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

得知縣尊劉備要走,臨別之時,萬民相送出城十餘里。劉備勸了又勸,百姓這才垂淚迴轉。在馬車上的劉母見了,不禁欣慰,喚過劉備道:“我兒,看到沒,此乃人心之向背,日後爲官,仍須謹記今日此刻,善待你治下的子民,他們纔會擁護你。切記切記。”

劉備躬身受命。然後命令出發。他既然要入京,老母和**自然只能先回樓桑故里。有親族的照應,想來珻兒也應該無事。到了來年,他做了爹了,再接一家三口入京不遲。想到馬上就要當爹了,劉備便不由自主的激動起來。前世今生,這是第一次啊。小寶貝出世後,是像我呢,還是像他娘呢?嗯,若是男孩,還是像我一點好,若是女孩,就隨她娘吧,長大了,也一定是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兒。劉備心裡喜滋滋的開始浮想聯翩了。

在涿縣,劉備又盤桓了數日。與族人,與張飛,與簡雍,與公孫瓚等一一相會,暢談高論,方纔離去。

在樓桑時,劉備暗中囑託叔父劉恭,讓他儘量多貯存糧草,購置武器。把個江湖大豪劉子敬也是嚇了一跳。驚道:“玄德,你欲幹什麼?這可是滅門之罪,你可別亂來!“

敢情他以爲劉備要造反了。劉備一臉古怪,沒好氣的道:”叔父你想什麼呢?我只是覺得天下要大亂了,災害不斷,盜匪橫行不說,又有妖人四處傳道……“於是又把廣陽的太平道妖人給劉恭細說了一遍,然後接着道:”叔父,我以爲那太平道的妖人,便是這禍亂之源,只可惜我當初上奏朝廷,朝廷卻不當回事。既然如此,我爲我們自己家做些準備,不過份吧?我方纔所言,只是想讓叔父多做準備,以應將來不測之變罷了,叔父可不要亂想。侄兒一貫忠君愛國,不會亂來的。叔父大可放心,哈哈!”

得到劉備的解釋,劉恭若有所思的道:“莫非這天下果真要亂了,既然如此,何不趁大亂之前,再徹底幹他幾票!”

劉備一個趔趄,險些沒摔倒在地上,心中無語道,我說叔父大人,你思維能不能別這麼跳躍?剛纔還說我亂來,要亂來的是你自己好不好?

攤上這麼個叔父劉備表示很無奈,他也管不了,只好一再囑咐不要暴露了不要太頻繁,也就隨他去了。

這次之官,朝廷也沒規定劉備多久必須到。於是劉備便也悠哉悠哉的慢慢走。剛剛到冀州境內,劉備這日在驛站,卻又碰到了剛好在此相候的天子使者。劉備莫名其妙,不知道尋自己何事,等天子使者把來意一說,劉備頓時就臥槽了,這纔多久,怎麼板楯蠻又反了?什麼情況啊?

原來朝廷得報板楯蠻又反,皇帝震怒,考問羣臣方略,又想到還有一個在途中的尚書劉備,他是實打實去益州平過叛的,於是便下了詔命讓使者沿路相迎,問計於劉備。

劉備很鬱悶,想問問這究竟是怎麼啦?結果天子使者也支支吾吾的說不清楚,劉備頓時就嘆氣道:“益州不是還有蕭公嘛,怎麼找我這來了?”

那傳旨的就道:“蕭刺史病危,已於月前請退。”

劉備便眉頭一皺,蕭老頭身體不錯啊,怎麼說不行就不行了。算算他請退的日期,正是自己在廣陽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估計也沒注意當時的邸報。

於是劉備就道:“既如此,你且等,我自有奏本讓你帶回,呈與陛下閱覽。”

然後劉備就取來筆墨,想了想,寫道:“板楯七姓,射殺白虎立功,先世復爲義人。其人勇猛,善於兵戰。昔永初中,羌入漢川,郡縣破壞,得板楯救之,羌死敗殆盡,故號爲神兵。羌人畏忌,傳語種輩,勿復南行。至建和二年,羌復大入,實賴板楯連摧破之。前車騎將軍馮緄南征武陵,雖受丹陽精兵之銳,亦倚板楯以成其功……忠功如此,本無噁心。前番叛亂,自有因故。長吏鄉亭,更賦至重,僕役箠楚,過於奴虜,亦有嫁妻賣子,或乃至自剄割。雖陳冤州郡,而牧守不爲通理。闕庭悠遠,不能自聞。含怨呼天,叩心窮谷。愁苦賦役,因罹酷刑。故邑落相聚,以致叛戾。非有謀主僭號,以圖不軌。今但選明能牧守,自然安集,不煩征伐也。”

劉備心想,自己這一番合情合理,說明了前因後果的奏章肯定會讓朝廷,會讓天子滿意吧?嘿嘿。卻不知道讓皇帝太滿意了,卻給自己招了禍。

奏本一路快遞到了朝堂,皇帝一看,龍顏大悅。滿朝文武,還是劉備的奏章最實在,果然還是去過益州的人有經驗哪。於是把劉備的奏章往下一發,讓諸臣給看看。諸臣一看,嗯,很有道理,一個個的給劉備點贊。

於是皇帝就開口道:”劉備言但選明能牧守,自然安集,不煩征伐也。朕深以爲然,諸臣之間,唯劉備昔日曾隨蕭瑗入益州,立下殊功。既然如此,可拜劉備爲巴郡太守,速定蠻亂。“

皇帝這話一出口,諸臣之間沒一個反駁的。反駁啥,沒理由啊。再說了,他們自己也認爲從各方面講,劉備確實是平叛的不二之選。於是心中暗暗不滿的,就只有盧植了。

劉備還不知道自己被皇帝給一腳踢到了益州。這日剛過了蠡吾,劉備還在想,要不要去天子的故鄉解瀆亭去緬懷下,感受下龍氣什麼的。卻在滱水灘邊看見一個身長八尺有餘的大漢正在射雁。天上一行北飛的大雁被他連珠箭一隻又一隻的射了下來,剩下的大雁長聲哀鳴,隊形雖然散亂,卻於空中盤桓不去。聲聲悽切,讓人淚下。

大雁在劉備心中,一直是美好的存在。如今這種象徵着美好的高貴飛禽卻被無情獵殺,劉備腦海中迅速閃過那些美好的詞句,”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劉備心中不忍,於是策馬過去,高喊道:”壯士且住!“身後兩個隨從慌忙跟上。

那大漢聽得有人喊,猛的回過身來,只把箭往弓上一搭,卻不拉開,箭尖指於地上。就是如此,劉備也只覺一股殺氣撲面而來。再看時,只見此人三十餘歲,身材威猛,國字臉,飛將眉,一雙虎目精光閃閃,獅鼻闊口,頜下黑鬚如針,根根見肉。身上穿着一件灰袍,腰間繫了根皮帶,掛鉤上掛着一個不知什麼獸皮製成的箭囊,裡面斜斜插着幾枝羽箭。

好一個雄壯之士!只是不知爲何,堅毅的面容中,卻帶着一絲絲愁苦。劉備心下疑惑,卻無視敵意,翻身下馬,緩步向前,朗笑道:”壯士好箭法,爲我平生之所未見!“

那人並不搭話,看了看劉備,又看了看劉備後面追上來的兩個隨從,判斷出劉備不是歹人,於是把弓箭一收,開始拾取地上掉落的大雁。

劉備跟在身後,道:”壯士可是獵戶?如此身手,便是獵只大蟲也不在話下,緣何要射雁。“

劉備一臉痛惜:”這多可愛的生靈啊,這時節飛去北方度假,你看看,你看看,一家人被你射得七零八落的,真是慘不忍睹。“那人依舊不爲所動。

劉備繼續喋喋不休:”這位壯士,你可是貪口中之慾?可這雁肉似乎也不好吃啊?當然,我是沒吃過,可酒樓中誰曾出售過雁肉呀,對吧?而且你要是想嚐鮮,你吃一隻就夠了,怎可如此不惜生命,射下如此之多?你看看天上,它們痛失親友,到現在還不肯離去呢?壯士,要不,你拿一隻走,其餘的把它們好生給葬了吧?“

那人只顧拎着大雁脖子走,劉備在後面跳腳喊道:”我出錢,我出錢不行嗎?多餘的我買下來。把它們給葬了!“

那人終究是受不了啦,回首猛喝道:”休得聒噪!“

見劉備一臉笑嘻嘻的,知道這人是欲引自己說話,便冷哼一聲,道:”非是黃某愛殺生,只是我兒重病,需要進補,聽聞雁血通靈,爲大補之物,故而獵雁取血。不是爲了吃肉。“

劉備見這人終於開了口,便走上前來,正式行了一禮,道:”這位壯士,涿縣劉備見過壯士,敢問壯士大名?“

不料那人一驚,怪道:”你便是那養正氣、言格物、欲爲萬世開太平的劉備劉玄德?“面上卻是陣陣疑雲,不是他要懷疑,實在是劉備這個傢伙方纔喋喋不休的,大毀形象。讓他覺得與心中那個劉備相去甚遠。

劉備也知道自己幹了件蠢事,只好摸了摸鼻子,苦笑道:”不才正是劉備劉玄德。“心中卻是想道,要注意形象啊,要注意形象啊,以後可別這麼任性了。看剛纔都把人家給嚇到了。

便見那人道:”某乃南陽黃忠,草字漢升,久聞玄德大名,卻想不到於此處相見。“

黃忠話音一落,便見劉備差點跳了起來,一臉激動的道:”什麼什麼,你是黃忠黃漢升?“

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七百十八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七百四十五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六百九十七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七百三十九章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天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七百五十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之亂(完)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七百十八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七百四十五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六百九十七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七百三十九章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天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七百五十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之亂(完)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六百七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