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萇孝仁皇

陛下先父劉萇之墓,稱“慎陵”。

“建寧元年,帝即位,追尊(劉)萇爲孝仁皇,陵曰慎陵,以後(董太后)爲慎園貴人。”

慎陵位於冀州河間國,正是黃巾播亂之地。

只是不曾想,黃巾賊人竟膽敢私掘先皇陵寢。行如此大逆不道,罔顧倫常之事。

“黃巾逆賊,無君無父。欺君罔上,天人共戮!”向來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盧車騎,竟怒急淚流。自盧車騎以降,無不目眥欲裂。

見盧車騎兩行熱淚,徑直向先皇棺槨走去。高覽急忙擋在身前:“將軍不可!”

“爾等速退,待我向先皇謝罪。”

“小心有詐!”高覽話音未落。忽聽革棺咔咔作響。

地面亦隨之發顫。

拍擊棺蓋的砰砰聲,緊跟着從棺內傳出。

似相互呼應,地面碎石竟羣起而動。

轟的一聲巨響,革棺猛然直立。伴着噴濺的黑煙和磷火,棺蓋徐徐側移。

現出了孝仁皇劉萇裹覆着“金縷玉衣”的遺體。

臺上衆人無不面如土色,膽戰心驚。哪還顧得上悲憤。

“小心戒備!”高覽一聲怒吼,驚醒衆人。鬆散的圓陣再次合圍。舉盾在前,捉刀在後。圈中弓弩手弓開滿月,瞄向各處,以待來敵。

“慢藏誨盜,冶容誨淫。”

“竊鉤竊國,盜嫂受金。”

“惑世盜名,欺天罔上。”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陰聲陰語,忽從腳底升起。待衆人細去辨認,又飄散無蹤。聲音彷彿出自看不見的鬼魂,在晾屍檯面鑽上鑽下,四處飄蕩。

一時飛沙走石,鬼哭神號。

平整的地面,竟飛快隆起一個個土丘。只只血手破土而出。身穿漢軍盔甲的屍兵,緊跟着拔地而起。

高覽看得真切,眼前屍兵,皆是被地陷掩埋,無故失蹤的大營兵士。

風中千言萬語,忽向平臺中央匯聚。

革棺內孝仁皇遺體,猛然自立:“孤,死不瞑目。”

“嗡——”

驚恐至極的弓弩手,冷然失手。利箭電射而出,正中孝仁皇左胸。

砰!

玉片崩碎,黑血迸濺。

萬籟俱靜,神鬼無聲。孝仁皇僵硬低頭,看向穿胸而過的白羽箭,又緩緩擡頭,猛然前撲。

將屍身生生拔出。

金縷玉衣,乃屬兩漢“玉衣葬制”。時下,皇帝葬以“金縷玉柙”,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玉柙銀縷”,“大貴人、長公主銅縷”。如越級使用,則爲僭越,必受嚴懲。直至魏黃初三年(222年),曹丕鑑於“漢氏諸陵無不發掘,乃至燒取玉匣金縷,骸骨並盡”,於是禁止使用“玉襦玉匣”。從此廢止玉衣葬制。

劉萇本是解瀆亭侯,本不可用“金縷玉柙”。換句話說,身上這件“金縷玉柙”,很可能是被陛下追尊爲孝仁皇,後命人暗中置辦。

此等隱秘,盧植自不會知曉。

眼前之物,是否爲孝仁皇遺體,猶未可知。

然卻無人敢妄動!

褻瀆先皇聖體,夷三族。

話說。(楚)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屍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吳起,並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盡誅射吳起而並中王屍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餘家。

看看,宗室大臣本想射吳起,不料卻射中了悼王屍。吳起故難免一死。可因褻瀆王屍而被誅三族的大臣,卻有七十餘家。

先前誰人誤射,已不可考。

見屍兵正踉蹌着,隨孝仁皇屍向衆人撲來。

危急關頭,盧車騎不避神鬼,舉弩射向屍兵。而後憤而出聲:“殺!”

“殺——”高覽怒目圓睜,奮力劈出。長刀如虹,勢若山崩。

屍兵一刀兩斷。刀勁破體,屍身迸射而出,分落二地。

不及收刀。只剩上半截的屍兵,落地後竟拖着滿腔臟器,僵硬翻身。雙手爬行而來。

“啊啊啊!”如此場面,強如高覽,亦被驚到癲狂。人如瘋虎,衝出戰陣。手中鋼刀四面劈舞,砍瓜切菜,將昔日袍澤,盡數砍碎。

背後腥風撲頸。高覽想也不想,反手一刀。

叮!

金石相交,火星迸射。

這一刀,竟將孝仁皇屍蓋臉的“金玉覆面”生生斬去!

刀臉交錯。枯屍猛然張口,噴出一股黃綠穢水。

高覽閃身躲避,左耳廓仍被濺中。

劇痛入腦,耳廓吱吱作響。高覽怒急,反手一刀,直透胸腹。

“受死!”

“元伯小心!”

枯屍竟未死。揮手擊中頭頸。高覽吐血橫飛,落地後人事不省。

“隨我來!”盧植領戰陣飛撲而去。從屍兵叢中搶走高覽,又撿起“金玉覆面”,且戰且走,退下高臺。

驅馬離去。

“慢藏誨盜,冶容誨淫。竊鉤竊國,盜嫂受金。惑世盜名,欺天罔上。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背後陰聲,如影隨形。

強壓心頭驚懼,奔入大營。許多騎士竟口吐鮮血,倒栽馬背。

高覽更是面如金紙,生死一線。

盧植一身正氣,清白無鬼。自可全身而退。然除盧車騎,幾乎人人受創。皆傷及內腑,精神失常。饒是號稱名士的審配,亦面如土色,六神無主。竟無法下馬,被衆人合力擡下,送入營帳,猶自牙關打顫,口不能言。

何須多問。

“速遣良醫!”

“喏!”

好一陣兵荒馬亂。將高覽、衆騎士送入菴廬,盧植面沉如水:“後退十里紮營。”

副將宗員,沉重抱拳:“喏!”

“明公……”見審配如此,逢紀亦舉止失常:“此,此去……”

說話間,軍中良醫已先行爲審配診過:“審參軍乃驚嚇過度,並無大礙。只需服下幾劑安神養心之湯藥,不日便可痊癒。”

衆人方纔安心。

良醫又診高覽:“高軍候身中屍毒,非薊國名醫華大夫不可治。需速轉運薊國國醫館。”

“來人,速將高覽運往薊國。着令麾下精騎沿途護佑,不得有失。”

“喏!”

探視受創軍士,送走高覽一行。又後退十里,重立營地。稍稍穩住軍心,盧植遂將高覽揮刀切下的“金玉覆面”裝匣封印,六百里發往洛陽禁中。

此物究竟是否爲孝仁皇玉衣葬器,或許只有陛下與永樂宮董太后知曉。

12 二戚之爭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79 字挾風霜1.28 火燒長社1.69 貨比三家61 論功封爵1.243 十有八九1.225 將星雲集1.65 形勢急轉1.38 秋色平分19 編戶分遷1.52 漢越親和1.28 奇貨可居117 七國馬會189 天下信奉1.60 接風洗塵1.33 同舟共渡1.50 從風而服1.35 暴虎馮河102 自薦枕蓆108 天下名騎134 光融天下1.53 寸步不讓214 後生翹楚162 恩若兄弟1.84 蟾宮折桂110 因何馬貴214 亂中求存18 滅國之危1.234 王允解懸1.62 倉廩府庫1.9 麻姑獻壽172 備思前後137 百無禁忌1.6 王侯之樂1.63 懸樓列肆100 取之有道1.32 織蓆販履1.70 佛道之爭16 破敵爲先178 萇孝仁皇166 白衣飛將1.86 摒除破綻11 佐世之才1.44 閉門造車1.66 以稀爲貴113 另有所圖1.42 唯有我等1.72 天國之味190 且要珍惜61 怒其不爭1.94 貴不能言1.30 以僞亂真1.7 雌雄莫辨1.27 優倡商賈127 兔死狐悲1.70 奉詔和親173 有生之年31 便衣出行105 禮樂刑政21 兵符將令1.82 遼東婢女104 龍吟虎嘯1.23 痹體之術1.52 明珠有價1.69 東西交會1.39 天予吾王126 後繼有人13 殊途同歸170 一拍即合1.242 繞樑餘聲1.20 言稱必效151 董卓擲戟1.59 增益人生136 借刀殺人165 生而不凡1.90 海島傳聲51 流民來附1.257 美事將近102 平波水砦1.78 風起雲蒸11 大器已成109 素首雪女1.208 命不該絕151 天作之合125 校場演武114 貪婪無饜158 鐵壁鏵嘴137 和親典禮1.35 暴虎馮河41 河洛羣英146 握髮吐哺1.75 坐問因果192 共赴巫山1.206 猛將之烈125 探險搜奇1.47 以儆猢猻167 遙遠綠洲13 匹夫無罪174 去蕪存菁
12 二戚之爭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79 字挾風霜1.28 火燒長社1.69 貨比三家61 論功封爵1.243 十有八九1.225 將星雲集1.65 形勢急轉1.38 秋色平分19 編戶分遷1.52 漢越親和1.28 奇貨可居117 七國馬會189 天下信奉1.60 接風洗塵1.33 同舟共渡1.50 從風而服1.35 暴虎馮河102 自薦枕蓆108 天下名騎134 光融天下1.53 寸步不讓214 後生翹楚162 恩若兄弟1.84 蟾宮折桂110 因何馬貴214 亂中求存18 滅國之危1.234 王允解懸1.62 倉廩府庫1.9 麻姑獻壽172 備思前後137 百無禁忌1.6 王侯之樂1.63 懸樓列肆100 取之有道1.32 織蓆販履1.70 佛道之爭16 破敵爲先178 萇孝仁皇166 白衣飛將1.86 摒除破綻11 佐世之才1.44 閉門造車1.66 以稀爲貴113 另有所圖1.42 唯有我等1.72 天國之味190 且要珍惜61 怒其不爭1.94 貴不能言1.30 以僞亂真1.7 雌雄莫辨1.27 優倡商賈127 兔死狐悲1.70 奉詔和親173 有生之年31 便衣出行105 禮樂刑政21 兵符將令1.82 遼東婢女104 龍吟虎嘯1.23 痹體之術1.52 明珠有價1.69 東西交會1.39 天予吾王126 後繼有人13 殊途同歸170 一拍即合1.242 繞樑餘聲1.20 言稱必效151 董卓擲戟1.59 增益人生136 借刀殺人165 生而不凡1.90 海島傳聲51 流民來附1.257 美事將近102 平波水砦1.78 風起雲蒸11 大器已成109 素首雪女1.208 命不該絕151 天作之合125 校場演武114 貪婪無饜158 鐵壁鏵嘴137 和親典禮1.35 暴虎馮河41 河洛羣英146 握髮吐哺1.75 坐問因果192 共赴巫山1.206 猛將之烈125 探險搜奇1.47 以儆猢猻167 遙遠綠洲13 匹夫無罪174 去蕪存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