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

劉備在戰場之上,不知道馬超已經率騎兵狂卷而來。不過就算來了,他也會照舊執行自己的策略,以圖一舉擊破李傕。李傕三戰皆敗,這軍心士氣便也差不多了吧?若這場戰事中,還能再斬殺得幾人,便更完美了。

其實關中諸將沒猜錯,對於禍亂關中的軍閥們,若是有可能,劉備一個也不想留。看看他們都幹了些什麼事情。這麼多年過去了,除了段煨曾在華陰屯田之外,還有誰把這裡當過一回事?除了狠狠盤剝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之外,除了在這裡製造混亂和殺戮之外,他們還幹過什麼好事?答案是沒有。關中如此豐腴之地,良田無數,而百姓卻紛紛棄家而逃,不是去了荊州,便是去了漢中。但凡有一絲可能,誰願意背井離鄉,做那無產的流民?所以關中諸將,十個之中殺掉九個,絕對是不會有冤屈的。

伴隨着李傕大營前的鹿角被一一撥除,溝壑被一一填平,最後的柵欄也無法倖免了,在歡呼聲中,轟然倒地。然後便是鼓聲大作,騎兵們一馬當先突入營中,而後步卒隨後,如潮水般涌了進來。

數名大將一馬當先,冒着煙火反覆衝殺,順便四處窺視着自己的獵物。大營被攻破,關中軍的心防也隨之崩塌。除了少數悍勇之徒仍聚作一團拼死反抗之外,其餘的人則是口中發出莫名的喊聲,扭頭就跑。只如同無頭的蒼蠅般在戰場之上亂撞。

漢軍們見得敵軍心驚膽裂,更是人人奮勇爭先,手中刀槍並舉,只欲把這些敵軍化作自己手裡的軍功。漢承秦制,最重軍功。這個時候,不管文武,上陣殺敵的纔是好男兒。不像幾百年後的宋朝,視武人如豬如狗,說東華門外唱名的纔是好男兒。漢軍攻勢如潮,一浪接一浪。而關中軍們,紛紛把後背給露了出來,獻給漢軍。兵敗如山倒,李傕等人不是絕世名將,如何又止得住。也有那心智尚存的,知道再逃也快不過漢軍的騎兵,於是機智的把手中兵刃一扔,伏地請降。

李傕等將被敗軍一道裹脅着跑出老遠,此時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大家都在埋頭狂奔。而漢騎們反覆來回衝殺,慘叫聲在這平原之上傳出老遠。程銀被一股亂軍擁住,縱馬而逃,可惜前後左右都是敗軍,他就是想跑也跑不快。程銀見狀,不由對擋在身前的將士大聲喝罵起來。罵完之後,卻發現那些將士一言不發,舉起刀便往他身上戳來。程銀大驚,忙揮動大槍,把這些膽敢以下犯上的混蛋給殺死。忽的他心中一寒,只覺得四周那些敗兵們看向他的眼光都不懷好意。程銀知道這些人現在都是亡命之徒,若自己還在這裡停留,搞不好自己就要被他們掀翻下馬來了。程銀雙腿一夾馬腹,揮舞着大槍,埋頭就跑。

侯選與李堪看着李傕一眨眼就跑得不見影了,不由破口大罵,還說什麼,撒腿跑吧。跑着跑着,侯選往後一看,嚇得幾乎魂飛魄散,只見身後,一支漢騎正往自己衝來,當先一員大將,躍馬搖槍,雙目正死盯着自己。侯選危亂之際,便對李堪道:“老李,你我二人在一處,太過明顯,不如分散各自逃去,如何?”

李堪顫聲道:“好,某正有此意。”

說完,兩人便欲打馬分頭走,忽然,又同時一聲大喝,兩支長槍各刺了過來。卻是侯選刺中了李堪的坐騎,李堪又刺中了侯選的坐騎。

這兩人,爲了逃命,便把主意打到老兄弟的頭上了。各自心中都想着若是對方的坐騎受傷,身後那敵將便追不上自己了。誰曾想,相互算計,卻把二人都給害了。侯選明顯不如李堪。如果說侯選是臨時起意的話,李堪卻是想了很久了。正欲動手之時,侯選便開聲說話,所以他聲音都有點顫抖。兩人雖然選擇了同時動手,但李堪明顯還是要比侯選快上那麼一點的。於是李堪的坐騎雖然受傷,但卻還能堅持,而侯選的坐騎,已經癱倒在地上了。

侯選馬失前蹄被掀翻在地,一個翻滾爬了上來,怒視李堪道:“你我多年兄弟,想不到你竟然要害我性命?”

李堪冷哼一聲,一言不發,打馬便走。侯選也不敢怠慢,便欲搶隨從之馬。此時人人皆欲活命,誰肯讓馬。侯選大怒,立殺一人,翻身上馬便欲走。此時卻已經晚了,太史慈如風而來,只一聲輕喝,便與侯選鬥在一處,戰未十合,刺侯選於馬下。得了侯選首級與旗鼓,太史慈又率部截殺敗軍去了。

李堪馬匹受傷,行未遠,便哀嘶一聲,倒地不起,李堪拄槍而行,他此時也不敢帶着人馬跑了。再傻也反應過來了,逃命的時候還打着旗號,這不是找死麼。他棄了旗鼓,只帶幾個親信,裹在亂軍之中,拼命逃竄。諸將失了旗號,卻不知道李堪便在自己眼前這樣悄無聲息的溜走了。

程銀一路狂奔,忽然前面正迎一將攔路,不是別人,正是麴義。程銀見麴義鬚髮斑白,不由怒道:“蒼頭匹夫亦敢攔我乎?”

於是大槍一舉,便來取麴義。程銀自負其勇,卻不知道麴義當年,也是勇烈之將。麴義被程銀鄙視,也不生氣,微笑一聲,便縱馬來迎。麴義如今雖然不如當年,但憑着嫺熟的經驗技巧,死死纏住了程銀,程銀急欲逃命,卻被這個老將攔住道路。他知道若不快速脫身,只怕便跑不脫了。心急之下,不禁連現破綻。麴義眼光一亮,相鬥數十合,終於抓住機會,大槍一抖,刺中程銀大腿,程銀大叫一聲,跌落馬下。程銀正欲喊降,麴義反手又是一槍,釘程銀於地上。

這一仗,關中軍死傷無數,又有自相踐踏、擁擠落水溺斃者不計其數。四員大將,只跑了個李傕和李堪。漢軍追趕數十里,斬首、俘虜無數而還。

戰場之上,到處都是屍首、血水,又有焦煙陣陣,火烤肉香、焦味混着血腥味,隨風飄散。關中軍敗退之後,劉備便命大軍打掃戰場。先挖數個大坑,把敵人的屍首和殘肢斷骸扔進去一把火給燒了,以免發生瘟疫。然後再焚燒自家將士的遺體,將骨灰裝了起來,將來要交還給他們的家人,或者是迎入忠烈祠安放。

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六百七十章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七百八十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八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天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
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六百七十章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七百八十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八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天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