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

冀州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口稠密,這種福地,任何一個有野心問鼎天下的人都會覬覦。劉備現在羽翼漸豐,實力大漲,對冀州豈能無意?況且徐州在握,美麗的南方已然擡首在望,若不早早統一北方,又如何能夠提兵南向。

從青州打冀州,實在是太好打了。從地理環境來講,青州與冀州所接壤的這一大片地區,都是屬於平原地區。一無崇山峻嶺,二無雄城險關。劉備之前讓黃忠與嚴顏一道提兵攻打清河,自己則率了張飛與太史慈進攻安平國的修縣。

兩路大軍進入冀州境內之後,一路橫掃。袁紹部將焦觸、張南、蔣奇等人不能御,連戰皆敗,於是焦觸與張南一路退往界橋,而蔣奇卻率部往河間國去了。

鄴城是袁紹的老巢所在,被他視爲根本經營多年,鄴城地理環境也確實不錯,所以後來曹操在打敗袁紹之後,乾脆自己搬了過來。這次鄴城出了麴義事件,可把袁紹給嚇了一跳。這陣子雖然大戰迫在眉睫,但他總覺得不放心,是以遲遲未往前線。直到前方諸將敗績請援的消息一一傳來,他這才引兵前往界橋。然後留了審配與袁譚一起坐鎮鄴城。

審配字正南,魏郡陰安人,袁紹的腹心大臣,此時爲治中別駕,審配能文能武,雖然不以勇武著稱,但實際上卻是能帶兵打仗的一名儒將。留他在鄴城,袁紹也能放心。

劉備在自己境內攪風攪雨,袁紹卻沒有打算分兵去對付劉備。幕府諸臣不管哪個派系,都向他述說了一個事實,就是相對於劉備,冀州雖然兵員物資等方面皆不缺,但在戰將方面,相差太多。看看冀州,淳于死麴義叛,名將不過四庭柱,其他如蔣奇等雖然也自詡勇武,但比起顏良等人來,相差太多。

再看看青州,關羽一直在南方就不說了。張飛、黃忠、趙雲、太史慈、嚴顏等這是原來就有的,現在又加入了呂布、張繡、張遼等一大批人馬。別的就不說了,這些人,哪個不是可以獨領一軍獨擋一面的大將之選?

本來冀州這邊就偏弱,若再一分兵,妥妥的要完蛋。

對於好的意見,袁紹還是能夠聽進去的。於是便率了麾下文武一道提兵十萬,兵屯界橋。劉備你不是要奪我基業嗎,那就在界橋一決高下好了。

界橋,進出魏郡的鎖鑰之地。當年麴義在這裡打了一場漂亮的以步克騎之戰,使得公孫瓚的白馬義衆死傷慘重,因而不得不敗退,銳氣大挫。袁紹勝了這一仗之後,徹底改變了他被動的局面,雖然公孫瓚在表面上看來似乎沒有傷筋動骨,但實際上,就在這一戰之後,雙方攻守已經易位了。

劉備要是想徹底打敗袁紹,界橋便是他的必爭之地。也是基於這一點,袁紹到了界橋,便命麾下諸將,在此設立堅固的營寨,儲備糧草,以候劉備大軍。袁紹唯一的優勢,就是本土作戰,而劉備卻因糧道阻遠而補給困難。能不能充分利用這個優勢,那就要看袁紹的本事了。

劉備正在攻略安平國,聽說袁紹兵屯界橋,大笑道:“吾還以爲袁本初欲坐視吾軍席捲冀州而不顧,今次卻是肯出鄴城了。”

於是便調轉頭來,提兵南下,與黃忠、嚴顏兵合一處,往界橋去了。劉備一走,安平國的地方官吏頓時大鬆了一口氣,正在降與不降之見糾結躊躇,既然劉備走了,那就遲一點再作選擇罷。這年月,不是誰都能像呂布一樣,背主之事做得毫無心理壓力的。更讓人尷尬的是,他們之前已經做過一次降臣了。

當年公孫瓚南討袁紹,發佈檄文歷數袁紹的十大罪狀。咳咳,如今劉備開戰前發佈的檄文,其中很多內容就是引用公孫瓚當年用過的橋段……公孫瓚還直接把這檄文遞到千里之外的長安朝廷去了,很是大大的替袁紹又揚了一次“名”。當時這不知道是何人替公孫瓚捉刀的檄文,給天下、給冀州帶來的震撼還是很巨大的。檄文一出,冀州無數官吏望風歸降。也不知道是他們真的心存正義,還是見勢不妙迫於公孫瓚兵臨城下的軍事壓力。

結果他們選擇站隊之後沒多久,公孫瓚被袁紹打得大敗,再後來,公孫瓚竟然就這麼被袁紹給滅了。這劇情反轉得,讓他們實在是說不出話來。公孫瓚死了那還能怎麼辦,又只好寫信給袁紹表忠心,求寬恕。能當官的,背景就沒有一個普通的。袁紹逮住幾個自己心中不喜的、家族弱小的、名聲不好的傢伙殺雞儆了猴順便也給自己出了口惡氣後,也便不再追究了。繼續讓他們待在原來的官位上替自己服務。

如今沒了公孫瓚,卻又來了個劉備。要說劉備名聲比公孫瓚大、實力怎麼看也比公孫瓚強。本來劉備的檄文一出,冀州便有人蠢蠢欲動,打算暗中投誠。但有人就開始擔憂了,這兵無常勢,打仗的事情,誰能說得清楚,當年公孫瓚那麼厲害不也短短時日就覆滅了嗎。現在投過去那是容易,不過若是劉備敗了,咱們想要再投過來,那就難了。恐怕到時挾大勝之威的袁大將軍,就不那麼好說話了。少不得大夥兒腦袋要搬家。

又有人說了,他袁紹要治理冀州,還能少得了我們的幫扶不成?就算劉備敗了,無非也就是讓他殺幾個人解解氣,以後日子該怎樣就怎樣,一切照舊!

說這個話的人,被人罵了個狗血淋頭,打敗公孫瓚和打敗劉備所造成的影響能一樣嗎?就算袁將軍開恩只殺幾個人解氣,那應該砍誰的腦袋,不應該砍誰的腦袋?

沒人願意拿腦袋去賭未來。反正不管誰勝誰負,這塊大地上的主人是誰,袁也好劉也罷都繞不過他們。既然橫豎都有官做,何必要去冒風險?這就是冀州大地上,大部分官吏的心聲。

劉備還不知道這些地方官員們心中打着這樣的小算盤。他還在跟荀攸笑着戲說:“昔年伯珪兄提兵南來,河北震動,地方守令聞風而降。吾今亦來,卻無復見當年伯珪兄之故事。看來在冀州士民心中,吾遠不及伯珪兄矣。”

荀攸聽了,都不知道該怎麼接話。當年公孫瓚大戰袁本初之時,他還在於夫羅營中混日子呢。哪裡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事。

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七百四十五章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七百八十章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五百四十二章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
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七百四十五章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七百八十章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五百四十二章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