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

益州,曹操圍住綿竹,猛攻猛打。中原多事,兗州危急。他心中五內俱焚,恨不得立時攻破益州,然後返師北上,以救兗州。

只是曹軍勇猛,奈何益州軍也不缺少勇將。龐羲雖然連個張魯都打不贏,但他現在得了劉璋的授權,在全益州軍中徵召善戰之將士。因是關係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滅國之戰”,當年在遭遇趙韙之亂後紛紛棄官棄甲的益州本土好漢們,又一個個重新出山了。

張任、劉璝、冷苞、鄧賢這四將,便是其中之傑出代表。四將齊聚在龐羲這個東州人的麾下,在綿州爲抵抗外來勢力的入侵,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可以說,若不是張任等人竭力相助,綿州早就被曹操給攻破了。

這日攻城結束,張任看着城下的曹軍緩緩退卻,不由長嘆一聲。旁邊劉璝見了,道:“公予何顧而嘆?”

張任道:“以曹操之能,吾益州不知能守多久。”

劉璝道:“錢帛充足,士民皆樂戰,何愁不能拒曹操。”

張任道:“不然,葭萌失守以來,軍心已難再振,若戰事曠日持久,目睹死傷之後,恐人人厭戰矣。”

劉璝道:“趙韙雖行逆舉,然其在時,葭萌何至如此?”趙韙之亂,東州人與益州人互相殘殺,甘寧、沈彌等武將出奔荊州,依附劉表。益州可謂是元氣大傷。

張任搖搖頭,道:“若趙韙當年擁立三公子,何至如此。”張魯之所以割據漢中、巴郡自立,不滿趙韙擁立劉璋爲主也是一個主要原因。若益州以劉瑁爲主,何至有今日之狼狽。

劉璝聞言大驚,左右看了看,見兵士皆無異狀,這才壓低聲音,對張任道:“子何出此言哉,龐羲爲主公親信,須防隔牆有耳。”這個時候,可不能亂說話,龐羲大權在握,別惹惱了他,捉去砍了祭旗,那真是死得冤枉。

張任聽了,冷笑一聲,道:“我可曾有說錯半句?”劉璝一時被堵,訥訥無言。

曹操收兵之後,龐羲軍議,左右不過是讓軍中主簿記錄功勞,通報戰果。聽完冗長的數字之後,張任出列,對龐羲道:“將軍,我州中重兵皆屯於此,甚是不妥。自江州亦可逆大江而上,走江陽、僰道,襲犍爲。如此,蜀郡危矣,我觀犍爲兵力不足,還請將軍奏明主公,早作打算纔是。”

龐羲連日來疲憊不堪,心神耗損,此時聽了張任之言,正在閉目養神的他勉強睜開眼來,看了一眼張任,鼻中輕唔一聲,道:“我知道了。”便不再言。

張任聽得龐羲答應,心中也是一鬆。待諸將退後,主簿問龐羲:“將軍可要增兵犍爲乎?卑職這邊將奏報擬將來。”

龐羲這會清醒過來了,他想了想,道:“張任之言有理,且上報成|都罷。”

奏報到了成|都,羣臣看了,原來是又要增兵,頓時又是好一頓爭吵。很多人覺得綿竹和雒縣纔是關鍵,只要守住這一條防線,便是萬事大吉。至於犍爲,諸臣相信,曹操攻打綿竹就已經頗爲吃力,此時如何還敢分兵?

從事黃權聽了,不由出列道:“龐將軍所言甚是,若曹操以偏師擊犍爲,如葭萌故事,犍爲不備而陷,蜀郡危矣。主公,臣請從龐將軍之議,出兵援守犍爲。”

張鬆也出列附議。劉璋左看看右看看,還是決定派兵,畢竟危急時刻,不能有失。就算龐羲猜錯了,最多也就是消耗些錢糧。若此事爲真,那可真是不得了。

臨到出兵,問題又來了,何人爲將?劉璋往殿下一望,諸臣大多數都低下了頭顱,以避開劉璋目光。只有寥寥數人,躍躍欲試。

黃權見無人敢應,心中道一羣鼠輩。於是出列道:“稟主公,臣願爲將。出鎮犍爲。”

劉璋正要答應。卻又有人出列反對。人心就是如此,即不願承擔風險,也不願見別人出了風頭。於是便道:“大軍在外,無威信者難以制度。公衡素不知兵,豈可爲將?臣舉大公子爲將,出鎮犍爲。”

黃權聽了,心中頓時火起,這都什麼時候了,還在爭權?讓你們效力你們就後退。我自己站出來你們又反對,到底想幹什麼?大公子不過一稚童,如何能爲將?

正欲出言反對,話到嘴邊,忽然便是一愣。劉循是劉璋的長子,也是他未來的主公,現在別人舉劉循統兵,他能反對什麼。反對劉循不能領兵?要是這樣一說,只怕殿上又要吵作一團,到時耽誤出兵不說,自己還要受連累。黃權不禁一陣默然,於是便不再出聲。

反對者見黃權熄火,不禁便洋洋得意。劉璋見殿下諸臣再無異議,便想道曹操大軍在綿竹,犍爲應該無事。自己妥善安排,應該萬無一失。循兒雖年幼,也是該歷練的時候了。當年自己年紀輕輕,不也留在洛陽當質子?

於是以劉循爲將,以副將統軍,領兵至犍爲。此時劉循不過十二歲。黃權見主公如此,心中不禁長嘆一聲,軍國大事,豈能如此兒戲,主公何其不智也。不過總算是有兵去犍爲,能防止曹軍的偷襲了。黃權心中稍安。

張鬆回府,心中更是焦慮不安。他人雖然其貌不揚,但實際上是聰慧過人。他覺得龐羲說的非常有道理。曹操用兵大家,機智百出。趁着大雪和年節,突襲葭萌便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再分兵襲犍爲,也不是什麼奇事。奈何殿上之人除了黃權等人外,一個個都看不透。不,或許他們能看透,但卻懶得去看。

主公不重視龐羲之言,反而從讒臣之論,以稚子爲將,視軍事如兒戲,簡直是昏庸至極。若果曹軍真來,犍爲必定不保。到時蜀郡危矣,然則自己將何去何從?降曹乎?盡節乎?

很快,大公子爲將,引軍援犍爲的消息也傳到了綿竹,張任聽了先是愕然,後是怒極而笑。他們在前方拼死拼活的同時,還絞盡腦汁爲後方出謀劃策,拾遺補缺。想不到後方那羣豬就是這樣回報的。

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七百三十七章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七百十六章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七百三十七章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七百零九章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五百六十六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七百三十九章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七百零九章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
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七百三十七章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七百十六章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七百三十七章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七百零九章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五百六十六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七百三十九章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七百零九章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