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

“加上乾祐元年那一仗,蜀軍在我朝手中,直接損兵,便超過五萬。即便對積攢了二十多年的孟蜀而言,也是傷及筋骨了。此番西南之戰,前後歷時半載,孟蜀所消耗之大量錢糧、軍力、民力,三倍於我軍,疲蜀之策,收效甚佳!”魏仁溥說道:

“如陛下所言,兩番北寇關中,皆以損兵折將而告終,接下來,孟蜀再難北顧,反而會擔心,我軍趁大勝之際,發兵奪取伐蜀!”

“來京軍報,除了戰情之外,還有鳳翔諸將,聯名上表,希望能夠發兵南下,攻取秦鳳四州,將蜀軍徹底趕到秦嶺以南!”郭榮接着魏仁溥的話,說道。

劉承祐將那封請戰書翻開瀏覽了一遍,目光落在那串署名之上,以趙暉、藥元福爲首,基本都是關中將校,輕輕一笑:“軍心可用,鳳翔的將帥們,是迫不及待想要爲國建功了!”

“你們什麼看法?”劉承祐問魏仁溥與郭榮。

郭榮說:“秦鳳諸州,於我朝而言,乃邊防要地,陷於蜀國,其兩次北出,皆輕易寇入渭水,直接威脅關中,幾刺腹心。若不是我大漢將士效命,蜀將用兵呆板,縱使其難以突破鳳翔,對我渭南之地,也能造成重大損傷。

雖則,此後蜀軍再度北伐的可能不大,但是,戰略要地,終不可操之敵手,而時受其威脅掣肘。這點,以陛下的睿智,早已悉曉。

臣之見,或可讓鳳翔軍馬稍事休整,趁蜀軍大敗,嘗試進攻!”

劉承祐點了點頭,將目光投降魏仁溥。魏仁溥還是如往常那般謙恭的姿態,沒有急着回答,而是稍作沉吟,斟酌了一番,方纔平靜地說道:“陛下,此前朝廷給西南諸軍的授意,便是守禦蜀軍,耗其國力,疲其軍民。不管是鳳翔還是朝廷,實則都沒有做好進軍奪回四州的準備。

陛下嘗言,不打無準備之仗!前線將帥請命,皆以東河村一戰,重創蜀軍,故生建功之心。以此時的情況,如若發兵,當有所戰獲,但若說能盡復四州,奪取漢中之地,乃未測之事。

是故,以臣之見,暫消進擊之心,整頓西南兵備,屯集糧械,另謀伐蜀良機,儘量一戰而取全功!”

劉承祐沒有說話,郭榮卻道:“機會本就是打出來的,東河村的勝利,便在意料之外。良機既現,當因情而斷,順勢而動。如若不趁蜀軍新敗,人心動盪之際發兵,待其重整旗鼓兵備,則坐失良機。

整頓兵馬,囤積糧草,不失爲穩妥之策,然相對的,待我軍準備充足了,同樣也給了蜀軍恢復的機會。屆時,我軍又將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攻取四州。

時下,淮南戰事已結束三月,兩司禁軍已然休整完畢,各地夏糧也在收穫入庫之中。兵馬、錢糧、器械,皆可持續向關中輸送。

只要陛下下定決心,秦鳳四州,可以打一仗!”

言罷即止,郭榮挺身垂手,靜待劉承祐決斷。

對於這二者的意見分歧,劉承祐並不足怪,性格使然罷了,郭榮極具決斷力的人,並且善於抓住機會,堅決推動執行。

當然,郭榮的見解,往往言之有物,從無浪言。不過此時,劉承祐的心思似乎不在出兵與否上,反而饒有興趣地,打量着郭榮與魏仁溥。

樞密院與兵部並立,分掌軍政之權,兩衙之間,既有配合,也少不了矛盾與衝突。尤其在郭榮擔任樞密副使之後,以其強勢,司事之間的摩擦,明顯增加了許多。

郭榮嚴肅,魏仁溥恬然,對二者觀察幾許,劉承祐收回了目光,認真地思量了一會兒,說:“二卿之言,皆有道理,只在緩急取捨罷了!”

“陛下。”魏仁溥再度諫言,不疾不徐地說道:“軍爭之事,從不只出兵作戰。東京禁軍雖然已休整好,但中原黎庶因戰之疲敝卻沒有這般快便恢復過來。再者這數月來,淮南之善後,將士之犒賞,以及鳳翔鏖兵,皆消耗了朝廷大筆財稅。

再加這幾月,朝廷動作不斷,河東改制,邊軍重整,皆需要時間以鞏固成果。關中之財政收拾,亦才入正軌。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故,臣以爲,貿然再掀大戰,攻取秦鳳,對於朝廷而言,縱可咬牙支撐,也是弊大於利。

當然,郭樞密的考慮,確有道理。但臣仍舊建議陛下,暫且罷兵,梳理軍政事務,容後再圖秦、鳳。不消多,只需半載,便可動兵,且爲時不晚!”

手指輕輕地敲動在御案,這是劉承祐考慮決策時的習慣動作,一聲一聲,落在殿中二臣耳中。急取,緩攻,各具利弊,其中的取捨,對於劉承祐而言,似乎有點困難,讓他猶豫了。

對於大漢的軍政情況,劉承祐心裡,又豈不清楚。只是,或許他自己都沒發覺,自攻取淮南之後,他一統天下的心情,越發急躁了。恨不能月取荊湖,半載滅蜀,一年平唐,兩年併吞天下......

既覓得良機,又有實施的可能,他就有嘗試的意願。事實上,一定程度上,劉承祐的性情,與郭榮有些相像,只是比起郭榮,他還要內斂就是了。

“另外!”見皇帝似乎有些難以決斷,魏仁溥起身,再度從容不迫道來:“臣以爲,此前‘疲蜀之策’,猶有可行之餘地。

陛下如欲平蜀,不患其軍馬,唯慮其山川險要。不論南下西進,千里道途,關卡要隘甚多,可謂一步一險,若是一路打過去,必靡時損兵,事倍功半。”

聽魏仁溥這麼說,劉承祐的興致一下子被勾了起來,望向他:“繼續說!”

“鳳翔整軍,不妨大張旗鼓,做出攻取秦鳳的姿態,卻引而不發,使蜀主增兵秦鳳。異日動兵,亦可緩攻徐圖!”

魏仁溥說得算簡練了,但以劉承祐的精明,立刻領會到了他的意思。後蜀的軍力,且不論其戰力,就人數而言,絕不可小覷,畢竟有數百萬民的底蘊支撐,即便前後損折甚衆,再度武裝二十萬兵,問題也不大。

шшш ☢t tkan ☢co

倘若伐蜀,憑藉其國力、軍力,據險而守,對於大漢而言,絕不是件易事。而根據魏仁溥之策,以秦鳳四州爲餌,將蜀軍的主力誘出,在秦鳳打一場決戰,將其軍力,消耗殲滅於川蜀之外。那麼,伐蜀破關,難度必定減小。

而要下這麼一盤大棋,大漢這邊,就當真急不得,在各方面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一如徵唐。

至於,後蜀那邊,會不會上套,“聽話”地將主力調出,劉承祐認爲,有操作的可能。除非孟昶,捨得直接放棄秦鳳四州,而這種可能性,卻是不大的。

“郭卿以爲,如何?”眉頭舒展開來,劉承祐瞧向郭榮。

聞問,郭榮卻是直接拱手應道:“魏相籌謀大局,目光深遠,我不如也!”

郭榮此言,已然表明態度了,顯然,相較於單取秦鳳四州,他也更贊同來一場大的謀劃。

“就如魏卿所言,暫時擱置進軍,傳令鳳翔吧!”劉承祐直接拍板。

“是!”郭榮應道。

“另,此番御蜀,趙、藥、史三公,勞苦功高,將制召三者進京,朕要親自接見嘉獎之!”想了想,劉承祐又吩咐道:“至於軍前,以向訓爲西南都監,統率諸路軍馬,整訓兵甲,籌備伐蜀!”

劉承祐此詔,又是一石數鳥。

第45章 靖江軍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64章 監國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75章 敖萊小城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17章 鼓譟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265章 楊無敵第45章 治安第54章 繼續忽悠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1750章 《桃蘭賦》第186章 賜死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86章 發落南臣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52章 六穀土豪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8章 楊蘇還京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87章 秋後算賬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107章 殿試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41章 小風波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42章 難得積極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41章 探監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296章 缺人了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12章 如此安慰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118章 商賈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314章 還京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317章 修法第87章 亦有其憂第119章 回京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27章 西京風波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2章 父母兄弟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150章 蜀亡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224章 鄴都文武
第45章 靖江軍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64章 監國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75章 敖萊小城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17章 鼓譟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265章 楊無敵第45章 治安第54章 繼續忽悠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1750章 《桃蘭賦》第186章 賜死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86章 發落南臣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52章 六穀土豪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8章 楊蘇還京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87章 秋後算賬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107章 殿試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41章 小風波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42章 難得積極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41章 探監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296章 缺人了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12章 如此安慰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118章 商賈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314章 還京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317章 修法第87章 亦有其憂第119章 回京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27章 西京風波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2章 父母兄弟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150章 蜀亡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224章 鄴都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