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

宣傳的陣地,我們不去佔領,敵人就會佔領!這句話放到此時的漢朝,仍然有效。無論什麼朝代,統治者在發動輿論認真做一件事的時候,力量是無比巨大的。廣大的百姓們,只能被動的接受着統治者們所釋放出的信息。受限於眼界與學識,極少有人能夠通過這表象,看透那隱藏在背後的神秘面紗。

當青、徐、幽等地百姓與士人被劉備所煽動,把一切黑鍋都甩在袁氏頭上的時候。劉備就理所當然的起兵了。理由很簡單,天下苦袁氏久矣,自己要爲國除此妖孽。

一面名爲正義的旗幟高高飄揚在青州的天空之上。劉備集團的所有吏民都凝聚在這面旗幟之下,團結一心,士氣高昂。而反觀冀州,袁紹一開始,被劉備罵懵了。等發完脾氣反應過來,再召集麾下文人捉刀寫文反駁之時,卻已經錯失良機。

檄文事件在漸漸發酵。袁紹這邊寫文想要攻擊劉備,卻發現劉備幾乎沒有破綻。只好抓住劉備擅開邊畔如此好戰非天下之福以及疑非宗室等等幾個小缺點翻來覆去的指責。兩邊一對比,袁紹這反擊的力度,弱小得可憐。

不是袁紹麾下沒有文膽,遇到了一個穿越衆,着實是無能爲力。劉備自來此地,把聲望這個技能,幾乎點到了滿級。他想做大事,只能處心積慮的來謀劃,改變自己出身低微的短板。這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懈,他終於成功了。現在世人一提到劉備,腦中便立刻閃現出仁德、名士、英雄、宗室等等詞彙出來。

可以說劉備前期的計劃非常好,緊緊抱住了盧植的大腿,得到了盧植非常多的幫助。雖然盧植在官場上的職位與勢力並不高。但盧植大儒、名士的身份,對劉備的成長,無形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劉備能在弱冠之際,跟隨盧植歷練,並能拜入鄭玄門下,全賴盧植之力。而且格物之說,若不是盧植與鄭玄兩位宗師罩着,豈能如此容易傳播推廣。要知道,學術之爭,從來都是激烈萬分的。

到了後面,一方面是劉備的“先知”,一方面是劉備歷練出來的能力。讓他能夠快速的打開局面,一路成長到現在的地步。劉備在官場如魚得水,在學術上,先是有格物論,後又造紙惠及無數士子。在品德上,孝順親長、尊師重道、禮賢下士,又不像其他諸侯一樣,愛好女色,到如今,府中妻妾也不過三人而已。劉備不說是到了金身不壞的境界,基本上其實也就差不多了。

所以袁紹這邊,想罵一罵劉備,抓破了腦袋都想不出有啥事好說的。而袁紹則不一樣了。劉備在文中所舉的一條條一例例,全都是真實案例。而人們對現狀的不滿意,全部被劉備帶歪,引誘到了“倘若袁紹不如此”的方向去了……

就連袁紹治下,此時也是流言四起,市井之間,閒言碎語無數。袁紹在府中大發雷霆,把亂嚼舌頭的人,抓了起來一連殺了幾十個,這才稍稍止住。

三月,草長鶯飛的季節。劉備盡起大軍,來攻袁紹。第一路軍:趙雲與田豫攻渤海,取道幽州出代郡;第二路軍,黃忠與嚴顏,出平原,攻清河;第三路軍,劉備率了張飛與太史慈,走黃河故道,攻打安平國的修縣。

袁紹聞信,遂召集軍隊,準備與劉備決一死戰。他留袁尚坐鎮幷州,另調高幹率幷州大軍走太行諸陘入冀州來助戰。使張郃防守甘陵、界橋,牢守魏郡東北大門。然後使袁譚留守,自己則率顏良、文丑、高覽等將,親自迎擊劉備。

吩咐妥當之後,袁紹對左右道:“吾起大軍迎戰劉備,臨行當斬一將以壯吾軍威。”身邊侍者不動聲色,暗記在心。當晚袁紹就寢之後,侍者連夜出府,往奔麴義處,告之此事。

麴義早就在謀劃,只是這個時代,很少有人能夠擁有呂布這樣背主的勇氣。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概念還深入人心。所以在袁紹沒有動作之後,麴義也便暫時按下了亡命的心思。只是花了大筆錢財,把袁紹府邸中的人給買通了。

此番得報,麴義心中也不知道是喜是悲。他長嘆一聲,召集府中門客,沉聲道:“方纔有人來報,大將軍欲斬我祭旗。我少年從軍,爲朝廷爲大將軍,征戰至今,負創無數,每置生死於度外。便無功勞,亦有苦勞。誰曾想大將軍不能容我,視我如毒刺必欲撥之而後快。大將軍既然不仁,便休怪我麴某不義。我今欲奔青州,還請諸君助我!日後若得富貴,必不忘也!”

諸門客慨然應諾。是夜三更,鼓聲方過,黑暗之中突然竄出無數人影來。巡夜的兵士在一個個黑影的偷襲之下,不斷的消失在黑暗中。未幾,城中四處火起。城門校尉披衣而起,率了部曲,前往救火。正行間,忽然一個小校疾奔而來,口中大呼道:“校尉,大將軍有口令!”

城門校尉不假思索脫口便道:“速與我道來!”話音方落,立馬反省過來,右手按在腰間,把佩劍抽出了一半來,正欲厲聲喝問,忽然那個小校疾步搶到跟前,右手輕揚間,袖中甩出一蓬劍光。

城門校尉喉嚨中間,口中呃呃連聲,目光卻是一點一點黯淡,身子也如抽了骨般癱軟在地。衆目睽睽之下,城門校尉被暗殺,士兵們頓時大亂。那個小校藉此機會,身形連閃,七彎八拐,便又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這樣的例子,在城中屢屢發生。要說對冀州、對鄴城的熟悉,麴義這個地頭蛇比袁紹更熟悉。畢竟袁紹沒來冀州之前,他就在冀州多年了。所以麴義一旦發動,剛開始袁紹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直到城中不斷有將校被刺的消息傳來時,袁紹這才明白出大事了。於是急急披掛,率了親軍出動,一邊保護重要目標,一邊巡弋四城。防止叛賊作亂。

等到散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回來彙報,袁紹這才知道,麴義反了。袁紹臉色一片鐵青,自己剛動心思,那邊麴義便反了。要說這是巧合,誰信?

心中正轉動着主意,忽然旁邊有人驚呼一聲,袁紹目光一轉,便看了過去,只見北城火光大作,火焰肆無忌憚的飛舞,把半邊漆黑的天空映得通紅。

袁紹心臟忽然一陣絞痛,北城乃是大營,兵雖不多,卻存放着無數糧草。看這情形,只怕是……

袁紹晃了晃昏沉的腦袋,大吼道:“速速救火!速速救火!”一片雞飛狗跳之中,無數人往着北城涌去。

與此同時,麴義一行人已經趁着城中大亂,悄然逃出了鄴城。一路飛奔到了城外一處土丘,麴義停了下來,看着身後那焰光熊熊的鄴城,心中卻也不知是甚滋味。

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七百三十章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六百八十一章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七百三十一章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八百十五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六百九十七章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廢立之事(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七百四十四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
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七百三十章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六百八十一章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七百三十一章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八百十五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六百九十七章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廢立之事(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七百四十四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