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李史合謀

公安縣,地處油江入大江入口,去江陵五十里,乃控扼長江中游的重地,也是拱衛江陵的要害之所。是故當日,慕容延釗率大軍至江陵,高保融初降,還未待局勢穩定,便以李筠率三千州兵進駐,至於原本的兩千荊南守軍,也被李筠收編了。

但於李筠而言,此番南征,是來建功立業的,不願做個守備之徒,尤其在韓通率大軍過境東向嶽州之後,更是豔羨不已。

是故,整軍之後,便連續嚮慕容延釗發了三次請戰書。只是慕容延釗壓着,也不敢擅自動兵,讓李筠焦躁不已。他可自詡“戴罪”之將,得天子首允從徵,就期盼着立下戰功,重新躋身大漢軍界上層。

如今都4月12日了,還被壓着,他又豈能甘願,但是,內心再躁動,也不敢無視中軍的意思。所幸,來自江陵的大動靜,給了他一個向好的信號。

一批又一批的戰船、倉船向東南而去,而站在油口埠頭上,李筠望眼欲穿的,卻是那支往岸邊停靠的船隊。

大船靠岸,率先從甲板上走下,連跑帶跳地越上岸,史彥超臉色有些發白,嘴裡罵罵咧咧的:“早知坐船這麼難熬,我寧願在江陵渡江,跑他幾十裡,何必受這苦楚!經這麼一遭,還談什麼節約體力、馬力!”

“傳我命令,讓各營趕緊下船,整兵集結!”偏過頭,史彥超即向跟在身邊的一名軍官吩咐着。

“是!”

扭了扭上身,又原地蹦了蹦,盡出悶氣。環視四周,都被公安的駐軍嚴密戒備着,還有數百苦力,早早地候着,準備搬卸糧秣、軍械。

而在岸頭的李筠,也趕了過來,未靠近,聲已及:“史將軍,我可等候多時了!”

看着有些過分熱情的李筠,史彥超暗思自己與他沒什麼交情,但伸手不打笑臉人,還是耐着性子迎上去:“史某不才,怎勞將軍親候?”

“無妨!我屯駐公安這些時日,閒來也無事!”李筠說。

聽其言,史彥超道:“而今正處戰時,將軍卻如此閒適,不愧是老將,久經風雨啊!”

聞之,李筠似乎有些無奈地攤攤手:“我等將校如蒼鷹走狗,卻被繮繩束縛着,操繩者乃慕容都帥,都帥不放手,如何獵食啊!”

聽李筠這麼說,史彥超卻是深有同感的樣子,下意識地點點頭。

“不過,史將軍此來,當爲我帶來了些好消息吧!”看着史彥超,李筠說道。

史彥超眉毛微挑,問:“將軍想聽什麼好消息?”

李筠直接指着正下船的鐵騎軍,笑道:“從正午起,屢有滿載船隻東下,荊南水師一部,已然先行往嶽州而去。慕容都帥顯然是準備對湖南周逆進行大動作了,將軍如今又率鐵騎至公安,我想,是爲了澧陽的叛軍吧!”

注意着李筠有些期待的眼神,史彥超卻是抹了把他粗糲的胡茬,咧嘴道:“將軍分析得不錯,只可惜啊,與都帥所謀有些出入!”

“什麼?難道我猜錯了?”李筠老眉一鎖,一種意外的凝重,說:“沒道理啊!高氏都降了,荊南也平定了,不去打周行逢逆軍,儘快平定湖南,還等什麼!”

見狀,史彥超當即將慕容都帥在江陵衙門內的“會議精神”給傳達了一遍。李筠一聽,頓時有些炸毛:“什麼不戰而屈人之兵,大軍南來,不打仗,來郊遊嗎?周逆號稱五萬,卻是烏合之衆,考慮那麼多作甚!”

看李筠有些激動,雖然挺贊同其想法,史彥超還是出言維護統帥,並且表情嚴肅。不管如何,此番南下,慕容延釗還是十分重用他史都將的。

李筠發泄了一通,見其狀,也只能暫時把鬱氣積在心裡。回頭,看着埠頭上陸續下船的兵甲戰馬,道:“那史將軍此來公安作甚,陪我一起守城?”

“無他!都帥謀戰,用略靈活,決心解決澧陽之敵,我纔來攜軍令,與將軍合兵一處,南進解澧陽之圍!”終於,史彥超露出了笑意。

聞之,李筠頓感精神倍振,虎目一瞪:“當真?”

“史某,可不敢拿軍令開玩笑!”史彥超一本正經。

李筠這才慢慢地反應過來,心中暗思,說了這麼多,自己豈非被這廝戲弄了。表情頓時有些僵硬,不過念及其帶來的好消息,還需與之合作,便暫不與之計較。

“好!”李筠一砸拳,看着史彥超道:“我早就想南下了!”

“時辰已遲,還是讓我軍休整一晚,再作圖謀吧!”史彥超看着李筠:“不知營舍可曾安排好?”

和史彥超一樣,許多下船的騎士都難掩疲憊,狀態明顯不行,亟待安穩休整,包括戰馬,也需檢查一陣。

“將軍放心!收到傳訊,就已然收拾妥當了!”

進駐公安後,李筠直接將軍隊屯在城外。夏夜,漢營之中閃着燈火,如星光點綴其間,習習的夜風帶來大江的潮溼,令人倍感涼爽,江水之上,反射着粼粼月光,若沒有軍隊帶來的肅殺之氣,倒也不失靜謐與寧和。

巡邏的隊伍自軍帳外走過,絲毫影響不到帳內正琢磨着戰情的兩名將領。入營,洗漱歇息了一個多時辰,史彥超的精神已經好轉許多。

愜意地啃着一隻烤得焦黃的雞腿,史彥超示意李筠介紹。而觀史彥超做派,舉止之間都透着股倨傲,李筠心中實則不喜,它本身就不是個好脾氣的人,這麼多年來,不管際遇起伏,都還沒人在他面前如此拿大、放肆。

而李筠則是待史彥超啃完雞腿後,方纔說道:“據探,澧陽賊軍約兩萬,經過這段時間的攻防,前後死傷近兩千。另有一支水師,在澧水上策應。

兩萬軍中,也就楊師璠所率三千朗州老兵與瑤人首領秦再雄統率的三千瑤兵有戰力,餘者戰力堪憂!

我領軍接收公安之後,楊師璠分一旅三千卒北上,在澧陽東北三十里的涔河村駐紮,意圖防備我軍,轉而加緊對澧陽的進攻。”

微微頷首,史彥超問:“澧陽城是什麼情況?”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賊軍兵力,難以圍城,已與潘美取得聯繫,其言賊軍攻勢已衰,足可守城!”李筠道:“我軍南下,已大大牽扯楊師璠軍力,想來暫且不會有問題!”

“這潘美倒也有幾分手段,臨危受命,面對數倍之敵,力保城池不失!”史彥超的注意力,反倒放到潘美身上了。

“鐵騎軍一夜的休整時間可夠?明日能否南下?”李筠則滿腦子都是南下開團,定定地看着史彥超。

史彥超則反問:“李將軍準備如此作戰?”

“澧陽距公安不過百二十里,道路雖不算通暢,但加快進軍,一日可至。明日你我合兵,直趨涔河村,我解決那支偏師,你繞襲澧陽,牽制城下賊軍,以防其撤退!待我解決涔河之敵,再行南下,匯合城中守軍,我們三面夾擊,賊軍必破!”李筠嚴肅道。

“將軍胃口不小啊,是打算將楊師璠軍一口吞掉?”史彥超咧嘴笑道,一副很合他心意的樣子。

李筠則一副理所應當的反應:“這樁大功,史將軍難道就不心動?”

“幹了!”史彥超帶着瘡疤的大手,用力地拍在地圖上澧陽城。

史彥超所率三千甲騎,對於漢軍的作戰加成,實在太大了,戰術使用也會靈活的多。於缺少騎兵的楚軍而言,更是一個大殺器。

事實上,僅靠鐵騎軍,就足以解澧陽之圍了。但史、李二將,顯然比較貪婪,想要畢其功於一役。

“我現在反而擔心,楊師璠見勢不妙,撤回澧水之南!”李筠凝眉說。

“那我們就加快速度,明日你給我派個嚮導,我直接率鐵騎軍,倍道進兵,扎到澧陽之外!”史彥超也是果斷。

“留三百騎與我!”李筠說。

看了看李筠,史彥超考慮了會兒,道:“好!”

第15章 襄陽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4章 中原易主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49章 南國風起第327章 派系第31章 議治湖湘第60章 狠狠敲打第347章 談話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37章 覆滅在即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296章 缺人了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347章 談話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78章 召還二郎?第160章 平定第297章 怪圈第121章 登乾元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56章 是非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97章 再臨井陘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61章 北使南歸第60章 家事、國事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8章 楊蘇還京第79章 勢孤危第179章 長教訓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86章 發落南臣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35章 東歸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152章 聽政3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384章 反響第164章 監國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13章 楊業述職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106章 誘惑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10章 老將出馬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42章 嶺南在望第33章 西巡結束第44章 聽政湖湘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1759章 生財之道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345章 剝削者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395章 瘋漲的鹽價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18章 侯益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79章 滏陽之捷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43章 “梳理”、“優化”淺談兩點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35章 楊村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43章 東京聲色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
第15章 襄陽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4章 中原易主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49章 南國風起第327章 派系第31章 議治湖湘第60章 狠狠敲打第347章 談話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37章 覆滅在即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296章 缺人了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347章 談話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78章 召還二郎?第160章 平定第297章 怪圈第121章 登乾元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56章 是非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97章 再臨井陘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61章 北使南歸第60章 家事、國事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8章 楊蘇還京第79章 勢孤危第179章 長教訓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86章 發落南臣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35章 東歸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152章 聽政3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384章 反響第164章 監國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13章 楊業述職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106章 誘惑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10章 老將出馬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42章 嶺南在望第33章 西巡結束第44章 聽政湖湘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1759章 生財之道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345章 剝削者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395章 瘋漲的鹽價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18章 侯益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79章 滏陽之捷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43章 “梳理”、“優化”淺談兩點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35章 楊村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43章 東京聲色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