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看護班長



紅四軍醫院駐紮在通江縣的洪口場,這裡峰巒疊起,鬱鬱蔥蔥,婉蜓曲折的土路上總有部隊和擔架隊進進出出,前方戰事吃緊,後方也分外忙碌。

最近炎林的個子蹭蹭地往上竄,他冷不丁的長高了,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軍裝就短了一大截。原來他還沒有醫院女兵的個子高,現在可是超過她們半個頭了,炎林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意氣風發,連走路也挺起了胸膛。

渾身漾溢着青春活力的炎林看上去十分精幹,濃眉大眼帥氣十足,瘦是瘦了點但還算結實,輪廓硬朗的臉龐上漸漸抹去了青澀的痕跡。

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在血淋淋的傷員面前他心不慌手不抖,別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做。院裡同志都誇他工作認真負責、膽大心細,有過人的膽量。

不久,院裡根椐炎林的工作表現將他提爲看護班長,專門負責給傷員幹部連的營以上幹部換藥。

這天擔架隊送來一個傷員,頭上戴着國民黨軍帽,大家側目一看還是個上校軍銜,他雙目緊閉躺在擔架上。幫忙晾曬牀單的婦女隊同志小聲嘀咕道:“這樣的人還擡來搶救?咱們的戰士都搶救不贏呢!”

幹部找到醫院政委轉達軍長的意思,要馬上搶救國民黨軍官,炎林接到任務帶着兩個看護趕來。

排隊等待救治的傷員氣憤的說:“難道我們的命還抵不上一個國民黨軍官?他後來憑什麼先看?又不是國民黨軍隊還講個官大一級壓死人,不行!讓他到後面排隊去!”

炎林奉命搶救,儘管他們在戰場上是敵人,但救死扶傷是他的義務。他掀開搭在軍官身上的軍裝見腸子已掉出來,急忙對看護喊道:“快準備!馬上給他縫合......”手術室裡沒有空位,炎林只能就地搶救。

軍官並不買帳,張口罵道:“混蛋!你們的醫生都死光了?讓一個嘴上無毛的楞小子給我縫合?滾開......”軍官受

傷後中氣不足,聲音不高,口氣卻盛氣凌人。傷員都徵住了,來院治傷的紅軍戰士從不挑揀,能得到救治就很滿足了。

見軍官躺在擔架上還在耍威風,真是太可氣了,一個傷員戰士粗着嗓子朝他吼道:“你不過是個俘虜,算老幾呀?又不是我們請來的客人!給你醫治是我們的醫生救死扶傷,真不知好歹!”

“一個俘虜有什麼好神氣的?真是斜門兒!”傷員們氣得臉紅脖子粗的瞪着俘虜軍官,炎林擺擺手,救人要緊!

他戴上手套要把腸子塞進肚子裡,俘虜不配合還擋住他的手叫着,“滾!滾開!”軍官不管紅軍傷員對他的態度如何,任性的拒絕救治。

“上綁帶!”炎林回頭交待,看護在擔架兩旁將軍官兩手固定,壓住扭動的身軀不讓他亂動,炎林將帶血的腸子塞進腹部進行清創逢合,四周一片安靜再也沒人出聲,他們從白衣戰士身上理解了救死扶傷的真正含意,炎林很快完成逢合。

當他轉身離去時褲腿被軍官拉住,他發出微弱的聲音:“謝謝你!對不起,我太小看你......”

聽見這話炎林竟朝他笑了,告訴他道:“你已經沒有危險了,放心吧。”。

這一切都被政委看在眼裡,他點點頭,堅信紅軍是以一個白衣戰士的職業道德征服了國民黨軍官,也征服了在場的紅軍傷員。

炎林的表哥詹明山聽說他留在紅四軍醫院,託戰友捎話給他,“好好幹!給我們黃陂人爭氣!”他有理髮手藝,一直在十二師部隊給戰士們理髮,覺得自己沒有進取,但他希望炎林進步。

那時入團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羣衆關係好,二是要給人做思想工作,看有沒有給人談過話。炎林找不到合適的談話對象,趁睡覺休息時他跑去炊事班幫廚,一面幫忙煮飯和刷鍋一面說:“老班長!飯一定要做好啊,咱們有那麼多傷員,飯要夠吃才行啊!”炎林也不

知談什麼,象個幹部似的說了一通。

老班長笑道:“呵呵,我吃這碗飯成天干的就是這事!我還不知道嗎?你這小鬼是怎麼啦?”團支部下來調查,炊事班長爲他說了不少好話。“這小子不錯!跑來幫廚踏實肯幹,還幫助我端正思想呢!”團幹部一聽就笑了,不久發展他入了團,再次成爲共青團員。

象往常一樣炎林吃了早飯後就開始忙碌,認認真真的的工作,沒有一絲毫的馬虎。炎林手中端着托盤,裡面放有注射器和消毒用品還有刀剪紗布繃帶等,他和一羣看護向病房走去。

不等炎林走進病房,院長的警衛員從後面匆匆跑來,“班長,院長讓你和看護長馬上去開會。”

“好!我馬上就去!”

“杜醫生,你替我帶班裡的看護打針換藥,院長讓我去開個會。”炎林放下手中的托盤對身邊一位女醫生說道,雖然她現在已經不是醫生了,但炎林依舊還是這麼稱呼她。

“行,你去吧。”杜醫生爽快的應道。

都說這位杜醫生是跟一個首長走得很近才被降職,下放到炎林手下當看護她毫無怨言。她曾私下裡對炎林說過:“我參加紅軍是爲了幹革命,那些流言非語只當是耳旁風。”她泰然處之的方式讓炎林很是佩服,對別人的議論和上面的處分炎林不便多說,一切以工作爲重。

杜醫生長得很好看,她笑起來的模樣很迷人,就象花兒一樣的美麗。因爲姓杜,大家都管她叫杜鵑花,她也樂意接受。她總是笑着說:“杜鵑花沒有什麼不好啊,在山野中迎風綻放、紅紅簇簇的,我喜歡。”傷員和男兵從身邊經過都要對她多看上幾眼,她美麗的容貌讓人賞心悅目。

長征走出草地以後她去了總醫院隨四方面軍過黃河,西路軍在河西走廊作戰,部隊被國民黨馬步芳部包圍,她犧牲在蒼涼的祁連山,這朵美麗的杜鵑花永遠留在了冰天雪地的西北高原。

(本章完)

第四節 奪槍第九節 收容隊楔子第三節 豫西獨立支隊遊擊大隊第三節 結婚進行時第七節 中原軍區第一節 冒死搶奪軍裝第一節 考驗意志第五節 揮刀上陣第五節 捨生忘死的戰友第七節 潢光戰役及麻城之戰(上)第四節 除暴安良第二節 虎口脫險第二節 一支幹部武工隊第二節 挺進會寧第七節 前線救護第二節 衝過平漢鐵路第一節 看護班長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二節 紅四軍醫院(二)第一節 小丫環第四節 救命的小紙條第二節 被捕第二節 一支幹部武工隊第四節 激戰進行時(下)第八節 堅強的重傷員第三節 有趣的皮涼鞋(下)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二節 戰鬥中負傷第三節 結婚進行時第十節 走出草地第二節 鎮原練兵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一節 趕盡殺絕第二節 秀才改名第四節 義無反顧第一節 親人的期盼第三節 紅四軍醫院(三)第二節 紅四軍醫院(二)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七節 再越秦嶺第一節 趕盡殺絕第一節 看護班長第七節 前線救護第二節 被捕第九節 尋找主力第三節 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第七節 再越秦嶺第九節 尋找主力第六節 別開生面的自主經營第七節 艱難的決擇第一節 保存革命火種第二節 夜渡漢江(下)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四節 心連心第二節 從延安出發第二節 鎮原練兵第四節 翻越秦嶺(下)第七節 中原軍區第一節 冒死搶奪軍裝第六節 西行歲月(上)第二節 佃戶第一節 親人的期盼第三節 揀回一條命第四節 動員參軍第二節 秀才改名第三節 站崗放哨第三節 猴子惹禍第七節 艱難的決擇第六節 忠誠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四節 三八五旅宣傳隊第四節 救命的小紙條第三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二)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六節 夜上大巴山第五節 激戰漢中(上)第二節 秀才改名第三節 行軍趕路忙第二節 迫在眉睫第五節 爲劉鄧大軍籌冬衣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一節 趕盡殺絕第四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 (三)第四節 激戰進行時(下)第一節 初過草地第一節 延安緊急電報第二節 挺進會寧第六節 西行歲月(上)第五節 斬草除根第四節 除暴安良第一節 保存革命火種第一節 秘密武裝交通員第二節 虎口脫險第五節 斬草除根第三節 行軍趕路忙第二節 少年先鋒隊童子團第三節 結婚進行時第八節 保衛根據地
第四節 奪槍第九節 收容隊楔子第三節 豫西獨立支隊遊擊大隊第三節 結婚進行時第七節 中原軍區第一節 冒死搶奪軍裝第一節 考驗意志第五節 揮刀上陣第五節 捨生忘死的戰友第七節 潢光戰役及麻城之戰(上)第四節 除暴安良第二節 虎口脫險第二節 一支幹部武工隊第二節 挺進會寧第七節 前線救護第二節 衝過平漢鐵路第一節 看護班長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二節 紅四軍醫院(二)第一節 小丫環第四節 救命的小紙條第二節 被捕第二節 一支幹部武工隊第四節 激戰進行時(下)第八節 堅強的重傷員第三節 有趣的皮涼鞋(下)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二節 戰鬥中負傷第三節 結婚進行時第十節 走出草地第二節 鎮原練兵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一節 趕盡殺絕第二節 秀才改名第四節 義無反顧第一節 親人的期盼第三節 紅四軍醫院(三)第二節 紅四軍醫院(二)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七節 再越秦嶺第一節 趕盡殺絕第一節 看護班長第七節 前線救護第二節 被捕第九節 尋找主力第三節 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第七節 再越秦嶺第九節 尋找主力第六節 別開生面的自主經營第七節 艱難的決擇第一節 保存革命火種第二節 夜渡漢江(下)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四節 心連心第二節 從延安出發第二節 鎮原練兵第四節 翻越秦嶺(下)第七節 中原軍區第一節 冒死搶奪軍裝第六節 西行歲月(上)第二節 佃戶第一節 親人的期盼第三節 揀回一條命第四節 動員參軍第二節 秀才改名第三節 站崗放哨第三節 猴子惹禍第七節 艱難的決擇第六節 忠誠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四節 三八五旅宣傳隊第四節 救命的小紙條第三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二)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六節 夜上大巴山第五節 激戰漢中(上)第二節 秀才改名第三節 行軍趕路忙第二節 迫在眉睫第五節 爲劉鄧大軍籌冬衣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一節 趕盡殺絕第四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 (三)第四節 激戰進行時(下)第一節 初過草地第一節 延安緊急電報第二節 挺進會寧第六節 西行歲月(上)第五節 斬草除根第四節 除暴安良第一節 保存革命火種第一節 秘密武裝交通員第二節 虎口脫險第五節 斬草除根第三節 行軍趕路忙第二節 少年先鋒隊童子團第三節 結婚進行時第八節 保衛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