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

童貫、蔡攸回京後的當天夜裡,童貫連自己的府邸都未顧上回,就先去了王黼府邸,向王黼打聽他北征契丹期間,朝廷發生了什麼事情?然後又和王府商量了一件重要事情,讓王府在第二天的時候,將楊戩、高俅約至府邸,他和蔡攸一大早覲見聖上後,大家再在一起議議。

和王黼商量好了事情後,童貫才趕回自己府邸,歇息了。

第二天一早,童貫、蔡攸入宮進殿,覲見徽宗皇帝。

童貫、蔡攸匍匐在徽宗皇帝龍椅前,高聲呼道:“臣等祝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徽宗皇帝道:“平身。”

童貫,蔡攸遂爬起身來,再次給徽宗皇帝行揖拜禮。

徽宗皇帝看上去不甚高興,輕輕擺了擺手道:“免了,你們說說此番北伐契丹的戰事吧。”

童貫稟告道:“啓奏聖上,此次伐遼,戰事原本進展順利,大軍有望攻佔幽州,收復燕京失地。然而,臣遵旨招种師道隨軍伐遼,种師道受令在保州與大軍回合後,對北伐契丹之事甚是牴觸,先是各種推諉,阻擾大軍討遼行動,動搖軍心;繼而急躁冒進,濫殺無辜,致使此次征剿失利。啓奏聖上,种師道天姿好殺,自行其是,助賊爲謀,以沮聖意,當爲本次伐遼失利擔責。”

徽宗皇帝見奏,沉默不語。

在徽宗皇帝的印象中,种師道顧全大局,通達明理,不是童貫說的那樣的人。故此,徽宗皇帝沉默不語,在琢磨童貫所言,究竟有多少可信度。

見徽宗皇帝沉默不語,蔡攸也從旁奏道:“聖上,种師道武斷專行,不服節制,爲確保復燕大計順利進行,臣乞行軍法,從嚴懲治种師道,以儆效尤。”

“這個情況,卿的奏摺裡,因甚未說?”

徽宗皇帝看着蔡攸反問了一句。

“啓奏聖上。臣以爲奏摺中說不甚清,現在覲見聖上時,專一面陳。”

徽宗皇帝聞奏,自言自語地說道:“二位卿,情況似乎不對呀,以朕的印象和了解,老種秉性耿直,行事光明磊落,不是卿等說的那樣的人。”

蔡攸奏道:“啓奏聖上。人不可貌相,人心更是難測,人隨環境變化而變化,此一時,彼一時,是不一樣的。啓奏聖上,按說,以前的老種,的確不是那樣的人,在鎮守西北及北部邊陲的數十年裡,老種格盡職守,多有功勞;然而,此次伐遼,老種確有反常之舉。啓奏聖上,大軍北上伐遼,乃聖上您的專旨,然老種明知此情,卻屢次勸說童樞密與契丹和好,這不是公然違抗聖上旨意?童樞密數次訓斥了老種,老種堅持己見,在接下來的行動中,不遵帥令,妄開殺戒,破壞朝廷既定的招撫方略,將契丹置之死地,使契丹強力抵抗,致使此次北伐失利。啓奏聖上,种師道所作所爲,乃是有意破壞此次伐遼行動!應予嚴懲。”

徽宗皇帝見蔡攸說得有根有據的,似乎真是那麼回事,遂又思索了一番。

徽宗皇帝根據童貫和蔡攸的稟報,回想起過去的一些事情,覺得种師道之所以會如此,一定是因與童貫有過節,覺得在童貫靡下效力,屈才了,故此不服從童貫帥令。

現在,童貫和蔡攸稟報了种師道的一些情況後,徽宗皇帝有點後悔了。徽宗皇帝原本就知道童貫與种師道不和,卻讓童貫招种師道與軍中,這不是人爲製造牽制了嘛!

如此一想,徽宗皇帝相信蔡攸和童貫的話了,心裡就對种師道來氣了,憤然說道:“二位卿,這是朕慮事不周。朕本想老種久鎮邊關,熟知契丹情況,有意讓种師道隨軍北伐,多出點主意,以取得證剿契丹的勝利,沒想到事與願違了。這個老種,他既是不贊同伐遼,就撤銷其本兼諸職,將其調回西北,專任延慶平固四府經略使職務,專事西北防務;至於北方軍民諸事,由童樞密全權負責,童樞密在朝期間,暫由王稟代理負責,劉延慶協助之。”

童貫、蔡攸弓腰呼道:“聖上英明!”

徽宗皇帝繼續安排道:“兩位卿,征剿契丹,收復燕雲故土,事體重大,你二人下去後,多與王宰相、蔡太師等人協商,拿出個周全可行的方案來。”

童貫、蔡攸弓腰答道:“臣等遵旨!”

隨即,童貫、蔡攸告辭出宮。

當時,童貫、蔡攸出宮後,直接到了宰相王黼的府邸。

此次伐遼失敗,對童貫的自信心,也是一個極大的打擊。童貫最具以驕傲的,就是他的軍事才能,因此次北伐失敗的原因,童貫對自己的軍事才能產生了懷疑。童貫覺得,就目前來講,除了自己外,在軍事上有才能的,非宋江、盧俊義莫屬了,再加上,那廝們剛剛征剿方臘取得了巨大勝利,正受聖上信賴,假若聖上對自己失去信心,就有可能啓用宋江、盧俊義等人,那樣的話,自己就靠邊站了;假若宋江、盧俊義伐遼成功,真的收回燕雲十六州了,將來被封王的就是宋江、盧俊義了,就沒有自己什麼事了。

這是童貫無法接受的。所以,在返京的路途上,童貫和蔡攸就商量好了,這次返京後,首先要乾的事情,就是把宋江、盧俊義給滅除了,省得他們再得勢,再崛起。

其實,要謀害宋江、盧俊義這個事情,蔡京、王黼、童貫、楊戩等幾個奸臣,早就商量了好了。當時,宋江、盧俊義征剿方臘,凱旋而歸,徽宗皇帝專程迎接,專辦慶功宴會,賜金賜銀賜黃馬甲,封給高官厚祿,還專批宋江回鄉省親,把當時也在場的蔡京、王黼、童貫、楊戩等人皆涼在一邊,未予理睬,還旨令蔡京等人皆向宋江、盧俊義表示恭賀,這讓蔡京、王黼、童貫、楊戩這幫奸臣佞賊無法接受。當時,礙於徽宗皇帝的面子,也礙於剿滅方臘乃朝廷的大喜事,蔡京、王黼、童貫、楊戩等人強作歡顏,謙卑地恭賀宋江、盧俊義得勝凱旋,肚子裡的氣怕是把肚皮都要撐破。

待宴會畢,幾個奸臣佞賊返回至蔡京的宰相府,就開始商量謀害宋江、盧俊義的事情了。

當時,在宰相府,楊戩一邊喝着茶,一邊對蔡京、王黼和童貫說道:“兩位恩相和樞密使俱在,下官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蔡京聞言笑道:“楊太尉何故客氣?咱們是啥關係?此乃宰相府,大家都是熟人,私下裡說些閒話,有甚話不當講?楊太尉只管講便是,無需多慮。”

楊戩看着蔡京說道:“恩相在上,想那宋江、盧俊義,前身乃是落草賊寇,有道是,一日爲盜,終生是賊,骨子裡的反性是改不了的。目今,宋江、盧俊義雖是征剿方臘有功,畢竟是有前科的;如今,朝廷授予宋江高官,享着厚祿,也非良策。”

蔡京聞言,心想,可不就是?!但表面上裝作不甚在意,只是用手捋着鬍子,含笑不語。

楊戩續說道:“目今,聖上視宋江甚高,待宋江甚厚,眼看着那宋江那廝很是受寵,如此一來,會給其他賊寇傳遞不良信息。恩相請思,一朝爲盜,終生是賊,對宋江之流,斷然不能給其出路,方是上策;若給了宋江之流高官厚祿,豈不是人人都去落草爲盜了?畢竟殺人放火受招安,不但沒受懲罰,反倒當大官了。”

蔡京聞言,頻頻點頭,深以爲是。

童貫略微沉吟後,接言說道:“楊太尉多慮了。想那宋江,爲討方臘,傷亡慘重。手下將領,已爲數不多。想他原是一百單八將,上應星辰,聲勢浩大,而今死傷大半,僅剩下區區二十餘人,想必也興不起什麼風浪來,不足爲慮。若說不公之處,倒也是有的。我等大臣,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終身爲朝廷出力,眼看着倒不如窮途末路下被招安的宋江、盧俊義受待見,如此一來,俺心中也甚是不平。”

王黼看了看童貫,說道:“童樞密,宋江征剿方臘固是有功,然宋江的出身也令人擔憂,那廝一旦有個反覆,朝廷損失巨大,你我同爲朝廷大員,當爲朝廷操心,以防不測。”

童貫聞言,看看王黼,問道:“太宰此話,意爲宋江會再次謀反?宋江征討方臘,非是謀略有多高,實乃手下兵強馬壯而已。目今,宋江勢已孤單,煢煢孑立,自顧尚不能,怎敢反覆爲盜?依太宰之意,難不成將宋江、盧俊義……”說到這裡,童貫停止了說話,用手往脖子上抹了一下,然後又看向王黼。

王黼尚未搭話,蔡京就笑着說道:“爲區區宋江、盧俊義,如此動得那大幹戈?!太是費事。”

王黼接言說道:“太師所言極是。我等處事,辦法多的是,還用得那般費事?天子既是器重宋江、盧俊義那廝,哪天上朝時,我等哄誘着天子,賜賞給宋江、盧俊義一瓶御酒,作爲犒賞,然後不就什麼事都解決了?”

蔡京、童慣、楊戩聞言,相互一看,哈哈大笑。

後來,因蔡京暗中反對聯金滅遼之事,被徽宗皇帝第三次罷免了宰相職務,童貫也因籌備征剿契丹之事,忙得不可開交,倒將謀害宋江、盧俊義的事情,給耽誤了下來。

如今,征剿契丹失利,謀害宋江就成了當務之急,故此,童貫和蔡攸在覲見完徽宗皇帝后,按昨晚他和王黼的約定,來到王黼府上,和王黼、楊戩、高俅等人,商議謀害宋江、盧俊義的具體辦法。

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二百一十六章 藥師叛宋 (6)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樓上 (3)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議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二十九章 聚仙樓上 (2)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七十五章 逼上梁山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一章 引子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章 方臘起義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一章 引子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二百二〇八章 張覺降宋 (5)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議事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
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二百一十六章 藥師叛宋 (6)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樓上 (3)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議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二十九章 聚仙樓上 (2)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七十五章 逼上梁山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一章 引子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章 方臘起義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一章 引子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二百二〇八章 張覺降宋 (5)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議事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