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

感謝書友江湖過客,,,,,和書友煙花易冷夜太美的打賞,謝謝大家支持,我回來了。…頂點小說,..

在敲定軍職軍階之後,劉備便放任手下大將們自行選拔軍中勇士,以組成軍。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便是召集青州六郡太守、國相們議事。

做爲一州之牧,若不能徹底瞭解自己的地盤,那就要被下面那些地頭蛇們架空了。後世一省一市的地方長官上任之後便要下去考察,不就是爲了避免被人矇蔽麼。正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此句不但適用於軍事,同樣適用於政治。

數天之後,平原國相華衝、濟南國相崔瑀、齊國相劉鴻、樂安太守張博、北海相孔融齊聚臨菑,等候青州的新主人劉備的召見。唯有東萊太守範明未至。劉備不動聲色,暗遣人去打探消息,不數日,消息傳來,遼東公孫度犯境,範明正率軍民抵禦。

卻原來公孫度當年渡海而來,趁中原大亂而襲取東萊諸縣,自置守令,廣招流民。後來又屢屢被範明擊破。兩方圍繞東萊一郡,你來我往,打得不亦樂乎。公孫度雖然兵強馬壯,然則海上遠來,兵疲馬乏,範明縱然人少,卻是以逸待勞,又佔了地利,兩方竟然相持不下。這一拉鋸似的爭奪,卻是害苦了百姓,於是東萊百姓紛紛避禍他郡。

劉備得知,心中大動無名,暗道公孫度不知好歹,自己來了青州,卻不知收斂。說不得待青州政務平穩之後,便要跨海會一會這位遼東王了。當然,當下之急,便是出兵東萊,以助太守範明。

於是劉備召來劉恪,讓其領二千親軍兵發東萊,聯合範明,擊破公孫度的人馬,掃蕩東萊一郡。劉恪哪裡肯去,把頭搖得撥浪鼓似的道:“五哥,我若去了東萊,誰人護得你周全?”

劉備與劉恪打小一塊長大,感情親厚,是以自起兵以來,劉恪一直以親衛大將的身份,須臾不離左右。若不是青州整軍還未完成,各將忙得昏天黑地,劉備還真捨不得讓劉恪出征。不過這次是真的沒辦法了,衆將暫時脫不開身,只好劉恪去了。劉恪一身本事,僅亞於關、張、黃,比嚴顏還要厲害那麼一點點,此去必定無事。於是劉備笑道:“十一,你去了,不是還有珂兒麼?三千板楯軍,難道也護不住我?你此次去,一定要拿出全身本事,大破遼東軍,也好讓青州百姓與公孫度,識得我麾下軍隊的厲害!你可記住了?”

劉恪見劉備心意已決,又託以重任,於是單膝跪下,拜道:“謹尊主公之令,我此番前去,必定一戰功成,打響青州軍的名聲,不負主公重託!”

劉備扶起劉恪,看了看已經長得比自己還要高的劉恪,依稀間,當年那個跟在自己身後的小少年又彷彿重現。劉備微笑着拍了拍劉恪的肩膀,道:“去罷,一切小心!”

劉恪引軍去了東萊,劉備便於府中接見另外五位守相。五人劉備均未見過,不過對於孔融孔文舉,劉備是聞名已久。當年孔融受前太尉楊賜所徵辟時,劉備正在外爲官,是以緣鏗一面。

衆人一一唱名,拜見州牧,劉備笑着一一扶起。衆人落座後,孔融便先開聲道:“聞得君侯出鎮青州,吾心中甚喜。吾素聞君侯之威名久矣,君侯此來,我青州從此無恙也。”

劉備見了孔融,暗道果然不愧是孔氏後人,當代名士。五人之中,孔融相貌清奇,神清氣爽,風姿特秀,讓人一眼便能看出俊逸超羣。

劉備見孔融開言,便笑道:“文舉謬讚了。文舉之文名,我亦嚮往久矣。且文舉於北海屢施仁政,屢行善舉。不愧名士之稱也。”

衆人見得劉備似乎挺好說話,於是便漸漸放下防備,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論了起來。堂中一時間談笑風聲,氣氛漸入佳境。衆守相們各自對視一眼,心道劉備好大的名聲,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罷了,來了青州,想治理青州,還不是得靠咱們。

衆人正暗自得意間,便見劉備話風一轉,道:“備初來青州,對青州形勢、政事茫然一片毫無頭緒。諸君久在地方,各爲郡國守相,代天子牧守一方。可有良言以教我?”

衆人大喜,以爲劉備向他們示好。於是你一言我一語,說得熱鬧非凡。有說要大興教化,設立學校的;有說要派遣精兵剿殺叛賊、盜匪的;有說要收攏流民屯田的……言語間,似乎把劉備曾爲一地縣令、太守的資歷給全忘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只差沒指手劃腳了。聽得劉備是冷笑不已。而諸人見劉備一邊點頭一邊微笑,更是來勁。

那平原相華衝更是不知好歹,搖頭晃腦的道:“君侯初來,不知青州形勢。我可保舉一人,爲青州長史。君侯若得此人相助,必然如虎添翼……”

話還沒說完,衆人就反應過來了。立馬就有人截住華衝的話頭,急促的對劉備道:“君侯,我亦可保舉一人,長史、主簿皆可勝任……”

此人話亦未說完,便被其他人截住,紛紛向劉備舉薦人選。若是個不曉事的,還只道這些人古道熱腸,向劉備舉薦人材。

劉備越聽,心中越是惱怒。嘴角笑容雖在,眼眸深處的寒意卻是越來越重。長史也好,主簿也罷,皆是一地長官之心腹。豈能輕易許人?這些人見自己初來乍到,便想欺生,在自己身邊安排人選。卻也不想想自己是誰?看來,還是自己太好說話了啊,劉備一聲長嘆,然後敲了敲自己面前的書案。

衆人見劉備示意,於是紛紛住口停了下來。劉備一臉微笑道:“我幕府中佐貳官之徵闢,暫且不提。諸公方纔長談闊論,劉備受益匪淺。然則諸公麾下所轄之地,卻極少談及,此乃何故?我欲知諸公轄下諸城之人口、田地、賦稅等數字,還請諸公以教我!”

劉備此言一出,堂中頓時寂靜無聲。衆人彷彿感覺到一陣冷風吹過心頭,極不舒服。平原相華衝道:“君侯,此乃濁務。君侯身份尊貴,何須知曉。此等濁事交由我等下僚便可。何必爲此煩神?”

劉備終於忍受不住,一拍案几,長立而起,冷笑道:“我爲州牧,爾等不欲我知轄下郡縣之事,不欲我知政務之利弊。欲使我爲傀儡乎?”

其言如匕首利刃,字字誅心。衆人頭上冷汗一下子就冒出來了,華衝連忙伏地道:“下臣不敢!”

劉備久在軍中,多年以來一言九鼎,言出法隨。此時長立而起,站在衆人面前,淵渟嶽峙,氣勢外放之下,終於衆人反應了過來。站在他們身前的,不是面善可欺的年輕州牧。而是久經戰陣,殺伐決斷,手上沾染無數人命鮮血的一軍之主。自己竟然還想在他面前玩弄心機,只怕人家早就洞若觀火,把衆人心事看得一清二楚了吧?

劉備任由華衝跪伏地上,神情冷然的道:“平原相華衝,我來問你,平原國轄下幾城?丁戶多少?田地多少?國中有何出產?治安若何?教化若何?還不與我速速道來?”

劉備每問一句,華衝身子便顫上一顫。良久,才吶吶道:“國中九城,戶不足十萬,丁口約摸數十萬,土地,土地……”

還未說完,便見劉備一聲冷笑,道:“約摸?原來華國相便是如此治理平原國的。”

不待華衝有所反應,劉備便從袖中抽出一卷絲帛,攤開念道:“中平六年,爾與平原王勾結,隱瞞流民數百戶,各自瓜分,又私佔死難於黃巾亂中之大戶田地萬餘畝。初平元年,爾與國中大戶不和,指使麾下諸曹栽禍,致使李氏滿門死傷無數。又貪斂錢財,私相舉材,亂闢佐吏……華國相,還要我繼續念下去否?”

華衝身子簌簌發抖,心中驚懼萬分,暗道此人真是惡魔,這些事情自己做得天衣無縫,他如何便知?心中瞬間無數念頭閃過,華衝卻是知道,要迅速想出法子過了這一關,否則小命難保。只要待自己回了平原,便捲了多年積累的錢財,逃之夭夭罷。這地方是待不下去了。至於起兵反抗,華衝壓根就沒想過這個念頭。

於是華衝嗷的一聲,就哭出來了,他伏地跪行幾步,仰着頭哭喊道:“君侯,非華衝想如此。之前種種,皆是平原王劉碩指使。他乃皇族,身份尊貴,但有所命,華衝不敢不從啊!還望君侯明察!”說完磕頭如搗蔥。

劉備見此人瞬間便是一臉淚水鼻涕,又險惡的把責任全推在平原王身上。便斷定此人是資深影帝。歷任地方官和轄地的王族們,向來不和,這是事實。但華衝想以此來挑動自己和平原王劉碩的矛盾,從而達到轉移視線,擺脫自身責任的目的。那他便是想錯了。

但見劉備大喝一聲:“左右何在,速速與我拿下此人!”便見一隊甲鎧鮮明的衛士走了進來,不由華衝分說,便如狼似虎的把華衝按在地上,捆作一團,提了出去。

衆人見華衝方纔還是座上賓,與大家談笑自若,誰曾想瞬間就變成了階下囚?再看劉備時,眼中便不由多了幾分畏懼。

獨有孔融,見華衝就擒之時,衣冠散亂,斯文盡喪,不由上前一步道:“君侯,華國相乃二千石之高官,是否要稟明臺閣,細加審問?若君侯不教而誅,恐人心不服。”

方纔衆人之中,只有孔融所言頗實,態度亦非常端正,不像其他人,滿嘴大話不說,還要向自己舉薦莫名其妙的人,想在府中安插眼線。於是劉備溫和的對孔融一笑,道:“文舉,你且來看。”

劉備把那方絲帛遞予孔融後,又道:“其上所錄諸事,皆有人證物證。我已着人仔細查證,一一屬實!”

孔融看完,滿臉訝然,道:“想不到其人竟然如此!”

劉備笑而不答,同爲一州之官,要說華衝所作所爲孔融一點也沒有風聞,他是不信的。不過他也懶得計較太多。大事不糊塗就可以了。

於是當劉備目光放在濟南相崔瑀的身上時,崔瑀便似竹筒子倒豆般,把自己所知的濟南境內信息,說得一乾二淨,絕不敢有一絲毫的隱瞞。

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258徐州之亂(五)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七百六十九章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六百七十章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
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258徐州之亂(五)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七百六十九章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六百七十章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