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兼督四州

甄城,太師府。

“太師。”不其侯伏完,奉命入府。

亦如壽春。甄城內外,腳手林立。兗州良匠齊聚於此。正增築皇宮,修造官府,擴建外郭。如前所說,朝廷賦稅,半錢半鈔。皆存入錢堡貲庫。朝廷只需攜天子六璽,便可隨時隨地支取。

年初獻費,薊王一家便足納近十億。足夠支付。更何況,甄城西距薊王馬貴人封邑滎陽,沿大河水路,不過七百里。一日來回。滎陽敖倉港,乃薊王屯糧,販運天下之所。如此錢糧無憂,足可久持。

“太僕且看。”王允取敕令視之。

伏完雙手捧過。徐徐展開,不由暗自心驚:“太師……何意?”

“天下三分,朝中乏力。四方諸侯,多有不臣之心。老夫遍觀羣雄,唯薊王一人,足可託付。可與我等,同匡漢室,共舉社稷。”

“太師所言極是。”伏完這便醒悟:“薊王三朝元老,託孤重臣。恪守臣節,從不僭越。歸國就藩,只因不忍見叔侄相爭。亦是疏不間親,卑不謀尊,親疏之別也。且曹孟德遷都於此,亦爲背靠大河,依附河北。”

“太僕所言,與老夫同。”王允笑道:“今心腹大害,乃叔侄二人。漢中、壽春,一日不滅,人心一日不服。何言九州一統,天下歸心。”

伏完心領神會:“太師亦有取捨也。”

“正是。”王允一聲長嘆:“時局崩壞如斯,唯有權衡利弊,取其輕重。”

伏完言道:“太師欲命卑下,(出)使河北乎?”

“然也。”王允答曰:“可與太尉同行。”

“喏。”伏完這便領命。

王允乃薊王外舅。太尉馬日磾亦是薊王姻親。於公於私,皆可信賴。

稍後。董侯,使太尉馬日磾、太僕伏完,並持節,至薊國,賜薊王朱戶、納陛,兼督幽、冀、並、涼四州。

朱戶、納陛,皆爲九錫之一。前者,民衆多者賜之。後者,能進善者賜之。

朱戶,便是朱漆門戶。

納陛,又是何物?

注曰:“納,內也,謂鑿殿基際爲陛,不使(外)露也。”又曰:“是用錫君納陛以登。”

乃是在宮殿“基際(臺基邊際)”處,居中鑿“陛(天子之階)”,專供薊王行走。如此,將居中陛階,與兩側百官臺階隔離。使(薊)王,身不外露。

《墨子·備城門》:“(一階)陛高二尺五,廣長各三尺,遠廣各六尺。”《禮記》:“以高爲貴者,天子之堂(臺基)九尺,諸侯(臺基)七尺,大夫(臺基)五尺,士(臺基)三尺。”按,天子之陛九級。

如此算來,九級陛階,遠高九尺臺基。故“(陛)升高階”。鋪設時,需將斜坡拉長。與臺基相配。如此一來,殿前臺階,左右短陡,而居中斜長。呈上下高差。故能使王,身不外露。至於兩側,臥櫺欄杆,究竟是石闌,還是木欄。且看被賜納陛者,位居何位。諸侯王,多是石闌,大夫以下,多是木欄。故《宋史·呂端傳》:“又以(呂)端軀體洪大,宮庭階戺(jiē shì,臺階兩旁所砌斜石)稍峻,特令梓人爲納陛。”梓人,木工也。

自先帝時,薊王三拒加九錫。歷代帝王,遂將九錫拆解,逐一賜予。九錫,薊王已得其六:車馬、衣服、虎賁、斧鉞、朱戶、納陛。足見恩寵。

更有甚者,兼督幽、冀、並、涼四州!

詔命既出。靈輝殿中,羣臣騷動。

薊王肅容叩拜:“臣,遵命。”

然如王傅、國相、國老、謀主等,皆面色如常。幽、冀、並、涼,本就唯薊王,馬首是瞻。且四州吏治民生,皆與薊國比同。四州官吏,多出薊國吏制。謂同心同德,亦不爲過。董侯此詔,不過明授耳。

待禮畢。薊王設國宴款待二使。

比二千石以上,皆作陪。

馬日磾、並伏完二人,始見薊國吏治之盛。許多如雷貫耳,恨不能早識。

意氣相投,莫過如此。推杯換盞,不覺已大醉。

翌日,舉國皆知。

“朝堂何意?”國老齊聚王子館求問。

儒宗答曰:“因失傳國玉璽,故王子師,亡羊補牢。”

“原來如此。”衆國老紛紛醒悟。

“是福是禍?”門下署鸞棲館,報館丞陳琳,私問好友許攸。

“無謂福禍。”許攸答曰。

“王太師何意?”陳琳又問。

“假賜加九錫之二,乃爲正本溯源也。”許攸一語中的。

“乃使我主,心向董侯。”陳琳心領神會。

“然也。”許攸笑道:“天下三分,各爲其主。董侯背倚大河,需防史侯東出,合肥侯北進。先前命公孫二雄,兵撫青州,便爲此詔也。”

“原來如此。”陳琳幡然醒悟。日報當有評議。

許攸忽搖頭一笑。

正苦思一篇佳作的陳琳,急忙問道:“子遠,何故發笑。”

“只嘆王子師,‘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許攸答曰。

“願聞其詳。”許攸大才,雖尚不入謀主之列。然指日可待。陳琳焉能不細問情由。

“諸夏之大,又止於十三州乎?”許攸言道:“世人皆知,我主闢江表十港,鑿穿內外水路。海市往來,舟行天下。然究竟獲利幾何,不可盡知也。利有大小,益分長遠。眼前不過小利。待我主三十而立,造諸王子海船。開疆拓土,開枝散葉。放舟四海,皆成諸夏。乃利益長遠者也。更加幕府領護四裔,隔絕華夷。遠交近攻,合縱連橫。神器易主,爲時不遠矣。”

初聞國策外交,陳琳心思振奮,脫口而出:“先小再大,前短後長。先取四州,再得天下。”

許攸亦笑:“可也。”

薊王都西宮,增城二重殿。

“臣等,叩見太皇。”馬日磾並伏完,入宮覲見。

“卿等,免禮。”竇太皇言道:“賜座。”

“謝太皇。”二人再拜落座。

“陛下賜加朱戶、納陛,兼督幽、冀、並、涼四州,乃謀國之舉。甚善。”董太皇言道。

“太皇明見。”馬日磾答曰。

“卿等,此行,陛下可另有交待。”

“稟太皇,陛下特命臣等,求問(太皇)歸期。”

“陛下當有此問。”簾後四目相對。早有定計。

董太皇答曰:“未定歸期。”

19 編戶分遷101 減矢之計141 捨我其誰133 兵鋒四起1.54 四方殺局111 義高於律178 四氏雲霞160 女中豪傑152 烏蓮白卓41 早去早回1.78 城上金烏129 山海之盟170 一拍即合162 恩若兄弟1.66 有女士異1.6 暗渡陳倉162 繩之以法174 夜半十分1.62 一日破膽1.90 蒼天已死1.20 言稱必效1.26 再無歸期1.72 欲壑難平117 嫁禍安國1.82 年末大賞1.96 開年見喜196 神智夫人1.72 雌雞化雄1.8 馬桶廁籌271 自有取捨1.34 牽招賣馬1.89 未改初心196 家門之爭1.6 破財消災108 日新月異1.75 真相大白1.35 暴虎馮河127 朝堂半壁161 畢協賞罰147 不負韶華1.228 石來運轉136 鴉雀無聲1.83 古羌遺規179 百廢初興1.36 懷真抱素188 突發奇想1.8 劍拔弩張1.28 長短之利1.29 強渡漢水1.74 唐突佳人81 投石問路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1.84 王道治國1.30 陣前反水108 積重難返148 附內而生135 喜得千金152 善刀而藏177 廣而無用147 藥到病除1.73 西林馬場1.52 契約精神1.79 圍湖造屋1.76 難分良泰132 吞光神鎧106 萬民飢流15 各有算計1.200 兼顧利弊1.47 爲朕所用168 有求必應1.76 牽繮執轡1.89 秉燭夜話1.48 浴室水塔1.84 早朝晏罷129 各方博弈102 自薦枕蓆1.36 培肥改土196 三方推演14 死而不僵91 英雄同契1.58 割發代首131 猛虎破閘180 破解之策14 各奔東西31 垂綏琬琰191 英雄少年162 繩之以法154 無從科舉1.86 兵鋒所指123 溫泉別館1.96 開年見喜17 爲瓽所轠1.44 杯弓蛇影1.263 羌煮貊炙156 仁道在邇158 鐵壁鏵嘴1.77 雄長一州160 孕大含深114 割肉飼虎121 書生意氣
19 編戶分遷101 減矢之計141 捨我其誰133 兵鋒四起1.54 四方殺局111 義高於律178 四氏雲霞160 女中豪傑152 烏蓮白卓41 早去早回1.78 城上金烏129 山海之盟170 一拍即合162 恩若兄弟1.66 有女士異1.6 暗渡陳倉162 繩之以法174 夜半十分1.62 一日破膽1.90 蒼天已死1.20 言稱必效1.26 再無歸期1.72 欲壑難平117 嫁禍安國1.82 年末大賞1.96 開年見喜196 神智夫人1.72 雌雞化雄1.8 馬桶廁籌271 自有取捨1.34 牽招賣馬1.89 未改初心196 家門之爭1.6 破財消災108 日新月異1.75 真相大白1.35 暴虎馮河127 朝堂半壁161 畢協賞罰147 不負韶華1.228 石來運轉136 鴉雀無聲1.83 古羌遺規179 百廢初興1.36 懷真抱素188 突發奇想1.8 劍拔弩張1.28 長短之利1.29 強渡漢水1.74 唐突佳人81 投石問路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1.84 王道治國1.30 陣前反水108 積重難返148 附內而生135 喜得千金152 善刀而藏177 廣而無用147 藥到病除1.73 西林馬場1.52 契約精神1.79 圍湖造屋1.76 難分良泰132 吞光神鎧106 萬民飢流15 各有算計1.200 兼顧利弊1.47 爲朕所用168 有求必應1.76 牽繮執轡1.89 秉燭夜話1.48 浴室水塔1.84 早朝晏罷129 各方博弈102 自薦枕蓆1.36 培肥改土196 三方推演14 死而不僵91 英雄同契1.58 割發代首131 猛虎破閘180 破解之策14 各奔東西31 垂綏琬琰191 英雄少年162 繩之以法154 無從科舉1.86 兵鋒所指123 溫泉別館1.96 開年見喜17 爲瓽所轠1.44 杯弓蛇影1.263 羌煮貊炙156 仁道在邇158 鐵壁鏵嘴1.77 雄長一州160 孕大含深114 割肉飼虎121 書生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