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賜婚

一場大宴在兩位親王出來敬酒時被推上高『潮』。

親王出來行酒畢竟還是極少的事,在場的人,都覺得與有榮焉。

哪怕就是石亨這樣自高自大的人,也是躬身奉盞,等崇王和德王過來的時候,恭恭敬敬的一飲而盡,口中道:“臣請兩位殿下不必移步,臣恭飲謝過。”

“卿久勞國事,辛苦了。”

德王年長一些,雖然還是孩童樣,但表現起來也頗象個小大人,一路上持爵虛勸,遇到不同的大臣或是勳臣便有不同的話說,幾輪下來,可把崇王給比了下去。

兩王雖然年幼,似乎彼此已經在勾心鬥角了。

這其中當然有他們母妃的影子,崇王母是周貴妃,生皇太子,重慶公主,崇王等,早年受寵,景泰年間還爲皇帝生子,但現在已經漸漸被冷落,原因麼,則是爲人太過跋扈,若不是皇帝憐她也受過苦,恐怕要大倒其黴。

至於德王,生母則是萬妃,兄弟姐妹七八個,一個后妃爲皇帝生育這麼多子女,只能說明皇帝對其已經有了近乎夫妻的感情了。

否則的話,大明後宮不象後世清朝,清朝是限定於八旗權貴之家挑秀女入宮,長相上,只要不是特別的叫人無法接受,就可能入選。而大明則是選於全國各處,宮女都是選良家女而且長相清麗出衆者,方有資格入宮。而且數字也較爲龐大,大約最多時萬人左右,最少也在三千以上。而清朝宮女,則遠遠不足此數,差的太遠。

由此可見,帝王的誘『惑』有多大,而某個女人能爲帝王生育這麼多皇子公主,簡直就是奇蹟。

兩位親王都在十歲上下,雖不及太子成熟,但也到了知道爭奪高下的年紀了。

這一次太子遇險,好彩是平安無事,要是太子萬一不幸,那麼安知那頂儲君的帽子會落在誰的頭頂上?

兩位親王都是一派童真模樣,笑容也是親切有禮,只是一想到這一對年畫上的小人兒心中所思之時,就未免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的很了。

“張大哥,”只有到得張佳木跟前時,兩位親王的臉『色』才掉轉過來。德王沉默下來,微微還有點害怕的樣子,相比剛剛的伶俐,此時的沉默便更是叫人注意。崇王卻是笑的很甜,也不以官稱來稱呼,只是向着張佳木笑道:“請滿飲此杯。”

“殿下如此稱呼,”張佳木躬身道:“臣實在是當不起。”

“不怕。”崇王眼神中全是笑意,說的話也大有深意,只向着張佳木道:“這是母后特許的,早晨孤請了旨的,怕什麼。”

“是是,臣滿飲此杯就是。”張佳木大爲緊張,生怕這小親王爲了顯示與自己的不同常人的關係而大說特說,這會兒引人注意,實在不是什麼好主意。

朱元璋定製的時候,恐怕沒想到他的子孫沒過幾十年就落到巴結大臣的地步了,代王跪石彪只是一個開始,堂堂親王向總兵官下跪,這當然是皇家之恥。不過到了嘉靖年間,親王無聊和門子下棋,後來悔棋惱了,把人灌酒醉死,幹這種無賴事的無聊親王大有人在,而且言行舉止不堪者更多,甚至是魚肉鄉里,無惡不作,到最後明亡之時,李自成一路入京,順暢無比,士大夫無人願爲明朝效力也就算了,各地百姓爭相獻城,投降或是被俘的朱明藩王幾乎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全被殺害。

後來被清兵俘虜的弘光皇帝,永曆皇帝,並監國諸王,全數被殺,歷代亡國之慘,沒有過明者。好彩是朱元璋和他的子孫生育能力都很強,直系子孫數十萬,不然的話,沒準兒就能把一個皇朝的統治家族給殺光。

這自然是因爲親王制度實在是太成問題,皇子教育更是一團糟的原故。

眼前這兩年少年,已經超過十歲,但讀書還並不成體系,說話也不算很得體。當然,明朝的皇子教育最重皇太子,教授治國之道,並且由大臣名儒來教學,還算重視。但親王就完全不同,只是教給一些儒家經典,教親王在藩地上不要惹事生非,也就完了。

只是這樣的法子一旦出現易儲的情形,就會很糟糕。而且,就藩之國後的親王,也就是一頭頭的豬,根本毫無用處。

清朝的制度承明制的多,但有幾條相當漂亮的改進。最爲後人稱道的,便是皇子教育上的改革。清之皇子,早年是全部出來辦事,後來是全部集中起來讀書。前者尚且可能爭權奪利,但也很容易出人才,後者雖然可能在變通上稍差,但幾十年書讀下來,最少也不會是昏聵殘暴之君。

清之皇子,清早天不亮就開始提着燈籠上書房,先讀經史,然後是打布庫,練身體,『射』箭,接着還要練習清語,蒙語,書法,寫詩,一天下來,幾乎沒有閒下來的時候,從清建國之初到亡國,皇子教育確實是最爲值得稱道的國策。

至於大明,在皇太子的教育上,還算不弱於清,其實大明列帝,都很有稱道者。書法,書畫,見識,都很不弱。但同爲皇子的親王,還有各地的親郡王和宗室們,就實在是不成體統,而且在明中期前後,就已經是國家嚴重的負累了。

看着張佳木滿飲一杯,崇王極爲高興,小小臉上滿是得意之『色』,高興之餘,還不忘瞥一眼正在垂頭喪氣的德王一眼,眼神中,也滿是興奮之『色』。

張佳木不禁苦笑,自己的親事還沒定下來,看來周妃和崇王,甚至還有太子,恐怕都已經把自己算在他們的一邊了。

想來也不奇怪,宗族親誼就是這樣,自己原本就是太子一派,太子和重慶公主又是親兄妹,一母所出,這關係就更加親近了。

皇帝考慮同意這樁親事,恐怕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吧?

想到這個,張佳木倒是悚然而驚,眼前這位『摸』着大鬍子的皇帝,算計有這麼精明麼?說實在的,他倒是真不大相信就是了。

正在這裡腹誹的功夫,上位上的皇帝似乎也瞧着了張佳木,微笑着點了點頭,張佳木一楞,剛想有所表示,皇帝卻已經扭過頭去和別人說話去了。

一個多時辰之後,這一場奉天門大宴算是可以結束,皇帝一起身,衆臣跪送,等會兒可以再吃,也可以選擇在皇帝走後離宮回家。

衆人起座跪送之時,眼神卻只是看向張佳木。

這一次各人都以爲必定是趁着高興的勁頭,宣佈給張佳木封爵,但皇帝一無表示,甚至都不大提太子脫險的事,只是皇帝根本沒有提起此事,在場的人,除了少數人之外,誰不是掐尖般的機靈人物,光是這麼一點不對勁,已經就有無數人在盤算思忖其中的意味了。

不過,皇帝並沒有教大家想太久,臨行之際,皇帝似乎想起什麼來似的,向着大家朗聲一笑,大聲道:“對了,有件事,朕在這裡索『性』先說了吧。”

各人都是精神一振,與張佳木相熟的更是擠眉弄眼起來。

“彭城伯夫人保媒,太后也首肯了,朕想想也很不錯……嗯,朕的長女重慶公主『性』和善,能孝翁姑,手製衣履亦非難事,朕甚憐之。教她尚錦衣衛指揮張佳木,就是這樣了,回頭就有詔旨!”

此語一出,衆人先是一呆,然後便都是轟然一聲,嗡嗡如蠅蚊一般,議論起來。

賜婚的事是早有風聲,但大家以爲是先封爵,再接着賜婚,不料就是這般直接賜婚,這樣一來,張佳木雖然又有了駙馬都尉的身份,但一個爵位算是無形之中給剝奪了。

這真是奇哉怪哉了。

雖說駙馬等於伯爵,在衣飾車駕儀衛上和伯爵一樣,政治地位亦是相當。但伯爵可以世襲,駙馬卻是不能世襲的。

公主和張佳木生子,最多承襲指揮使一職,再下就更次一等,哪象封爵,世代不替,與國同休?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皇帝一邊賜婚,一邊減少了給張佳木的賞賜,這其中是什麼用意,就更加值得猜測一番了。

“臣,謝皇上天恩。”

倉促之中,張佳木甚至是被王增給推了一把,這纔想起趴在地上謝恩,一時之間,他也是無有什麼漂亮的話可說,而且,自己心裡百味雜陳,根本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嗯,卿是佳婿,朕心裡甚是歡喜。”皇帝也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張佳木,誇了一句之後,皇帝又想起什麼似的,向着衆人道:“張佳木有功亦不可就這麼不賞了,加特進光祿大夫,命賞宗人府事,一會也一併寫旨來看!”

掌宗人府對一個尚未正式成親的駙馬來說,簡直就是特別的拔擢。一聽到這個旨意,在場的人舒一口氣,看來,是皇帝對老成持重的焦敬不滿意,覺得鎮不住場面,只得令張佳木來坐鎮宗人府這個爛攤子。

既然又掌實權,再加上尚公主,加一個特進榮祿大夫,似乎也就過的去了。

年輕人,爬的太快,不是福氣是禍事啊。

這麼一想,便也算都想通了,立刻就有不少人過來,想向張佳木致意恭喜。

“你們不要急着賀他,”皇帝倒還沒急着走,他向着張佳木招手道:“你過來,朕有事要和你說,一會出去,再受他們的賀也不晚。”

“是。”張佳木這會子已經清醒過來,執掌宗人府這個擔子不輕,不過似乎也不能就換了一個伯爵,想必還有原因,因此他恭恭敬敬的答道:“臣尊旨。”

第562章 內閣第13章 舊識第602章 工匠第419章 應變第495章 埋伏第528章 朝旨第652章 裁撤第178章 明朝的情報員第409章 拜賀第410章 嫉妒第554章 伏子第244章 說礦第406章 盛衰第20章 變故突起第337章 儒臣第420章 翻盤第515章 君恩第696章 屏息第97章 當年事第385章 驚心動魄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六章 破陣第372章 相約第598章 詢問第182章 顧全大局第550章 生民第339章 不仁第381章 太平侯第295章 行宮第25章 打臉第379章 呈冊第696章 屏息第502章 宮保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97章 當年事第353章 恭候第621章 加薪第63章 發財大計第53章 彈劾第73章 心願第190章 斯文一脈第578章 風車第337章 儒臣第327章 重賞第334章 暴打第693章 底氣第300章 零一章國本第597章 威風第371章 收益第546章 謝恩第157章 算卦第81章 大變將起第380章 羣狼第664章 司法第299章 衝第169章 送行第21章 拼命!第54章 拍花子第510章 衆星拱月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633章 傾心第681章 波瀾第624章 變化第388章 約定第300章 零一章國本第404章 麥子第557章 正副使第四卷錦衣都督第三百三五章 羨慕第403章 人心第156章 太子露臉第226章 風水輪流轉第343章 韃子第546章 謝恩第71章 夜宵第540章 錢莊第564章 儲備第387章 明白第280章 一未來第88章 威風殺氣第308章 沸騰第408章 軍制第90章 新手下第396章 覓封侯第165章 徐府第232章 論政第551章 玻璃第46章 難搞的小隊第172章 結納第211章 過錦第200章 急智第15章 攪動風雲第297章 翻第685章 做絕第414章 消息第275章 出操第339章 不仁第592章 流言第404章 麥子第518章 舊友第637章 銀本
第562章 內閣第13章 舊識第602章 工匠第419章 應變第495章 埋伏第528章 朝旨第652章 裁撤第178章 明朝的情報員第409章 拜賀第410章 嫉妒第554章 伏子第244章 說礦第406章 盛衰第20章 變故突起第337章 儒臣第420章 翻盤第515章 君恩第696章 屏息第97章 當年事第385章 驚心動魄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六章 破陣第372章 相約第598章 詢問第182章 顧全大局第550章 生民第339章 不仁第381章 太平侯第295章 行宮第25章 打臉第379章 呈冊第696章 屏息第502章 宮保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97章 當年事第353章 恭候第621章 加薪第63章 發財大計第53章 彈劾第73章 心願第190章 斯文一脈第578章 風車第337章 儒臣第327章 重賞第334章 暴打第693章 底氣第300章 零一章國本第597章 威風第371章 收益第546章 謝恩第157章 算卦第81章 大變將起第380章 羣狼第664章 司法第299章 衝第169章 送行第21章 拼命!第54章 拍花子第510章 衆星拱月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633章 傾心第681章 波瀾第624章 變化第388章 約定第300章 零一章國本第404章 麥子第557章 正副使第四卷錦衣都督第三百三五章 羨慕第403章 人心第156章 太子露臉第226章 風水輪流轉第343章 韃子第546章 謝恩第71章 夜宵第540章 錢莊第564章 儲備第387章 明白第280章 一未來第88章 威風殺氣第308章 沸騰第408章 軍制第90章 新手下第396章 覓封侯第165章 徐府第232章 論政第551章 玻璃第46章 難搞的小隊第172章 結納第211章 過錦第200章 急智第15章 攪動風雲第297章 翻第685章 做絕第414章 消息第275章 出操第339章 不仁第592章 流言第404章 麥子第518章 舊友第637章 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