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

關涼諸將爲何要來見李傕。那是因爲他們不滿劉備的條件。他們的底線是自己承認是大漢王朝的臣子,承認自己統治的地盤是大漢王朝固有領土的組成部分。但領地內的軍、政、經等大權,必須是由他們來執掌。也就是所謂的聽調不聽宣。現今劉備引大軍而來,卻是讓他們帶領部隊等待收編,然後等整編完後再根據具體情況來任命他們的職務。這如何能行?

關涼諸將清楚,手裡沒了刀把子,那還不是任由劉備捏扁搓圓,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心中怨氣一起那就再也止不住。單獨去對抗劉備他們又沒這個膽量勇氣,於是只好來尋一個帶頭大哥。此時關中的帶頭大哥,除了李傕,還有何人比他更有資格?

李傕在接到劉備的信之後,內心很是猶豫過一段時間。畢竟他當年也沒想着要和朝廷對着幹來着。董卓死了之後他和諸將都嚇得想投降,還是賈詡搖動三寸不爛之舌,鼓動他們反攻長安。誰曾想就這麼贏了。也讓他得以享了多年富貴。只是多年過去,天子已然東歸,長安等三輔之地也殘破不堪,而郭汜等小夥伴先後死去之後,他一個人還要面臨馬騰與韓遂的不時侵擾,弄得他是煩不勝煩、疲憊不堪。若能歸了劉備麾下,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好歹他也是個列侯了,再怎麼安排,弄個閒職富貴終老總可以吧,總不至於讓他去死吧?張繡、賈詡、段煨這些傢伙在青州不就過得挺不錯麼。

可惜還沒等他做最後決定,各路軍閥們便紛紛涌至。一個個羣情鼎沸的向他哭訴。要是在這時候,他提出來降了劉備,搞不好第一個先死的就是他了。看着關中諸將一個個喊着嚷着要起兵反劉,要給劉備一個教訓。李傕想道,這麼多人馬,加起來難道還打不過劉備?莫如先幹一仗,讓劉備也知道我關涼好漢不是好欺負的。就算以後要降,也得讓他知道我的厲害,好提高待遇。一念至此,李傕便半推半就的從了。答應與諸將一道舉兵,共抗暴劉。

李傕被架到火上,最高興的還是高幹與袁尚。關中諸將與劉備一旦打出真火來了,形勢便對他們大大有利。到時候再勾來馬騰、韓遂,在關中與劉備火拼。就不信劉備還擋得住。

好在劉備得賈詡說明之後,也沒把勸降當那麼一回事了。而是開始整頓武備,隨時準備與關涼諸將開戰。又過得幾日,裴茂來了。拜見劉備之後,劉備與他談及弘農郡的治理問題以及掃平關中之後的官員問題。這種混亂的地方,按劉備的意思,最好還是要尋那種熟悉本地情況的人來治理,不然在青州選派幾個對關、涼不瞭解的人來,搞不好就要出亂子。待這裡徹底穩定之後,到時再考慮官員異地任職也不遲。

裴茂聽了之後,便一撫須,對劉備道:“大將軍,吾舉數人,或能稍解大將軍之憂也。”

劉備喜道:“願聞之。”

裴茂便道:“河內司馬防,質直公方,人有威儀。曾爲洛陽令、京兆尹。袁逆謀篡,其棄官潛逃,西奔至河東。此人心存忠義,可用也。”

司馬防,這不是司馬懿他爹麼……行,就憑他教出了個逆天的兒子,馬上就徵召他!至於司馬懿,劉備並不擔心。人家現在還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年輕,自己手裡有諸葛亮、陸議、龐統等超級天團做爲後備人材,還怕應付不了一個司馬懿?

心中念頭一轉,劉備便又問裴茂道:“巨光,還有何人?”

裴茂接着說:“馮翊張既,十六歲爲郡中小吏,數年前曾舉孝廉、茂才,除新豐令,政績三輔第一;又有漢陽楊阜,德才兼備,數年前曾爲涼州從事。凡此三人,若能爲大將軍所用,關中無憂也。”

整個司隸部,河內、河南尹、河東、弘農已經有了安排。剩下的便只有這三輔之地了。按裴茂的說法,以這三人爲主,到時再徵召一些輔官,三輔之地無憂也。劉備聽了,心中欣喜不已。看着裴茂心中直嘆,還是要這種地頭蛇啊。裴茂在天子未東歸之前,曾在朝爲尚書令,負責選拔人材、考覈政績,對這司隸地面自然是門清。劉備之前也問過賈詡,賈詡已經離開關中多年,物是人非之下,卻是無人可舉薦了。

於是劉備便使人去訪張既和楊阜,又派人攜了禮品去河東尋司馬防。司馬防,字建公。河內士族,父、祖皆爲漢王朝二千石高官。司馬家除了出了個司馬懿之外,還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這家人特別懂養生之道。沒有一個壽命低的。司馬防的父親司馬儁,穎川大守,壽終八十五歲;司馬防,史載是活到七十一歲;司馬懿,活到七十三歲,活生生耗死了不少死對頭,成功的笑到了最後;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更嚇人,壽終九十三歲。厲害吧?

袁紹佔據冀州之後,徵召大臣。司馬防便去了鄴城給袁紹效力。不過他老謀深算,怕袁紹不長久,便讓長子司馬朗去了曹操那裡效力。司馬懿雖然到了出仕的年紀,卻被他死死按在家裡。話說回來,司馬防其實挺看好劉備的。但爲什麼不讓兒子去青州?司馬防不敢啊。好歹曹操與袁紹是同一個勢力的。袁紹與劉備關係惡劣,又在冀州東邊。自己要是派兒子去劉備麾下效力,必然瞞不過袁紹的耳目。爲了避免引起沒必要的麻煩,司馬防索性便讓次子司馬懿帶着兄弟們在家裡打理家族產業。

шшш .тт kдn .CΟ

袁、劉大戰一起,司馬防便向袁紹以疾請辭。袁紹未肯。到了後來,更是不肯了。因爲戰事完全偏向了劉備那邊。若讓司馬防輕易走了,接下來的官員都有樣學樣怎麼辦?司馬防跑不了,便安安心心在鄴城給袁紹做苦力。誰曾想後來袁紹竟然要稱帝。這可把司馬防給嚇壞了。在他看來,袁紹這是瘋了。他要找死,自己可不能與他一道陪葬。於是花錢買通上下,真袁紹不注意,攜了家小一溜煙跑回河內老家去了。到了河內又怕袁紹找他麻煩,於是方歇得一口氣,便又帶着族人,一路跑到了河東。這才歇了下來。

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七百六十一章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七百三十一章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七百三十一章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八)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
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七百六十一章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七百三十一章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七百三十一章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八)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