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

感謝書友江湖過客,,,,,的打賞;感謝書友等更耗青春的打賞。≧,

第二日,劉備神清氣爽的大擺宴席,爲新到的盧敏一家、黃忠一家接風洗塵。酒席之上觥籌交錯之時,後院卻氣氛凝重。

羅耶珂一身蠻族勁裝,直楞楞的站在屋子中間,而盧珻,臉上帶着淡淡笑容,嫺靜的跪坐在案几旁邊。空氣中,眼神交錯的時候,似乎隱隱有金戈之聲。

對於自己的男人,盧珻再大度,再賢惠,性子再溫婉,也是不會主動退卻的。而羅耶珂,也想見識見識,是怎樣的女人,才能夠成爲自己男人的正妻,才能夠成爲自己的“姐姐”。

對峙了許久,羅耶珂便有些沮喪了,她畢竟蠻族出身,心思純淨天真。想着自己一身戎裝,披刀配劍,只差沒有咬牙切齒了,竟然也沒有嚇得住盧珻,而且盧珻貎美如花,聽說還是大儒盧植的嫡女,家學淵源,比起自己只會舞刀弄槍厲害多了。於是便想,算了罷,就讓她做姐姐好了,只要她不欺負自己就行了。

一念至此,板着的小臉也漸斬柔和下來,卻又有些尷尬。盧珻嘴角微微一揚,倒是看出來眼前的這位嬌俏蠻女態度軟化,於是不着痕跡的收回目光,淺笑道:“我在樓桑侍奉母親,多年不在夫君身側,倒是辛苦妹妹了。”

羅耶珂聞得盧珻柔聲軟語,臉上騰起一片紅雲,連忙擺手道:“不辛苦,不辛苦。”

這一下,盧珻倒是看出來了,這位妹子是個極好相處的嬌憨性子。於是心中芥蒂盡去,便放下身段與戒心,和羅耶珂歡快的聊了起來。

等劉備回來時,見兩女蘭馨芝秀,鶯聲燕語,滿室生香,不由心中長吁一口氣。他來此數十年,思想卻依然深受後世影響。雖然曾經也經常幻想齊人之福,但當夢想照進現實,嚴重缺乏與女**往經驗的他,面對盧珻與羅耶珂,卻不知如何是好。如今見二女之間氣氛甚好,看來是相處得極好的。於是便放下心來。感激的瞥了盧珻一眼。心道,還是十九娘大度。

盧珻見劉備回來,神色恍惚,看到自己與珂兒相談甚歡後,瞬間又鬆了一口氣。心中不禁又好氣又好笑。轉而又想,如今哪個高官、諸侯家裡不是姬妾成羣?夫君神色緊張,也是心中着緊自己、看重自己哩,得夫如此,夫復何求?

於是盧珻起身相迎,笑盈盈的道:“夫君回來啦!”

劉備忽然有些口笨起來:“嗯,回來了。十九娘,你張羅下,晚上咱們一家人一起吃飯,小蠻還沒有見過她姐姐呢。”

一家人這三個字,瞬間擊中盧珻、羅耶珂的柔軟心房。二女不由低下臻首,柔情萬種的稱是。

又半個月後,青州軍訓練選拔完畢,編制滿員,正式成軍。劉備率了衆將,于軍營中,一起舉行授勳儀式。

點將臺上,劉備挺拔的站在中間,他的身前,關羽、張飛、黃忠、嚴顏四將一字排開,在他們身後,便是黃廣、葉蛟、周偉、黃蜀。臺下校場上,二萬餘人持戈列陣而立,鴉雀無聲。

劉備洪聲道:“關羽聽令!”

關羽往前幾步,全身甲葉嘩嘩亂響,一抱拳道:“末將在!”

劉備取過侍者托盤中一柄寶劍,託在手中大聲道:“爾追隨我多年,屢立殊功,今授爾撫順中郎將、青州第一軍兵馬指揮使之銜職,望爾日後再爲我青州多做貢獻!”

關羽雙手接過劉備手中寶劍,高高舉起,單膝跪下,然後沉聲道:“關羽領命,誓死追隨主公!”

劉備又取過一枚銅印,賜予關羽。然後是張飛,劉備道:“爾幼時從我,東征西討,屢蹶敵鋒,今授爾撫遠中郎將、青州第二軍兵馬指揮使之銜職……”

接下來,黃忠獲授撫軍中郎將、青州第三軍兵馬指揮使之銜職、嚴顏獲授典軍中郎將、青州第四軍兵馬指揮使之銜職。

然後就是黃廣等四人,各爲騎都尉、各軍兵馬副指揮使。這八人爲劉備親授。本來一軍之中,還應該有其他副指揮使、監軍使等職位,但劉備手中實在是沒有這麼多人選,只好暫時空缺,等日後慢慢發掘人才之後再補充了。

然後劉備又率了八將,一起爲軍中校尉授銜授職,這就簡單多了,沒有賜劍,也沒有銅印,只有一塊身份鐵牌,然後就是左胸前繫了一根表明身份的絲制綬帶。

然後校尉替尉、郎授銜授職、然後尉與郎一起替兵授銜。

折騰了一上午,這授勳儀式才告完成。劉備於臺上一看,授勳完成後,這隊伍中氣象又不一樣。更精神了。劉備喜滋滋的對於一旁邊觀禮的荀彧道:“文若,得軍如此,我青州無憂矣!”

荀彧也是一臉微笑,向劉備恭賀。心中卻是想道,主公啊主公,你是痛快了,卻不知道這下一折騰,每個月卻要多開支出去多少錢糧軍餉。

現在軍隊中,最基本的一級,就是一月前應募而來的青州青壯,他們訓練合格後,紛紛被授爲下等兵銜。然後除開這幾千人,全軍中幾乎都沒有多少上等兵,許多有功士卒都是郎、尉一級。每往上一級,軍餉待遇又不一樣。要是還任了伍長、什長等軍職,還要拿雙餉。如今青州百廢待興,劉備花錢大手大腳,怨不得荀彧發愁。

劉備在返回府邸之前,下令全軍準備,於十天之後,舉行閱兵儀式。

劉恪率了二千親衛,一路疾行,不數日便到了東萊境內。一入境,便見官道之上,百姓四散而逃。有人見了軍隊,大叫一聲,又扭頭就走。劉恪見狀,着人圍住一夥人,打探情況。有百姓見得兵卒和善,便小心翼翼的問道:“敢問軍爺,這是哪裡的人馬?”

兵卒答曰:“我等乃是青州牧劉公麾下親衛,受主公之命,隨劉將軍前來東萊,助範使君平叛。爾等爲何棄家逃散?”

便有人歡呼一聲,道:“原來是劉君侯大軍來了,原來是劉君侯來了!”

叫喊了幾聲,又圍攏來一夥人,對道:“前陣子遼東賊子增兵,範使君不敵,節節敗退,一路退至當利、盧鄉。如今範使君正與遼東人馬大戰,我等見遼東賊子勢大,恐範使君不敵,於是便逃離鄉土,欲前往北海暫避敵鋒。”

兵卒得了消息,便往回復劉恪。劉恪聞得範明在盧鄉大戰公孫度之軍,哪敢耽誤,立馬率了人馬,疾往盧鄉而去。

身後,百姓們一臉興奮的道:“劉君侯派了親衛大軍來了。看見方纔的將軍沒有,勇武強壯,行軍就似一陣風似的,我料這次公孫賊子必敗無疑。大傢伙不用逃啦,且停下來罷。想來不久便有好消息傳來了。”

範明很苦,本來還能夠和公孫度打個平局。雙方你來我往,打得有聲有色。誰曾想不久前,公孫度又渡海遣來一枝軍。於牟平登陸,直插其後,腹背受敵的範明,只好率軍邊戰邊退,到了曲成時,卻被敵軍夜襲炸營,大軍混戰一夜,天明各自收兵,範明發覺己軍只得其半。無奈之下,一路收攏殘軍,漸漸退往北海。想守住當利、盧鄉一帶之後,再遣使往北海搬救兵。

至於劉備到了青州,範明壓根就不知道。他身在軍中,連番大戰。根本就不知道劉備已到青州並召見他們郡守國相的事情。在當利,範明又遭大敗,只好棄了當利,率了殘兵敗將退往盧鄉。

一路上,見得亂兵遍野,烽火處處,遠方敵軍正在村寨之中燒殺搶掠,火光沖天的同時,哭聲陣陣。範明不由一陣心悸。死傷的,都是他治下的子民。戰火熄滅之後,也不知道多少人家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也不知道多少農田被毀,屋舍被燒?

大漢的官員,再不作爲,也是極度看重名聲,珍惜羽毛的。更何況一心想要建功立業,做出政績的範明?

想到自己在東萊戰戰兢兢,而如今一朝心血,全部付諸於流水。範明便不由深恨公孫度。若不是這亂臣賊子,自立爲王,割據一方,並跨海來攻取青州東萊。何至如此?一念至此,範明不由長嘯一聲,於馬上立誓道:“公孫度!好奸賊!有生之年,吾必破滅之!”

範明行軍到了盧鄉,立即着手防禦。發動百姓民夫,砍樹搬石,準備火油滾水,打算固守,奈何盧鄉小縣,城牆矮小不說,城防亦是久不修葺,在公孫度大將柳毅的親自指揮攻打之下,岌岌可危,眼看就要城防失守了。

範明已經退無可退,而遣往北海搬救兵的信使又杳無音信。範明又怒又急,提了劍於城牆之上四處奔走廝殺,一身青袍之上,已經是血跡斑斑。有左右家將來勸,欲請範明避敵之鋒,而後再圖他日。

範明怒髮衝冠,道:“我乃東萊太守,全郡止有此城,我欲退往何處?今日痛快殺賊,身死亦我願也!”

正危急間,然後敵軍後部大亂,敵軍攻勢爲之一竭。範明大喜,連忙組織反攻。東萊兵與盧鄉青壯見了敵軍攻勢放緩,士氣亦是大漲,於是拼盡全力,竟然把敵軍給趕了下去。

範明稍鬆一口氣,再放眼望時,只見敵軍後部,一員小將率了百餘人,直衝敵陣,手中一條長戟,竟然使得出神入化,敵軍碰着就死,挨着就傷。

範明見那小將勢如猛虎下山,又如蛟龍出海,所過之處,敵軍如潮水般退卻。不由大喜,心道這是何方英雄?

待得那小將率人殺透敵陣,衝至盧鄉城下,再欲返身再廝殺時,範明便再也忍耐不住,不由大聲問道:“城下乃是哪位英雄?”

那小將頭也不回,策馬持戟,直衝敵陣,清亮的聲音卻是遠遠傳來:“某乃東萊太史慈也!”

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六百零五章 草原大戰(完)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八百十五章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六百六十四章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八百十五章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七百七十章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七百五十章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
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六百零五章 草原大戰(完)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八百十五章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六百六十四章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八百十五章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七百七十章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七百五十章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