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席捲半島

見着橫七豎八,散佈在四周的麾下將士,耶律海狼狽的面容間閃過一絲怒意,張了張嘴,終是沒有罵出口。

他自認盡力了,也身先士卒,冒死苦戰,但都掩蓋不了戰敗的結局,還是一敗塗地,敗得這麼悽慘。隨他從遼陽來的一萬遼軍,在漢軍連攻帶殺之下,也只剩下這些人,他們還能跟着他,沒有徹底潰散掉,就已經算難得了,哪裡還敢再苛責什麼呢?

最終,也只下了個原地休息的命令,並安排人警戒與統計人數。這一路北遁,路途中有逃散了不少人,如今已是人困馬乏,飢渴交加。

冷靜下來之後,方覺身體上的疼痛,這前前後後的交鋒,他身上添了不少創傷,也就是身上的甲冑比較堅實,幫他避過了大量致命傷害。

不過,勇士雖然不懼創傷與痛楚,但身體的反應卻是很誠實的,耶律海一張粗糲而堅毅的面龐明顯少了些血色,只是在黑夜之下不那麼明顯罷了。

幾堆篝火被生了起來,不是爲了驅寒取暖,照明的作用要更大些,更爲了稍稍穩定軍心。漫長的黑夜,總歸令人感到壓抑,尤其在遭逢此等敗績的情況下。

當然,也不怕吸引漢軍來追,就這麼一條大路,漢軍真追了上來,佈置的哨卒也能示警,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不就是跑嘛,幾乎跑了一個白日了,繼續就是,另外,就耶律海自己的判斷,漢軍是不會再追了。

耶律海正值壯年,才三十多歲,雖然姓耶律,但在契丹皇族中,屬於旁支中的旁支,偏得不能再偏了。年輕的時候,是參與過漢遼戰爭的,不過那時候還只是一名中級軍官,也是在遼南作戰,在高勳的率領下,將來犯的郭廷渭軍給趕下了海。

只是風水輪流轉,如今掉了個頭,這回他是深受南院大王信任的遼南主將,結果大敗虧輸,喪師失城。面對的還是那個對手,只是戰爭的模式與進展都有些超乎他的認識,他真的有點被打懵了。

漢軍那些威力巨大的武器,就像不要錢一般,有的是早有戒備的,有的則沒有任何認識,迎頭直面,自然撞了個頭破血流。

耶律海是隨耶律斜軫參與過西征的,也參與過數場大戰,遼軍西征的成就,可以稱爲一個軍事奇蹟了,但作爲親身參與其中的將領,耶律海卻深切地知道其間的不易。

尤其是在同黑汗國的鏖戰中,其中最殘酷的焉耆之戰,當時就是他負責守城吸引消耗敵軍,從而給耶律斜軫創造了大破黑汗軍隊的機會,從而避免了西域東部的淪陷,守住了西征的戰果。

因此,在防守作戰上,耶律海是有足夠的自信的,耶律斜軫給他定的目標,他甚至覺得定得小了。

然而,結果卻與他的設想完全相反,就十天的時間,水軍覆滅,城池丟失,近兩萬軍隊十去八九。

敗也就敗了,還是敗在對方的水軍手裡,哪怕給對方造成大量的死傷,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一切都不如意,這對拼死奮戰的耶律海來說,實在是個巨大的打擊。

至於給漢軍造成的損失,雖然沒有統計,但耶律海確定,並不大,絕對不超過三千。最殘酷的城池攻防,死得可都是那些炮灰。

“如何向大王交待?”望着頭頂顯得黯淡的月亮,耶律海雙目通紅,喃喃道。

感到口乾舌燥,取出水袋,卻發現破個洞,水早就漏光了,一股子煩躁涌上心頭,耶律海給了自己一耳光,聲音清脆而響亮,周邊的遼軍都望了過來。

“將軍,清點過了,就剩一千七百餘人了!”麾下軍校靠了上來,稍微解了他的尷尬,沉着聲音稟道:“漢軍雖然沒有再追擊,飲水、食物、兵甲丟失大半,急需補給,現如今何去何從?”

“到哪裡了?”壓抑的氣氛中,耶律海終是開口了。

“前方兩裡外就是三岔口,往西是復州,往北是寧州!”軍官稟道。

“我們去寧州!”耶律海冷酷地吩咐道:“派人去復州,把那裡的守軍全部調出來,退往寧州,告訴他們,把所有丁壯都帶上,老弱留下,糧食能帶多少帶多少,其餘全部焚燬!”

聽其言,面對其氣勢,軍官都忍不住感到一陣寒意,遲疑道:“將軍打算靠寧州繼續堅守嗎?”

痛定思痛,耶律海顯然已經冷靜下來了,搖頭道:“蘇州的防禦,我們從一開始就錯了,一步錯,步步錯,失了方寸,致此大敗。

如今,大軍覆沒,士氣不再,僅靠我們這點人,與復、寧二州的軍力,漢軍繼續北上,仍舊是抵擋不住的。必須得集中力量,再向大王請罪求援!”

“得抓緊時間了,漢軍隨時可能北上!”耶律海站了起來,彷彿恢復了鬥志一般,嚴肅地下令:“傳令下去,繼續起行,寧州不遠了,告訴將士們,到了寧州城再休整!”

前有吃喝與休息的勾引,現有軍令的催壓,這支敗軍,在耶律海的率領下,快速地向北面的寧州撤去。

漢軍的速度比耶律海想象得還要快,就在第二日,史延德已然領軍北上了,同時海軍艦船也分出一支,陪其北上。

耶律海的絕戶計,在復州沒能完全奏效,時間上沒來得及,最終只有駐守在那裡的千餘守卒,匆忙北逃了,還是放了一把火,被城中的百姓給撲滅了。

但是寧州,卻讓耶律海做絕了,所有壯丁被聚集起來,僅帶一些口糧,然後焚城毀糧,絲毫不加留戀,繼續向北撤去。

耶律海顯然也清楚,守是守不住的,與其在南邊力抗,不如果斷放棄,集中力量,拉長漢軍戰線的同時,也給他們增添麻煩。毀壞的城垣,以及那些老弱,不論漢軍如何處置,都是麻煩。

也就是時間不夠,否則耶律海還能把堅壁清野做得更徹底些。這樣的情況,自然讓沿後北進的漢軍大罵不已,雖然漢軍後勤補給主要來源於海上,但岸上讓遼軍這麼糟蹋,憤怒總是免不了的。

耶律海那邊,一直撤到了更北的辰州,一路北撤,一路破壞,而經過休整補充的漢軍,也隨後而至,整個遼東半島也基本落入漢軍守中,大漢的水師也自由地深入遼東灣內。

擋在漢軍面前的,只有辰州與耀州二地,就如西面錦州一般,屬於戰略要地,扼遼東咽喉,是遼陽南面的門戶,如欲進取,必經此路。

在郭廷渭這邊,席捲半島、兵叩門戶之時,錦州那邊,同樣激戰正酣,一時間,對遼而言,遼東局勢已然岌岌可危。

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33章 兩廣運動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4章 中原易主第18章 請願第46章 郭榮奏事第406章 調任第69章 東出太行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無題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80章 博弈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157章 提親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86章 發落南臣第35章 唐將空談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無題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340章 定論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31章 功成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84章 夏州降第223章 滑州河防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1章 柩前繼位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21章 黃袍加身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36章 虒亭第452章 皇孫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106章 倒趙第60章 都安心了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75章 恩威齊下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251章 壽國公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82章 矛盾第321章 矛盾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433章 聖訓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3章 臺懷之事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81章 廝殺漢第1695章 袁家莊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131章 鳴沙匪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1章 禍從口出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106章 誘惑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3章 市井之聲
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33章 兩廣運動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4章 中原易主第18章 請願第46章 郭榮奏事第406章 調任第69章 東出太行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無題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80章 博弈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157章 提親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86章 發落南臣第35章 唐將空談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無題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340章 定論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31章 功成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84章 夏州降第223章 滑州河防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1章 柩前繼位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21章 黃袍加身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36章 虒亭第452章 皇孫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106章 倒趙第60章 都安心了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75章 恩威齊下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251章 壽國公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82章 矛盾第321章 矛盾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433章 聖訓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3章 臺懷之事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81章 廝殺漢第1695章 袁家莊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131章 鳴沙匪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1章 禍從口出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106章 誘惑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3章 市井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