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小丫環



小云的家鄉在安徽舒城縣一個小鎮,父親很早就離開人世,母親在鎮上替人縫縫補補維持生計,辛苦拉扯三個孩子,母女四人相依爲命。快過年了,有錢人家放起煙花炮竹歡天喜地好不熱鬧,窮人家的孩子只能在街上看熱鬧。

小妹看到高興時笑出聲,一個過路的先生尋聲望去見兩個小姑娘長得眉清目秀,大的約十六、七歲看上去很安靜,連笑也不出聲,就象一汪靜靜的湖水,很美。小的十二、三歲,天真活潑。

“姐姐,我們買一個小花燈吧。”

“不行,媽媽賺錢不容易。”身後的先生望着懂事的孩子搖搖頭。

“給我拿一對小花燈!”先生想把小花燈送給小姐妹,姐姐不要陌生人的東西,拉着小妹扭頭回到家。

先生想了一下加快腳步尾隨小姐妹來到同住一鎮的家中,母親詫異的放下手裡的針線默默站起來請他坐,心裡一陣忐忑。先生開門見山道:“鄙人是縣城中學教務處主任,家中五歲的兒子整天鬧着找姐姐玩耍,下人都哄不住他。您看小妹能不能上我家陪他玩耍?”先生幾房姨太太都生女孩,大房生個傻兒子。

母親知道這是讓小女兒去當使喚丫頭,見先生知書達禮又很客氣,想來到這樣的大戶人家也不會吃多少苦,便答應了。

小妹被帶到先生家,氣派的大四合院庭院中的花朵徐徐開放,主人家中有背槍的勤務兵和家丁,他在縣裡兼任國民黨聯防主任。

幾個妖嬈的女人在客廳打麻將,煙霧撩繞。大太太身穿花旗袍燙着捲髮皮膚白淨,花枝招展的二姨太用厚厚的濃妝遮住臉上的雀斑,嬌滴滴地聲音讓小妹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最年青的太太比小妹大不了幾歲,她握着一塊真絲繡花手帕嗲嗲地笑着。

老管家帶她來到後院,一個

傻傻的小男孩歪着頭東躲西藏,慌里慌張不知在幹啥。“小寶,過來看姐姐。”傻小寶和小妹兩人睜大眼睛呆呆的對看。

“以後你們就在一起玩啊。”管家轉身離開。小寶往地上一蹲,“我要喝水,喝水!”小妹連忙去找開水,等她回來小寶拉了一褲檔稀,他把屎往臉上抹,大太太狠毒的眼光射向小妹讓她不寒而慄。

先生說以後就叫他老爺,他看上去也就三十多歲。小寶歪着頭拽着父親的手高興的大聲喊道:“老爺,老爺爺!”老爺哭笑不得。

三房太太仗着老爺有錢有勢,對鎮上老百姓從不放在眼裡,養成白吃白拿的惡習。二太太扭動腰枝對小妹大呼小叫道:“小妹,去絲莊取兩塊絲綢緞子回來,告訴老闆,是我上午看好的那兩塊,不要弄錯了啊。”小妹巴不得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氣。

她來到絲莊,“孩子,你是剛來的吧,她們這是明搶暗奪啊!誰敢上門要錢?那個國民黨聯防主任誰惹得起呀?自認倒黴吧!”

“小妹!快去給我割半斤豬肝,我想吃豬肝湯了。”三姨太矯滴滴的走來,小妹怯生生問她拿錢,三姨太勃然大怒一巴掌扇過來,“你懂不懂規矩?賒帳!”她一付母夜叉的樣子。

“小妹!我要吃鯽魚,去選半斤重一條的,小了不要啊!”姨太太口氣很大,拿這要那統統賒帳。小妹憎恨姨太太這種沒臉沒皮的人,小小年紀的她沒辦法反抗。

老爺從不過問家事,不知幾個姨太太在背後給他背了多少黑鍋。她們把自己的錢看得比窮人的命還金貴,把窮人的血汗錢卻不當一回事,白吃白喝白拿自己還不出面。小妹整天被這幫吃人不吐骨頭的姨太太呼來喚去還被挨打受氣,她連想死的心都有了。

幾個姨太太輸了牌就拿小妹出氣,對她又打又罵。小妹哭

着跑回自己家,母親見她額頭流血,她放下針線擼起女兒的袖子一看,到處都被掐得青一塊紫一塊,母女傷心的抱頭痛哭,母親下決心不讓她再去受罪。

姨太太讓家丁揹着槍找上門來,小妹被押回去,她在老爺家一呆就是三年,吃盡了苦頭。

小妹送小姐上學後默默站在門外聽老師講課,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慢慢也能念些字。

勾二口鎮上很熱鬧,南來北往的人總要從這裡經過。四八年冬季國民黨部隊住在這裡,不久人們看見國民黨部隊匆匆忙忙離去。一晃到了四九年四月,鎮上來了解放軍,大部隊每天從鎮上經過並進行宣傳,十來天裡小妹竟一點也不知道。

老爺從縣裡回來臉色很不好看,從不發火的他把幾個打牌的姨太太罵得狗血淋頭。“共軍都打到家門口了!你們還在家裡吃喝玩樂?還不趕快收拾軟細,情況不對就準備逃跑!”

“有那麼嚴重嗎?”二太太驚叫着,老爺不滿的看她一眼,她不敢再說話。

“他們不一定呆得住,這些天你們不要隨便出門。”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小妹聽到這話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能讓壞人害怕的人定是好人,小妹拿定主意要逃出虎狼窩,沒有人能幫助自己,她在尋找機會。

“小妹!你死到哪去了?”三姨太翻着白眼讓小妹給她賒紅糖和五花肉,她說想吃紅燒肉。機會來了!小妹幾乎是一路小跑奔回家,她要向小姐妹打聽解放軍收不收女兵,她只想跟着大軍跑得越遠越好。

她剛跑到自家門口,還沒進屋就發現大軍就住在她家對門,這個發現讓她高興的跳起來,她一頭扎進去見小姐妹小秀穿了一身新軍裝,頭髮被剪得短短的顯得可精神了,沒想到她和自己一般大還能當兵,小妹站在一旁目不轉睛看着她。

(本章完)

第五節 五龍臺戰鬥第三節 長征路上的女兵第九節 漫川關前的決定第二節 鎮原練兵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三節 行軍趕路忙第二節 紅四軍醫院(二)第三節 窮苦家庭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一節 緊急行動第二節 入朝參觀團第七節 潢光戰役及麻城之戰(上)第六節 向五師靠攏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六節 夜上大巴山第二節 七七○團第七節 革命尚未成功第二節 挺進會寧第二節 女兵護理班第五節 斬草除根第三節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四節 還債第一節 十八軍五十三師第八節 潢光戰役及麻城之戰 (下)第一節 西安告急.援西軍第一節 一場風波第二節 始料未及第二節 女兵護理班第二節 入朝參觀團第四節 生產戰鬥兩不誤第五節 一次偵察失誤第一節 小丫環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四節 除暴安良第二節 秀才改名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三節 護送司令員開會第七節 前線救護第一節 歡迎會第三節 護送司令員開會第一節 紅四軍醫院(一)第三節 猴子惹禍第二節 仁仟的家庭第三節 戲中有戲第七節 革命尚未成功第三節 護送司令員開會第三節 逃兵第一節 改編進行時第一節 趕盡殺絕第二節 生命誠可貴第五節 血戰百丈關第三節 激戰進行時(上)第三節 壯士斷腕第四節 紅四軍醫院(四)第七節 阻擊第一節 初過草地第二節 有趣的皮涼鞋(上)第七節 西行歲月(中)第三節 豫西獨立支隊遊擊大隊第三節 行軍趕路忙第四節 除暴安良第一節 叛逆第五節 忙碌的童子團第七節 縱身跳崖第二節 二五八團.三八五營第七節 前線救護第一節 考驗意志第三節 揀回一條命第一節 小丫環第九節 尋找主力第五節 勸降第八節 出手相救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四節 敵情複雜第六節 激戰漢中(下)第二節 翻越秦嶺(上)第一節 西南軍大八分校第五節 轉移途中第九節 悟仙山下的戰鬥第二節 被捕第一節 光榮而艱鉅的使命第二節 迫在眉睫第三節 悲壯的西路軍第四節 回家探親第四節 紅四軍醫院(四)第二節 迫在眉睫第一節 延安緊急電報第三節 豫西獨立支隊遊擊大隊第一節 初過草地第三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二)第三節 窮苦家庭第五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四)第七節 八路軍過年國軍湊熱鬧楔子第一節 死亡威脅第一節 兩次暴動第九節 收容隊第九節 凱旋歸來
第五節 五龍臺戰鬥第三節 長征路上的女兵第九節 漫川關前的決定第二節 鎮原練兵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三節 行軍趕路忙第二節 紅四軍醫院(二)第三節 窮苦家庭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一節 緊急行動第二節 入朝參觀團第七節 潢光戰役及麻城之戰(上)第六節 向五師靠攏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六節 夜上大巴山第二節 七七○團第七節 革命尚未成功第二節 挺進會寧第二節 女兵護理班第五節 斬草除根第三節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四節 還債第一節 十八軍五十三師第八節 潢光戰役及麻城之戰 (下)第一節 西安告急.援西軍第一節 一場風波第二節 始料未及第二節 女兵護理班第二節 入朝參觀團第四節 生產戰鬥兩不誤第五節 一次偵察失誤第一節 小丫環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四節 除暴安良第二節 秀才改名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三節 護送司令員開會第七節 前線救護第一節 歡迎會第三節 護送司令員開會第一節 紅四軍醫院(一)第三節 猴子惹禍第二節 仁仟的家庭第三節 戲中有戲第七節 革命尚未成功第三節 護送司令員開會第三節 逃兵第一節 改編進行時第一節 趕盡殺絕第二節 生命誠可貴第五節 血戰百丈關第三節 激戰進行時(上)第三節 壯士斷腕第四節 紅四軍醫院(四)第七節 阻擊第一節 初過草地第二節 有趣的皮涼鞋(上)第七節 西行歲月(中)第三節 豫西獨立支隊遊擊大隊第三節 行軍趕路忙第四節 除暴安良第一節 叛逆第五節 忙碌的童子團第七節 縱身跳崖第二節 二五八團.三八五營第七節 前線救護第一節 考驗意志第三節 揀回一條命第一節 小丫環第九節 尋找主力第五節 勸降第八節 出手相救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四節 敵情複雜第六節 激戰漢中(下)第二節 翻越秦嶺(上)第一節 西南軍大八分校第五節 轉移途中第九節 悟仙山下的戰鬥第二節 被捕第一節 光榮而艱鉅的使命第二節 迫在眉睫第三節 悲壯的西路軍第四節 回家探親第四節 紅四軍醫院(四)第二節 迫在眉睫第一節 延安緊急電報第三節 豫西獨立支隊遊擊大隊第一節 初過草地第三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二)第三節 窮苦家庭第五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四)第七節 八路軍過年國軍湊熱鬧楔子第一節 死亡威脅第一節 兩次暴動第九節 收容隊第九節 凱旋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