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解甲歸田

寒露後三天。廬江武庫前排起長龍。

等陶縣令聞訊趕來,見到劉備方知,少君侯要與恩師一起解甲歸田。

劉備指着長長的隊伍笑道:先時募兵,乃爲平亂。如今匪患絕跡,正當將甲冑、兵器歸還。

說着,又命人取來《兵器薄》交與陶縣令:兵器鎧甲,乃從九江武庫調取,損毀遺失皆有賬目可循。如今刀劍入庫,人我卻要帶走。數月來,兵卒與我同甘共苦,休慼與共。不忍捨棄,又不忍卸甲後爲仇家所害,便想一併帶回樓桑。請明庭(縣令的尊稱)如實上稟。(劉)備,深謝。

陶縣令肅容下拜:少君侯披荊執銳,掃蕩蠻亂,有大功於社稷。今卸甲歸鄉,卻不帶走寸鐵,此心可昭日月。下官自當爲少君侯稟明。

劉備謝過不提。

恩師從查抄的巨資中,分撥出一份,又令人殺豬宰羊,犒賞三軍。

恩師急着要走,乃因:由蔡邕、李巡等人發起的校勘儒學經典書籍的建議,得到朝廷批准。春,三月便以雕刻石碑的形式,立在太學門口。“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兩,填塞街陌。”史稱“熹平石經”或“太學石經”。如此大事,豈能不去。早在年初恩師主動上書,毛遂自薦。不料卻被朝廷委以重任,南下平亂。

如今蠻亂皆平,這才加緊整理政務,掛印而去。恩師不重仕途,卻重學識。

劉備乃是亭侯,並無官職。隨時能走。將城防軍務皆交由郡都尉和郡國守軍,這便打包輜重,擇日拔營啓程。

來時千人百乘。走時扶老攜幼,數萬之衆。正如劉備所言,他要把兵士家人,皆遷入樓桑。郡中父老、大小官吏相送十里。陶縣令長揖送別,久久不曾起身。

恩師文武雙全,卻志不在官場。

若能久居淮泗,蠻漢或無需百年,便可融成一家。只可惜……

這便是士人風骨。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來去皆風流。

陶縣令捫心自問,自己絕沒有盧子幹這般灑脫。

見周泰還爲那身破裂甲冑可惜,韓猛這便笑道:回去論功行賞,少主必賞你一套樓桑兵甲。

衆皆大喜。不等周泰開口,蔣欽便急道:此言當真?

韓猛哈哈大笑:當一百個真!

樓桑武具,實在看着眼饞!

來時乘船,走時亦乘船。泛舟巢湖,出濡須口,便有十餘艘帛闌大船在江岸等候。正是遼東田氏商船。人馬上船,順流而下,一日數百里。再經由沿海航線,抵達渤海。

立冬前,終於抵達白湖。

夏,四月,郡、國七大水。六月,弘農郡和三輔地區螟蟲成災。大漢災異不斷,不知可曾殃及。

劉備心繫樓桑,這才急急忙趕回。好在淶水終年不凍,冬季亦能行船。

舫舟剛入清溪,就聞十里稻香。

耿雍、崔鈞,皆趕來相迎。將恩師送入學壇,這便回府拜見母親。

見兒無恙,母親終於放下心來。兒行千里母擔憂。劉備雖時有書信,母親卻仍牽腸掛肚。生怕出半分的差池。

如今見他凱旋,怎能不喜出望外。

從軍數月,劉備深受磨礪。行軍下寨,調兵遣將,皆有心得。就連整日刀不離身,護衛他的烏蓮,也憑生出一股銳氣。

耿雍、崔鈞先將部曲安排進練武場兵營。又把家眷送往西林邑。兩地見縫插針,搭滿帳篷,纔將將住下。聽說,陸續還有兵士親族抵達,這便來報,樓桑地窄,實在無處容身。

劉備笑着,不急。

只等他晉爵鄉侯,封地擴大,便有足夠土地建屋。

兩次平亂,戰功累累。朝廷遲遲未見封賞,卻是爲何?

話說。自前漢起,坐法失侯、坐酎金失侯、無嗣國除的太多。再想封侯,卻難上加難。時下,因戰功封侯者,孫堅的烏程侯算是一個。烏程是縣侯。劉備的功勞或不足與多次平叛,先隨張溫征討邊章、韓遂叛亂,後隨朱儁征討黃巾,立下汗馬功勞,被朝廷封爲長沙太守、烏程侯的孫堅媲美。

但連平兩次叛亂,斬首數千,論此功封個鄉侯應該足夠。

前次崔廷尉來信說,平亂後一併封賞。今已卸甲歸鄉,聖旨仍遲遲未到。

卻不知又在哪裡出了問題。

不久,崔廷尉又來信。言三公和四府正爲少君侯食邑爭論不休。陛下身邊的內臣,也多有進言。人多口雜,聖上甚不耐煩。言下之意,似乎這塊封邑,只怕不會讓劉備滿意。

豐鎬之地,通邑大都。以皇帝陛下的秉性,必然捨不得給。

蠻荒之地,又令天下人寒心。再說,劉備本是涿縣陸城亭侯,分封必不會距離太遠……

涿縣西北有西鄉侯國,今漢初撤,併入涿縣。涿縣東北有陽鄉侯國,本朝亦被撤,併入方城縣。如今兩地皆不是縣城,只是鄉邑。不出意外,劉備必是西鄉和陽鄉二侯,擇其一。侯國就不想了。今漢少有封國者。

樓桑上下,包括學壇幾位大儒,皆是如此料想。

演武場人滿爲患。校場內都扎滿了帳篷,如何還能演練。好在天氣轉冷,看臺風大。又喜獲豐收的邑中百姓,忙着走親訪友,祭祀祖先。無暇他顧。票也就不再對外售賣。

安扎在西林邑的山蠻、水匪家眷,與烏桓多有爭鬥。無非是踩踏牧草,偷食牛羊,諸如此類。劉備讓麾下刺奸賊捕嚴加查處。鞭笞、棒打,賠錢賠禮不提。周泰、蔣欽臉上無光,更是親領精兵日夜巡視,收斂親族,生怕騷亂髮生。

好在。不等大雪封路,一輛安車在數名帝國虎賁的護佑下,駛入邑中。

刺奸急忙來報。

耿雍和崔鈞卻面露疑惑。先前少主復爵亭侯,亦有車隊。如今擢升鄉侯,爲何只來寥寥一車數騎?

劉備嘆了口氣。無利不起早。想必這趟差事,毫無油水可撈。故而陛下身邊那些個膽大包天又謹守規矩的中常侍們,紛紛避恐不及。不去碰這趟苦差。這才讓一個不知道死活的小黃門前來。

至於聖昭內的封賞,也就不用期待了吧。

雖有崔廷尉手書提醒,劉備卻仍頗爲好奇。放眼涿縣境內,除了西鄉和陽鄉兩地,我家陛下還能把我封到哪去?

有功不賞,豈非令天下人寒心。

『第一卷:樓桑·完』。

61 穩紮穩打1.28 帝王家事1.37芳蘭生門1.63 泰山賊衆1.38 爲國除賊19 遊麟可用18 四面楚歌19 遊麟可用1.7 野火將熄101 善始善終143 向海而生1.47 倉樓覆道1.25 言之尚早81 投石問路1.75 大漢一藩1.42 布衣爲王103 人力秧機1.73 有教無類1.25 兄弟鬩牆1.69 洛陽紙貴1.258 激勵三軍71 命運時然108 名動西京1.33 四郡亡胡1.270 養女齊聚1.32 明隱之爭185 王都擴建120 六縣爲國116 引藥歸經188 二日並天1.96 不幸之幸1.93 葡萄苜蓿131 再造新莽179 百廢初興1.8 木公金母130 不可定期91 伯牙絕弦1.226 七進七出1.50 宮廷之變131 再造新莽186 見機行事1.30 陣前反水1.60 故人夜來182 取捨有道119 萬全之策158 攻城拔寨111 雲龍風虎117 歸義降侯187 九橫十縱1.97 以自爲方1.55 馬踏聯營1.53 吾道東流1.50 從風而服1.97 玉色琉璃13 大賢良師1.252 長城自毀1.236 兵器時代129 欺君太甚1.53 驚濤暗涌81 忠奸莫辨1.34 無法交換120 不忘初心1.265 大有玄機1.258 搶佔先機113 七國聯盟151 平定龜茲171 朝令夕改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46 尋機而動1.63 仰吞北斗51 提頭之難166 心生毒計1.64 連贏三局1.20 互不相識1.63 釘接榫合152 善刀而藏1.95 罪有應得1.90 沉月女校1.30 洛陽小市1.85 多長爲宜1.30 旱極而蝗139 與民爲伍199 有容乃大1.5 黃門侍郎142 意料之外1.66 千里馳援1.26 塢堡治所1.207 又見白袍143 疏河注海102 腰牌傍身180 一罪足矣187 西運東輸194 利令智昏116 我有一計16 另當別論1.64 自降身份188 突發奇想1.270 養女齊聚134 公之於衆113 對面而弈
61 穩紮穩打1.28 帝王家事1.37芳蘭生門1.63 泰山賊衆1.38 爲國除賊19 遊麟可用18 四面楚歌19 遊麟可用1.7 野火將熄101 善始善終143 向海而生1.47 倉樓覆道1.25 言之尚早81 投石問路1.75 大漢一藩1.42 布衣爲王103 人力秧機1.73 有教無類1.25 兄弟鬩牆1.69 洛陽紙貴1.258 激勵三軍71 命運時然108 名動西京1.33 四郡亡胡1.270 養女齊聚1.32 明隱之爭185 王都擴建120 六縣爲國116 引藥歸經188 二日並天1.96 不幸之幸1.93 葡萄苜蓿131 再造新莽179 百廢初興1.8 木公金母130 不可定期91 伯牙絕弦1.226 七進七出1.50 宮廷之變131 再造新莽186 見機行事1.30 陣前反水1.60 故人夜來182 取捨有道119 萬全之策158 攻城拔寨111 雲龍風虎117 歸義降侯187 九橫十縱1.97 以自爲方1.55 馬踏聯營1.53 吾道東流1.50 從風而服1.97 玉色琉璃13 大賢良師1.252 長城自毀1.236 兵器時代129 欺君太甚1.53 驚濤暗涌81 忠奸莫辨1.34 無法交換120 不忘初心1.265 大有玄機1.258 搶佔先機113 七國聯盟151 平定龜茲171 朝令夕改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46 尋機而動1.63 仰吞北斗51 提頭之難166 心生毒計1.64 連贏三局1.20 互不相識1.63 釘接榫合152 善刀而藏1.95 罪有應得1.90 沉月女校1.30 洛陽小市1.85 多長爲宜1.30 旱極而蝗139 與民爲伍199 有容乃大1.5 黃門侍郎142 意料之外1.66 千里馳援1.26 塢堡治所1.207 又見白袍143 疏河注海102 腰牌傍身180 一罪足矣187 西運東輸194 利令智昏116 我有一計16 另當別論1.64 自降身份188 突發奇想1.270 養女齊聚134 公之於衆113 對面而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