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

最近,陳豨很忙活。寫信的寫信,串門的串門,讓這位仁兄忙得不亦樂乎。

然而,陳豨現在忙活的事情是背陰下的幹活,說白了都是偷偷摸摸的行爲,畢竟還沒敢敲鑼打鼓地鬧騰。

而與此同時,劉邦的日子過的也並不是很痛快。劉邦此時的不痛快也不是因爲兒子,而是他的老爹——劉太公。

74歲的劉太公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這是一個老實人,可很不幸地養了個很不聽話的兒子,卻很榮幸地登上了人生的巔峰。平淡無奇而頗有成績的一生,還是讓他極爲滿足的。

公元前197年7月,這位老劉同志終於慢慢地合上了雙眼。從此,再也沒有了他的戲份。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因爲他的死卻把一個人推到懸崖邊,這個人就是陳豨。

太上皇死了,這是個了不得的大事。之所以是大事,因爲那是皇帝他爹。既然是皇帝他爹,大臣們那就得跑去弔孝,這是表現忠心的機會,當然大臣們通常不會錯過這個絕佳的機會。理由很簡單,無論你再牛,總牛不過皇帝,這個時候不來表示一下,小心自己的鞋子變緊。

當然,陳豨此時在理論上還是漢朝的封疆大吏,按理說他也得隨個大流,跑到老劉的靈前嚎兩聲。然而,陳豨這次卻搞了個例外。

報喪的人心急火燎地跑到代地,千方百計地找到陳豨,卻得到了個讓他意想不到的回答。陳豨的回答很簡單:“我沒空,生病了!”

報喪人當場都懵了,他以爲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挖了挖耳朵,準備去確認這句話時,只見陳豨揮了揮手就派人把他送了出來。能說出這話的人要麼是傻了,要麼是瘋了。從剛纔陳豨的舉動來看,明顯他沒有傻,看來他是瘋了。

要說陳豨現在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前些天自己折騰的雖然比較隱蔽,但畢竟不是什麼好事,難免會走漏些風聲。如果此時跑去奔喪,可能自己的葬禮要陪着劉太公的一起開了。再說這些天來,北邊的匈奴表示了支持,長安的韓信也給予了鼓勵,自己此時似乎也沒必要賣劉邦這個帳。因此,他不準備給劉邦這個面子,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劉邦讓他弔孝的請求。

陳豨的舉動讓劉邦很生氣,但此時他還顧不上去收拾那個給臉不要臉的傢伙,因爲正處於大喪期間,自己還忙活着給老爹送葬呢。

就在劉邦忙活的檔口,陳豨有舉動了。8月,陳豨宣佈造反。這位仁兄終於排排場場地亮相了。

陳豨的亮相還是頗見成效的,由於前期準備工作做的充分,因此沒幾天時間他就完全控制了代地,並給自己上了個封號——代王。

陳豨的行爲徹底激怒了劉邦,他真沒想到姓陳的玩的這麼過火,在大喪期間搞這麼一手,是可忍孰不可忍。

好了,既然有人站出來叫板,那就沒什麼話好說了,開打吧。

劉邦隨即親自掛帥,遠征代地,同時徵召諸侯出兵勤王。隨後很多人都來幫忙了。黥布來了,盧綰來了,吳臣(吳芮長子,吳芮於公元前201年病逝,吳臣繼承王位)來了,劉姓諸王都派人來了。可有一個人沒來,沒來的叫彭越,這個人將爲此次的行爲付出慘重的代價,當然我們隨後也會專門對他介紹,在此我們就不多費口舌了。

劉邦對打仗這門學問還是很有研究的。

曾經我們在介紹項羽時,劉邦前期似乎沒排排場場贏過,給人感覺是個軟蛋,很容易受欺負。事實卻不盡然。

事實上劉邦打仗的水平還是很高的,他那一生只在兩個人手上吃過虧,一個是項羽,另一個就是冒頓。在項羽面前一直很狼狽,在冒頓面前曾經很沮喪,但縱然如此,項羽和冒頓最終也解決不掉劉邦。而令人驚訝的是,局部戰役的失敗者,卻在整場戰爭中贏到了最後,能和一流的高手對壘而收到如此效果,劉邦絕對能歸到此道中的高手。

放眼天下,只有項羽和冒頓有資格和他叫板,而不幸的是,項羽死在了烏江,冒頓卻待在那大漠。若沒有那兩個人的出手,劉邦足以橫行天下。

也許你會反對。因爲此時的韓信還活着,此時的黥布還健壯,並且那個彭越也還很頑強。

可隨後的事實證明,韓信和彭越都算是個偏才,根本沒和劉邦叫板的資格,也沒那機會,就他們的表現來看,甚至連這個陳豨都不如。黥布感覺挺厲害,可有一天真正上了擂臺,卻一點也不沾。

所以我說,現在的劉邦近乎於無敵,他無敵的本事還是那兩個字——用人。他這一次還是用了那個叫周勃的人。

這一次,劉邦親自進軍代郡,而令周勃獨自將兵繞道馬邑,以期切斷陳豨北逃線路,更重要的是防備匈奴南下。這是一招很高明的佈局,也正因爲周勃的神速,讓準備多天的陳豨,急速滑落到無底的深淵,也讓蠢蠢欲動的冒頓,及時冷靜下那顆躁動的心。這一招,讓可能再次引發漢匈大戰的危險及時消於無形。周勃,這個人要比陳豨厲害的很多。

劉邦準備進軍了。

劉邦這次出征還是動了一番心思的。爲使陳豨孤立無援,劉邦準備送給他一個禮物。禮物實際上很簡單——一道詔令,“主犯必究,從犯不問”,並且還爲陳豨標上了價碼。然後派人先期潛伏代地,搞起了這個宣傳動員工作。

劉邦這一手算是足足地噁心了陳豨一把,他的這種小成本投入,讓陳豨最近的日子過的有些緊張,因爲前段時間他還比較相信的那些人,現在也開始蠢蠢欲動,連看他的眼神都有些異樣,甚至還有些泛光。這讓陳豨焦頭爛額,也煩不勝煩。

爲了迴應劉邦的這種惡整,陳豨也邯鄲學步地搞了這麼一處,他以牙還牙地也給劉邦定下了個價碼,準備派人去漢軍大營搞這麼個活動。可沒人那麼傻。

劉邦的許諾還是很多人相信的,因爲身份擺在那,實力擺在那。而你陳豨有什麼?

更重要的是,劉邦派人是來代地搞活動,而沒去你軍營搞策反;而你陳豨這麼搞就有些無厘頭了,你的這種搞法明顯是在策反,不過成功的機率幾乎是零,因爲你和劉邦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東施效顰,陳豨現在的舉措有些蹩腳。

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章 起點——(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
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章 起點——(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