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犬鹿相狎

疑問重重,心有不甘。

劉備這便耳語史渙,讓他安排人手,監視胡姬酒肆內外諸情。尋找與安氏兄妹相關的蛛絲馬跡。

劉備則留在靈堂,細心留意趕來弔唁的一干人等,直到出殯。

守靈共歷三天三夜。

安氏兄妹在大漢的親友並不多。爲其守靈的多是酒肆胡姬、熟客,還有從白馬寺趕來的藩僧。

劉備算是所有人中,身份最高的漢室宗親。

除了垂淚的胡姬,還有藩僧低沉的誦經聲,靈堂內寂靜無聲。劉備在賈詡的陪伴下,端坐角落。靜靜的看着不時入堂弔唁的賓客。

賈詡祖籍涼州姑臧。乃是諸胡混雜之地。對安息人的風俗亦十分清楚。

不時跟劉備耳語。

依他所說,“犬鹿相狎”乃是祆教葬儀中獨有的儀軌。

午時,綰兒姐爲劉備送上吃食。

對靈體內的擺設,綰兒姐似有一種天生的反感。話說,綰兒姐的容貌、髮色,皆與安息人相近。各種不適,不知是否與出身有關。

見她不堪忍耐,劉備這便好言勸回。又說,晚餐可換其他姐妹送來。

綰兒姐這便自去。

給遺體塗臘的作用,顯然是爲了防腐。好在此時天氣寒冷,雖未下雪,卻也不生蠅蟲。停屍三日,亦不會腐爛。劉備居中,賈詡和史渙居側。三人接力,在稀稀落落,往來靈堂探視的賓客中,搜尋着可能的線索。

暮時,碧兒姐趕來送飯。碧兒姐的老家貴霜,是個多信仰國度。自幼生長在中土的碧兒姐,自然不信這些。不知爲何,劉備卻不想讓她多待。用完膳,便催她離去。

一夜無話。

除去更衣,劉備一直守在靈堂。沒有任何異常。

第二日也是一樣。

久坐甚是疲憊。實在難以堅持,劉備便出靈堂在院中走動走動。

如此堅持了三日夜。可惜未能等來第三塊象牙骨板的線索。

昏昏沉沉中,耳邊忽由遠及近,響起陣陣若有若無的呼喚。

“君侯?君侯?君侯?”

待聽得真切,劉備便緩緩睜開雙眼。

不料一張慘白的長臉,陡然映入眼簾。劉備渾身一凜,睏意全無。

正要出手,長臉已緩緩後退。跟着以袖掩面,連咳數聲。撤袖一看,塗成鮮紅的嘴角,已被長袖抹出一道道細細的紅痕。彷彿吸血鬼進食後,未曾抹淨的血痕。

“老奴曹節,見過君侯。”說完便伏地行大禮。來人竟是大長秋兼領尚書令的大宦官曹節!

“老大人快快請起。”劉備急忙離席攙扶。

曹節枯瘦的身軀,裹罩在黑紗內官服中。輕如無物。彷彿除了身上的大內官服飾,內里根本沒有重量。

“見君侯睡意深沉,老奴本不忍打攪。無奈今日,乃是上陵禮日。陛下、百官皆親臨。恐因小失大,這纔出聲相喚。君侯切莫歸罪老奴才好。”曹節氣喘吁吁的說道。

“上陵之禮”,取西漢上陵故事。合併元會儀、飲酎禮、及部分宗廟祭祀禮而來。乃是陵寢祭祀中,唯一須由天子親臨,規模最大的典禮活動。明帝始創的上陵禮,源自‘上冢’禮俗。把豪強大族久已風行的上冢禮俗加以擴大,搬到了皇帝陵園中來舉行,用作籠絡公卿百官、地方官吏以及宗親外戚。亦被皇帝用作賞賜功臣的一種重要手段。諸如賜功臣“歸家上冢”或“過家上冢”等。

劉備這才記起祭祀之事:“有勞老大人提醒。備險忘了大事。”

擡眼卻見送葬隊伍已入靈堂,便有問道:“不知老大人可識得安氏兄妹?”

“前安息國太子,公主,老奴如何能不識得。”曹節又連咳數聲,氣息越發羸弱:“遙想先帝年間,安息太子遠赴中土,先帝與其徹夜論道,視爲知己。如今先帝、安太子、公主,皆已駕鶴西去。老奴,老奴亦時日無多。往昔情景,猶如昨日。能來送故人最後一程,也算爲先帝盡份忠了。”

目視安氏的遺體被合力擡入一具鐵棺,劉備輕輕點頭:“老大人稍等。可否容本侯送最後一程?”

“君侯有始有終,情義無雙。老奴豈敢阻攔。且陪君侯走一趟便是。”垂垂將死,越顯慈眉善目。

“多謝。”劉備作揖。

“不敢。”曹節側身避讓。

出葬前半個時辰,純鐵打造的棺槨要擡入靈堂。擡棺者進入後,即把棺材置於死屍旁邊,口誦《伽薩》經文。亦在激勵逝者親友,忍痛節哀。經文念畢,合力將遺體擡進棺內。由一對祭司面向鐵棺,繼續誦《伽薩》。《伽薩》誦畢,照例再行一次犬視,並讓逝者親友最後一次瞻仰儀容,便可蓋棺出殯。

鐵棺扛出靈堂後,交由另一組擡棺者送往墓地。遺體一旦搬出,堂內即用牛尿消毒,再用清水沖洗數遍。送葬隊伍跟在棺槨之後,距離至少三十步。送葬者皆着白色喪袍,兩人一排,由祭司領頭,默步走向“安息塔”。

“安息塔”又稱“寂靜之塔”。結構爲“頂層呈凹狀,四周有階臺,中央爲井穴;塔頂分三層以放置屍體(外層置男屍,中層置女屍,內層置童屍)。”且“有專營此事者將屍體移於其上,均赤身裸體,任鷹隼啄盡屍肉,骨殖則投入井穴”。

也就說,屍體將被擺在高聳的“寂靜之塔”之上,逝者血肉讓鷹啃噬一空。再將骨骼丟進塔內井穴風化。據說還有一神秘藥水,倒入井穴,骨骼便會消失。劉備暗自猜測,溶屍水,許就是年少時太平道人用來溶化碩鼠的強酸。

若沒有條件修建安息塔。可把屍體置於曠野,寢上毛毯、枕頭。讓死者披天宇之光,目朝太陽。再任由鷹羣啃食。故而祆教徒遺體,頭部不能朝北。

《阿維斯陀》還規定,不能單獨一人擡屍。祆教教徒治喪,以取雙數爲吉。守靈、送殯、唸經等等,人數均爲雙數,不得有單。

取雙數,有同情互助之意。若死者爲二人,祭司應有二對,犬視的狗應有四隻,擡屍者也應有四人。

洛陽有安息塔嗎?

沒有。

遺體將送往洛水,與安息太子合葬。

150 萬石國老1.85 多長爲宜1 全在水裡108 積重難返1.35 苦後回甘14 西域風雲147 輕身入城109 寧有種乎1.32 一線生機1.83 以綏四方1.67 畫地爲牢1.39 火雨焚城169 東西交構1481.45 因利乘便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212 不請自來195 避無可避118 幷州狼騎115 帝王心聲217 背水一戰175 菩薩女蠻180 羅襪未染1.76 牽繮執轡135 借兵剿匪187 良平之奇135 喜得千金1.23 王宮女官158 常山之蛇135 四時充美16 五日京兆178 爲戰而生192 火燒西園157 類同相召111 鳴蟬蛻殼198 千帆競發149 鳳燃九天171 朝令夕改111 鬥智鬥勇161 空前絕後193 依山下寨1.260 爲虎作倀1.72 血染清溪110 熊羆入夢81 圍獵祭祖129 垂簾理政137 共飲此杯41 河洛羣英153 下階之梯141 人間正道1.295 求仁得仁129 化戈爲帛155 羊大爲美17 輕徭薄稅109 黑山飛燕139 與民爲伍1.72 百害不侵17 將府五校133 侵掠如火81 天下喉舌196 少年無拘119 時局崩壞109 素首雪女1.26 太后召見155 羊大爲美135 兵出隴右176 薊王東歸115 平生罕見1.65 攻略壽春1.52 契約精神21 博士披香1.75 真相大白1.33 以衆擊寡1.76 麒麟續命144 無雙后妃1.58 割發代首10 時機未至1.59 將星閃耀1.39 善罷甘休1.298 同聲同氣1.69 義立而王119 司金典農127 萬法歸宗112 幼獸初生71 瀝粉貼金71 窮厄之寇123 宦海沉浮170 樹大招風1.66 海賊中計13 虛實失度81 夜入太倉117 水淹三軍157 麥穗兩岐100 喜事將近116 迴天無術31 綬帶密詔132 七海雄心1.8 劍拔弩張15 各有算計166 囈語少年
150 萬石國老1.85 多長爲宜1 全在水裡108 積重難返1.35 苦後回甘14 西域風雲147 輕身入城109 寧有種乎1.32 一線生機1.83 以綏四方1.67 畫地爲牢1.39 火雨焚城169 東西交構1481.45 因利乘便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212 不請自來195 避無可避118 幷州狼騎115 帝王心聲217 背水一戰175 菩薩女蠻180 羅襪未染1.76 牽繮執轡135 借兵剿匪187 良平之奇135 喜得千金1.23 王宮女官158 常山之蛇135 四時充美16 五日京兆178 爲戰而生192 火燒西園157 類同相召111 鳴蟬蛻殼198 千帆競發149 鳳燃九天171 朝令夕改111 鬥智鬥勇161 空前絕後193 依山下寨1.260 爲虎作倀1.72 血染清溪110 熊羆入夢81 圍獵祭祖129 垂簾理政137 共飲此杯41 河洛羣英153 下階之梯141 人間正道1.295 求仁得仁129 化戈爲帛155 羊大爲美17 輕徭薄稅109 黑山飛燕139 與民爲伍1.72 百害不侵17 將府五校133 侵掠如火81 天下喉舌196 少年無拘119 時局崩壞109 素首雪女1.26 太后召見155 羊大爲美135 兵出隴右176 薊王東歸115 平生罕見1.65 攻略壽春1.52 契約精神21 博士披香1.75 真相大白1.33 以衆擊寡1.76 麒麟續命144 無雙后妃1.58 割發代首10 時機未至1.59 將星閃耀1.39 善罷甘休1.298 同聲同氣1.69 義立而王119 司金典農127 萬法歸宗112 幼獸初生71 瀝粉貼金71 窮厄之寇123 宦海沉浮170 樹大招風1.66 海賊中計13 虛實失度81 夜入太倉117 水淹三軍157 麥穗兩岐100 喜事將近116 迴天無術31 綬帶密詔132 七海雄心1.8 劍拔弩張15 各有算計166 囈語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