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

比起外邊的血腥恐怖,行在內,氛圍還是安寧的,帶着江陵特有祥和。雅緻的廳堂間,老皇帝身上只罩着一件裘袍,腰帶也沒系,還是一副閒散的模樣,只是微微佝着腰,來回踱着步。

堂間,樊知古正跪着,他終究是得到了面見老皇帝的機會,只是人顯得有些狼狽,甚至恐怖。求見之時,用力過猛,不只頭磕昏了,皮還破了,血流如注,不及打理,到老皇帝面前也是這麼一副失儀的尊容。

沉默着,掃視了他幾眼,老皇帝終於伸出了手,輕聲道:“樊卿,平身吧!”

“臣不敢!臣有罪!請陛下降責!”樊知古有些機械地叩請道。

聞言,老皇帝面上露出一抹惱怒,直接冷聲道:“你磕得滿頭血,求見於朕,若只爲說這些廢話,那你就滾吧!”

老皇帝這麼說,樊知古自然不敢再兜圈子了,深吸一口氣,拜道:“陛下,那些辜負聖恩、貪贓枉法、瀆職害民之蠹蟲,死不足惜,陛下業已重刑懲之,上下懾然。臣斗膽,懇請陛下稍事寬容”

“樊知古啊樊知古!朕看你是腦子磕壞了!”這一張嘴,口風頓露,老皇帝則一點也不客氣,衝其斥道:“朕爲何要借走私案,嚴刑峻法,大加殺戮,伱心裡就沒有一點思考?”

老皇帝此言一出,樊知古心中頓起漣漪,他當然不可能沒有思考,否則就不配作爲一個政治家,也不可能走到如今的高位。

似乎也不期待此時樊知古能做出什麼回答,老皇帝步子加快了些,邊徘徊,邊說道:

“你上任荊湖北道,已經快兩年了,不算短了,對於湖北眼下的政治格局、民心民情,你就沒個瞭解,心中就沒個判斷?

要知道,湖北這個地方,自臣服朝廷以來,是沒有經過深入、徹底整頓的,保留了太多舊時代的東西!

早年示之以寬,既爲了快速而平穩地恢復治安,也因爲那些人還算識趣。

然而,幾十年了,江陵府是日新月異,江夏都是一座全新的城池,人也跟着變了,變得居心叵測,變得肆無忌憚,甚至把朝廷的寬容看作理所當然!

從鄂州到江陵府,確實是一片繁榮,但這些氣象,是湖北數百萬士民用血汗造就,有些人卻自矜其能,認爲是自己的功勞!

什麼高家、李家,什麼孫家、魏家,都在擴張自己家族的影響力,這些本應該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家族,如今卻想着成爲五姓七望那般的千年世家,把荊湖北道當作是自家的後院,予取予求。

狼子野心,其心可誅,就這等人,也敢有如此奢望!也不開眼看看,當今天下,是誰之天下!”

老皇帝說到這兒,是表情冷酷,語氣嚴厲,而樊知古,則是一副五體投地的姿態。他當然看得出,老皇帝打擊湖北豪族,尤其是原來荊南政權的一些權貴,經此一事,“四大家族”的魏家肯定是扛不住了,必然走向衰落。

然而,讓樊知古感到心悸的是,聽老皇帝的語氣,顯然不打算就此爲止,還要深入地療療毒,這就讓樊知古心生疑慮了。

就任荊湖北道的這些時間,樊知古對道內的政治格局當然有所瞭解,清楚那幾個家族的勢力影響,在爲政的過程中也感受到過掣肘。

整治打擊一番,他自然是支持,大力支持,但若有盡數掃除的話,卻也非樊知古所願,那樣荊湖北道很可能陷入動盪,大好形勢必然不復,對他的治理並沒有好處,這是站在荊湖北道主官立場上的考慮。

但顯然,老皇帝是不可能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那生硬的語氣、強勢的態度已然說明了一切。恐怖的是,行在外那上百顆人頭,依舊沒有讓他滿足

腦子裡飛速盤算着,很快,樊知古伏拜道:“陛下憂國憂民之良苦用心,臣未能體諒,是臣之過。只是,國舅並非荊人,湖北之事,與之牽涉不大,懇請陛下寬宥!”

聽樊知古爲符昭壽求情,老皇帝表情顯得有些怪異,審視的目光落在他身上,良久,方纔幽幽說道:“樊知古,你是不是覺得,朕下詔處死符昭壽,是做做樣子,就等着你們這些大臣來給朕提供一個臺階下,一方面全私情,也不誤國法?順帶着,還能獲得朕的好感?”

誅心之言!老皇帝語氣雖然平和,樊知古聽着卻是汗毛直豎,直呼其名倒是小事,被老皇帝認爲自己在揣測聖心、用心不良,這性質可就大發了。

做臣子的,很多時候都需要領會上意,但也是要分情況的。至少老皇帝眼下所理解的方向,對樊知古來說,具備大恐怖

“臣萬無如此機心!請陛下明察!”樊知古道:“臣只是覺得,國舅皇親國戚,顯赫而尊崇,即便有錯,也當是爲那魏忠所惑,斷無與之沆瀣一氣的道理,陛下略施懲戒即可,不至以刀斧相加啊!”

“人家給點名,送點利,就不知所以了,辜負君望,敗壞門楣,這樣的蠢貨,留之何用!”老皇帝冷淡地盯着樊知古:“留着,讓他犯更重的罪嗎?”

“陛下以國法爲本,大義滅親,臣欽佩之至!”樊知古道:“只是,國舅畢竟是孝賢仁皇后之弟啊!”

提到符後,老皇帝那張冰塊般的臉終有所動容,但同時,眼睛也眯了起來,直勾勾地盯着樊知古:“朕用得着你來替朕考慮這些人情世故?你似乎忘記了,朕連女婿都殺了,殺一個妻弟又算得了什麼?”

這話一出,樊知古臉色劇變,到此爲止,他才意識到,自己是真的打錯算盤了。而因爲錯誤判斷導致的錯誤舉動,顯然影響了老皇帝對樊知古的看法,此時此刻,跪在地上,樊知古心中忐忑不已,只覺得老皇帝的目光彷彿能穿透他全身一般。

不過,對於樊知古,老皇帝顯然還是有一定期待的。沉吟少許,擡起手,衝他道:

“話既然說到這裡,朕不妨對你明言。朕對你這兩年在湖北的治理,並不滿意!

越級提拔於你,看中的就是做事能力,這一點,你似乎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把話說開了,把你放到湖北布政使,就是要你強化朝廷權威,削弱打擊那些意圖貪掘朝廷統治根基的所謂望族!

高處不勝寒的道理朕明白,辦事求穩也能理解,但若你以爲,只需要熬熬資歷,更進一步便是水到渠成,那就大錯特錯了!

好好回想一下,你是怎麼走到如今這威風八面的布政使位置上的吧”

老皇帝這番話,說得樊知古冷汗涔涔,再不敢言其他,只是急切地表示道:“陛下訓誡,臣銘記於心,必然謹從聖意,一去湖北苛弊!”

“但願吧!”俯視着樊知古,老皇帝聲音清冷地說道:“之前,朕可以當作你在熟悉政情,之後,好自爲之吧!”

言罷,也不再與之多話,直接擺手將其趕走。樊知古有些失魂落魄地走出行在,被外邊的秋風一激,方纔回了神。

湖北的官僚們還跪着,前排的幾人,也基本被鮮血“淹”了,但不敢有絲毫動彈。察覺到動靜,齊刷刷地擡頭,目光中都帶有問詢,不過樊知古沒有任何言語表示,只是微低着頭,繼續跪在前頭,那殷紅的血漬此時就如清水一般,在洗禮着他的精神

未己,一名衛士走了出來,環視一圈,朗聲道:“陛下有旨,斬!”

詔諭一來,早已準備好的刀斧手,再無絲毫猶豫,刀起,又是兩聲慘叫,符昭壽、魏忠雙雙殞命!

而一直剋制着、壓抑着的劉文濟,終於有些站不住了,還是王玄真眼疾手快,扶住他:“殿下無恙吧!”

感受到王玄真有力的臂膀,劉文濟竭力地穩住心神,顫聲道:“我,我無事!”

說着,便輕輕排開王玄真的攙扶,倔強地站着,即便雙腿依舊有些發軟。

而一旁,臉色同樣有些發白的劉文渙,見劉文濟這“不堪”的表現,臉色反而逐漸恢復了正常。

這樣血腥的殺戮,對兩皇孫來說,都是頭一次,但劉文渙不似劉文濟,當年安西一行,雖然沒有直接上戰場,但一路的經歷中,也不是完全一帆風順,在西北的時候,殺戮與死亡,還是見識了些的,只是不似眼前的場景這般觸目驚心罷了。

入夜,蕭瑟的秋風在江陵城間盤旋,帶來無限淒涼,白日那場殺戮,依舊是那般令人感慨與回味。

行在內,昏黃的燈光微微晃動着,條案邊,劉文濟挺身直立,一手執筆,在紙張上書寫着,他竭力地想要控制手,但還是忍不住發抖,腦海裡那些血腥的畫面呈現在紙面上,便化作一個個潦草而凌亂的字。

一道身影出現在房門前,幾無腳步聲,但此時神經高度敏感的劉文濟還是察覺到了,擡眼望,正是老皇帝,正以一種平和的目光打量着自己。

不敢怠慢,放下筆,劉文濟上前行禮。

第7章 貴戚解權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9章 寫得不錯!第33章 真正目的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138章 破寨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159章 亂情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1675章 血戰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65章 君臣相宜第207章 還京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127章 不允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39章 連夜南進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285章 家務事第97章 再臨井陘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1708章 格局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1章 柩前繼位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145章 中秋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162章 兵事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17章 鼓譟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374章 善待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69章 東出太行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251章 壽國公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1695章 袁家莊第270章 立場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96章 壽春城內
第7章 貴戚解權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9章 寫得不錯!第33章 真正目的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138章 破寨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159章 亂情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1675章 血戰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65章 君臣相宜第207章 還京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127章 不允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39章 連夜南進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285章 家務事第97章 再臨井陘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1708章 格局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1章 柩前繼位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145章 中秋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162章 兵事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17章 鼓譟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374章 善待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69章 東出太行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251章 壽國公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1695章 袁家莊第270章 立場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96章 壽春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