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延平五年(205年)冬,夏侯惇、曹洪、李典、樂進四員大將,在曹操的指示下,全面棄守豫州。率部疾奔荊州而去。

行至魯陽,夏侯惇對衆將道:“漢軍入荊,必經此。我自守之。爾等速助子孝破吳軍。”

漢軍若從豫州追來,最方便的路徑自然是走魯陽。不然的話,也只能繞過綠林山,走之前臧霸、夏侯淵的道路了。但夏侯惇覺得,漢軍不可能放着南陽重鎮不去管,而走綠林道去取江夏,沒這樣的道理。所以他決定留下來在這裡抵抗漢軍,爲曹軍爭取時間。

曹洪、李典、樂進在魯陽辭別夏侯惇之後,便直奔江陵。行至襄陽,逢曹仁的使者。曹仁得知諸將南下,大喜。遂派人來聯絡。

諸人在襄陽歇下,然後在曹仁使者中得到了目前荊州的形勢。原來經過數次大小戰爭,荊州目前仍然處在僵持階段。

華容城目前是曹、吳兩軍爭奪的焦點,兩軍在這裡反覆攻防廝殺。竟陵城也仍然在吳軍手中,李通駐紮在那裡,盯住竟陵軍。而臧霸到了竟陵城下,奈何竟陵守將並不上當,所以就與李通兵合一處,進駐大營。

夏侯淵仍然率了騎兵,在江夏北部襲擾地方,以牽扯周瑜精力。之前歷次戰爭,吳軍佔盡上風。

襲得華容得手不說,還重傷荊州水軍將領蔡瑁。在安陸之戰中,大破曹軍。逼得臧霸只能往奔竟陵。黃蓋夜渡,又擊破黃射、趙儼。更是在華容成功守住了曹軍的反撲。

可以說,如果曹軍不進行增兵,在周瑜的帶領下,曹軍必然討不了好去。也正是在這樣的認識下,也在漢軍的步步緊逼下,曹操選擇了孤擲一注。

現在的荊州,可謂是將星雲集,曹操這邊,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于禁、樂進、李典、臧霸、李通、趙儼等人;吳軍這邊有周瑜、程普、黃蓋、徐盛、潘璋、蔣欽、周泰等人。能打能衝,文武雙全的,都來了。

黃蓋打通北上通道之後,于禁也尾隨黃蓋到了華容城下。南方三郡無人壓制,武陵太守濮陽逸在長沙留守,見江防空虛,也就毫不客氣的把荊南三郡的兵馬、糧草,源源不斷的送至江夏。以助己軍。

得到曹仁的情報之後,曹洪等將就商議,該兵發何處。曹洪就道:“今文則、伯然與黃蓋等爭華容,莫如取道南下,助文則奪華容,而後舉兵往攻竟陵?”

曹洪說的,也是目前荊州曹軍的主流思路。不把華容打下來,他們就沒法全心全意對付竟陵。大規模的反攻,也就無從談起。

事實上,荊州吳軍佔據的數郡中,就只有江夏最重要。所以曹仁之前的一系列戰爭規劃,都是圍繞江夏展開的。

然而現實給了曹仁沉重的一擊。江夏不是那麼好打的。歷史上,從孫堅到孫策,再到孫權,打了無數次江夏,直到把黃祖給磨死了。這才得逞。時間跨度從初平年間到建安年間,長達十餘年,死傷了無數兵馬,甚至孫堅都折在此戰中。可見江夏之易守難攻。而事實上,江夏(武漢)到了二千年後,依然也是中國的樞紐城市,華中重鎮。

樂進沉吟一會,就道:“華容與竟陵,互爲依託,竟陵與安陸,安陸與夏口,又互爲依託,環環相扣。攻此則彼援,攻彼則此援。以我之見,莫如集結大軍,斷吳軍之糧路。”

曹洪與李典一聽,目光對視了一下,覺得此事可行。於是便看向樂進,道:“將攻何處?”

樂進在地圖上,點了兩下,道:“南下攻打長沙三郡,斷周瑜之臂助;或攻西陵,扼大江之咽喉,斷揚州之來援。”

曹洪與李典對着地圖一看,覺得此事可行,便去信曹仁。曹仁接到信後,打開一看,心道我早有此意,奈何手頭兵力不足。之前讓于禁鎮守孱陵,便有此意,結果他卻一時懈怠讓黃蓋偷渡過江,導致局勢崩壞。

確實如此,之前要是于禁能壓制黃蓋的力量不過大江,而夏侯淵等人又在江夏北方襲擾西陵諸縣。在這樣的情況下,周瑜還真的不太好應付。

要不是竟陵堅城,又有徐盛、潘璋鎮守,而周瑜與程普親自出動,解了安陸之圍,只怕江夏就已經岌岌可危了。

現在豫州大軍席捲而來,曹仁若還不會利用,那就枉爲大將了。當下就同意了曹洪的意見。讓曹洪、李典帶二萬兵馬,速速南渡,取道武陵,攻打長沙。又讓樂進、趙儼率二萬人馬,走襄陽,出江夏,與夏侯淵匯合,一道圍西陵。若攻下西陵之後,趁勢而下,攻打鄂縣。

得到命令的三將,就迅速展開了行動。

與此同時,華容爭奪戰,也進入了白熱化。黃蓋堅守城中,拼了老命,這才擊退城外曹軍一波又一波的攻擊。

于禁也紅了眼,他一個不慎,老虎打了個盹,被黃蓋偷渡過江,襲破黃射、趙儼。曹軍大敗不說,還害得黃射被斬首。

曹仁來信斥責不說,于禁心中也非常不好過。在孱陵辛苦那麼久,一場功勞,全化作烏有了,他如何能甘心。爲了洗刷恥辱,他在城下,與黃蓋展開了殊死搏鬥。

攻城戰,除了硬拼,拿人命來消耗,其實也沒有太多辦法可想。水攻不靠譜,華容周圍雖然是大澤,但它本身地勢偏高。難以引水來淹城。火攻也不靠譜,華容城靠近水澤,城中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水。掘地道,一鏟子下去全是水,掘地三尺,泉水自涌成水坑。夜襲?城中黃蓋防的就是夜襲。勸降,呵呵,要能勸降,之前的守將早就降了。還等到這會。黃蓋是孫堅跟前的老人,孫氏的鐵桿走狗,于禁壓根就沒起過勸降的念頭……

諸般手段用盡後,于禁也只能老老實實的和黃蓋對攻。當然,他還是有優勢的。一是城外取材方便,土石木材用之不盡,不像城內,在被圍困的情況下,物資消耗一分就是一分,沒得補充。二是他有投石機這個大殺器。

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六百八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七百三十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七百五十七章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七百五十六章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廢立之事(二)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
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六百八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七百三十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七百五十七章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七百五十六章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廢立之事(二)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