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密謀

漢代好鑄塢堡,在中原,士族建塢堡以約束佃農,在邊地,豪族鑄塢堡以抵禦鬍匪,塢堡規模大小不一,小者其內不過數間房舍,大者周長兩百丈,抵得上小半個縣城,如太原郭氏、王氏,汝南袁氏、周氏,莫不如此。但是,這些在世人眼中的龐然大物,若是與長安以西二百五十里,右扶風郿縣境內的一座塢堡相比,就是小巫(塢)見大巫(塢)了。

此塢高達七丈有餘,長寬各約百丈,周長四百丈,更形象一點說,和邊地縣城規模相當。角墩垛口、女牆、射口一應俱全,並帶有多層角樓,上千鐵甲士卒日夜不停巡視其上,沒有數萬之衆,大批攻城器械,絕難啃下這根硬骨頭。

話說,塢堡的主人乃是當朝太師董卓,權傾天下的人物,崛起兩載有餘,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至今無人能撼動其地位,誰活得不耐煩了,大舉興兵,深入其境,來打此地。

此塢號稱“萬歲塢”。

不過,“萬歲”在當今並非專屬於天子的詞彙,倒也不能就此說董卓有不臣之心。

據坊間傳聞,董卓從北邙、關中諸陵盜出不計其數的錢財,及從司隸士民家裡搜刮來的民脂民膏,都藏在這裡,金玉、彩帛、珍珠堆積如山,不知其數,倉庫屯積的糧食,可食三十年,美童、美女,數以千計。

可惜,這些驚人的財富不屬於朝廷,更不屬於三輔民衆,它只屬於董卓一個人。

去歲,三輔地震,董卓無動於衷,今年,三輔大旱,董卓依舊無動於衷,在他眼中,屁民就是屁民,他們是死是活根本不放在他的眼中。是以,生活艱難的三輔士民每日裡罵得最多的人,就是董卓,詛咒他這個暴徒儘快死去。

詛咒如果能夠成真的話,這世上也許就不存在惡人了,董卓,在罵聲中活得甚是滋潤,每日沉醉於酒色之中。

只是,對於一名統治者來說,這樣堪稱糜爛的生活絕對是不合格的表現。

董卓,已非那個西疆戰場上,屢擊叛羌的青年將領,也不是,野心勃勃,不斷向上爬的中年官宦,更不是,見京中大亂,果斷率兵入京,登上權力巔峰的梟雄。

他變了……

或者說,他老了?……

其實去年董卓由雒陽之戰窺得馬蹬之秘,返回長安途中,尚且還在思索該如何利用馬鐙,出其不意消滅蓋俊、二袁、孫堅諸強之一,從而震懾關東,重新取回對天下的掌控權。其雖連敗於蓋俊、孫堅之手,損失慘重,威名掃地,但敗而不餒,亦不失爲梟雄表現。

然而,當他回到長安開始,迅速在權力中迷失自我,就此失去了爭霸天下的志向。

不過就在他陶醉於滔天權勢時,伍孚的刺殺把他驚出一身冷汗,勃然大怒下順藤摸瓜,隨着調查的深入,故太尉張溫、議郎何顒、尚書鄭泰、尚書楊瓚、尚書郎華歆、黃門侍郎荀攸……一個個浮出水面。

這還只是伍孚親信招出的人,隱藏起來的人不知凡幾。

董卓感到一股從骨子裡發出的冰寒,他環顧朝堂,竟是看誰都覺得像是伍孚同黨,尤其王允,此次出問題最大的就是尚書檯,身爲尚書令,王允難辭其咎,可是,董卓不敢動王允,非懼其名,而是王允對他極爲恭順,若囚之、殺之,他就徹底失去人心了,而且,董卓手裡也無人可以代替王允的位置。蔡邕?董卓對他比對王允更不放心。

董卓不敢動王允,不代表會放過其他人,相反,因爲害怕,因爲恐懼,他比任何時候都要殘忍兇狠百倍,除何顒、楊瓚,受到蓋俊、王允影響,免於一死外,連故太尉張溫都一併遭到斬首的命運。

董卓舉起屠刀瘋狂屠殺數千人,長安霎時間血流成河,哭喊聲日夜不停,以有袁氏故吏背影的士人下場最爲悽慘,婦孺也沒有逃過被殺的命運。

殺人,不能讓董卓心裡輕鬆半分,反而愈加緊張,他在想,是不是有漏網之魚,在等待血債血償的機會?這麼一想,直令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乃發三輔民十數萬衆,立萬歲塢於長安以西二百五十里,右扶風郿縣,年底待一建成,立刻將京師長安軍權交給弟弟、左將軍董旻,侄子、中軍校尉董璜,搬入萬歲塢,這才心安。

而朝堂,則盡託付於王允之手,但規定他必須七日來一次塢堡,彙報政事。

這對王允是個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董卓的離開,讓他有放開手腳之感,雖然以董旻、董璜爲首的董卓親戚皆在,但這些人皆是一介武夫,略施手段,便能把他們耍的找不到北。

遭遇刺殺,清晰士人,躲進塢堡……

董卓的所作所爲皆看在諸領兵將領眼中,他們誓死追隨的英雄,先是一敗再敗,如今又變成這般模樣,一時間,無所適從。而董卓住在塢堡,遠離長安,變得疑神疑鬼,每招諸將問事,稍有不順,便仗殺之,以致弄得人心惶惶。

董卓之所以能夠控制朝廷,就是有着一支只忠誠於自己的數量龐大的漢胡大軍,而今殺戮部將,猶如自斷臂膀,實是自尋死路。

皇甫嵩,這位被董卓三番四次羞辱的大漢國名將,則憑藉着在西疆將士中無與倫比的威望,暗地裡接觸諸將……

京師長安。

一團火焰般豔紅的駿馬以均速行在一條巷道上,馬上之人是一個身長八尺,英姿魁偉,容貌俊朗,身披一件精緻魚鱗甲,更顯英氣勃勃。不用看人,只要觀馬,長安士民便知是董卓麾下第一鷹犬,中郎將呂布。

此時的呂布,一雙斜飛入鬢的劍眉微微擰緊,目光無神,顯得心事重重。

董卓離開長安,搬入萬歲塢,呂布平日依然居於長安太師府,兩個月前某夜,他與魏續、成廉、宋憲、侯成幾人飲酒作樂,醉歸太師府,所謂酒壯熊人膽,竟然鬼使神差的把董卓一位侍婢抱上牀強行發生關係。

次日呂布醒來,看着躺在側方,光着身子,猶染淚痕的溫潤美人,差一點嚇昏死過去。他自問不是什麼正人君子,甚至算得上小人,好色如命,什麼女子都敢上,連部將之妻也不放過。但他獨獨不敢覦視董卓身邊的女人,因爲他知道,董卓,是個可以輕易取走他小命的人。他雖好女色,但更愛性命。

董卓性格剛而褊,呂布擔任其護衛的幾個月裡,一旦稍有不對,董卓就會拔出隨身攜帶的手戟投擲過來,若非他武藝高強,動作敏捷,說不得要掛彩。

而且,董卓此人佔有慾極強,若是知道他敢染指他的女人,下場必然無比悽慘。念及此,呂布望着熟睡的侍婢,殺心瘋起,旋即又泄氣。此女乃是董卓臨幸過的女子,地位較一般婢女高上不少,她在太師府無緣無故失蹤,難保不會懷疑到他的頭上。正當他胡思亂想之際,侍婢轉醒,呂布登時駭得手足冰涼,動彈不得。

結果令呂布喜出望外,侍婢沒喊也沒叫,以被遮身,目有羞意,顯然是愛其健壯英俊,已然傾心。呂布死中得活,喜出望外,爲美人畫一張好大的大餅,雲以後會尋機求董卓把她賜予爲妾。

呂布最知偷中滋味的美妙,有了第一次,自然就有第二次,並且,他又以出衆的姿貌先後勾搭上三人,每日夜裡頻繁應付諸女。問題是,太師府中不是隻有他,董卓侄子中軍校尉董璜亦在,更要命的是,近來董璜似有察覺,每每以狐疑的目光看着他。

呂布不敢再去招惹諸女,整日裡提心吊膽,唯恐被董璜發現秘密,要知道,跟他發生過關係的女人,足有四個,只要有一人口風不緊,他就完了。

赤兔踏着清脆而富有韻律的碎步進抵司徒府,呂布回過神,翻身下馬,立刻有王府家僕上前爲其牽馬,親熱地道:“呂中郎,家主人正與士孫僕射、王僕射議事,恐怕要過一會兒才能見你,不若到偏廳一坐?”僕射爲尚書僕射簡稱,士孫僕射即士孫瑞,扶風大儒,與馬日磾齊名,王僕射即太原王宏,雖非王允同族,卻同爲郭林宗門生。

“知道了……”呂布神色傲然的點點頭,徑直入門。當今朝堂,能夠不經稟報直入司徒府者,不多,他呂布,是其中之一。

司徒府深處,某密室。王府家僕言王允與士孫瑞、王宏議事,不假,但人數絕不止三人,而是十餘人。不僅上一次參與刺殺行動的黃琬、魯馗、種輯等人皆在,一直隱伏於王允背後的幷州黨王宏、宋翼等人也有到場,同時,還有兩位新人,皇甫嵩、朱儁,當朝兩大名將,如雷貫耳,更讓士人高興的是,他們對漢軍的卓著影響力。

魯馗言道:“入春以來,未逢雨水,赤地千里,去歲地震,今年大旱,這是董卓即將滅亡的徵兆。”

黃琬拍案輕喝道:“事不過三,這次一定要一舉剷除董卓。”士人針對董卓的大行動有兩次,第一次是將兵以迎關東諸侯,爲李儒識破,功虧一簣,第二次是伍孚刺殺事件,被董卓躲過一劫,己方反遭浩劫。第三次,再失敗就是萬劫不復。

王允默然良久,問皇甫嵩道:“義真,此次有幾成把握擊殺董卓?”

皇甫嵩沉吟一聲道:“以目前我們手上的兵力,大約四成,至多一半。”

王允勃然色變,急語道:“這麼低?將董卓引入宮中,也只有不到一半的勝算?”漢制,天子病癒,百官應當入宮慶賀,就算是太師董卓,躲在數百里外的塢堡,也不得不從。正好近來天子劉協生了一場小病,士人打算藉此引董卓入宮,而後伏殺之。這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壞處,君臣君臣,一日不爲王道,改朝換代,就要受制於人。歷史上輪到曹操上位,漢室已大爲衰敗,且其吸取了董卓的教訓,然統治時期,猶不得安寧。

“低嗎?”皇甫嵩苦笑道:“王公,這已經很高了。比起刺殺。”也不知皇甫嵩是有心還是無意,提及刺殺,在座諸人無不臉紅。

太險了己方,再也承受不起失敗了王允面色急劇變幻,輕輕敲擊着書案,忽然開口道:“若是我把呂布及幷州兵拉過來,義真,你說,能提高几成勝算?”

“八成”皇甫嵩平靜無波的雙眸猛然一亮,條件反射般的答道。而後疑惑道:“呂布乃是董卓假子,他怎麼會背叛董卓?”

諸人都很好奇王允用什麼方法誘使呂布叛變。

“從古至今,骨肉相殘者,比比皆是,何況二人並無骨肉之親。”王允顯然不願向衆人多做解釋,只是冷笑道:“八成,足夠我們與董賊一搏了。”

“咚咚咚,咚——咚——咚——”三短三長的敲門聲響起。

王允微微皺起疏眉,這是他和外間之人早就商議好的暗號,當即問道:“何事?”

不久,門外響起一把中年男子的聲音:“主人,呂布到了,正在偏廳,請問是見是不見?”

“知道了,我這就過去。”王允說完,環視鴉雀無聲的密室,笑着對諸人道:“說呂布,呂布即到,諸位放心,我必說服呂布倒戈,心向朝廷,誅殺董賊。”

見王允這般有把握,諸人皆是放下心來。

王允站起身,臨走前,對皇甫嵩、朱儁道:“義真、公偉,你們掌軍,麾下將士或多或少和董卓有些關係,千萬要小心應對,一旦消息泄露,後果不堪設想。”

皇甫嵩、朱儁笑着點點頭。兩人混跡大漢國官場數十年,掌戎十載,號爲名將,都是人老成精的人,這道理自然懂得。

王允轉謂門下兩大尚書士孫瑞、王宏道:“你們隨我一起,去見見這個呂中郎……”

“好……”

第91章 到任第413章 反擊第4張 經學第194章 苦戰第457章 長安城破第300章 任人唯親第460章 接駕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309章 家第282章 荀彧獻策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409章 斬將第262章 白馬義從VS大戟士第212章 定匈奴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268章 得鄴第386章 戰神第55章 亡友第445章 長安事敗,北地風起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258章 豫州刺史孫堅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256章 薤露行第328章 救災第194章 苦戰第354章 幷州諸少年第49章 離京第179章 鬼神第456章 平息第448章 敵至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94章 亡命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177章 援董卓第194章 苦戰第450章 入羌第354章 幷州諸少年第279章 老矣第335章 周瑜獻策第205章 關呂爭鋒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124章 擊潰第326章 共奔晉陽第157章 斬司徒天下乃安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130章 赴死之戰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297章 祭祀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302章 戲志才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282章 荀彧獻策第426章 後退無路第167章 還債第182章 春耕第38章 吳起之才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387章 態度第334章 受挫第399章 軍謀無雙荀公達第25章 徐州三英第309章 家第447章 回援第193章 馬家父子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278章 交換第417章 罰第63章 二女相見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91章 到任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175章 想要哪種死法?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346章 觀病第251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16章 孝勇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60章 人情債(2)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370章 議第333章 潁川之戰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460章 接駕第160章 局勢第391章 亂止第163章 心機第46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四百一十章第146章 廣宗會戰(八)第401章 敲打第255章 河內大戰
第91章 到任第413章 反擊第4張 經學第194章 苦戰第457章 長安城破第300章 任人唯親第460章 接駕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309章 家第282章 荀彧獻策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409章 斬將第262章 白馬義從VS大戟士第212章 定匈奴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268章 得鄴第386章 戰神第55章 亡友第445章 長安事敗,北地風起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258章 豫州刺史孫堅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256章 薤露行第328章 救災第194章 苦戰第354章 幷州諸少年第49章 離京第179章 鬼神第456章 平息第448章 敵至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94章 亡命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177章 援董卓第194章 苦戰第450章 入羌第354章 幷州諸少年第279章 老矣第335章 周瑜獻策第205章 關呂爭鋒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124章 擊潰第326章 共奔晉陽第157章 斬司徒天下乃安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130章 赴死之戰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297章 祭祀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302章 戲志才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282章 荀彧獻策第426章 後退無路第167章 還債第182章 春耕第38章 吳起之才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387章 態度第334章 受挫第399章 軍謀無雙荀公達第25章 徐州三英第309章 家第447章 回援第193章 馬家父子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278章 交換第417章 罰第63章 二女相見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91章 到任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175章 想要哪種死法?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346章 觀病第251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16章 孝勇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60章 人情債(2)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370章 議第333章 潁川之戰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460章 接駕第160章 局勢第391章 亂止第163章 心機第46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四百一十章第146章 廣宗會戰(八)第401章 敲打第255章 河內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