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發動

麼場的人。多半也不以剛網那人的話爲然門只是照“不好駁斥他而已。

但大變在即,也是顯而易見的事。元宵佳節,向來是國朝除了春節外最熱鬧的一節,賞花燈,猜燈迷,金吾不禁,而且女人孩子也都能上街,官員和百姓混雜一色,彼此一共遊玩。是一年到頭最難得的一樂。

但今晚這京城之中,寂寂無聲,原本那些巨室富戶準備的花燈已經有不少。但今晚都悄悄撤了回去,敢上街的。只有他們這種有身份的人,或是最底層的百姓,不出來做生意,一家就得捱餓。

除此之外,京城各處都是死寂無聲,諾大一個四九城,已經是儼然死城!

“唉,風起於青萍之末小”李賢站起身來,向着在場諸人道:“諸公。大事將出,吾輩列個朝堂,竟是無法可施。

唯願記得此時此景,裁抑權貴,壓制武臣,只有如此,未來後人,纔不會再復見今日此景。”“原德兄說的對!”

說話的是彭時。正統十三年進士第一,也就是俗稱的狀元,科舉自唐以來。已經深入人心,邊疆上開疆拓土。也不及狀元及弟時,遊街戴花。赴鹿鳴宴,號稱天子門生時來的風光。彭時考中狀元,學問是沒得說了,品德也是爲時人所稱頌,耿直敢言,對內監也不假辭色,若不然。以他的才學資歷,在景泰元年時曾經入內閣辦事,爲丁母憂,所以堅持退職,因着此事忤旨逆上,又爲內監所不喜,一直到現在,彰時也不曾入閣爲大學士,還只是太常少卿,兼侍讀學士。

他秉性粗直,有話就說,不然心中甚不痛快。今日聚集在李家。也是憂心時局之故,當下聽到李賢的話,覺得很對心思,便攘臂道:“原德兄說的太對了。今日之下,吾輩竟是無用了。大變在即,閣臣平時號稱宰相。可有一言建言得用。可有一策能定人心?京城之中。唯見勳貴橫行,內監不法,廠衛之鼠輩,又有凌人之勢。可我們呢,就只能在此束手待變,真是奇恥大辱,奇恥大辱!”

彭時說的雖然激切,但在場的全是進士出身的文臣,聽聞之下哪有不贊同的道理?

更有人道:“前宋時,安定天下的全是宰相,天下大事。多是宰相一言而決。哪有勳臣武夫什麼事?四百年大宋,可曾經有過今日情形,唉”。

明朝的讀書人,都是以前宋爲恥,靖康之變之後又有崖山慘事,所以一提起來,都是須發皆張,大感激憤。而有明近三百年,從來沒有議和與和親。更不必提歲幣,崇禎年間,爲了東虜難平,崇禎用“撫”字來代替議和,消息傳出。舉朝都不以爲然。崇禎無法,只能斬兵部尚書陳新甲以定天下人心,招撫議和之事,再也不敢提起。

但今日此時,居然又拿前宋宰相讀書人權重來比,由此可見,京城失控,大變在即,而文官集團連參於其中的資格也沒有,着實是給在場的人心理帶來了極沉重的打擊。

“諸君”。李賢心計深沉,智計百出。平時就很得衆望,他雙手虛按,沉聲道:“姑且待之,姑且待之!”

安撫了在場諸人,李賢踱步向前,他看似安閒鎮定,其中心中也是七上八下,很難安靜。

大局究竟會向哪種方向演變,將來政局如何,誰秉國,誰執政,都是一件值得好好思索的一件事。

唯一可以知道的,就是這幾天內,怕是要有人人頭落定,鮮血灑滿長街,而有人會大爲得意,招蟬籠冠,鮮衣怒馬,一人得意,雞犬升天。

然而,誰得意,誰倒黴,尚在未定之天,就是因爲無力參於其中,對大局演變一點兒成算也沒有,才叫李賢格外惱怒。

他長吐了心胸中一口濁氣,推開窗子遠眺,樓閣雖高,不過只三層,從這裡遠眺出去,唯見四處都是黑沉沉的一片,只有星星點點的燭火隱藏其間,再看北方的大內,宮殿層層疊疊。宮門已經緊閉,除了隱約偶見在宮中長街提燭搖鈴的宮女穿過外。就是什麼也看不到了。

。但願大事早定,吾輩也早能措手應變!”李賢在心中暗自想着,北風呼嘯,他看看夜色,黯淡無星,亦復無月,再想想白天的天色,不覺漫聲向屋中諸人道:“看來。天要下雪。

“天雪雖寒”。彭時應聲接道:“恐怕也凍不掉人的利慾心,今晚今時,還不知道有多少人計較着異想天開的大事!”

李賢苦笑,網想回應,卻聽聞有一陣馬蹄聲嗒嗒而過,他這裡靠近城門。但現在已經接近半夜,從未有半夜開城門放軍兵進出的事他駭然色變。再

“有人發動了!”李賢顫聲道:“原以來還要再過幾天,不料竟是今日此時!”

在場衆人,都是霍然起身,一起跑到窗前來看,暗夜難辯分明,只見一隊人從城門處魚貫而入,約摸二十來人,穿勁裝箭衣,持松明火把,都戴着氈帽壓着帽檐,夜色之中,藉着一點火把的光也看不清楚是誰。

“左右不出石、曹、楊、張那幾家彰時雖然是有點迂夫子氣,但不是蠢人,一看有人半夜開了城門,他便怒道:“能在半夜開城的。也只有這幾家

有人駁他,道:“都督範廣小也有這個權。”

李賢道:“範廣正人,必不會行此事。況且,他受於大人節制,受恩深重,於大人於建儲之事都不發言,又豈能行此政變詭謀之事!”

其實當時有資格有實力政變的,于謙倒是其中一個。範廣歸他節制,京營兵受他調遣,皇帝對他無條件的信任,哪怕歷史上十七日政變時,景泰皇帝聽聞有人敲鐘集結羣臣上朝,他吃了一驚,第一反應就是問:“是于謙嗎?”

在聽到是太上皇復辟之後,景泰才大爲失望,連稱:“好,好好好。”

雖是連聲幾個好字,但知道自己肯定“好”不了就是了。

京衛禁軍,包括錦衣衛中,于謙也有深厚的勢力。但此人實在是太缺乏警慢心,也不願行權臣事小所以束手待斃。復辟之後,于謙也參加朝班拜賀,以示對太上皇亦無成見,但太上皇對他,又豈能無忌憚之意?

朝拜之後,于謙和大學士王文等人就被逮捕,範廣也被石亨下令逮捕,幾天之後,就全部被斬。

不是于謙。當然不出那幾個權臣貴戚。彰時的剛斷,也很精當。

就這麼一小會功夫,這一隊騎士已經直奔南面而去,夜深人情,蹄聲猶爲刺耳,各人聽聽動靜。判斷方向,半響過後,李賢頹然道:“沒錯,是往南宮方向。

他又喃喃道:“先往南宮,迎太上皇大駕,接着入宮禁,奉太上皇入奉天殿,接着,就大事底定了

彭時道:“就是心急了些,依我來斷,以爲是明晚

有人道:“是啊,按說,應該是明晚。後日十七,早就宣示羣臣,十七日大朝會。到時候,太上皇御殿見羣臣,則大事定矣。”

李賢冷笑道:“事機緊迫,遲一夜則多一夜變故,早發動,成功的可能自然更大

他斷然道:“以我之見,諸位請早回,在府中靜候待變,不可外出。還有。準備朝冠朝服,明天早上,必有鐘聲,催促衆位一起早朝。”

衆人知他說的對,只是心裡忐忑不安,老實說,雖然在這裡說的嘴響,臉上也是故做鎮定,但此時此刻,不知道今夜京城裡會發生如何的劇變。而明天是否真的會敲鐘大集朝臣。

而明日奉天殿下,會不會有人被逮,被殺,亦屬未知。

衆人心情沉重,但李賢的話是正辦,於是一個個下樓而出,等出了樓時,但見天上雪花灑落,已經開始下雪了。

雪花之下,有人喃喃道:“怕就怕,不是雪滿長街,而是血染長街亦那一隊落在李賢等人眼中的騎士,當然是深夜從西山趕回京城的張佳木和曹欽。一人雙馬,徹夜狂奔,終於在子時之前,從西山趕路回到了京城之中。

城門守將,是曹吉祥早就安排好了的,見到是他們到城門,便是立刻開城放入。

同時,有人飛騎到曹欽家中報信,曹銷兄弟幾個,並他們在四衛軍十團營和京衛之中的廝養的死士三百餘人。已經早就在曹府中等候,一等人飛騎趕到,便全副武裝,一起殺入正南坊,再到南宮之中。去迎太上皇的大駕。

暗夜之中,這一隊騎兵發出的聲響不知道驚醒了多少人家,但此時事機緊迫,已經顧不得什麼了。

飛騎趕到正南坊門前時,雪已經下的極大,燕山雪花大如席,鋪天蓋地一般抖落而下。

“是什麼”。

剛近坊門。聽到一聲暴喝,十餘人從坊門裡提着燈籠出來,有人喝道:“是誰,半夜三更,縱騎入坊門,不知道王法嗎?”“是黃二吧?。張佳木在馬上哈哈大笑。馬鞭一指,笑道:“一聽就是你這個粗嗓子,來,不要守坊門了,隨我入南宮!”

再謝支持我的書友們。不點名了,銘感在心。,

第254章 聰明第538章 胡鬧第647章 喜事第351章 秘事第24章 怒闖東廠第432章 等不得第493章 羅網第241章 造勢第476章 轉機第354章 不敢要第171章 遇真佛第596章 德王第5章 驚變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五章 意氣第418章 巧遇第386章 謊言第599章 操守第676章 危機第196章 進場第181章 忠臣的下場第418章 巧遇第19章 最大贏家第234章 道別第603章 文思院第201章 夜驚第421章 決斷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一章 狹路相逢第169章 送行第558章 歲祿第656章 關節第133章 斷手第696章 屏息第234章 道別第345章 過河卒子第336章 懷恩第94章 斷手第206章 站隊第628章 所見第63章 發財大計第78章 窯廠第559章 賢妻第206章 站隊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六章 破陣第408章 軍制第672章 尊榮第341章 集體第224章 嶽正第260章 受辱第158章 陰霾四合第599章 操守第576章 家人第376章 愛好第484章 城頭第669章 甲兵第427章 計較第176章 手腕心機第560章 起始第233章 瞠目第563章 意氣第247章 擺隊第250章 內閣第694章 詔旨第551章 玻璃第386章 謊言第376章 愛好第143章 錦衣都督第258章 賀喜第198章 世家子弟第13章 舊識第92章 出隊第55章 底線第497章 堤壩第151章 攬事第287章 心腹第277章 索駕帖第201章 夜驚第489章 勇士第227章 簡單粗暴第9章 赴宴第528章 朝旨第612章 治亂第216章 甲胃在身第33章 上任第179章 土地第306章 巧遇第80章 會客第590章 驚雷第48章 保證金制度第224章 嶽正第292章 用人之道第264章 收成第180章 先發制人第47章 器材第180章 先發制人第652章 裁撤第527章 先聲第277章 索駕帖第93章 巧遇第124章 合流第293章 不得勁
第254章 聰明第538章 胡鬧第647章 喜事第351章 秘事第24章 怒闖東廠第432章 等不得第493章 羅網第241章 造勢第476章 轉機第354章 不敢要第171章 遇真佛第596章 德王第5章 驚變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五章 意氣第418章 巧遇第386章 謊言第599章 操守第676章 危機第196章 進場第181章 忠臣的下場第418章 巧遇第19章 最大贏家第234章 道別第603章 文思院第201章 夜驚第421章 決斷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一章 狹路相逢第169章 送行第558章 歲祿第656章 關節第133章 斷手第696章 屏息第234章 道別第345章 過河卒子第336章 懷恩第94章 斷手第206章 站隊第628章 所見第63章 發財大計第78章 窯廠第559章 賢妻第206章 站隊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六章 破陣第408章 軍制第672章 尊榮第341章 集體第224章 嶽正第260章 受辱第158章 陰霾四合第599章 操守第576章 家人第376章 愛好第484章 城頭第669章 甲兵第427章 計較第176章 手腕心機第560章 起始第233章 瞠目第563章 意氣第247章 擺隊第250章 內閣第694章 詔旨第551章 玻璃第386章 謊言第376章 愛好第143章 錦衣都督第258章 賀喜第198章 世家子弟第13章 舊識第92章 出隊第55章 底線第497章 堤壩第151章 攬事第287章 心腹第277章 索駕帖第201章 夜驚第489章 勇士第227章 簡單粗暴第9章 赴宴第528章 朝旨第612章 治亂第216章 甲胃在身第33章 上任第179章 土地第306章 巧遇第80章 會客第590章 驚雷第48章 保證金制度第224章 嶽正第292章 用人之道第264章 收成第180章 先發制人第47章 器材第180章 先發制人第652章 裁撤第527章 先聲第277章 索駕帖第93章 巧遇第124章 合流第293章 不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