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回援

河朔大營,中軍大帳內一片寂靜,衆人包括蓋俊在內,全都靜靜地看着賈詡,等待他的發言。賈詡思考良久,擡眼掃過大帳,娓娓說道:“盧水胡居於武威、張掖,部民約二十萬上下,盛兵四五萬,和北地先零人數相當。”北地先零本有更多人口,不過蓋俊通過數場大戰,斬首以萬級計,另俘十數萬男‘女’,將他們安置泥水河畔,屯田放牧,既削弱了羌中的潛力,又增強了己方實力,可謂一舉兩得。

“盧水胡‘玉’來北地,大體有三條路,我試說之,諸君且聽:其一由武威南部渡過黃河,經金城、漢陽二郡,橫穿安定,由西入境。其二渡過武威浩瀚大沙漠,渡過黃河,通過先零羌中,進抵北地西北。其三出休屠澤,深入塞外,迂迴到北地郡北。”賈詡站在地圖前,一邊說着,一邊指出確切位置,爲衆人一一詳解。

賈詡考慮細緻,所思縝密,又兼熟知地理,可謂算無遺漏,諸文武瞭然者少,恍然者多。以荀彧、荀攸叔侄、戲志才、衛仲道見識淵博,多謀善斷,礙於出身,不明詳情,此刻也只有乖乖聆聽的份。倒是北地人傅幹,年紀雖輕,頗類賈詡,後者所語,皆瞭然於‘胸’。

蓋俊緩緩頷首,沉聲問道:“文和以爲,盧水胡會從哪個方向入侵北地?”

賈詡不慌不忙道:“下官所言三條道路,即是危險之緩急也。盧水此來,以出其不意爲上,若是‘弄’得人盡皆知,便失去了本意。其一黃河以南,我方多有諜探,北地又有安定作爲緩衝,盧水胡從這個方向前來的機率微乎其微。其二大漠茫茫,飛鳥難度,走獸難行,何況人乎?或許未過黃河,已經失去大半戰力,便是僥倖成功,尚有北地先零擋在面前,此路不通。是以,盧水胡多半會選擇其三。”

蓋俊雙眸緊緊凝視地圖,一字一句道:“從塞外迂迴到北地?”

賈詡點了點頭,出於生‘性’謹慎,補充道:“自然,盧水胡未必不會另擇道路,然而下官以爲,北地人馬有限,無法面面俱到,防禦之輕重,可按此劃分。”

蓋俊目光望向以荀彧爲首的一干謀士,問道:“諸君以爲若何?”

荀彧欠缺的不是智慧謀略,而是第一手資料,如今聽罷賈詡詳說後,有了一番瞭解,立刻開動腦筋,稍加計較,心中所得結果,與賈詡看法略同,頷首贊同道:“下官以爲賈長史所言甚有道理,臣附議。”其侄荀攸緊隨其後道:“臣也附議。”

“附議……”諸謀士先後附議。

蓋俊心裡有了定數,繼而謂賈詡道:“文和,你且說說北地的情況。”

賈詡想也不想,開口說道:“將軍連年對外用兵,鏖戰西北,盡誅諸胡,北地出力最大,前後累計‘抽’調漢羌人馬,不下四五萬衆。”

對於這一點,蓋俊自己也承認,他雖然百戰百勝,橫掃敵人如卷席,動輒斬首數萬級,但自身的損失,也非同小可,像早年跟隨他的先零將領麻奴、歸何等人,盡數戰死沙場,慘烈由此可見一斑。

賈詡繼續說道:“今將軍勤王長安,楊(阿若)中郎響應號召,率北地漢羌步騎一萬,先零羌騎一萬,南下三輔,北地所餘兵馬,僅五六千人。當然,如是北地面臨危急,屯田漢羌約一兩萬衆,招之即能戰。先零羌中,也有兩三萬騎,可爲助力。”

衆人聞言陷入沉默,思慮敵我。

傅幹搖了搖頭,當先言道:“閻君密信,雖只言盧水,料來以韓遂爲人,必遣漢兵同行,兵馬少則三四萬,多則五七八萬,僅憑北地一郡之地,不能敵也。”

賈詡深以爲然,肯定不能只讓北地獨力抵抗外敵,否則就算成功驅逐盧水胡,北地也會受到沉重打擊,許蓋俊苦心經營之巢‘穴’,西北富庶繁華之大郡,就此元氣大傷。

問題是,要從哪個方向調遣援軍?

距離北地最近者,無疑是三輔一帶的勤王大軍。長安城下,蓋俊本部約六萬人,渭河以北,陽陵一線,其父蓋勳約有萬衆,西北楊阿若部,麾下步騎萬餘,合計兵力八萬數千。當然,萬餘傷員,乃至兩萬多叛軍俘虜並未計算在內。如今正是勤王緊要關頭,恐怕很難‘抽’出兵力回援北地,且‘抽’少了無濟於事,‘抽’多了則會影響大局。

荀彧說道:“勤王大軍,不能輕動,晉陽道遠,一時難濟,不若派遣河東兵?”河東郡西北臨汾,尚有故白‘波’將,李樂部五千人馬,南部安邑也有臧洪郡兵數千,兩相合計,不下萬人。因爲早有命令,士卒隨時待命,等待徵發。原是作爲勤王大軍之後續補充,現今長安形勢一片大好,變得可有可無,他們前去支援北地,再合適不過。

蓋俊很快就有了決定,除派遣河東步卒一萬,另讓父親蓋勳給兵五千,最後再從本部之中,‘抽’調一萬騎。蓋俊本部人馬六萬,騎士約兩萬上下,韓遂前日一戰,損兵折將,龜縮大營,必然不敢再出,身邊不用留太多騎兵,正好劃出一半,回援北地。

援兵高達兩萬五千,實力不可謂不雄厚,再加上北地人馬,必可擊敗強敵。

只是,該以誰爲援軍統帥呢?

蓋俊想了想,楊阿若久鎮北地,是最佳人選,不過他現在獨領一軍,當一面之敵,不可或缺。

麾下五大將軍,族侄蓋胤的情況和楊阿若相似,也不能動。龐德、胡封都沒有統領數萬步騎大軍的經驗,稍顯稚嫩,還需歷練。馬騰、關羽,皆可擔當此任,蓋俊先是看了看馬騰,隨後又望向關羽,目光就在兩人身上來回‘交’替。

蓋俊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關羽、馬騰心裡各自權衡利弊。相比較而言,馬騰更熱心一些,蓋因其南下以來,幾無作爲,眼見勤王即將功成,多半也撈不到什麼大功,與其在此碌碌無爲地魂日子,不若帶兵北上,解除蓋俊後顧之憂。異日蓋俊入主中樞,大封羣臣,豈會少了他?這般想來,馬騰當即下定決心,站起身來,自請爲將。

關羽本就志在勤王,不願回返,這時見馬騰自己站出來,倒也樂見其成。

蓋俊拍板定下計議,以鎮軍將軍馬騰爲大將,厲鋒中郎將貞良爲副將,將萬騎即刻出發,北上救援。另遣快騎星夜前往北地,通告郡中文武,加強戒備,以衛大敵。河東方面,由於兩地頗有一些距離,蓋俊特別寬限五日,五日之內,必須趕到北地郡。

該想的都想到了,該做的也都做了,蓋俊心神一鬆,便發覺倦意一‘波’*襲來,強打‘精’神,揮退衆文武,乃解衣上‘牀’。可能是心中掛念事多,哪怕既疲且困,也是遲遲不能睡着,翻來覆去,覆去翻來,直到紅日探頭的一刻,方纔‘迷’‘迷’糊糊地失去意識。

卻說楊幹突破兩軍‘交’界,同時爲雙方斥候發覺,聯軍斥候第一時間回報長安。成公英爲清理城中叛黨,晝夜忙碌不停,加上事前白天也在巡視城防,兩天一夜未曾閤眼,當真是睏倦至極,夜間正睡得香甜之際,被人喚醒,可想而知他的心情絕不會好。

經過一番仔細排查,橫‘門’司馬楊幹失蹤,斥候野外所見者當是此人無疑。

成公英以爲是叛黨的漏網之魚,僥倖逃過一劫,不甚在意,草草處理,打發諸人,躺回塌上,不一刻便重新進入夢鄉。

任憑成公英如何聰明冠世,卻也沒想到,楊幹根本就不是什麼叛黨餘孽,而是閻忠的人,己方最大的秘密,也是對付蓋俊的最後手段,徹底暴‘露’在對手面前。

聯軍剛剛遭到一場重創,短期內難以再在野外威脅河朔軍,相應的,斥候的勢力範圍,也大幅向內收縮,馬騰一萬騎兵黎明前出營,動靜固然不小,不過聯軍斥候靠近不了河朔大營,僅知對方有異動,至於箇中詳情,則不甚清楚,只能靠胡‘亂’猜測。

馬騰快馬揚鞭,一路北奔,渡過渭橋,直入陽陵。

蓋勳從馬騰處得知詳細,大吃一驚,額上滲出絲絲冷汗。

爲了勤王大業,蓋勳自己這個太守南下不說,還帶走了長史張既、功曹傅巽等十數名北地高官要吏,此刻郡府只剩下一衆小吏,平日間處理政事,或許沒問題,然而讓他們直面強敵壓境,則不免強人所難,蓋勳不敢想象,到時他們會‘亂’成什麼模樣。

蓋勳心裡,對大兄閻忠千恩萬謝,感‘激’之情,無以復加,若是北地慘遭浩劫,縱然蓋俊不以爲意,他自己那一關卻是過之不去。

陽陵城內,兵馬寥寥,倒是聯軍俘虜,足有數千之衆。蓋勳麾下萬人,多駐紮在西渭橋一帶,配合楊阿若部,威脅韓遂側翼,蓋俊這時突然要調兵五千,卒難完成。馬騰對此心知肚明,便和蓋勳約定,他率萬騎先走,待蓋勳徵得人馬,其後出發。

兩人城外話別,馬騰繼續往北,整整一天下來,少有停歇,行出七八十里,加上長安到陽陵不下數十里,一日間,大軍連續趕路,已經遠遠超過了一百里,士卒雖然以馬代步,也是叫苦不迭。馬騰即便再如何急迫,也是沒用,乃於雲陽夜宿。

大軍走不快,不過信使則在當天急奔數百里,於日落前抵達北地富平。

如今北地治所富平縣,乃是故靈州縣也,蓋俊任北地太守時,復地千里,爲守住既得成果,把治所遷移到靈州縣,靈州縣過去位於地境北方,當時則恰處於中央地帶,方便監管南北。

北地經過蓋俊、蓋勳父子數載之努力,煥發出震驚世人的光彩,成爲西北當之無愧的富庶大郡,富平作爲一郡治所,幾經擴建、修繕,亦堪爲西北第一大城。

如果說富平城是北地郡的中心,那麼官舍就是富平城的中心,郡府官吏,皆居於此,修建得甚是莊嚴華貴,是整個富平城最引人注目的建築羣。

官舍深處,夕陽的餘暉灑落在一棟幽雅別緻的宅院,映得滿目霞紅,美不勝收。

一個身長約莫四尺的童子在草地上歡快地蹦着、跳着,原本梳理得整整齊齊,自然垂落的髮絲,隨着他的動作,起起落落,變得稍顯凌‘亂’,一張清秀絕倫的小臉,此時漲得通紅,稀眉亮眸,齒白如‘玉’,宛若璧人。這般可愛小童,想來無論有多少煩心事,看到他,都會‘露’出真心的笑容。此子乃楊阿若和蓋繚所出長子楊基。

“黥奴,慢些跑、慢些跑……莫摔着了。”一位年過五旬的‘婦’人,隨在小童身後,邊追邊道。其衣着華貴,氣質典雅,從面上依稀可以看到昔日絕姿神采。

楊基聞言轉回身,大聲叫道:“外祖母,你來追我呀……”‘婦’人正是楊基外祖母,蓋俊、蓋繚之母,蓋勳之妻馬昭。

“黥奴……”一把‘女’聲突然響起,清麗中帶着淡淡的威嚴,楊基頓時如同泄了氣的皮球,停下奔跑的腳步,微微垂着小腦袋,老老實實地行往聲音的方向。

聲音的主人年約二十五六歲,身量奇高,不讓男子,容貌端莊美‘豔’不提,讓人驚奇的是,其眉宇間藏着一抹掩飾不住的英氣,使得她完全不同於當今時代的大家閨秀。不是蓋俊之妹,楊基之母,蓋繚,又有誰來?

“外祖母的話也敢不聽,是不是皮癢癢了?”蓋繚說話間吹氣瞪眼,哪裡有半分慈母的模樣,楊家卻是和普通家庭正好相反,行的是慈父嚴母的規矩。

“不妨事、不妨事……你阿兄啊,像黥奴這麼大時,比他還淘氣幾分呢。”馬昭‘摸’着外孫兒的頭,對‘女’兒說道,笑容裡滿是寵溺之‘色’。蓋勳、蓋俊這父子倆,常年爲官一方,久難相聚,蓋俊諸嗣,除了長子蓋嶷,馬昭稍稍照看過,其餘几子,皆無機會。馬昭滿腔隔代之情,全都投到楊基身上,所求無有不應,寵溺到了極點。

蓋繚臉‘色’稍霽,對馬昭道:“說道阿兄,前日一戰,韓遂敗亡,已可期待,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一家人就可以在長安團聚了。等了這麼多年,終於等到了。”

“哦,要見舅父咯、要見舅父咯……”楊基快活地拍着手掌。聽母親和外祖母說,他曾和舅舅見過面,不過那時他尚未記事,平日間總聞舅舅之名,心裡好奇極了。

“……”馬昭思‘潮’洶涌,目‘露’婉轉,她膝下僅有蓋俊一子,其少年離家,遊雒陽太學,一走就是三年,後來迎親歸家,沒出兩年,又舉孝廉出仕,中平之後,母子二人,更是經年難得一見。這種日子,對於任何一位母親來說,都是一種煎熬。馬昭不是無知村‘婦’,她出身名‘門’,學識淵博,深明大義,知兒子是舍家爲國,舍親爲民,可內心思念之情,卻是怎麼也攔不住的,隨着年事漸高,越加難以忍受。

“對了,小郎年近弱冠,我打算讓他在北地出仕。”見母親有些傷感地感懷,蓋繚急忙別開話題。再沒有人比身爲‘女’兒的蓋繚更能體會馬昭的思子之情了,兩人談話,不出三五句,必會提到阿兄蓋俊,翻來覆去,反反覆覆,以蓋繚對兄長的感情,有時都會感到厭煩。

而蓋繚所言之小郎,即是指楊阿若胞弟楊盛,其今年十九,容貌遠遜乃兄,雖然藉助楊阿若之力,早年就開始讀書識字,奈何資質過於平庸,又無刻苦專研之心,數載下來,幾無所成。如是旁人,蓋繚可能連正眼都不會看一下,但她乃爲兄嫂,自然不能對自家人坐視不管,打算爲他在郡府討份差事,以好養活自己。

馬昭連楊阿若都不甚滿意,更何況是不上進的楊盛,面‘色’微沉地點了點頭。

蓋繚心裡苦笑,不敢再提,免得惹母親不快,正說着話,家僕匆匆進院,低聲道:“主母,督郵求見,言稱大事。”

馬昭、蓋繚俱都一怔,面面相覷,什麼大事需要驚動家眷?

馬昭示意把人帶進來,督郵是北地傅氏子弟,和傅燮、傅巽同輩,爲人很有風度,進院後垂着頭,從不‘亂’看,以最簡潔的話語說明來意。聞盧水胡將寇北地,母‘女’大驚失‘色’,蓋繚最先鎮定下來,快速問了幾個問題,無不是切中要害之處,督郵心頭訝異,知者回答,不知者搖首。蓋繚心中略明,便讓督郵退下。

“小鶴兒……”馬昭堪堪反應過來,望向‘女’兒。

蓋繚緩聲道:“阿母無須擔心,既然我方有了準備,盧水胡無足慮也。”馬昭稍稍放下心,便聽蓋繚說道:“黥奴暫留母親處,我當即可回返鷹揚中郎府。”

震怖之‘色’,浮於臉上,馬昭怒極斥道:“魂賬如此危急時刻,何敢北上?”

蓋繚安慰兒子,面不改‘色’道:“夫至親皆在北方,兒怎能安心呆在富平?”

“……”蓋繚言行佔據道理,使得馬昭啞口無言。

第179章 鬼神第413章 反擊第376章 天塹第218章 劉備第104章 回戈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76章 默認第168章 民心第173章 賞賜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82章 遇賊第29章 過目不忘第244章 麟兒名霸第77章 驚喜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64章 漢室可興否第80章 再贈刀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158章 邊章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108章 返家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364章 初定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130章 赴死之戰第174章 漢民第181章 北地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226章 張楊第450章 入羌第286章 左右開弓第279章 老矣第151章 諸友來訪第116章 豪傑來歸第346章 觀病第174章 漢民第184章 驚變第169章 北地之戰(一)第306章 決定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412章 擊破第394章 盧水胡第411章 旱鴨子第424章 登岸第291章 揭秘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223章 弒主第163章 心機第109章 言太平第397章 宴第303章 陳、趙、杜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276章 算計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412章 擊破第227章 張燕第251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325章 刺殺第40章 買刀 旋返第404章 國運之戰第4張 經學第96章 剿寇第260章 困獸猶鬥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454章 活命之法第277章 朋友……第37章 驚聞醫聖第260章 困獸猶鬥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439章 鹿死誰手第124章 擊潰第348章 雙喜臨門第260章 困獸猶鬥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135章 蔡家莊第3章 蓋家堡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29章 過目不忘第227章 張燕第38章 吳起之才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160章 局勢第167章 還債第119章 逃兵第192章 連戰第402章 南下第213章 謀逆第413章 反擊第197章 全殲鮮卑第38章 吳起之才第118章 親衛曲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118章 親衛曲第84章 聲望第183章 屯田、兵第173章 賞賜
第179章 鬼神第413章 反擊第376章 天塹第218章 劉備第104章 回戈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76章 默認第168章 民心第173章 賞賜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82章 遇賊第29章 過目不忘第244章 麟兒名霸第77章 驚喜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64章 漢室可興否第80章 再贈刀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158章 邊章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108章 返家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364章 初定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130章 赴死之戰第174章 漢民第181章 北地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226章 張楊第450章 入羌第286章 左右開弓第279章 老矣第151章 諸友來訪第116章 豪傑來歸第346章 觀病第174章 漢民第184章 驚變第169章 北地之戰(一)第306章 決定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412章 擊破第394章 盧水胡第411章 旱鴨子第424章 登岸第291章 揭秘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223章 弒主第163章 心機第109章 言太平第397章 宴第303章 陳、趙、杜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276章 算計第259章 兵發冀州第412章 擊破第227章 張燕第251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325章 刺殺第40章 買刀 旋返第404章 國運之戰第4張 經學第96章 剿寇第260章 困獸猶鬥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454章 活命之法第277章 朋友……第37章 驚聞醫聖第260章 困獸猶鬥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439章 鹿死誰手第124章 擊潰第348章 雙喜臨門第260章 困獸猶鬥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135章 蔡家莊第3章 蓋家堡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29章 過目不忘第227章 張燕第38章 吳起之才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160章 局勢第167章 還債第119章 逃兵第192章 連戰第402章 南下第213章 謀逆第413章 反擊第197章 全殲鮮卑第38章 吳起之才第118章 親衛曲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118章 親衛曲第84章 聲望第183章 屯田、兵第173章 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