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周南女中

由於我才小學畢業,還得上學,而中山中學不收我,怕我動不動就發燒生病拖累他們。因此,父母把我一個人送到長沙的周南女中,念一年級。周南女中在湖南是有歷史的名較,在臺灣還有校友會。

我記得班上的導師是黎世芬老師。我到臺灣後近二十年,由臺中搬回臺北,常常在報紙上看到他的名字,當時是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我去拜望他,他看到我還記得我。我功課雖好,但老是生病,動不動就暈倒,發高燒,送醫院……。由於學生一律住校,家長把孩子託付給學校,校方有照顧的責任。他用湖南話說:“你這個娃兒,真是麻煩唷!”

在那短短的一學期,我書念得很好,凡事都很認真。日本人打進漢口時,我們學校參加長沙愛國大遊行,全市像沸騰一般。我參加學校鼓樂隊,老師問:“你要做什麼?”

我說:“我要敲大鼓。”

因爲那時候抗日的感受很強烈,一定要用大鼓才能表現出來。但我體重只有三十幾公斤,瘦得像只猴,根本背不動大鼓,黎老師成全我,叫一個壯一點的同學揹着鼓,我在旁邊敲。所以遊行時,我是打大鼓領隊的,這也反映出學校對由北方逃難來的學生的寬容與同情。

來臺灣後,我還留着一本當年的小小紀念冊,裡面有老師和同學們寫的一些祝福的話。在現實的劇變乏中,在育兒、烹堂二餐的空隙裡,有時我仍會想起屢弱的十三歲和長沙遊行時全市鼎沸的愛國心。以及自己在鼓聲中的惶惑與憤怒。

我們到湘鄉後兩個月,哥哥收到張大飛曲入伍訓練基地寫到學校的信,——他們的年輕教官中有幾位是黃埔八期到十二期的東北學生,知道中山中學到達湖南,落腳在湘鄉永豐鎮。

他信上第一句話就是問媽媽身體如何?(他不敢問,“她仍活着吧?”)請我們務必回信,他在信內寫了哥哥和我兩人的名字,或許是怕哥哥不一定回他的信。

信中,他也說明從軍的理由:“我已經十九歲了,畢業時超過二十歲,到時不一定考得上公立大學。日本人把我們逼成這樣,我也沒有心情唸書或等待一個沒把握的末來。我家有三個哥哥和弟弟,我如今如願考進了空軍官較,可以真正報效國家,爲我父親復仇。”

他說入伍不久即考入空軍官校,訓練很苦,但每天吃得很飽,“我自離開家。除了在南京你們家之外,很少吃這麼好的伙食。”體力好,入伍訓練也受得住。他問我有沒有看《聖經》?可以先從《新約》看起。哥哥在學校很忙,他命我立刻回信。

我到了長沙上週南女中時,給他回信說清楚家中和媽媽的身體情況,告訴他贈我的《聖經》放在腰袋裡,逃警報都帶着,只是不懂爲什麼耶穌說人打你的左臉,你連右臉也讓他打?

長沙在兩次大火前夕,處境日益艱難,父母只好把我先接回湘鄉,準備隨時再往前逃。

我至今仍記得我們在永豐鎮過的好日子。湖南有豐饒的物產、淳厚的民情和世代厚植的文風,湖南人因執着與自信常被人稱爲“湖南騾子”。那兒是個魚米之鄉,我今生走過很多地方,很少看到那樣肥美的蘿蔔和白菜。在戰火還沒有燒到的時候,日子過得太平安寧,與世隔絕,真像沈從文《邊城》裡翠翠的美好故鄉。

在《國立東北中山中學金禧紀念集》書中許多人也寫到,湖南湘鄉那近一年的學校生活雖仍在逃難申途,但山明水秀,豐衣足食,竟成爲一段美麗的回憶。

第9節 戰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2節 憶恩師第5節 渡不過的巨流河第1節 溯江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6節 外文系的天空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第10節 永別母校第15節 渡海第1節 臺北印象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8節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11節 大學聯考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11節 大學聯考第13節 六一慘案第2節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13節 六一慘案第2節 重溫二十歲的夢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第9節 從湘鄉逃到桂林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7節 臺灣的我們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第5節 童子軍日行一善的夢第4節 辭鄉第2節 白塔街女生宿舍第10節 雷、馬、屏、峨第7節 臺灣的我們楔子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10節 雷、馬、屏、峨第9節 從湘鄉逃到桂林第3節 十八張牀的閨房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第6節 從漢口逃到湘鄉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2節 鐵嶺齊家第14節 戰爭結束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4節 姻緣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11節 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第10節 北平, 臨時的家第6節 青春作伴還不了鄉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14節 戰爭結束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4節 國破家亡第11節 大學聯考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第2節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2節 重溫二十歲的夢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8節 周南女中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7節 一九四三春風遠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7節 一九四三春風遠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2節 再遇名師楔子第4節 學潮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3節 哲學系新生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3節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第4節 辭鄉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第2節 再遇名師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
第9節 戰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2節 憶恩師第5節 渡不過的巨流河第1節 溯江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6節 外文系的天空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第10節 永別母校第15節 渡海第1節 臺北印象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8節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11節 大學聯考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11節 大學聯考第13節 六一慘案第2節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13節 六一慘案第2節 重溫二十歲的夢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第9節 從湘鄉逃到桂林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7節 臺灣的我們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第5節 童子軍日行一善的夢第4節 辭鄉第2節 白塔街女生宿舍第10節 雷、馬、屏、峨第7節 臺灣的我們楔子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10節 雷、馬、屏、峨第9節 從湘鄉逃到桂林第3節 十八張牀的閨房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第6節 從漢口逃到湘鄉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2節 鐵嶺齊家第14節 戰爭結束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4節 姻緣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11節 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第10節 北平, 臨時的家第6節 青春作伴還不了鄉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14節 戰爭結束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4節 國破家亡第11節 大學聯考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第2節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2節 重溫二十歲的夢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8節 周南女中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7節 一九四三春風遠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7節 一九四三春風遠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2節 再遇名師楔子第4節 學潮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3節 哲學系新生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3節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第4節 辭鄉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第2節 再遇名師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