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青春作伴還不了鄉

這時大陸已全淪陷,在宣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民國十七年北伐成功時改爲北平),聲言要“解放”臺灣。臺北成了謠言之都,在我們“接船生涯”的極盛期(實際上,六十年後明白,那是中華民國最衰敗的年月),經常在我們那甘蔗板客廳出沒的,有幾位《中央社》的記者,是我哥哥的朋友。他們在勝利那一年大學畢業,對國家前途充滿了樂觀的期待。全國都認爲,八年艱困的抗日戰爭都打過了,延安出來的不是太大的問題。而這些年輕記者嚮往着自己也有機會像他們所欽佩的《中央社》名記者律鴻起,在抗戰初期冒長江上日艦之炮擊與槍林彈雨,隨守軍步行於硝煙瓦礫中,通過即將炸燬的橋口,寫出著名的採訪稿《暫別大武漢》鼓舞國人:“我們決在長期抗戰中戰勝日軍。”全國報紙均予刊載。一時洛陽紙貴。

陳嘉驥和我哥哥這一代的隨軍記者,在另一場戰爭中,看到杜津明、關麟徵、孫立人、鄭洞國、廖耀湘等名將。指揮作戰,深入戰場,見證那數十萬人在嚴寒中的艱苦與犧牲。其中與我全家最好的楊孔鑫,自重慶時代孤身離開河南家鄉到大後方讀書,與我哥哥政大外交系同學,抗戰時是我沙坪壩家中常客,是我母親記着不能讓他餓着、凍着的人。他後來派駐巴黎、倫敦特派員。回臺北公差時,到我家如同回家。另一位我全家老少全喜歡的鄭棟,戰後派往希臘大使館,已升任二等秘書,跟着文學譯著名家溫源寧大使,練就一身極好語言、外交基礎,可惜隨着國勢,失去了發展的機會。他未來臺灣,在國外謀生、漂流,未能伸展志業。

和我哥哥同去東北的隨軍記者陳嘉驥,性格明朗,河北人,但是他的國語也不合北京人標準,速度也不夠快捷。對事愛作研討,最愛辯論。他辯論有一獨特難忘風格,即奮戰不休,今日輸了,明日再來。繼續辯個暢快,但是他語不傷人,不傷和氣。來臺灣之後,仍難忘情東北戰地記者三年所見,曾寫了《白山黑水的悲歌》、《廢帝,英雄淚》、《東北狼煙》等書。二000年自費重印《東北變色記》。以親臨目睹且曾報導之史實整理成一份相當翔實且客觀之信史,在自序中說。“退休多年,轉眼已屆八旬,每在閒時閉目遐思,仍多爲東北往事。在撰《東北變色記》時,每因東北不應變色,而竟變色,擱筆長嘆!始則誤於蘇俄背信,再則誤於美國之調停,三則誤於將帥失和……終導致號稱三十萬大軍,在俄頃之間崩潰於遼西!”那三年所見,場面之大,風雲之詭譎,是他三十年也忘不了的血淚史。

這些《中央社》的記者當然有許許多多新聞,能上報的和不能上報的,洶涌而至;傳聞,共匪說解放臺灣之時,不降者北經淡水跳海,中部去新竹跳海,南部去鵝

鑾鼻。這時,我在武大團契的契友彭延德在臺灣找不到合意工作要回上海,裕昌和我送他去基隆碼頭搭船。那艘船上擠滿了人,連船尾都有人用繩子綁着自己的身子半懸在外,只求能回到上海,至少可以和家人在一起面對變局。我們有穩定的工作,已經決定留在臺灣,把僅有的六個銀洋送給他作盤纏,分別時末想到今生不能再相見。

在失去一切之後,來到臺灣時,他們全仍未滿三十歲,那時尚不知,輝煌的大篇章永遠無緣寫出了。臺灣局勢最混亂的時候,我哥嫂第一個女兒出生,爲了應變,他在臺北南昌街祖了一間小木屋準備開一小型輾米廠(在西南逃難途中,他看到在變局中,各地的輾米店皆可存活)。那木屋上有一個相當矮的二層樓,他的幾位好友和我們常常在晚飯後去看看;他們的辯論會與棋局同樣熱烈,記者資料多,對往事,對現狀,意見充沛,言語激烈。青年人的豪情在那陋室中迴盪不已,有時客人一面走下木梯,一面仍在回頭辯論,相約明日黃昏再來,大家悲憤、傍徨之心暫時得以紓解。當日情景,半世紀後回首,反而成了溫暖的記憶。之後各自成家四散,再也沒有那般風雲際會了。

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4節 國破家亡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5節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7節 臺灣的我們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7節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4節 辭鄉第8節 大轟炸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13節 六一慘案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14節 戰爭結束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2節 憶恩師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8節 周南女中第1節 進軍世界文壇英譯《中國現代文學選集》第2節 白塔街女生宿舍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4節 國破家亡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5節 教學領域的拓展第1節 進軍世界文壇英譯《中國現代文學選集》第1節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15節 渡海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5節 童子軍日行一善的夢第8節 周南女中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3節 奏錯了的樂曲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8節 英雄的墓碑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8節 大轟炸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4節 辭鄉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2節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9節 從湘鄉逃到桂林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3節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2節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4節 姻緣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2節 七七事變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4節 辭鄉第5節 教學領域的拓展第2節 鐵嶺齊家第2節 鐵嶺齊家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第6節 從漢口逃到湘鄉第14節 戰爭結束第5節 渡不過的巨流河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1節 溯江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7節 開花的城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11節 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
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4節 國破家亡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5節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7節 臺灣的我們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7節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4節 辭鄉第8節 大轟炸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13節 六一慘案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14節 戰爭結束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2節 憶恩師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8節 周南女中第1節 進軍世界文壇英譯《中國現代文學選集》第2節 白塔街女生宿舍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4節 國破家亡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5節 教學領域的拓展第1節 進軍世界文壇英譯《中國現代文學選集》第1節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15節 渡海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5節 童子軍日行一善的夢第8節 周南女中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3節 奏錯了的樂曲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8節 英雄的墓碑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8節 大轟炸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4節 辭鄉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2節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9節 從湘鄉逃到桂林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3節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2節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4節 姻緣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2節 七七事變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4節 辭鄉第5節 教學領域的拓展第2節 鐵嶺齊家第2節 鐵嶺齊家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第6節 從漢口逃到湘鄉第14節 戰爭結束第5節 渡不過的巨流河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1節 溯江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7節 開花的城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11節 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