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

孫觀欲走,黃蜀、陳到哪裡肯放,黃蜀使兵纏住,陳到引騎兵一衝,頓時便衝進孫觀陣中,兗州兵大亂,四散而逃。孫觀引殘部欲遁,被陳到追上,殺散士卒,孫觀拼死衝出漢軍包圍,打馬狂奔,一瞬間便不見了蹤影。

打掃完戰場之後,黃蜀心有餘悸,對陳到道:“若非叔至,敵軍便已得逞矣。”

陳到與黃蜀大敗敵軍,截獲俘虜無數,心情大好,一路護送黃蜀過了濟水,進入東郡境內,這才兩下分手。陳到道:“黃將軍,敵既退走,我還有軍務在身,這便告辭了。”

黃蜀再次謝過陳到,而後道:“叔至且去。”兩個人都認爲,這時已經不可能再有危險了。畢竟兗州的後手已現,被他們殺得大敗而退。卻不知道,此時就在他們身後,還有一路人馬,在悄悄跟隨。

卻說陳宮率部跟在孫觀之後,見孫觀被陳到、黃蜀夾擊大敗,他本欲救之,後來轉念一想,心道那漢將驍勇難擋,自己出去,只怕也敗不得漢軍。既然不能燒糧,那便作罷,且待來日。他韌性甚好,一路尾隨漢軍竟然渡過了濟水,又入了東郡之境。此時見陳到與黃蜀分別,心中不禁大喜,皇天不負苦心人,自己一路辛苦,總算等到時機了。

到了第二日,快到東阿的時候,陳宮決定動手了。他走小道繞至前方,潛於一處,靜候黃蜀。黃蜀率部迤邐而來,他與陳到一起殺敗兗州伏兵,收降無數,到了都督面前,又是大功一件,一路行來,心情那是大好。前方是一片山谷,兩邊矮山,中間是官道,官道路基之下,則是一條小河。黃蜀到了此處,便對麾下道:“加快行軍,過了此谷,便是東阿。今日便在東阿城中歇息。”

陳宮率部隱在谷中,見前方黃蜀騎馬而來,便暗地喚過強弩手來,指着黃蜀道:“我令一下,爾等立射此人。”

不一會,陳宮見黃蜀軍已近,便暴喝一聲:“射!”陳宮一聲令下,兩邊弓手立時扣弦,箭矢如雨,傾覆而下。黃蜀哪裡想得到這裡還有一路伏軍,箭矢破空之時,便知不好,只是再想躲時,卻已遲了。肩、臂、大腿,各中數矢。還好他勉力避開了要害。黃蜀中箭,大叫一聲,便跌落馬下。

莫名被敵軍襲擊,甫一交戰,大將又生死不明,這時兗州軍一道從兩邊殺了出來,漫山遍野都是敵軍,漢軍也擋不住了。只好搶了黃蜀回來,且戰且退。

陳宮率人衝殺一陣,大勝而還。他也不去追漢軍的敗兵,畢竟主要目的是糧草。見漢軍敗走,他解救完孫觀的俘虜之後,便一把火把漢軍的糧草給燒了個乾淨,趁着漢軍援兵反應過來之前,又橫渡濟水,潛回了濟北。

卻說孫觀敗績,回到營中,臧霸見了,不禁訝道:“仲臺因何而敗?”

孫觀對道:“不意那漢軍狡詐,前後分作二部,我圍漢軍糧草,正欲功成,其後軍殺來,兩下夾擊,我軍不敵,因而敗還。”

臧霸與夏侯惇互望一眼,便道:“仲臺可見公臺?”

孫觀訝道:“公臺?”

臧霸心中一沉,陳宮帶了幾千人馬出去,卻又不救孫觀,這是想幹嘛,不會是去投敵了嗎?這心思一起便滅。便與夏侯惇於營中枯坐,只等陳宮消息。

又過得數日,陳宮引兵而還,見了夏侯惇與臧霸,大笑道:“不辱使命!幸得功成!”

夏侯惇等見陳宮回來,心中不禁便是一鬆,臧霸卻是微怒,道:“公臺當日爲何不救仲臺?”

陳宮聽了,便把當時情形詳細一說,道:“軍出欲何?爲燒糧耳,我至時,仲臺軍已亂,我料非漢軍之敵,故不出也。”

孫觀這才知道,當時自己與漢軍大戰,陳宮竟然在自己身後看戲,雖然聽了陳宮解釋,心中卻仍然是憤憤不平。只道是陳宮見死不救,欲獨自攬功。

夏侯惇道:“漢軍糧草被燒,我軍又能拖延得些時日。且令人繼續打探,漢軍何時再運糧來。”

陳宮搖了搖頭,道:“可一不可再二,漢軍此番吃了虧,定不會再給我等機會了。”

卻說黃蜀遭伏敗績,一路丟棄糧食輜重,至張飛營中,醒來之後,又羞又愧,這一路行來,竟然在自家境內遭伏,先勝後敗,實在是難以面對張飛。心中鬱結,氣難舒暢,不禁大叫一聲,道:“我之過也。”而後創口迸裂,吐血而死。

張飛知黃蜀死,大怒,道:“兗州害我大將,燒我軍糧,實在可惡。若得破平兗州,必斬其大將,以泄我心頭之恨也。”

陳到聞黃蜀中伏,兵敗身死,心中愧疚,上表張飛,自陳其罪。深恨自己不能護送黃蜀至東阿。張飛看了,長嘆道:“陳宮多謀,狡詐如狐,合該黃蜀有此厄,與汝何干?”

遂行文至青州,請水師沿大河而上,送運軍糧來。爲了保證河道安危,又着騎兵踏遍大河兩岸,驅除無關人等並收集扣壓船隻無數。

陳宮等接到消息,聽聞漢軍用水師運糧,便知已無可奈何了。曹軍基本上會水的,都去了荊州。而漢軍爲了防備己軍,聽說把河上漁翁的船都給扣了。又在南岸駐有騎兵,隨時巡弋。自己等再想要有所動作,只怕是難了。

太史慈在泰山郡,聽得己軍糧草被襲,黃蜀傷重而死,不由大驚。心道那兗州軍好大的膽子。便忙通知全軍,着令其等嚴守法令,以防止兗州軍來偷襲。

陳宮對夏侯惇道:“元讓,既然張飛無糧,不如趁此良機,統大軍而擊之。其軍無糧,必定散退。”

夏侯惇從其言,於是引軍來戰張飛,張飛軍中無糧,固守大營不出。夏侯惇於是圍住大營,發力猛攻。張飛在營中見了,大怒,心道夏侯元讓你不知好歹,到時休怪我不念往日之情。他是個坐不住的急性子,見自家大營被圍,遂引軍來戰夏侯惇。

夏侯惇知道張飛本事,只要張飛出來,他便收兵後退,張飛還營,他又出來騷擾攻打漢軍大營。擾得張飛煩不勝煩。

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258徐州之亂(五)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七百七十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六百八十一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
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258徐州之亂(五)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七百七十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六百八十一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