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美麗的木蘭湖座落在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既過去的黃陂縣塔爾崗地區。隨着時代的變遷,如今它已成爲武漢的後花園,高山出平湖,這裡的湖水清澈如鏡,翡翠般似柔似綠,湖周青山環抱,綠樹掩映,空氣中瀰漫着大自然的清新氣息。

迎着初升的太陽,一羣兩、三百隻的黃嘴白鷺展開羽翅、划着優美的弧線從湖上掠過。美麗的牛白鷺撲騰撲騰從林中鑽出,黃頭紅嘴五彩斑斕的模樣煞是可愛,它們歡快地啼叫着在低空飛翔;紅頭紅頸的小池鷺也三五成羣從後面款款追來,鷺鳥如水上仙子般在湖面上輕盈地飛舞,鳥語聲聲不絕於耳。

雌雄魚相互追逐嬉戲不時躍出水面,箭一般射出來的魚兒旋轉着靈活的身體象在表演水上芭蕾,白色的魚肚泛着銀光,拍打水面濺起一串串水珠又變成朵朵綻放的浪花,魚兒悠然自得穿梭在水中王國。

萬物有靈,美妙動人的湖光山色交織成一幅野趣成輝的天然畫卷,她寧靜、祥和、豐滿、嫵猸、令人陶醉。

幽靜的湖畔深藏着流芳百世的動人故事,從保留完好的木蘭將軍廟和將軍墓碑石追述到久遠的唐朝年間。

相傳, 花木蘭自幼在這裡操戈習武,飲馬馳騁於湖塘天堰。她十八歲替衰老的父親從軍,“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爲保衛疆土效忠祖國,同在軍中的將士們“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她拒絕天子賞賜不願在朝爲官,衣錦還鄉孝順年邁的父母,壽終九十,唐太宗深爲感動晉封花木蘭爲昭烈將軍。據當地人說,花木蘭姓朱,就葬於木蘭山北處。

從古到今,關於花木蘭的故鄉在哪裡紛說不一,無論哪種說法,都出自人民對她的愛戴。

從大革命末期,塔爾崗地區就成爲革命老區,有董必武、李先念、劉華清,徐海東等一批革命家在此從事革命活動。

從木蘭湖到木蘭山僅有六、七裡地,木蘭山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的誕生地,又是宗教聖地, 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之說。此地常年人來人往香火不斷,求神拜佛者絡繹不絕,是各路人等聚集之地。

故事的主人公朱炎林兒時的名字叫朱承先,他的家鄉在塔耳崗地區北面的朱家嘴,這裡的地形複雜高坡溝壑灌木叢生,一年四季清澈的流水沿着翠綠的山澗緩緩而瀉。

據村裡老人講,在承先他爺爺的五代之上,有朱家五兄弟來到此地開荒耕地,生兒育女,一百多年後,這裡逐漸形成了村莊。他們日升而作,日落而息,過着和睦相處的淳樸生活。

年復一年,村裡娶進來嫁出去的人逐漸增多,村裡也有了旁氏外姓。

村裡的禹廟很多,老百姓靠天吃飯,他們虔誠地拜菩薩求雨,期盼當年有個好天帶來好收成。

村裡有個很大的天堰,老家的祠堂就建在天堰旁,祠堂裡面中矩中規分上下幾層擺放着朱家的家譜。

解放後,黃陂縣十萬多農民大軍參加修建木蘭湖大壩,僅湖面就擴大爲二十平方公里的面積,將朱家嘴村莊和湖塘天堰徹底淹沒。

如今,老家的祠堂和農莊早已沉入在木蘭湖中央,朱家嘴也不復存在,站在現在的村口前,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木蘭湖管委會”幾個大字。

山鄉鉅變,湖水灌溉了近百萬畝良田,給家鄉人民的生活帶來很大變化,也爲木蘭湖鄉的村民創造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本章完)

第四節 還債第一節 小丫環第二節 仁仟的家庭第五節 血戰百丈關第五節 果斷撤離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五節 勸降第一節 肩負使命第一節 紅四軍醫院(一)第四節 激戰進行時(下)第四節 婦女獨立團.馬玉蓮第一節 肩負使命第一節 一場風波第一節 陰差陽錯第六節 紅孩子第三節 猴子惹禍第三節 豫西獨立支隊遊擊大隊第三節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五節 激戰漢中(上)第八節 出手相救第四節 填糞坑第二節 猛子兄弟第九節 凱旋歸來第六節 任重道遠第一節 親人的期盼第八節 嚴懲叛徒第九節 悟仙山下的戰鬥第三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二)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六節 向五師靠攏第六節 任重道遠第四節 翻越秦嶺(下)第五節 一次偵察失誤第二節 戰鬥中負傷第二節 二五八團.三八五營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五節 斬草除根第三節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六節 任重道遠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一節 叛逆第九節 收容隊第五節 東路第三節 在*身邊第七節 前線救護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一節 進駐洪口場第八節 保衛根據地第五節 揮刀上陣第三節 逃兵第三節 窮苦家庭第六節 西行歲月(上)第四節 奪槍第五節 爲劉鄧大軍籌冬衣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五節 揮刀上陣第二節 小云參軍第三節 悲壯的西路軍第四節 婦女獨立團.馬玉蓮第六節 激戰漢中(下)第二節 二五八團.三八五營第三節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三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二)第一節 叛逆第五節 斬草除根第十節 走出草地第七節 再越秦嶺第五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四)第四節 刺刀見紅第三節 悲壯的西路軍第一節 光榮而艱鉅的使命第五節 捨生忘死的戰友第六節 深入虎穴第三節 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第一節 兩次暴動第四節 回家探親第三節 窮苦家庭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六節 紅孩子第一節 秘密武裝交通員第二節 紅四軍醫院(二)第六節 英雄無悔第二節 衝過平漢鐵路第一節 保存革命火種第六節 英雄無悔第四節 填糞坑第五節 放牛娃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八節 又少了一個班第八節 出手相救第二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一)第七節 革命尚未成功第五節 果斷撤離第二節 被捕第一節 趕盡殺絕第一節 三八五旅教導隊第四節 還債第九節 收容隊第四節 動員參軍第七節 潢光戰役及麻城之戰(上)
第四節 還債第一節 小丫環第二節 仁仟的家庭第五節 血戰百丈關第五節 果斷撤離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五節 勸降第一節 肩負使命第一節 紅四軍醫院(一)第四節 激戰進行時(下)第四節 婦女獨立團.馬玉蓮第一節 肩負使命第一節 一場風波第一節 陰差陽錯第六節 紅孩子第三節 猴子惹禍第三節 豫西獨立支隊遊擊大隊第三節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五節 激戰漢中(上)第八節 出手相救第四節 填糞坑第二節 猛子兄弟第九節 凱旋歸來第六節 任重道遠第一節 親人的期盼第八節 嚴懲叛徒第九節 悟仙山下的戰鬥第三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二)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六節 向五師靠攏第六節 任重道遠第四節 翻越秦嶺(下)第五節 一次偵察失誤第二節 戰鬥中負傷第二節 二五八團.三八五營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五節 斬草除根第三節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六節 任重道遠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一節 叛逆第九節 收容隊第五節 東路第三節 在*身邊第七節 前線救護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一節 進駐洪口場第八節 保衛根據地第五節 揮刀上陣第三節 逃兵第三節 窮苦家庭第六節 西行歲月(上)第四節 奪槍第五節 爲劉鄧大軍籌冬衣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五節 揮刀上陣第二節 小云參軍第三節 悲壯的西路軍第四節 婦女獨立團.馬玉蓮第六節 激戰漢中(下)第二節 二五八團.三八五營第三節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三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二)第一節 叛逆第五節 斬草除根第十節 走出草地第七節 再越秦嶺第五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四)第四節 刺刀見紅第三節 悲壯的西路軍第一節 光榮而艱鉅的使命第五節 捨生忘死的戰友第六節 深入虎穴第三節 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第一節 兩次暴動第四節 回家探親第三節 窮苦家庭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六節 紅孩子第一節 秘密武裝交通員第二節 紅四軍醫院(二)第六節 英雄無悔第二節 衝過平漢鐵路第一節 保存革命火種第六節 英雄無悔第四節 填糞坑第五節 放牛娃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八節 又少了一個班第八節 出手相救第二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一)第七節 革命尚未成功第五節 果斷撤離第二節 被捕第一節 趕盡殺絕第一節 三八五旅教導隊第四節 還債第九節 收容隊第四節 動員參軍第七節 潢光戰役及麻城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