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

呼廚泉接過信,匆匆一覽之下,只見呂布在信中說他本欲到西河來送一樁天大的富貴給自己,不過來了之後才發現自己情況不太妙,他想看在當年的情分上提兵相助自己,若自己同意的話,則可出營去見他。。。。。。

看來呂布也很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呼廚泉那裡不怎麼受待見,所以先來封信探探呼廚泉的口風。不過這會兒的呼廚泉哪裡還能夠傲嬌得起,看完了信之後心中不禁大喜,於是連忙對那個漢使道:“你家將軍如今在哪裡?”

漢使便說如此。呼廚泉聽了便派了個親信去找呂布:“汝且去尋呂將軍,告知其我將於明日往見之。”

漢使道:“不用勞煩,我自去稟告將軍便是。”

呼廚泉呲牙一笑:“你留下來,明日替我帶路。”

第二日,呼廚泉順順利利的見到了呂布。到呂布營外時,呂布已經率了衆將在此等候了。看到呼廚泉前呼後擁的行了過來,呂布未語先笑,明亮的笑聲傳出很遠:“單于,別來無恙乎!”

說完,便策馬迎了上去,抓住呼廚泉的雙臂,兩人把臂相擁,搖了又搖,對視而笑,彷彿是多年未見久別重逢的老友一般。至於他們心裡在想什麼,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見了呂布的神色與態度,呼廚泉心情稍微一鬆旋即又提了起來。呂布雖然沒有害自己的心,但他這般熱情,只怕是有古怪啊。且看了。兩人並騎入營,到了裡面,分賓主坐下。

呂布知道呼廚泉的性格,也不玩虛的,直接開門見山:“吾今受大將軍劉玄德之命,西來攻略幷州。單于可有意助我乎?”

呼廚泉有些意外:“劉玄德?”心裡卻是翻騰不已了,想不到呂布這麼桀驁的人,卻也歸順了他人。

呂布坦然自若的笑道:“不錯,想來劉使君的大名單于應該也聽過了。如今世事艱難,綱紀廢弛,大丈夫欲建不世之功業,自然得選明主而投之。劉使君便是當世獨一無二的明主。今我家大將軍正與袁紹爭雄,單于所部歸漢已久,相助何方應該不用某家多說罷?大將軍素來仁德,單于若能鼎力相助,日後海內一統,論功行賞之時,少不了單于的好處。”

呼廚泉也不是好糊弄的,聽了便笑道:“劉君侯名傳四海,我自然知道他。只不過此時我自身尚且難保,又如何能夠相助呂將軍呢?且我貴爲單于,部衆無數,一聲令下,莫敢不從。到時候劉君侯又能拿什麼來回報我呢?”

呂布哈哈一笑,道:“只要單于應允,你我聯手,小小困境何足道哉,這西河,這幷州,何人敢抗你我兵鋒?”

“至於將來,大將軍自有計較,比如更好更大的草場,更多的賞賜,那就得看單于的貢獻了。”

呼廚泉單于搖了搖頭,道:“好的草場都被烏桓、鮮卑人給佔啦。”

呂布冷笑一聲,道:“單于莫非以爲大將軍便會放過鮮卑人?大將軍胸懷萬里,心雄萬夫,乃不世出的英雄。又豈能容忍鮮卑人佔據草原?”

呼廚泉聽了立時動容,劉備若是有志於草原,只怕鮮卑人將來就真的不好過了。胡人之間的仇恨,有時候比胡漢之間更要來得濃烈。在草原上野蠻生長的鮮卑人和內附逐漸漢化的匈奴人之間,那真的是可以用血海深仇來形容。兩個部落之間互相攻伐不斷,彼此的彎刀上,都不知道沾染了多少對方的鮮血。

投靠劉備能夠立馬解決現在自己的困境,將來還能一起打鮮卑人,搶他們的女人、財產和草場。南匈奴歸附漢朝以來,連自家的風俗習慣都改了,正月、五月、九月祭祀天神的時候順便也祭祀漢朝的歷代皇帝。本來就以漢臣自居的南匈奴單于呼廚泉稍微想了一想,便毫無半點心理障礙的同意了呂布的建議。

漢人作戰,與胡人作戰真的有很大的不同。漢人作戰,講究紀律、軍陣、戰術。胡人作戰,拎起刀騎上馬直接往前衝便是了。全靠人多勢衆和天意運氣。所以有了呂布這支生力軍,呼廚泉沒由來的便膽氣一粗。

事實上也是如此,這日呼廚泉出營繼續與他的敵手們開戰。呼廚泉的敵手們在看到盔甲鮮明,軍陣齊整的漢軍加入之後,先是心中一怯,然後在呂布敏銳抓住戰機,率部突襲敵人脆弱的部位,攪亂敵人的陣營陣斬日逐王和漸將王之後,敵人大亂,藉此機會,呼廚泉和呂布兩人一道聯手,縱橫馳騁,大殺特殺。很快,人頭滾滾落地的同時,南匈奴的反對者們都跳下馬來,棄了手中的武器,跪伏在地上,把頭顱深深的埋伏在草地上,向他們的尊貴的單于表示臣服。

叛亂就這樣平定了。呼廚泉把他的政敵都給抓了起來,敢於向他動刀子的,一個一個都綁在外面砍頭。草原上頓時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哭喊聲。不過草原就是如此的殘酷,成王敗寇的規則在這裡得到了最好的體現。沒有人覺得呼廚泉做錯了,反而覺得他如此做是理所應當。

呼廚泉殺人殺得手軟,呼嗤着進帳休息,呂布沒興趣看排隊砍頭,自個在大帳中飲酒自樂。見呼廚泉進來,便道:“都處理好了?”

呼廚泉摘下酒嚢,仰頭先灌了好幾口酒,這才道:“好了,此番卻是要謝過奉先兄了。”

呂布擺了擺手,道:“單于,你要速度整理好,我們平定西河之後,就要南下上郡了。我與子龍將軍約定會師於上黨,卻不能去得慢了。”

呼廚泉大咧咧的笑道:“此小事爾,奉先兄但管放寬心,待我處理完族中諸事,自然調兵隨奉先兄南下。有我在,西河、上郡何足道哉!”

事實證明,呼廚泉確實沒有說大話。他把戰敗者都血洗了一遍然後吞併了他們的部落之後,呼廚泉作爲南匈奴單于的鐵血威嚴也在王庭建立了起來。最起碼,明面上再也無人膽敢忤逆他了。隨後呼廚泉便點起一萬精騎,隨呂布出征,金狼旗所到之處,西河、上郡境內的胡人不是投降,便是遠遁。

沒過多久,西河與上郡便悉數平定。重歸漢庭的懷抱之中。

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六百八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
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六百八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