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

感謝書友天外貓王的打賞。@頂@@@,..

初平三年(建安二年)夏,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四將,戰徐榮、胡軫於新豐,討虜校尉賈詡獻哀兵之計,使涼州軍陣前譁變。中郎將徐榮不知所蹤,中郎將胡軫率衆降。

等呂布提着牛輔的人頭返還長安時,李傕等人的兵鋒已經距長安不足百里了。叛軍臨近,長安官民俱驚。可惜三輔亂,天下亦亂,衆富戶與吏民想了半天,實在不知道能逃到何處去,頹然放棄攜帶家出奔的想法,只能祈禱朝廷能抵住來勢洶洶的叛軍,其餘,聽天由天罷。

李郭等人沿途收攏涼州衆,一路抄掠而來。到得長安,便欲攻城,乃謂衆將士曰:“城破,許爾等大掠三日!”

衆軍歡呼雀躍,口稱萬歲。朝堂之上,百官已經亂成一鍋粥:“王公,涼州賊此前救赦,汝請旨大赦天下,偏不赦此輩,如今大軍兵臨城下,王公可有何策?”

“王公,若長安城破,驚了御駕,汝即爲天下罪臣!”

“陛下,聞賊兵爲王司徒來,陛下可下詔,罷王子師職,以退賊兵!”

…………

呂布冷眼旁觀,心中不屑一顧,這都什麼時候了,不趕緊動員青壯,安排糧餉,準備抵禦叛軍,還在這推卸責任,勾心鬥角,爭權奪利……這朝廷真是沒救了。

王允任由別人的唾沫星子濺到自己臉上,卻是眼睛眨也不眨,老神在在的站在旁邊一動也不動。天子慌了神,忙問策道:“王公,可有退敵之策?”

王允這纔看了一眼那些跳來跳去的官員,向天子施了一禮,道:“陛下,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世間萬事不過如此爾,有何慌哉?”

轉而又厲聲道:“倘若城破,大不了便舍了老臣這一腔熱血,大好頭顱,也要護得陛下週全!”

王允威勢一發,雙目精光閃閃,看得諸臣不敢對視。便是呂布也是心中暗歎,王老頭雖然有種種不是,但還是熱血得很吶!

王允又看向呂布道:“呂將軍,老夫不通兵事,皇甫將軍又在病中,這長安城防便託付於你了。天子與諸臣安危,皆系將軍一身,有勞將軍了!”完,深深往呂布一禮長揖到底。

呂布也被王允行爲所感染,不由起身相扶,大聲道:“司徒,呂布必不負你所託!”

長安城,就算是廢棄了近二百年,那也是曾經的國都,天下有數的雄城。李郭等將兵急攻八日,死傷無數。結果長安城依然屹立不倒。

到了第九日,李傕與郭汜等都已經快絕望了。就算是部曲都是涼州衆,攻城這麼久都攻不下,己方還傷亡慘重,此時也已經軍心動搖,士氣低落了。

衆將問計於賈詡,道:“文若,長安城峻,急切難下,今糧草無繼,健士疲憊,爲之奈何?”

賈詡捋須笑道:“此有何難哉?長安城隔絕內外,城中守軍可不知我軍糧草短缺,士氣低落。他等只知我涼州衆裹十萬大軍而來,威不可擋,誓破長安!既如此,破城易爾。”

賈詡胸有成竹,侃侃而談:“長安兵少,我軍兵多。自攻城以來,城頭將士輪換漸少。料想呂布手中兵力必然捉襟見肘。城中之兵,除呂布麾下幷州騎外,另有禁軍、蜀軍及臨時招募之兵。我等可繼續強攻長安城,並散佈流言,若城破,將血洗長安守軍,以爲太師、董氏復仇。想來生死關頭,除了幷州騎,其他軍隊必然有想法。到時有變,便趁機奪城,控制朝廷,大事定矣!”

衆將聞之大喜,齊拜道:“若破長安城,文若當爲首功!”

於是便各散去,依賈詡之計,強攻長安城。又是一連數日。直至天降大雨乃止。這日傍晚,天色陰沉,細雨仍然下個不停。長安城中,呂布率了衆將到處巡視。每到一處,便囑咐所在校尉將士,定要心賊軍偷城。轉了一圈,回到營中,呂布翻身下馬,抖落一身水珠,嘆道:“想不到賊勢如此之盛,若不是突降大雨,長安危矣。”

高順道:“將軍,趁此良機,要不要末將率陷陣營出城襲殺一番?”

呂布道:“還是算了,兒郎們難得有個歇口氣的時候。你們兩個多加巡守,然後着人速速催糧草還有雨具。這連飢帶涼的,別到時將士們淋多了雨水生了病,那就麻煩了。”

吩咐完畢,呂布便自回府去了,見過妻女,便來貂蟬之處。貂蟬此時已入呂布府中,董卓伏誅,呂布封侯晉爵之後,便選了個良辰吉日,兩人成就了好事。古人納妾,便是再重視,也是萬萬比不上娶妻之儀禮的。呂布也只是罷了幾桌,請了些軍中故舊與相熟的官員前來相聚。至於當時還在蜜月期的王允,呂布本來想請他,後來一想,王允爲人剛正,若知自己私納董府使女,只怕又要好一通教。於是便罷了此念。

貂蟬正在房中,見呂布進來,欣喜的起身相迎:“將軍回來了!”

呂布笑道:“回來了。”一個虎步便趨到貂蟬跟前,伸手一撈,便把貂蟬柔弱的身子摟了個滿懷,貂蟬驚叫一聲,俏臉騰起兩朵紅雲,正待話。呂布便霸道的噙住貂蟬雙脣,雙手上下好一通揉搓。

貂蟬被呂布溫熱的怪手一揉搓,身子頓時便面條般的軟了下來。貓似的哼哼幾聲,雙眼迷離,看着呂布。

呂布橫抱着貂蟬,往榻上柔軟的錦被上一扔,自己三二下褪了衣裳,一個虎吼,便壓了上去。不一會,細若蕭管般的**聲在房間慢慢響起,爲這夏日的雨天陡添一絲旖旎。

深夜,呂布懷擁溫脂美玉,沉沉睡得正香,忽然院內咚的一聲。呂布習武之人,六識敏感,立即壓低嗓聲問道:“誰?”

出聲的同時,手卻緊緊抓住了榻旁的長劍。此時貂蟬也已醒來,朦朧着雙眼正欲相問,卻被呂布一把按住。這時,便見屋外有親衛的聲音傳來:“稟將軍,院內不知何人擲有一物,以帛裹之。”

呂布不敢怠慢,披衣而起,持劍而到屋外,道:“拿過來。”

親衛將那一大坨東西雙手奉給呂布,呂布揮退親衛,徑自返內,把東西拆開,裡面卻是半截地磚,上面纏有一布條。呂布取燈視之,上書數字曰:“謹防守軍反,內外勾結。”短短九個字,讓呂布後背上猛的炸出一層冷汗。

“是誰?”

呂布的心亂了。

貂蟬亦起,嬌聲喚道:“將軍,出了何事?”

呂布蹙眉,便把布條一遞,貂蟬看完,輕掩嘴,一臉訝然。呂布還在念叨這是誰幹的,他怎麼會知道這等隱秘之事的時候。貂蟬便輕聲道:“妾以爲,不管是誰人爲所,此人還是心向朝廷,心向將軍的,否則也不會冒險提示將軍。將軍無需爲此人身份煩擾,只需加固城防,着親信巡視城門,然後暗中搜查排除出可疑之軍便可。”

呂布欣以爲然。於是也不多歇,着貂蟬爲自己更衣着甲,便在一羣親衛的擁簇下翻身上馬,復往軍營馳去。

到了軍營,傳來心腹諸將議事,道有人示警,城內諸軍可能有一枝會反。讓大家合計合計,究竟誰比較有可能?

衆將若有所思了半天,然後七嘴八舌的一,得呂布頭更大了。按他們所,貌似都有可能。沒辦法,長安城中的守軍太複雜了。有隨天子西來的關東禁軍,有外地客軍,有臨時徵募的本土軍隊……而且這年月,誰也不能保證這些軍隊便對朝廷、對天子忠誠無二。呂布自己都不敢保證自己能夠向天子效死,他又如何能夠要求別人……

商討了半天,沒商討出個所以然。呂布只好忽忽結束此次討論,在囑咐諸將暗中密查不可走漏一絲風聲後,呂布便壓下此事,帶領諸將巡城去了。

ωwш•тtkan•C〇

巡視完長安城,天也快亮了。若不是呂布自己麾下兵少,他恨不得把長安所有城門都由自己的部曲控制住。現在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把賊軍重攻打的所有城門,由自己幷州騎掌控。如此一來,內外勾結破城的機率便要降低不少了。

黑暗中,去而復返的管亥,看着呂布騎馬漸漸遠離的身影,喃喃道:“呂布啊呂布,老子也只能幫你到這兒了。”

管亥親自把蔡邕一家子送出了函谷關,便又獨自返還長安城。城中還有他留下的一夥兄弟和秘密據。他在未接到新的指示之前,不得擅離關中。

這次提醒呂布,就是劉備親自作出的指示。劉備在接到秘報,知道蔡邕一家老安然無恙,正在前來青州的途中,不由大喜。於是又思及不久之後長安城破,無數公卿血濺長安,吏民死傷無數。便想着漢家氣運便是在這屢次的殺戮中漸漸消耗,實在是可惜。雖然自己遠在青州,鞭長莫及,但是關鍵時刻提醒下呂布,讓他機警,少死一人便儘量少死一人,那也是好的。於是便着令管亥看準時機,提醒呂布。

於是管亥率領諸人散佈開來,到處打探消息,最後得出最近可能有守軍要反的結論,於是管亥便深夜投物至呂布宅院以示警。

管亥這夥人,讓他們領堂堂之軍,縱橫沙場,可能不太行。但要到偷雞摸狗,翻牆走壁,刺探消息,那卻是如魚得水,趁手得緊。畢竟都曾經是縱橫一地的大盜,幹這種活,再熟悉不過。這纔是劉備着令管亥率人入長安,成爲密諜的真正原因。而管亥,也是未來帝國的第一任情報長官。

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七百三十七章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七百三十章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七百十八章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七百四十四章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七百五十四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
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七百三十七章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七百三十章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七百十八章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七百四十四章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七百五十四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