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 秦瓊倒黴

隨後一段時間,李世民把秦府舊臣安排到重要位置,人人發揮才幹,大唐國力蒸蒸日上,日子越來越紅火。雖然各地不時有叛亂消息傳至長安,大唐帝國戰將如雲,叛逆也只在平靜湖面泛起的小小漣渏,影響不了局勢,左右不了大政方針。螳臂擋車,自取滅亡而已。

шшш◆ⓣⓣⓚⓐⓝ◆¢Ο

滿朝大臣精神振奮,人人有所作爲時,秦瓊卻一病不起,嚴重到早朝也不能如期參加。馬周等山東老鄉不斷前來看望他,安慰他好好養病,不要想太多。

縱觀秦瓊一生,隋末追隨來護兒將軍,以普通士卒身份得到大力提攜。母親去世,來將軍派人與秦瓊一同回家弔孝。有人問爲什麼隆遇他,來將軍說秦瓊志向高遠,做戰勇敢,出類拔萃。追隨齊郡張須陀,生死關頭與羅士信埋下伏兵一道殺入李明月陣營,以三萬人馬滅掉十萬叛軍,爲隋末平叛立下赫赫威名。

隨後,秦瓊投奔瓦崗,被李密視爲心腹,做替天行道之事,爲朋友兩肋插刀,被民間百姓熱情讚揚。投奔王世充也倚爲左膀右臂,秦瓊、程咬金等發現王世充婆婆媽媽言而無信,不是他們想要的君王,在李世民攻打洛陽時,與程咬金等臨陣倒戈,投向大唐懷抱。之後,秦瓊南征北戰,經略四方,有勇有謀,也被李世民視爲股肱之臣。

往事並不如煙,如今卻一病不起,令李世民不勝感嘆,立刻派皇城醫術精湛的御醫,爲秦瓊到府上把脈送藥,關心備至。

秦瓊患病時間長,久不上朝,與其他朝臣的關係慢慢生疏,別有用心的人傳播謠言,說秦瓊想學司馬懿假裝生病,意欲奪取兵權,有叛逆之心。

李世民當然不信秦瓊有造反之心,一手帶出來的人還用別人閒言碎語說三道四?可架不住謠言前前後後無窮轟炸,更惡毒可惡的人借玄武門之事攻擊秦瓊。謠言說玄武門之變前,秦瓊答應李世民參與政變,結果事變當天,秦瓊卻成了縮頭烏龜,並沒出現在城內支持李世民。導致李世民差點被齊王李元吉射死。

玄武門之變對李世民登上皇位意義非凡,凡是參與政變的事後都得到隆重的封賞。李世民本人也不知道事變那天秦瓊究竟來了沒有。當時他在城內激戰,確實沒見到秦瓊的身影。至於秦瓊是否與太子的人在城外對抗,不得而知。

秦瓊病倒後,關心後代蔭封問題,上書陳述自已的出身,請求皇帝通過。

李世民接到上書擱置不理,來個冷處理。

隋末唐初處在門閥把持朝政末期,世人仍十分重視出身。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出身武川軍人世家,但他的楊姓不知名,“弘農楊”在西漢時期出了一位丞相楊敞,玄孫楊震官拜太尉,四世三公,聲名天下聞知。楊堅就假稱自已是“弘農楊”的後代,以掩世人耳目!

大唐建國,有些武將功勞赫赫卻出身卑微,在當時的風氣之下,都在前朝找到同姓之人,假說成自已的祖先,以封堵世人口舌。李世民也心知肚明,凡是有這樣的上書,都毫不猶豫批准同意。

秦瓊的父親秦愛出身鐵匠,卑微如塵。在滿朝給祖先貼金的風氣下,秦瓊把齊州秦彝視作自已的先祖,以圖博個世襲封蔭,給子孫後代找口飯吃。可是,萬萬料到,李世民擱置不理會!還以爲陛下日理千機,一時大意忘掉,臥牀不起的秦瓊接連又寫幾封奏請遞送給李世民,卻都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謠言傳得久了,馬周等同鄉前來看望他時,把朝內的風言風語告訴了他。聽到這些風言風語,秦瓊心中悲憤鬱悶!御醫到府中再次診治時,秦瓊便鬱憤質問太醫:“這病還有辦法治好麼?”

太醫出於安慰秦瓊的意思,道:“小病小災不礙事。安心將養就是,雜七雜八的事情不要想太多,以免思慮過度損傷心神。”

可這句話在秦瓊聽來,意思卻變味了:御醫暗示自已小病大養?什麼叫不要想太多?天天臥牀不起不能參加早朝,想想就有用?便掙扎着坐起來,拍着牀沿怒吼:“大唐建國,我秦瓊大小二百餘戰,爲大唐把血都流乾了,能不生病麼?”

那太醫根本沒預料到秦瓊無緣無故發大火!嚇得手足無措,膽戰心驚。

回去以後,李世民向御醫問秦瓊病情如何,御醫把在秦府所見所聞如實回稟。李世民眉頭皺成一團,對秦瓊的話極度不滿。大唐建國是所有將軍裕血拼來的,不是你秦瓊一個人的功勞!你秦瓊誇張浮詞,提高影響力,難道真像傳言中說的有謀逆之心?

李世民是行爲果斷的皇帝,立刻找魏徵商量對策。爲什麼找魏徵?第一,魏徵耿直不阿,不屈服於任何勢力。即便貴爲皇帝的李世民本人,他也當面頂撞不留情面,更不用提秦瓊這樣一位有謀逆嫌疑的大將。第二:魏徵投奔的是太子李建成,不是秦王府舊臣,與秦瓊關係不密切。第三:魏徵足智多謀,看問題十分準確。李世民也想通過魏徵給秦瓊號號脈,看他到底想謀劃什麼不軌的企圖。

聽完李世民把秦瓊的問題講完以後,魏徵大吃一驚。玄武門之變前,房玄齡向李世民屢次建議對太子提前下手,李世民念着手足之情下不了手。房玄齡說再耽誤下去,秦王府追隨他的這幫人早晚會被人家斬草除根,與其將來身首異處,還不如現在劃分界線。以後,房玄齡果然淡出李世民的視線,再也不提向太子下手之事。

等李世民決定發動玄武兵變時,讓尉遲敬德去叫房玄齡一起謀劃。尉遲敬德擔心他不會來,問李世民怎麼辦?李世民解下身上的佩劍,交給尉遲敬德說:“你拿着我的劍去,房玄齡來了,一切皆了。他若不來,砍下他的頭帶回來,也不能讓他被別人籠絡了去!”

房玄齡、杜如晦二人合稱“房謀杜斷”,是李世民心腹謀臣。面對這樣的重要大臣,李世民都有勇氣舉起屠刀欲殺而後快,秦瓊身居要位,手握兵權,勇猛絕倫,智謀超羣,對朋友豪氣干雲而與很多重要的大將交情密切,萬一他走上造反之途,一呼百應,爲禍大唐,試看天下誰是他的敵手?

也難怪李世民要向他痛下殺招!

...??

第1節 血火山村第41節 純屬意外第3節 真相第109節 宇文士及第54節 倉猝之事第185節 殺與藏第10節 狗啃屎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86節 佛祖叫你回家吃飯第75節 美人計第94節 風滿樓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181節 陰謀第161節 佈局第5節 族長的面子第131節 順藤摸瓜第37節 鼠狼霸道第144節 考較第37節 鼠狼霸道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137節 不爭之爭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1節 血火山村第42節 靈魂飛昇第185節 殺與藏第65節 榮歸故里第70節 真真假假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31節 順藤摸瓜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30節 活潑的玫瑰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57節 告御狀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69節 癌症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61節 佈局第22節 刺探第105節 英雄落淚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11節 竹林約會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13節 原來是她第167開藥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7節 出氣筒第69節 癌症第58節 啼笑皆非第61節 意外補償第44節 拼酒第112節 縮頭烏龜第118節 秦瓊倒黴第45節 咄咄怪事第39節 一敗塗地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9節 敵我不分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21節 念念不忘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189節 歸位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8節 兩隻活寶第5節 族長的面子第47節 雙料忽悠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22節 刺探第116節 馬踏飛燕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57節 告御狀第185節 殺與藏第166節 刺殺第91節 暗室密謀第98節 一波未平第111節 血雨腥風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157節 告御狀第101節 一字之差第45節 咄咄怪事第175節 虛僞的儒家第161節 佈局第107節 四請聖賢第73節 化敵爲友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41節 純屬意外第101節 一字之差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47節 地下水工程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114節 一樁奇案第37節 鼠狼霸道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160節 往事並不如煙
第1節 血火山村第41節 純屬意外第3節 真相第109節 宇文士及第54節 倉猝之事第185節 殺與藏第10節 狗啃屎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86節 佛祖叫你回家吃飯第75節 美人計第94節 風滿樓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181節 陰謀第161節 佈局第5節 族長的面子第131節 順藤摸瓜第37節 鼠狼霸道第144節 考較第37節 鼠狼霸道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137節 不爭之爭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1節 血火山村第42節 靈魂飛昇第185節 殺與藏第65節 榮歸故里第70節 真真假假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31節 順藤摸瓜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30節 活潑的玫瑰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57節 告御狀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69節 癌症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61節 佈局第22節 刺探第105節 英雄落淚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11節 竹林約會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13節 原來是她第167開藥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7節 出氣筒第69節 癌症第58節 啼笑皆非第61節 意外補償第44節 拼酒第112節 縮頭烏龜第118節 秦瓊倒黴第45節 咄咄怪事第39節 一敗塗地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9節 敵我不分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21節 念念不忘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189節 歸位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8節 兩隻活寶第5節 族長的面子第47節 雙料忽悠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22節 刺探第116節 馬踏飛燕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57節 告御狀第185節 殺與藏第166節 刺殺第91節 暗室密謀第98節 一波未平第111節 血雨腥風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157節 告御狀第101節 一字之差第45節 咄咄怪事第175節 虛僞的儒家第161節 佈局第107節 四請聖賢第73節 化敵爲友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41節 純屬意外第101節 一字之差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47節 地下水工程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114節 一樁奇案第37節 鼠狼霸道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160節 往事並不如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