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

三月底,已經持續二十天沒有一個新的病患出現,於是劉備不再觀望,他迅速的向百姓們宣佈了廣陽抵抗瘟疫的勝利,並下達命令解除戒嚴!他知道,民衆壓抑得已久,迫切需要這麼一場勝利。

果然,消息傳出,廣陽城一片沸騰,解除了戒嚴令的人們自發的涌現在街頭慶祝起來。在家中憋了好長一段時間了,而且還擔驚受怕的。如今壓在心頭的大石已去,自然得好好放鬆放鬆。

就在大家載歌載舞的時候,劉備卻仍然讓人暗中注意,多加監控。而且再三強調城門處的檢查短時間內一定不能放鬆。

劉備在城樓,看着下面一羣青春靚麗的少女踏歌而來,聲音婉轉如鶯啼,心想,多美好的生命啊,要是死難於瘟疫,那得多可惜。瞬間就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太有意義了。這段時間所吃的苦,太划算了。

在疫病剛出現苗頭的時候,劉備不但給親友通信,還上報給州郡,朝廷,後來的《廣陽衛生防疫管理辦法》也是第一時間送給公孫瓚和幽州、朝廷等處。公孫瓚深信劉備,因此執行最爲得力,以致涿縣也無大亂,瘟疫不能爲害。幽州其他地方,雖然也有執行此法,但或多或少有些鬆懈,所以效果沒有廣陽、涿縣兩地出色,不過比起以往大疫,也要好得多了。

這場肆虐幽、並,冀、青等地的瘟疫,給國朝帶來了巨大的人員損失。然後,在朝廷拿到各地死亡人數統計數字後,大家不禁驚呆了,在無數郡縣死亡上千,甚至上萬人口的時候,廣陽、涿縣的死亡數字是如此的醒目,讓人不得不懷疑它的真實性!據劉備所報,廣陽全城因感染瘟疫而死亡的人數爲九十六位,治癒人數四百餘位,目前隔離區中還有若干位在觀察;據公孫瓚所報,涿縣全城因感染瘟疫而死亡的人數爲一百餘位……

再看到幽州全境死亡人數與其餘諸州相比大幅降低的數字,再聯想到無論是公孫瓚還是幽州刺史,都提到此次成功,皆劉備獻策之功,諸臣便不禁默然。此子品德才學都沒得說,卻也想不到竟有如此之治才。真是萬萬沒想到啊。國朝之福啊。

此時,中常侍張讓在側,獻媚道:“陛下,想不到那劉備竟然還精通醫術,可任他爲太醫令,如此,陛下可高枕無憂也!”

皇帝也正在感嘆,劉備這傢伙確實是厲害,被張讓一說,腦子裡一轉,眼睛不由就亮了,變成發光大燈泡,對呀,朕怎麼沒想到?若有劉備這等高材在身邊,朕瘟疫都不用怕,還用怕其他的病?不過,劉備爲太醫令後,可以讓他先替朕配幾副藥補補身子才行,最近腰痠得厲害。哈哈哈哈哈!

皇帝剛剛意,淫完,正欲開口,便見無數大臣怒視着張讓,恨不得把他給吃了。司徒陳耽怒髮衝冠,出列道:“陛下,萬萬不可!劉玄德爲國良才,豈可任以區區太醫令?且劉備根本就不通醫術,張讓居心叵測,用意不良,還請陛下明察!”

張讓立馬就跪了下來,趴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皇帝就皺眉想道,朕的伴伴爲朕着想,爲何你們總是不肯放過他們?便淡然道:“司徒請講,劉備如何不通醫術?”

陳耽一拱手,道:“陛下且看,劉備在廣陽所爲,始終只圍繞一個防字做文章,也從未見他撰寫藥方出來治療病患,他嚴查嚴控,消除疫源,隔離病患,種種舉措,都是防治瘟疫的大好手段。但治療病人,卻是廣陽醫師所爲。他從不干涉,可見劉備非爲一人醫,實乃萬人醫,此乃良相之材,陛下之福啊。又豈可命爲太醫令?”

皇帝又拿起劉備的奏章仔細看了看,發現果然如陳耽所說,劉備全乾些莫名其妙的事,沒開藥方沒抓藥,廣陽城的瘟疫居然就這樣被他控制住了。好吧,算了,不讓他來太醫署了,這人估計什麼是壯陽藥都不知道,若來了,朕怎麼辦?當下便道:“嗯,這事便算了罷。”

你想算了,別人可不想算。於是又有大臣出列道:“陛下,劉玄德爲廣陽令,視事三年,考績每爲上等,今又獻策,活人無數,立此奇功,不能不賞。不然天下惆悵,功臣失望。望陛下不吝位爵之封,如此方爲厚待功臣之善舉也。”

然後一個又一個大臣站了出來,紛紛附議並發表自己的意見,話裡話外的意思,最起碼也得封劉備一個侯爵。

如何對待劉備,皇帝着實是有些頭疼,現在不止是宦官,就連他也不太願意讓劉備進京了。數次事件,足以證明劉備就是一個剌兒頭,偏生他還言之有理,想抓個話柄也沒辦法。要是再進京,只怕又要惹事生非,讓人煩惱。另外皇帝拋開個人感情,從家國天下的立場看,又偏生很欣賞劉備,學問,品德,能力皆爲上上之選,稍加打磨,必爲國之棟樑。要知道,在皇帝心中,將來劉備可是妥妥的太子師傅的不二人選。這個人才,是要留給他的繼承者大用的。不過,現在想這些不是還太早了麼,自己這個皇帝還沒做夠,還要好幾十年呢。若是現在就封賞太厚,按劉備這個性格能力,將來必然會再屢立殊功,豈不是要封無可封、賞無可賞?這可不行,萬萬不行!

皇帝倒是想得長遠,可誰又知道未來呢?

皇帝開口道:“劉備雖有大功,然亦不宜重賞,他年歲尚輕,不可使其滋生驕縱之心。且以其材器,何愁封侯拜相之日?”

諸臣愕然,心下道,皇帝你身邊的那些閹人,一個個的位列侯爵,死了之後養子還可以傳國。劉備屢屢立功,你卻推三阻四,爲何佞臣和功臣差別如此之大?一時之間,心中不禁涌起無限悲涼。

皇帝也不知道自己的話無意之間傷了衆臣的心,要是他知道,必定要大聲喊冤,因爲這真的是經過他深思熟慮之後的想法。劉備才二十出頭,將來還怕他沒有封侯的機會?自己磨礪磨礪他,難道就不行?

皇帝見諸臣沉默,以爲大臣都同意了,心下得意,便乾綱獨斷,道:“劉備有功於社稷,賜金百鎰,絹百匹,徵拜爲尚書。”不賜名爵也就罷了,要還把劉備丟在廣陽城,皇帝也知道只怕要犯衆怒。於是也小小的退了一步,徵拜劉備爲尚書。尚書祿低而權重,想來大家也應該滿意了。

百官心灰意冷,也懶得多言。見皇帝開了金口,也就各自退回班位。心中卻是一個個的在想,還爲這個皇帝賣命倒底值不值?

下朝後,楊彪喊住盧植,笑道:“子幹,想不到玄德竟有如此本事,玄德昔日清談誤國,實幹興邦之言猶在耳,想不到他就是這樣做的,還做到了。真是讓人羨慕啊!”

說完又朝盧植看了看,道:“子幹,你也不知受多少人羨慕嫉妒!”

盧植一頭霧水,問道:“文先,何出此言?”

楊彪笑道:“大家皆羨慕你找了個好女婿,你這傢伙,下手可真快,我家也還有女兒未曾許人哩!”

盧植便展顏一笑,劉備這個女婿,確實是讓他長臉。聽夫人說,他對女兒也是極好的。如此佳婿,哪裡去尋?

盧植一捊黑鬚,洋洋自得的道:“文先,爾等只知羨慕我有此佳婿,卻不知道盧某看人的眼光也是一等一!”

楊彪不禁啞然,這傢伙,太驕傲了罷?

夏四月,天下大旱,又疫又旱的,又因爲前番司徒陳耽在殿上叱責張讓居心不良,惡了天子。於是借了這個由頭,罷免陳耽,拜太常袁隗爲司徒。

此時詔書方到廣陽,劉備接了旨,卻有些鬱悶。他不是鬱悶他沒有得到更多更好的封賞。天下馬上要大亂了,他到時弄個侯爵如探囊取物般輕鬆。又有甚好擔心的。他鬱悶的是他現在不想離開廣陽啊。因爲,因爲盧珻有喜了,盧珻年紀小,又是第一次生產,他擔心得很,壓根就不想離開盧珻的身邊。可是從廣陽到洛陽,千里迢迢的,萬一動了胎氣,如何是好?到時可就後悔也來不及了。

這日劉備獨坐庭院,蹙眉沉思,要是辭官不就,是不是有點不太好?會不會讓皇帝誤會爲我對封賞不滿?可要是實話實說,說因爲妻子要生孩子了,自己要陪她而不願做官,那全天下人都要笑掉大牙罷?只怕第一個要來信相責的就是岳父盧植了。這價值觀不一樣,真是麻煩哪。

這時,盧珻悄然走了進來,脆生生的問道:“夫君,怎地如此煩惱,因何事而憂?”

劉備隨口道:“不想去洛陽,因此而憂。”

盧珻訝道:“夫君緣何不願去京師?”

劉備這纔回過神來,見是盧珻來了,便忙起身相扶,讓她慢些坐下,然後自己相伴於側,苦笑道:“娘子你有孕在身,我不願你隨我千里跋涉受苦;亦不願離開你身邊,令你無人相伴。因此而兩難。”

盧珻從小接受教育就是未嫁從父,既嫁從夫,而整個社會風氣也是如此。劉備此言一出,盧珻只覺這是她此生聽過最美的情話,只覺這一生嫁給夫君是她三生之福。盧珻心都快融化了,滿眼都是幸福。

好不容易抑制住那種幸福的眩暈感,盧珻溫柔的道:“夫君是志向遠大的大丈夫,又豈能爲我所累,而失天下之望。夫君不用擔心我,我有孃親照應着,一切無憂呢,夫君既然接了旨,還是快些去京師罷。待我,待我給夫君……到時你再來接我們罷。”說到此處,盧珻又不禁害羞起來。

劉備在旁,看着紅雲蔓延盧珻的俏臉,不禁看得癡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六百七十章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七百五十章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六百九十七章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八百十七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七百六十九章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
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六百七十章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七百五十章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六百九十七章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八百十七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七百六十九章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