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白馬義從VS大戟士

蓋俊和賈詡、傅幹都料定韓馥會出城野戰,但事無絕對,蓋俊爲了更加保險起見,寫了一封氣焰囂張的書信,通篇文字充斥着赤luo裸的威脅,韓馥果然收信而動,舉兵四萬,對外號稱十萬之衆,殺氣騰騰開出鄴城,劍指西方。

鄴城在涉國東南,雙方之間可謂一馬平川,數百里路,僅有數座小城,而無縣城,倒是兩條河從中段開始,將鄴城夾在中間,即東北方的滏水,西南方的污水。

連續行軍份外辛苦,不過賈詡猶然仍舊非常多的時間觀看地圖及詢問冀州降者地理,兩者互通有無,魏郡大致瞭然於胸。得知韓馥傾巢而出,距離不到百里,賈詡提議蓋俊遣數千輕騎從污水外側,即南邊繞到韓馥背後,與大軍前後夾擊,一戰可定。

他之所以取西南的污水而不是東北的滏水,是因爲滏水以北有樑期縣及數座人口繁多的縣城,行動容易走漏風聲,而污水以南則不然。污水是涉國清漳水到達鄴城附近改道,掉轉回流,可謂清漳水之支脈。清、污間並無縣城,僅有一座以污水命名的污城,在清、污轉折處。大軍只要從污水中段渡河即可,無須到達污城,這就最大程度降低了被發現的危險。

由此可知,謀士每獻一計,無不飽含天時、地利、人和三者,所謂不分地點、不分場合,一拍腦袋決定伏擊、偷襲、繞襲種種,純屬找死行爲。

蓋俊深以爲然,爲了最快速度擊潰韓馥,搶在公孫瓚之前到達鄴城,特令陷陣校尉鮑出、先登校尉胡車兒將麾下最精銳的射虎、落雕二營承擔此次繞襲任務。

蓋俊這邊即將與韓馥相遇,北邊公孫瓚已經開戰十數日。

公孫瓚從幽州南下突入河間國,擒其國相良就,再入安平國,而國相孔彪奔逃,幾乎沒費什麼力氣便連克兩國。就當他意氣風發,以爲自己會如河間、安平兩國那樣輕鬆拿下鉅鹿郡,一舉殺入冀州治所魏郡鄴城時,剛剛進入鉅鹿郡就被人迎頭一棒給打回了安平國。

揮棒打他的人姓張名頜,字儁乂,正是他首先佔領的河間國人。公孫瓚以前在冀州討伐張純、張舉時,雖未同張頜共事過,倒也聽說過他的名聲,其人乃是冀州有數的幾位名將。對於這種說法,公孫瓚以前不以爲然,名將是誰都能當的嗎?什麼叫名將,老一輩皇甫嵩、董卓之輩纔是名將,朱儁只能算半個,年青一代,自己、蓋俊、蓋胤、馬騰、徐榮亦當得,所舉之人,無不出自幽、涼戰亂頻繁之地,至於像張頜之流躲在家鄉自吹自擂,狗屁都不是。

然而公孫瓚如今改變了先前的看法,他認爲張頜同樣當得起這個稱號,以區區兩萬步卒抵擋他步騎兩萬另加近萬冀州降兵,毫無疑問,後者是他戎馬十數載以來遇到的最難纏的對手之一。

張頜其人非常非常善於利用地利優勢,依託鉅鹿、安平邊界的漳水、絳水諸河流等不適合騎兵衝鋒的地段,數設阻攔,使得他止步於安平、鉅鹿間,不得寸進。先前安平國郡兵也是以大河爲憑,與他僵持,公孫瓚乃以正面吸引敵之注意,兩翼輕騎偷渡夾擊,他故技重施,無奈張頜一眼識破,後他又數出奇謀,無一成功,張頜之料事如神,實乃公孫瓚平生僅見。

若僅僅如此也沒什麼,公孫瓚手握一萬五千匹戰馬,騎士過萬,河道那麼長,如果不計傷亡的話,總能強行通過,問題是張頜不僅明晰地理,料事如神,亦善處營陣,也就是說他麾下兩萬士卒並不像其他冀州兵那樣懼怕騎兵衝鋒,加之公孫瓚過河士兵人數處於劣勢,屢屢爲其圍殲。

公孫瓚身在北方,消息蔽塞,並不敢肯定袁紹是否還在黃河以南,更加不知道蓋俊已然入冀,他和張頜在安平、鉅鹿間相持不少日子,兼且損兵折將,漸漸急躁起來。

而再一次渡河失敗成爲引爆他情緒的導火索,他猶如一頭被激怒的獅子,瘋狂咆哮,牛皮大帳被他用佩刀砍得四處漏風,甚至失去理智砍斷支架,整個大帳轟隆倒塌。

長史關靖,從弟公孫範、公孫越,部將田楷、嚴綱、單經、鄒丹等人追隨公孫瓚最少的也有數年時間,深知其脾性,這時萬萬勸不得,惟有讓他發泄痛快了纔會恢復理智。幾人站在帳外,低聲商討,猛然見到帥帳倒塌,大吃一驚,急忙衝上去將公孫瓚拖拽出來。

公孫瓚左額不知被什麼東西劃出一道寸許長的口子,有血流出,他奮力掙開衆人,一手捂住傷口,一手揮舞向前,俊美的五官扭曲成一團,大吼道:“張頜小兒,我誓殺汝”

“大兄……”

“將軍……”

“呼、呼……”公孫瓚雖是氣喘如牛,卻也不再發狂,顯然一通發泄讓他氣消。

帥帳已毀,衆人移至偏帳,長史關靖使公孫瓚親衛去找醫匠,後者點頭而去,不片刻便帶着軍中醫吏匆匆趕回,爲公孫瓚小心包紮傷口。

眼見公孫瓚心氣變得平和,長史關靖趁機提議道:“去魏郡鄴城之路又非僅南下鉅鹿郡這一條,我們完全可以東入清河國,折向南,直抵魏郡。張頜若是不追也就罷了,倘若從後追來,則主動在我,張頜再無地利可憑,平原相見,殺其如殺一雞耳。”清河國即甘陵國,由於甘陵國乃是桓帝時立,年頭不久,衆人常呼其本名。

“我等來日不淺,清河國早有戒備,恐怕未易取也。”公孫越說道。其乃公孫瓚從弟,今年不過二十餘歲,長大高大健壯,弓馬嫺熟,是公孫瓚最得力的幫手。

關靖搖搖頭道:“清河國相姚貢,中原名士之流,類安平國相孔彪,以不知兵爲幸事,此人爲帥,縱然麾下有再多士卒又能如何?數千輕騎便可輕易擊破之。”

公孫越還要再辯,公孫瓚擺手道:“不用說了,我意已決。”

衆人聞言紛紛把目光聚集到公孫瓚身上。

“我明日率三千白馬義從渡河。”

望着公孫瓚堅毅的面容,關靖張了張嘴,最終萬語千言化爲一聲長嘆,不知喜悲。公孫瓚若是知道變通,他未必會成爲今日響徹天下、令胡人聞風喪膽的白馬將軍……

公孫瓚爲了給渡河爭取到足夠的時間,佈置重重迷霧,自己則率白馬義連夜奔出近百里,天地剛剛浮出一絲光線便開始渡河,然而即使這般,渡到大半還是被張頜發現並親率數千步卒包圍上來。

“白馬義從,公孫瓚過河了……”有冀州兵驚呼道。白馬義從乃是公孫瓚親衛軍,時刻不離左右,而今白馬義從就在眼前,可以肯定是公孫瓚親至。

連對黃巾作戰勇猛的劉備之流都可以聞名河北之地,何況白馬將軍公孫瓚,別看這些日冀州人屢屢將公孫瓚拒之門外,但骨子裡依然充滿着深深的敬畏,特別是其人及白馬義從出現在面前的時候,這可不是普通的幽州兵將,兩者皆可稱爲河北第一。

張頜眉頭微微一皺,他有着一張英俊不凡的容貌,身量亦高,只是其雖蓄鬍須,可仍然顯得過於年輕,很難讓人把他和將兵兩萬,對峙公孫瓚的冀州名將聯繫在一起。冀州除了他的家鄉外,多是聞其名而不識其人,實際上他成名六七載,年紀卻不大,才二十九歲,尚不滿三旬,和冀州名將麴義、朱靈相比,他可以做二人的子侄輩了。中平元年冀州黃巾暴起,時年二十二歲的他應募入軍,數有戰功,遂拔爲軍司馬,後攻黑山賊,攻張純、張舉亂兵,屢立奇功,乃拜爲兩千石校尉。近兩年冀州頗爲安定,沒有戰事,張頜的官職就一直保持不變,不能再進一步。

“別慌,對方人數遠遠不及我們……”張頜沉穩的坐在馬上,從容指揮,士卒一見主帥氣定神閒,想及他竟屢次使“白馬將軍”吃癟,都是安下心來,依令列陣。

張頜看到白馬義從的同時,公孫瓚也看到了對面那杆耀眼的張字大旗。

“張頜小兒……”所謂仇人見面份外眼紅,公孫瓚當即命令號手吹響進攻的號聲,親持兩刃矛衝出,白馬義從緊隨其後,兩千匹奔騰的白色戰馬散發出一種驚人的氣勢,猶如雪崩一般,一瀉而下,撞上漆黑黑的盾牆戟叢。

一瞬間左、右、前三個方向冒出數之不盡的大戟,公孫瓚臨危不亂,藉助馬勢鐵矛橫掃而過,一舉盪開,噗噗兩聲悶響,矛鋒刺透兩名冀州兵咽喉。

然而就是這出招的工夫,公孫瓚本人身上至少捱了三四戟,所幸長戟破甲能力大大遜色於矛,未曾傷到披着雙層魚鱗精甲的公孫瓚。不過這個狀況還是把他嚇了一跳,看來自己屢次受阻,非只張頜一人之功,其手下戰鬥力甚冀州郡兵遠矣。

公孫瓚猛然想起逃回的手下描述對方大戟士非常厲害,這個厲害不單單是指個人武藝,還有配合,諸卒合作無間,盾爲壁,戟如林,騎士衝之不動,縱是強行突入,則陷入陣中,絕難殺出。公孫瓚本沒在意,以爲只是敗將爲逃避戰敗責任隨口編造的謊言,不想果真如此。

耳中不斷傳來白馬義從兄弟的慘叫聲,無數年的朝夕相處,公孫瓚甚至能單純憑藉聲音認出其人是誰,這一刻,他心如刀絞。他們爲了保衛家鄉,保衛大漢國,終日與烏丸人、鮮卑人廝殺,他們沒有喪命於胡人之手,卻死在中原,死在同族人刀下……

公孫瓚一拽馬繮,拐向右側,白馬義從隨之向右旋轉,張頜急忙命傳令使揮舞各色戰旗,調度諸隊、屯、曲阻擊圍堵,不過由於白馬義從並未深入陣中,張頜雖是使勁渾身解數,亦是攔截不住。

公孫瓚帶着白馬義從成功破出方陣,馬上繞陣施射,冀州大戟士一排排中箭倒地,如果把白馬義從的騎射比作暴風雨,冀州人的還擊則是毛毛雨,不在一個檔次。蓋因公孫瓚衝出對手方陣前有意打擊弓弩手,衝亂其型,這時弓弩手尚在隊率、屯長的鞭策下重整旗鼓,當然反擊無力了。

衆所周知,幽州突騎號稱天下第一,光武帝因之成就帝業,耿弇亦因之成爲“韓信第二”,白馬義從則是幽州突騎中的拔萃,馬上顛簸也影響不到他們,射箭又快又準,大戟士轉眼間死傷略盡,將弓弩手暴露在白馬義從面前。

“殺……”公孫瓚策馬突入手無寸鐵、裝備簡陋的弓弩手中間,大矛揮舞,格殺數人,白馬義從隨之而至,肆意衝撞踐踏。

張頜使白馬義從兩側的士卒向外突出,欲合圍殲之。公孫瓚的反應也不慢,殺戮數百弓弩手,見好就收,再度拐向右方,擊破冀州兵邊翼,邊馳邊射,繞到方陣後方。

就在雙方激戰的時候,有百餘白馬義從順利過河,他們也不與公孫瓚會合,而是在一名屯長的率領下來到冀州方陣正面。他們顯然沒有察覺到自己主公急於出陣的原因,冒然殺進陣中,雖成功斬首數十級,卻傷亡過半,那名屯長手臂被長戟小枝勾住,險些割斷,血流如注。他帶着殘餘數十人逃出一箭之地外,一臉震驚之色,他平生突陣次數沒有一百次也有八十次,哪次不是以一敵十,縱然是和胡人對壘也不曾出現過一比一這等誇張的傷亡數字,搞什麼鬼,冀州兵這麼強?

張頜和公孫瓚兩人都沒有注意到那百十來人引起的小小波瀾,雙方都視對方爲平生僅見的難纏人物,哪裡有心思旁顧他事,就想着怎麼弄死對方。

公孫瓚來回馳射於旁,調動對方弓弩手,將可能受到的遠程打擊力度降至最低,然後趁隙淺顯突擊,佔到便宜馬上撤退,一再重複,百試不爽。

張頜手中沒有成建制的騎兵,對於公孫瓚近乎無恥的打法無可奈何,不過他還是嘗試反擊,比如在某一個區域集中兵力,故意露出破綻,誘惑公孫瓚攻擊。

公孫瓚很謹慎,屢次避開陷阱,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公孫瓚失足陷阱,被張頜猛烈圍攻,甚至他下令後方的弓弩手不要顧忌,盡情施射,要知道白馬義從可是和己方士卒混雜在一起,這就等於不分敵我。

連續三輪箭雨覆蓋,冀州人被誤殺者不少,但白馬義從死得更多,足過三百,白馬義從過河者不過兩千,加上先前的損耗,僅剩下一千二三百人。

公孫瓚逃出險地,目光死死瞪着冀州兵方陣,策馬再次奔行,繞回側翼馳射,最後回到正面,同數十名白馬義從會合,這時又有二百餘人登上河岸趕來相會。

一見對方實力盡復,情知拿他不下,張頜倒也光棍,直接撤退。讓人疑惑的是,他的主營在南,他卻撤向西方。公孫瓚劍眉緊皺,此人善於借用地利優勢,他既然往西,那西邊必然有不適合騎兵衝鋒的泥濘地帶,絕不能讓他逃到那裡。

想到這,公孫瓚一馬當先,率衆追擊。

白馬義從馳射騷擾,張頜就命大戟守衛,弓弩還擊,大軍繼續前行,白馬義從正面阻截,張頜則親自持戟搏戰,擊退對手,雙方打打停停,一塊湖泊映入衆人眼簾,四面八方皆有河流注入此湖。

冀州兵發出山呼海嘯似的歡呼聲。

公孫瓚咬牙切齒,欲撲擊之,馬蹄皆陷泥坑。

冀州兵立刻弓弩招呼,白馬義從丟下數十具屍體狼狽而退。

冀州兵指着白馬義從嬉笑怒罵,肆意挑釁,白馬義從不甘示弱,激烈回擊,雙方罵成一團,親切問候對方直系親屬。

張頜深深地看了公孫瓚一眼,命令軍士從湖北一條小河遊過對岸,二月的水可不暖和,自然又惹來冀州兵好一陣咒罵,而後整隊南行。

公孫瓚冷哼一聲,率軍徑直向南,他不信兩條腿能跑過四條腿。

事實證明公孫瓚說得對,可是,騎軍同樣跑不過配有三馬的信使,既然公孫瓚已經突破他的防線,張頜根本就不打算再回主營,派快騎通知主營及各偏營向鉅鹿郡深處退走,鉅鹿郡大得很,他規劃了三四道防線,公孫瓚有本事就一一突破。

如果不出意外,張頜抵擋公孫瓚幾個月不成問題,偏偏意外發生了,在張頜剛剛佈置好第二道防線的時候。他接到冀州牧韓馥信件,不等看完,軍營便開始流傳驃騎將軍蓋俊殺進冀州的消息,慢慢地,消息變成韓馥戰敗,再變成韓馥被殺,越傳越誇張,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要命的是衆人對此深信不疑。

兵無戰心,張頜縱有驚天手段也是無能爲力,面對公孫瓚數千騎衝擊就引起大潰敗後,張頜不再想着死守,帶領數千步卒向西退守,讓出南下魏郡之路。公孫瓚也從冀州降卒那裡獲悉蓋俊到來的消息,深感震驚,顧不得理會張頜,兼程南下。

第425章 突殺第61章 交代第54章 人情債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156章 家人團聚第416章 立足第405章 先登第48章 決定第84章 聲望第98章 城頭激戰第381章 名將之死第308章 雒陽令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220章 聯姻與震懾第393章 外援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281章 迎荀彧第148章 羽林第31章 心動第86章 冠禮與婚禮第19章 福禍?第109章 言太平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42章 誓言第366章 定勢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84章 聲望第14章 皇甫墓前第293章 入雒第333章 潁川之戰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127章 相見第334章 受挫第155章 朝會第405章 先登第179章 鬼神第283章 揮師上雒第449章 漢奸第427章 死戰第165章 大勝第445章 長安事敗,北地風起第401章 敲打第394章 盧水胡第124章 擊潰第228章 張燕之死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361章 策反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136章 旬日定兗州第330章 信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391章 亂止第405章 先登第96章 剿寇第330章 信第66章 美人舞第182章 春耕第82章 遇賊第268章 得鄴第194章 苦戰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38章 吳起之才第298章 獲高順第163章 心機第73章 袁逢病重第129章 激戰第192章 連戰第87章 洞房第379章 意外第428章 殺!第376章 天塹第53章 巔峰之戰第368章 逼反第237章 牛輔敗 徐晃降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275章 順風擊之 大破公孫第237章 牛輔敗 徐晃降第71章 美如壁畫第6章 蓋胤第98章 城頭激戰第196章 勝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367章 猜忌第13張 盧水胡第28章 同鄉酒會第381章 名將之死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289章 往事第250章 面目全非第173章 賞賜第127章 相見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458章 轉變第230章 聚集長安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5章 傷愈第373章 三路並進
第425章 突殺第61章 交代第54章 人情債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156章 家人團聚第416章 立足第405章 先登第48章 決定第84章 聲望第98章 城頭激戰第381章 名將之死第308章 雒陽令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220章 聯姻與震懾第393章 外援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281章 迎荀彧第148章 羽林第31章 心動第86章 冠禮與婚禮第19章 福禍?第109章 言太平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42章 誓言第366章 定勢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84章 聲望第14章 皇甫墓前第293章 入雒第333章 潁川之戰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127章 相見第334章 受挫第155章 朝會第405章 先登第179章 鬼神第283章 揮師上雒第449章 漢奸第427章 死戰第165章 大勝第445章 長安事敗,北地風起第401章 敲打第394章 盧水胡第124章 擊潰第228章 張燕之死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361章 策反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136章 旬日定兗州第330章 信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391章 亂止第405章 先登第96章 剿寇第330章 信第66章 美人舞第182章 春耕第82章 遇賊第268章 得鄴第194章 苦戰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38章 吳起之才第298章 獲高順第163章 心機第73章 袁逢病重第129章 激戰第192章 連戰第87章 洞房第379章 意外第428章 殺!第376章 天塹第53章 巔峰之戰第368章 逼反第237章 牛輔敗 徐晃降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275章 順風擊之 大破公孫第237章 牛輔敗 徐晃降第71章 美如壁畫第6章 蓋胤第98章 城頭激戰第196章 勝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367章 猜忌第13張 盧水胡第28章 同鄉酒會第381章 名將之死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289章 往事第250章 面目全非第173章 賞賜第127章 相見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458章 轉變第230章 聚集長安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5章 傷愈第373章 三路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