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

張郃進了營,便問曹操:“曹公,張飛既來,必有防備,我等如何擊之?”

人家敢來,就證明人家有把握全身而退。現在兩家匯合到了一起,怎麼打才能勝?張郃可不想打成一鍋粥然後互有勝負,這不是他想要的結局。

勝也好,敗也好,對曹操來說都無所謂。在他看來,只要能把天子給搶走,二萬大軍哪怕是全部葬送在這裡了,也划算。

有了天子在手,你劉玄德不是一直標榜你是大漢純臣嗎,到時且要看你如何應對。

見張郃發問,曹操便把輿圖讓人給拿了出來,擺在案上,道:“儁乂,你且來看,貝丘乃張飛必經之途,吾大軍於此設伏,如何?”

張郃看了看輿圖,貝丘與甘陵兩城遙對,兩城中間,一南一北兩條官道於此相匯。地形倒是很不錯,只是這麼龐大的軍隊在這,能瞞得過張飛嗎?

心中這樣想,嘴上也這麼問了出來。曹操聽了,笑道:“彼有斥候,吾等豈無?”曹操這麼一說,張郃便明白了過來。張飛沿途命斥候探聽消息爲大軍開道很正常。但人數也絕對不會太多,所以他們最多也只知道貝丘與甘陵有一支大軍,到時自己與曹操率軍一走,自家斥候也不是吃素的,到時候隔絕了戰場消息,他們還能知道自己軍隊藏在哪裡那就是見了鬼。

當下兩人計議完畢之後,便開始清除探子的耳目了。無數的斥騎一隊隊撒了出去,監控着方圓五十里內的一舉一動。曹操甚至把許褚等將亦派了出去,希望能籍他們的個人勇武,擊殺張飛的斥候。

很快,甘陵城與貝丘城中,就響起了廝殺聲,而後,官道兩側,戰鬥聲亦頻繁響起。曹操壓根就不怕張飛知道前方有兵馬在,除非張飛真的能帶着人馬飛過去。不走貝丘,張飛只有北上東武城,那就離青州越來越遠,進入冀州越來越深了。但凡是個正常人,都不會這麼走。

張飛接到斥候的戰報,一臉凝重,貝丘與甘陵有曹操大軍?張飛把情報遞給賈詡,賈詡看完之後,心中一嘆,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當初他執意要走幷州。除了想替青州拿下幷州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走魏郡的話,離曹操實在是太近了。魏郡、清河都與兗州相接,如此龐大的軍隊,想要瞞過曹操實在是艱難。而高幹卻要比曹操好對付多了啊。

大軍停了下來,張飛把幾個軍頭都請了過來,告知此事。段煨問張飛:“不知益德有何打算?”

張飛坐在正中,聽了便道:“有何打算,殺過去便是!”

呂布聽了,哈哈大笑:“益德此言,深合我意!”張繡亦表示贊同。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怕過誰來。再說了,自己這麼多軍隊,兵強馬壯,還怕一個曹操?

只有楊奉、董承兩個,聽聞曹操親提大軍於前方阻道。面有難色。他二人一個是賊帥出身打不過便投降了朝廷;一個是外戚沒怎麼帶兵打過仗。聞言心中不禁畏懼。張飛一看,心中鄙視,卻不好說什麼。便道:“若遇戰,還請段將軍與楊、董二位將軍一道坐鎮中軍,護衛陛下與百官。”

天子不能有失,楊奉與董承這二個恐怕也難以依靠,張飛索性便讓段煨也去護衛中軍。如此一來,前方有自己與呂布、張繡,後方有段煨、楊奉、董承,應該不會出現什麼差錯了罷。

段煨應下之後,呂布又道:“吾部將高順,有陷陣一營,精銳非常,可守中軍。”張飛聽了,欣然許之。

兩軍直面幹架,到了這個時候,賈詡便幫不上什麼忙了。全看誰的拳頭夠大、夠硬。張飛一路率軍到了貝丘,一看這地形,便道:“曹操若擊我,必於兩城之中也。”一條十字官道在兩城之中,旁邊又地勢平坦,正是廝殺的好地方。

於是張飛便命令大軍在官道右側偏高處紮營。然後請來衆將道:“不知曹操藏兵何處,爲免後路有失,吾意欲先撥貝丘城。”

衆將聽了,皆應了下來。都是打過仗殺過人的,自然知道要是繼續行軍,不說前方會如何,後面貝丘與甘陵兩城守軍一出,鎖了官道來擊後路,這就是個大麻煩。這麼遠的距離,行軍途中你不可能每時每刻都讓軍隊戒備,體力和精神吃不消。既然如此,還不如自己先下手爲強,不管你伏兵在何處,我先攻城,看你出來不出來。

出來咱們就明刀明槍的硬幹;不出來,就先吃掉你貝丘守軍。

接到張飛攻打貝丘城的消息,曹操就無奈的笑了。他留了一支軍隊在貝丘附近,而甘陵那邊,張郃率了本部與甘陵守軍,也靜靜的伏在離貝丘不到百里的地方。而他則親率大軍,在貝丘前方相候。本來的打算就是讓張飛大軍通過貝丘城之後,讓夏侯淵與張郃一道率軍擊張飛後軍,然後自己則遣人擊張飛前軍,再趁亂掠奪鑾駕,趁機遠遁。

誰曾想,張飛就選了一條讓他最不願意的路。攻打城池當然也在曹操的預先推算當中,只不過這樣一來,自己這邊就佔不了先機了。

沒了戰場主動,唯一的選擇就是硬碰硬,這並不太符合曹操的意圖。不過,很多事情並不能以自己的意願來進行,這很正常。那就先拼一場看看有沒有機會吧。

張飛一攻城,貝丘就告急了。貝丘一告急,張郃自然是坐不住了。他要是在界橋還好,可以說是太遠了來不及。但是近在咫尺他若是不往救,到時候甘陵的官吏們參他一本,他可就百口莫辯了。這不,身邊的甘陵都尉比自己還着急,一個勁兒的在催了。

張郃無法,只好立即整頓兵馬,往貝丘進發。張郃一動,夏侯淵也藏不住了。自家主公把張郃給招來了,明顯張郃這是以卵擊石,要是自己不出來幫忙看着張郃送死,自己也難逃其咎。

張飛甫一攻城,未幾便見兩路大軍現身,不禁哈哈大笑。於是背城立營,列陣以迎。張郃率軍到了陣前,大喝道:“張飛!你無故侵我冀州,以至生靈塗炭,我大軍已至,你還不速速退去!”

張飛仰天大笑:“要戰便戰!何必多言!”

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一百六十七章 袁董大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六百七十一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八百二十四章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七百三十一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七百十六章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七百六十九章第八百十六章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
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一百六十七章 袁董大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六百七十一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八百二十四章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七百三十一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七百十六章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七百六十九章第八百十六章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