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

完顏宗望率百餘名親兵來到燕山府宣撫司大廳。兩國還保持着明面上的聯盟關係,故此,王安中對完顏宗望還算是客氣。王安中將完顏宗望讓至客位坐下,令下人上茶。

“不必了!”完顏宗望很不高興地說道:“本帥到宣撫使這裡不是爲了喝茶。”

王安中見狀,微微一笑,說道:“二王子大老遠從平州過來,看上去怨氣沖沖的,不知爲了甚事?車馬勞頓,一路辛苦了。”

正說着,下人端上茶來,放在完顏宗望案前。

王安中道:“二王子且喝茶。”

完顏宗望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將茶杯放在案几上,望着王安中說道:“王安撫使,本帥爲甚事來你宣撫司衙門,你不知道?”

“我知道什麼?我什麼也不知道。”

“好!”完顏宗望高聲道:“我來問你,前番,本帥派人前來,索要大金叛臣張覺,宣撫使緣何不但不配合交人,反而將本帥派來的人打了頓板子,趕將了出去?”

“甚是無理!”王安中假裝憤怒的樣子道:“二王子派來的人,大咧咧地只管衝我要什麼張覺,這不是無理取鬧嘛!張覺是誰?我從哪裡認得張覺?又如何給出一個張覺來?二王子,假若本宣撫使也派個人去你那裡,向你討要個張覺,二王子能否給本宣撫使一個張覺來讓本宣撫使看看。”

明擺着,王安中不承認張覺被他躲在宣撫司衙門。

完顏宗望見說,也微微一笑,說道:“王宣撫使,不要演戲了,本帥有可靠情報,張覺從平州逃至燕京,就躲在你宣撫司中。王宣撫使,既是你說不認得張覺,不知道張覺在哪裡,那好,王宣撫使可否允許本帥搜查一番。”

王安中聞言,大爲不悅,將臉一沉,憤然說道:“完顏王子,過分了吧?這裡是大宋燕山府、宣撫司衙門,不是你金國的轄地,你有什麼權力搜查我的宣撫司衙門?你如此做派,至大宋於何地?大宋和你金國還是不是聯盟關係?你這是要破壞兩國間的聯盟嗎?!”

完顏宗望也大爲不悅,盯着王安中說道:“王宣撫使,你們還知道金宋是聯盟關係?!我國歸還燕京六州時,與你國趙良嗣明確約定,雙方均不得在對方轄區範圍內招降納叛,你國因何鼓動張覺叛降?我國討伐叛臣張覺,乃主權範圍內的事情,與你國並無半點關係,那張覺逃亡燕京,你國因何要將他藏匿起來?你來說說,究竟是誰在破壞金宋兩國聯盟關係?!”

“豈有此理!”王安中狡辯道:“你乃金國王子、軍馬統帥,你不是俺大宋官員,有何資格衝俺發號施令?難不成俺是你的下屬不成?!對不起,本宣撫使恕不奉陪!”

說畢,王安中甩了下袖頭子,起身離座,走了。

完顏宗望大怒,隨即也起身離去,回到平州,準備起兵,征剿燕京。

完顏宗望走後,王安中慌忙將詹度、郭藥師兩人召來,商量如何處理完顏宗望討要張覺一事。

郭藥師道:“張知州率營平灤三州來降,起了風向標的作用,會帶動其他金國將領歸順朝廷。現在,張知州的臨海軍不抵金國兵馬,戰敗了,躲在咱燕山府了,咱燕山府及武泰軍要承擔起責任來,不能將張覺交於金人,若那樣做的話,會寒了降臣降將的心,讓朝廷失信於人。”

王安中道:“既是如此,以節度使之意,該將如何?”

郭藥師回道:“王宣撫使,以本人之意,不如俺率武泰軍,與女真戰上一場,若勝了他,他便不來討要張覺了。”

“不可!”詹度道:“若如此,必引發戰端,後果能以預料。”

“那怎麼辦呢?把張覺交給金國,讓朝廷顏面掃地?”郭藥師回問詹度道。

詹度一直以燕山府同知排名先於郭藥師而自居於郭藥師之上,令郭藥師不爽,故此,郭藥師在對待詹度的態度上,遠沒有對待王安中那麼尊敬。

先前的時候,郭藥師是不希望張覺太過於發達,但現在張覺罹難了,讓郭藥師從張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郭藥師覺得,自己也是遼國降將,假如大宋沒有打敗遼國,而是遼國打敗了大宋,遼國也來向大宋討要自己,要殺自己的頭,朝廷是不是也會將自己交給遼國?

郭藥師的心裡,甚是不悅。

詹度看了郭藥師一眼,說道:“郭節度使莫要焦躁,事情還可以變通嘛!”說完郭藥師,詹度將目光轉向王安中,建議道:“王宣撫使,以下官之見,不如以拖待變,先觀察上一陣再說,若金國相逼甚緊,再考慮下一步該如何辦。”

“詹同知此議不妥。”王安中道:“防患於未然,現在就得有個妥善的辦法,不能等情況危急了再倉促應對,那樣的話,難免會出差池。”

郭藥師道:“安撫使所言極是。當務之急,迅速集結兵力,準備迎戰金兵。據本節度使得到的情報,金兵來攻之時,張知州敗得太快,以至於聖上賜給他的御筆金花箋手詔及他的母親、弟弟皆被金人捕獲,金人明顯已獲得了確鑿證據,接下來,金人必會向朝廷施壓,索要張知州,朝廷不予,宋金大戰在所難免。”

王安中聞言,沉吟不語。

詹度道:“就目前而言,宋金乃聯盟關係,現在冒然於宋金兩國交界處陳兵以待,擺出大戰之架勢,恐有不妥,會授人口實,不如靜待金人與朝廷交涉去,我們按朝廷旨意辦事。”

王安中聞言心想,現在就陳兵以待,反映過於激烈,易差槍走火,引發宋金之戰,後果難料;然而,將張覺交給金國,也不妥當,那張覺剛剛收到朝廷嘉獎,冒然將張覺交於金人,聖上怪罪下來,擔當不起。

如此一想,王安中同意了詹度的建議,以拖待變,看接下來會是什麼情況?若金人與朝廷交涉了,聖上讓交人,我就交人,聖上不讓交人,我就不交人,一切以聖上旨意爲是。

王安中、詹度、郭藥師商量好後,便將張覺藏匿在安撫司衙門,一邊等待着金國方面的動靜,一邊派人入京,向徽宗皇帝稟告情況。

接下來十多天,金國方面沒有任何動靜,朝廷方面傳來徽宗聖旨,讓王安中將張覺保護起來,不得交於金人。

金國方面緣何十多天沒有動靜?原來,十多日前,完顏阿骨打病死了,金國大臣們忙着處理完顏阿骨打後事,故此將索要張覺的事情給耽擱下來了。

完顏阿骨打病死後,由完顏吳乞買接任金國大皇帝,是爲金太宗。這廝乃是個貪得無厭、殘暴蠻橫之徒。

完顏吳乞買接任大皇帝后,基本上推翻了完顏阿骨打與大宋保持友好關係的基本國策。完顏阿骨打曾因爲燕京六州歸還大宋之事,訓斥過完顏吳乞買及完顏宗望、完顏粘罕等人,說我在就按我說的辦,就要遵守金宋之間簽訂的盟約,將燕雲十六州之地歸還南朝;將來我不在了,任由你們,你們想咋辦咋辦去吧。

當時,完顏吳乞買、完顏宗望、完顏粘罕等人,的確不想將燕京六州歸還給大宋,但完顏阿骨打堅持要歸還,完顏吳乞買等人也沒辦法,只能照辦。現在,完顏阿骨打病死了,完顏吳乞買繼任金國大皇帝了,野心就萌生出來了,要搶奪回已經交回給大宋的燕京六州。故此,完顏吳乞買在一邊處理完顏阿骨打後事的同時,抽出空來,讓完顏宗望派使臣前往宋國朝廷,索要張覺,否則就發兵攻打燕京六州。

金國使臣出發前,完顏宗望讓使臣帶上了徽宗皇帝寫給張覺的御筆金花箋手詔抄件,以便在宋國朝廷不承認招降張覺時能拿出確鑿證據來。

金國使臣來到汴京,見到了徽宗皇帝,指責宋國違背盟約,對金國地方官員招降納叛。徽宗不承認,說沒有這事。金國使臣拿出徽宗皇帝寫給張覺的御筆金花箋手詔抄件,說我這裡有大皇帝親手寫給張覺的手詔。徽宗皇帝接過來看了看,幾下給撕了,說此乃僞造。

徽宗皇帝拒不承認招降張覺,金國使臣無奈,只得返國,將情況稟告給了完顏吳乞買及完顏宗望。

金國使臣離開汴京後,徽宗皇帝知道金國一定會藉此事發難,遂派人前往燕京,告訴王安中道,原則上不將張覺交於金人,但要掌握好尺度,以不引發宋金戰事爲原則,由王安中自行決斷處理。

有了徽宗皇帝這個旨意,王安中心裡有數了。

金國使臣返國,將情況稟告給完顏吳乞買及完顏宗望後,完顏吳乞買甚是惱怒,在與完顏宗望、完顏粘罕相商後,決定由完顏宗望率兵南下,逼迫大宋燕山府宣撫司交還張覺。

完顏宗望統率三萬兵馬,陳兵於宋金邊界,對宋朝施壓,然後親率百十名親兵,拿着徽宗皇帝寫給張覺的御筆金花箋手詔原件,再次來到燕山府宣撫司衙門,找到王安中,索要張覺。

張覺支吾着說道:“本宣撫使並不知道張覺逃往燕山府,考慮到金宋兩國乃聯盟關係,本宣撫使可以協助二王子搜捕張覺,一旦搜捕到張覺本人,即將其人頭奉上。”

王安中如此說,是因爲他已經有主意了。王安中心裡的主意是,找個和張覺相貌相同的人,斬了那人的頭,送給完顏宗望,欺哄下這個二貨,把張覺的這個事情給蒙哄過去。

完顏宗望不知道王安中的心思,遂答應道:“可以,本帥就在燕京等着,必要活見人,死見屍。”

王安中遂將完顏宗望及他的親兵們安頓了下來。

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一百六十章 大禹山中 (1)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趙桓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趙桓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二十五章 藥師獻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八十四章 醞釀使金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十一章 算命先生 (1)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七章 奸賊蔡京 (1)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 (2)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 (2)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
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一百六十章 大禹山中 (1)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趙桓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趙桓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二十五章 藥師獻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八十四章 醞釀使金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十一章 算命先生 (1)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七章 奸賊蔡京 (1)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 (2)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 (2)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