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

放過了高幹,二將回轉寨中,途中,管亥眼珠子一轉,對張燕道:“老張,高幹既走,幷州必定空虛。你我不如還走太行陘,與子龍、奉先等數位將軍合兵一處,奪下幷州,斷高幹、袁紹之後路。”

張燕心中正在忐忑,自己這邊剛說要投效,接下的第一個任務卻半途而廢。這差事辦砸了,要是給大將軍落下個辦事不力的印象那就糟糕了。將來論功行賞,自己這排位恐怕不高啊。這一聽管亥的主意,張燕一想,立馬就舉雙手同意了。聽說大將軍先後派了趙雲和呂布兩路大軍攻略幷州,此時自己要是率軍翻越太行天險,出現在幷州軍的背後,到時幷州腹背受敵,又豈有不敗之理?且當初大將軍遣了崔季珪與張文遠來,還不是欲使自己奇襲幷州。此計可行!

於是便依了管亥,回營提調兵馬,準備翻越太行山脈,入侵併州。臨行,又令部將杜長和長子張方鎮守隘口。

劉備也不是那種喜歡用地圖來指揮麾下部隊的人。他帶兵出身,大戰無數,自然知道戰場形勢經常會因各種因素而變化,有時候命令確實無法得到執行。而且張燕還沒正式納入青州軍體系。所以張燕沒有進攻高幹,他也不以爲意。只不過管亥的情報沒有第一時間上報給他知道,這就不能忍了,情報司的探子都知道高幹到了趙國,而他這個做主公的卻竟然還不知道。這怎麼行?

於是劉備就問那個情報司的小校:“既然情報已至,爲何不立時報我?”

小校對道:“回稟主公,指揮使信息方來,卑職便派人飛馬往奔安平與青州,不知爲何未至主公帳中,卑職這便去徹查。”

劉備聽了之後忽然想起這是敵後,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管亥一路折騰到如今也甚不容易,卻也不宜過分苛責了。於是便擺了擺手,道:“非是吾欲怪罪,情報之事幹系甚大,不容有失。切記切記。”

那個小校正欲退下,劉備忽然又道:“汝且記來,速傳吾之將令,命張燕與管亥,襲擾幷州,策應趙、呂大軍。去罷!”

袁紹親提大軍前來,劉備便知道,這一場戰爭,註定是一場持久戰,決定勝負的不是他與袁紹的正面對決。而是看誰的手段多,看誰更有韌性。如果他這邊能夠提前結束幷州的戰事並取得勝利,那麼手忙腳亂的,便只能是袁紹了。幷州是袁紹堅固的後方,幷州一失,袁紹後路斷絕,給冀州集團軍心和民心的打擊,那可不是一點半點能夠形容的。到時候自己這邊正面敵住袁紹,幷州諸軍則從背後夾攻,袁紹如何能經受得住。

至於幷州的戰事,劉備那是一點也不擔心。如果趙雲、呂布、田豫、張遼再加上個張燕,如此陣容還拿不下個主將不在的幷州,他也只能買好豆腐讓諸將一頭撞死算了。

這邊,袁紹見了劉備引軍來,於是便率軍出營,來見劉備。袁紹未着甲冑,一身錦袍,腰繫玉帶,胯下所乘乃西北異種名駒,通體雪白無一絲雜色。他出得陣來,高聲道:“玄德何在!”

劉備看見袁紹輕騎出營,灑脫得不行,心道讓你騷包,信不信我讓漢升一箭射死你?

不過劉備也不得不承認,袁紹確實是賣相極好,丰神俊郎極具魅力,放到後世,那些迷大叔的妹子們看到了那還不知道得有多瘋狂呢。

袁紹相邀,劉備自然也不會示弱,亦單騎出陣,來見袁紹,行至陣中,劉備大笑道:“本初,劉備來也!”

袁紹微微眯眼,凝神看着眼前的這個人。此時的劉備,人正壯年,精神抖擻,意氣飛揚。讓袁紹看了,心中頓生無限感慨,當年那個不被自己放在眼中的邊地小子,如今已然成長成自己也不敢忽視的一個人物了。想想劉備這些年的發展軌跡,袁紹心中又悔又恨,一失足成千古恨吶。當初怎麼就把這樣的一個人給放到青州去了。天下那麼大,哪怕是讓他去豫州,去揚州也好啊。現在好麼,劉備這條困龍就要入海了。所以他要和自己來搶地盤了。袁紹相信,除了劉備,這天下間隨便一個諸侯來,他都能輕易把對方打趴下。

兩個人互相看了許久,卻又一言不發,場面頓時陷入沉默。兩個人心中都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最後還是劉備打破了沉默,對袁紹道:“本初兄召我有何事?”

袁紹穩定心神,感慨的一笑,道:“天道無常,世事弄人。玄德若能與我一道攜手,何愁這天下不定,大漢不興。可惜啊,你我二人,最終還是要兵戎相見了。”

劉備聽了,也是心生感觸。確實如此,若是當初袁紹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擺正姿態,大家一道齊心協力,宦官算得了什麼,董卓又算得了什麼?

可惜,袁紹一開始就心懷鬼胎,不說別的事了,就說董卓亂政,他爲盟主搞了個討董聯盟,結果呢?天下這麼多路諸侯,這麼多的將士,聚在一起成天吃喝坐談,把糧草消耗得差不多了,也就不再打醬油了,紛紛作鳥獸而散。

從此之後,天下人心散亂,諸侯各自爲政。要說這大漢朝再也無法挽回頹敗之勢,這源頭就是自袁紹起。

袁氏四世三公,天下半數名士、官吏都出自其門下,然後國有危難之際,袁紹與袁術兩兄弟卻沒起到表率作用,反而是拼命的打着小算盤挖着大漢的根基。這樣一來,天下有志之士又如何能夠甘心。所以,一個個有樣學樣,紛紛割據地方,不再聽從朝廷令旨。

袁紹啊袁紹,你現在說什麼都晚了,我一開始也沒想着要這樣,只是想做個良相名臣而不可得,也只能選擇自己的方式來拯救這大漢帝國了。就像曹孟德一樣,沒人給他做漢徵西將軍的機會,他也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來了。這一切,都是被你逼的啊。劉備心中悠悠想道。

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八百十六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
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八百十六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