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立志將中國建設成現代化國家的父親,在牧草中哭泣的母親,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東北流亡學子,初識文學滋味的南開少女,含淚朗誦雪萊和濟慈的朱光潛;那盛開鐵石芍藥的故鄉,那波濤滾滾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風裡、隘口邊回頭探望的少年張大飛六十年來,作者讀書、教書,寫評論文章,卻一直念念不忘當年事郭鬆齡在東北家鄉爲厚植國力反抗軍閥的兵諫;抗戰初起,二十九軍浴血守衛華北,犧牲之壯烈;南京大屠殺,國都化爲鬼蜮的悲痛;保衛大武漢,民心覺醒,誓做決不投降的中國人之慷慨激昂;奪回臺兒莊的激勵;一步步攀登跋涉湘桂路、川黔路奔往重慶,絕處逢生的盼望;在四川、在滇緬公路上誓死守土的英勇戰士的容顏,堅毅如在眼前;那一張張呼喊同胞、凝聚人心的戰報、文告、號外,在作者心中仍墨跡未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