是打着討逆的旗號來豫州的。不能把孫堅趕跑瞭然後自己就霸佔這裡不走了吧,到時袁紹肯定不幹。一定得想個辦法堵住袁紹及天下人的嘴。曹操沉吟了會,便道:“既然如此,汝南與沛國戰事,便先拖着罷。”

郭嘉心中暗歎曹操機智,豫州未光復,誰都不能打豫州的主意。袁紹若是現在敢任命豫州牧或豫州刺史,不光在道理上他佔不住理,而且還會把曹操往死裡得罪。不過若是曹操不盡快拿出服衆的人選來,袁紹那裡也有理由擋住。所以現在暫時只能用拖字訣。

劉備這邊就不同了,誰讓他有個好丈人盧植呢。嚴顏連下平安、高郵兩縣之後,又是一場連綿數日的大雪,這也代表着今年的戰爭告一段落。

徐州基本平定,劉備也準備回青州過年。於是,上表洛陽朝廷,表盧植爲徐州刺史,張昭爲別駕從事,崔琰替糜竺爲琅琊相兼治中從事,陳登爲東海相兼典農中郎將,繼續負責屯田之事。又使張飛兼領彭城相和嚴顏一道鎮守徐州,招募勇士,操練兵卒,以待來年再戰。

盧植在遼東,暫時不能回來,等於是遙領徐州事,而政事皆託於張昭、崔琰、陳登之手。劉備動身之前,拉住張昭等人的手,一一囑託,道:“徐州之事,皆託於諸君,還望齊心同力,勿負我之殷望。”

張昭等再拜道:“主公儘可寬心,我等必戮力同心,替主公守好徐州。”

劉備又喚過張飛、嚴顏道:“若有事,多與子布等商議,切記切記。”一一囑咐完後,劉備帶着糜竺等人一道北上青州。

途中,糜芳與糜竺道:“大兄,你于徐州,屢有殊功,今主公爲何以二千石官許以諸臣,而獨罷你?”

糜竺恬淡平和之人,聞言一笑道:“勿需多慮,主公行事,自有計較。”糜芳聽了,不復再言。

到了青州,劉備自入府中,給孃親請安之後,來見二位嬌妻和諸孩兒。多日不見,後院中又是陣陣歡聲笑語。

一夜溫柔,第二日一早,荀彧早早來見,彙報州中諸事,劉備見荀彧越發清減,心中感激,嘆道:“文若,我征戰在外,辛苦你了。”於是命人取來府中所藏山參賜之。

而後笑道:“還需文若爲我效力數十載,你可得好好保重纔是。”

荀彧離開後,劉備便把糜竺給請了來。直接開門見山對糜竺道:“子仲,我欲於府中設商曹,以管治下一切商事,欲以子仲爲從事。不知子仲意下如何?”

糜竺雖然知道劉備對自己有了安排,卻也想不到劉備竟然新設商曹一職。這商曹管理治下一切商事,權限聽起來倒是很大,不過,都該做什麼呀?

糜竺一頭霧水:“主公有所命,竺豈有不從不理?只是這商曹?”

劉備一笑道:“商曹,管理青、徐二州大小涉商之事。對境內行商收稅;釐定商稅額度;管理牧府商隊並扶持境內商業發展等等,皆歸子仲負責。”

糜竺大驚,道:“主公,以農爲本乃是根基不可輕廢呀!”

劉備一臉苦笑,心道知道你是歷史上著名的大商人,而且蘇雙張世平野慣了又不願意入我幕府爲官,這才把你拉來讓你負責商業發展。結果你直接來一句以農爲本,這是想幹啥?

劉備讓人把府中關於屯田的計劃拿了出來給糜竺看,道:“子仲,民以食爲天,糧食一直是我青州重中之重,你儘可放心。不過糧食只是基本需求,我要成大事,建偉業,行商之利,不可忽視。還請子仲助我。”

糜竺這才一顆心落到肚子裡,只要不是隻圖行商之利而忽視農業就好。於是糜竺欣然從命。做生意麼,糜竺自認眼光還是奇準的。事實上也是如此,歷史上糜竺散盡家財跟隨了劉備,也得到了非常高的回報,劉備拜他爲安漢將軍,位在諸葛亮之上,爲劉備麾下衆臣之最。

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七百四十五章258徐州之亂(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七百六十七章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七百二十一章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
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七百四十五章258徐州之亂(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七百六十七章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七百二十一章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