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如有神助

城外港津,先行擴建。排建“韭”字形泊位,只因益陽在資水南,即“資水之陰”。故港津向北擴。益陽之名,與水無關。益陽境內,亦無益水。世人多有望文生義:“在益水之陽,當爲縣名。”乃是謬誤。

爲避水患,城邑建於資水南岸,一座濱水矮丘。高差適宜,排水通暢,無洪水之虞。內外二郭,內城先秦已有,高踞山巔,本是舊縣。今爲益陽長公主行宮。自阪上到山腳,爲外郭。乃今漢縣城。城外,東、南一馬平川,可通江邊。北臨資水,另有丘巖,上築烽堠,以佈哨望。東側別有枝津,名喚“蘭溪”。溪水經東南,蜿蜒向西,而後北轉,注入資水。

資水、蘭溪,相匯於城下,共組城河。西、南有遠山。遇戰亂,可入深山避險。東南三裡有橋,橋頭建有營堡,扼守官道。此城,依天然水險,扼地勢風威。一言蔽之,遠山近水,富貴天成。

城池坐西面東。每當雨後初晴,旭日東昇。溢彩流光,舉頭可見。故稱“益陽”。益,“溢”也。意爲水從器中漫出。如《呂氏春秋》有“澭水暴益”之句。此,或是益陽縣名之所出。

矗立內郭譙樓,俯瞰資水對岸無邊陂澤。郭嘉意氣風發。笑言,可闢萬傾良田。

宋奇亦笑:“先修河堤,擴建航道。資水港歸爲民用,蘭溪可另建城倉軍港。此城與薊國南廣陽,頗多神似。唯一區別,便是港津在北。”

郭嘉心領神會:“明廷欲效南廣陽,用薊國營城術,修造此城乎。”

“然也。”宋奇笑答:“待海市舶來,且問市令,修造一城,作價幾何。”

“此地,既有山川之險,又有水運之便。此城,依山而建,即可免於水患,又坐擁地勢之利。固若金湯,易守難攻。”郭嘉指點江山:“只需固守此城,結好五溪蠻。修造港津,串聯郡縣。薊國風物隨海市源源不斷,潛移默化。荊南大地,唾手可得也。”

“知我者,奉孝也。”宋奇撫掌而笑。

笑聲未落。眺望資水,帆檣如林。正是薊國船肆,列隊而來。

“明廷心想事成,如有神助也。”郭嘉笑道。

“且去一觀。”二人並肩下樓,共赴城外港津。

資水港,由治粟都尉朱治攜左右司馬拱衛。岸邊濱水大營已草建水砦。三千義賊入駐。大小船隻,進出有度,頗有章法。待海市開張,衆人遂登旗船,與海市令相見。

海市令先呈見面禮。箱中三套新式角端將官兵甲,乃船上匠師,先前在漢壽時,爲朱治,張虎、陳生,三人量身打造。宋奇、郭嘉、及龐季,亦得薊式府衣(官員常服)一襲。內襯軟鱗甲,可防刀箭暗襲擊。同在漢壽時,量體裁衣。

宋奇領衆人笑納。又言道:“且問令君,以薊國營城術,修造益陽,作價幾何?”

“若面面俱到,內外皆用薊國制式,此城或需億錢。若只改水洗水暖水淋等內外水路,千萬足以。”海市令答曰。

“先改水路。”宋奇言道:“聽聞少帝曾賜王上,營造江東港津十座。不知,可否在益陽設港。”

“若如此。營城所需,則無需明廷另行破費。”港市令大喜。

益陽河汊縱橫,枝津遍地。水系廣佈荊南四郡。此地設港,可通江海。極其便利。

“如此,某代(長公)主,拜謝王上。”

“不敢言謝。”海市令回拜。

忽聞樓外驚呼喧譁。便有市卒居高喝問。挹婁廬士,各個弓開滿月。千鈞一髮,又聽有人高喊:“箭下留人!”

宋奇聽聲辨人:“乃區星返回。此人干係重大,令君手下留情。”

海市令遂用挹婁語,高聲傳令。挹婁廬士,聞聲收弓。

出左舷下觀。只見十數南蠻武士,斑斕袍裙,獺皮高冠,背身抽刀,圍成戰圈。

居中有一少年武夫,狼腰虎背,碧眼突出,氣勢兇猛,好似人熊直立。

與一般蠻人被髮跣足,紋身插翎,頗多不同。這羣蠻人,必是族中貴胄。

“明廷切莫動手。”區星亦看到船上宋奇等人。

“切莫慌張,且登船一敘。”與海市令耳語數句,宋奇俯身言道。

“喏!”區星遂步入戰圈。隔着人牆,蠻語少年武士。

蠻人少年,口出號令,武士這才紛紛收刀。機關舷梯徐徐落下,區星領衆人,列隊登船。“有邑君長,皆賜印綬,冠用獺皮。名渠帥曰精夫,相呼爲姎徒。今長沙武陵蠻是也。”

機關樓船,雖泊於岸,卻宛如塢壘壁堡,高居水岸之上。若只是一艘,便也罷了。奈何海市內,樓船排列,檣桅如林。行走於漢家大舡之間,猶如蚍蜉撼樹,怯意橫生。稍有風吹草動,便拔刀護身。這才引來市中騷亂。

賓主同堂,區星遂爲雙方引見:

“五溪(蠻)王子,沙摩柯。”

“益陽,宋明廷。”

“見過殿下。”宋奇領衆人先行禮。

“見過明廷。”沙摩柯漢話流利。

“請上座。”

“請。”

賓主落座,沙摩柯年少氣盛:“父王遣我來問,明廷募兵幾何?”

宋奇微微一愣。待與區星四目相對,這便心領神會:“非爲募兵,而爲招募青壯,修築城邑。”

“可是日薪二百大錢!”沙摩柯大喜。

“何以知之?”宋奇笑問。

“隴右諸事,蠻人盡知。”沙摩柯大手一揮:“且問明廷,所需人手幾何。”

郭嘉起身行禮:“敢問殿下,貴部有青壯幾何。”

“五溪青壯,數十萬計。”見郭嘉亦翩翩年少,沙摩柯遂笑問:“足否?”

“遠不足也。”郭嘉搖頭一笑:“聞薊王於隴右,遍地營城圩田,招募羌氐足有五百萬衆。殿下區區數十萬計,何足道哉。”

宋奇爲五縣主取食,大江兩岸,人盡皆知。沙摩柯來前,必備足功課。故毫不見疑:“若五溪不夠,荊南四郡,當有百萬之衆。”

“百萬之衆,勉強一用。”郭嘉笑問:“何時可至?”

“這……”饒是少年英雄沙摩柯,亦瞠目結舌。只因客庸百萬衆,一日需花費幾何,足月又當幾何,滿載更加幾何,沙摩柯已然算不清了。

忽聽身後蠻人武士中,有人稚聲言道:“百萬之衆,日得角錢二億。敢問這位公子,錢在何處?”

衆人聞聲看去。只見一少年,朱脣碧眼,風姿俊逸。

饒是郭嘉,亦驚爲天人:“公子何許人也?”

“融漓(注①)。”

127 兔死狐悲1.7 舊友重聚131 濯纓濯足137 和氣生財1.43 天機莫測163 顧此失彼186 董君一念1.99 謹慎擇友119 衆星拱鬥165 往昔之約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52 漢越親和166 白衣飛將1.70 封侯拜相10 入九龍門1.34 庸人自擾150 機關算盡1.295 求仁得仁182 汝奈孤何51 以尹天下181 羣雄無首1.26 何以解憂141 唯利機關16 嫁禍江東164 四海承風14 撒豆成兵1.46 鷹擊長空113 天命所歸1.90 萬軍叢中1.36 寒光耀雪1.66 有女士異1.23 痹體之術171 鮮卑五姓1.227 單騎救主193 西域使館15 安邦定國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43 薊國鋤奸131 美玉生煙174 夜半十分168 天下治術138 盡如人意164 追本溯源156 生死未卜1.58 後會無期187 良平之奇1.57 謀錄不盡19 求之不得1.38 爲國除賊1.30 大醫治世112 北國之春105 天師三分150 天地人和134 公之於衆1.56 巡視國境184 是個難題1.3 貢金補全151 王者之心104 見字如面163 萬一之率1.238 一里之回1.83 一網打盡1.296 可甘人下1.72 羚羊掛角105 鳳闕龍樓213 重名載半1.34 先禮後兵1.39 一棒成名1.53 驚濤暗涌126 價高者得1.23 督亢城倉201 廣瞻博望1.279 危國之道1.6 以物易物152 甘後雙身1.63 熔金入庫1.267 老謀深算1.23 真骨舍利1.29 浮屠佛祠182 羣仙聚會1.82 逢凶化吉71 瀝粉貼金1.35 南州士首132 人心難琢1.27 板楯連弩1.278 殭屍自照91 龍有逆鱗1.64 萬夫莫敵1.5 奉身以死1.57 指點迷津170 樹大招風144 無雙后妃1.56 一戰成名1.50 無中生有112 幼獸初生101 東走西顧141 前身後世1.5 唯利是圖31 經緯之道1.39 善罷甘休
127 兔死狐悲1.7 舊友重聚131 濯纓濯足137 和氣生財1.43 天機莫測163 顧此失彼186 董君一念1.99 謹慎擇友119 衆星拱鬥165 往昔之約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52 漢越親和166 白衣飛將1.70 封侯拜相10 入九龍門1.34 庸人自擾150 機關算盡1.295 求仁得仁182 汝奈孤何51 以尹天下181 羣雄無首1.26 何以解憂141 唯利機關16 嫁禍江東164 四海承風14 撒豆成兵1.46 鷹擊長空113 天命所歸1.90 萬軍叢中1.36 寒光耀雪1.66 有女士異1.23 痹體之術171 鮮卑五姓1.227 單騎救主193 西域使館15 安邦定國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43 薊國鋤奸131 美玉生煙174 夜半十分168 天下治術138 盡如人意164 追本溯源156 生死未卜1.58 後會無期187 良平之奇1.57 謀錄不盡19 求之不得1.38 爲國除賊1.30 大醫治世112 北國之春105 天師三分150 天地人和134 公之於衆1.56 巡視國境184 是個難題1.3 貢金補全151 王者之心104 見字如面163 萬一之率1.238 一里之回1.83 一網打盡1.296 可甘人下1.72 羚羊掛角105 鳳闕龍樓213 重名載半1.34 先禮後兵1.39 一棒成名1.53 驚濤暗涌126 價高者得1.23 督亢城倉201 廣瞻博望1.279 危國之道1.6 以物易物152 甘後雙身1.63 熔金入庫1.267 老謀深算1.23 真骨舍利1.29 浮屠佛祠182 羣仙聚會1.82 逢凶化吉71 瀝粉貼金1.35 南州士首132 人心難琢1.27 板楯連弩1.278 殭屍自照91 龍有逆鱗1.64 萬夫莫敵1.5 奉身以死1.57 指點迷津170 樹大招風144 無雙后妃1.56 一戰成名1.50 無中生有112 幼獸初生101 東走西顧141 前身後世1.5 唯利是圖31 經緯之道1.39 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