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千帆競發

泉州港,酉字邸舍。

凡薊國港口,邸舍字號,皆取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醜。與十二時辰相匹配。船隻在相應時辰內抵港或出海時,轉運輜重、運送人員,皆經由相應字號的邸舍來完成。

今日何時抵港,來日便何時出港。如此一來,船隻自行列隊,輕重緩急,不疾不徐。極具調理。往來船商,亦極大便利。只需記住何時入港,便可往來無差。

新任澶洲港長,公孫康、公孫恭兄弟二人,領開拓船隊酉時抵港,遂入酉字邸舍。

每座邸舍,皆以直軌與港口相應字號的“丁”字長堤相通。丁字長堤,排建“非”字泊位。前後相鄰二泊位,包夾的大堤,排設畜力驅動機關塔吊。可將船上貨物,直接吊入軌車,列隊送入邸舍。邸舍內架橋吊,同樣以畜力驅動,可將貨物分類堆積存放,亦可次序吊裝運出。

“非”字泊位,左進右出。入港船隻,泊左。卸下貨物及人員後,再繞往右側停泊,等待裝船出海。泊位字號,同邸舍字號。再分左右,後分上下。如:“酉字左三”,便是指,泊於酉字丁堤,左側三列。以此類推。

如此涇渭分明,堆積在邸舍內的貨物,便可經由上下軌路,源源不斷裝船出港。沿薊國黃金水道,及近海航線,販運大江南北。乃至萬里之外。

須知。一艘五百石船,等同於二十車運量。經由船塢升級改造的機關潛輪船,動輒三千,乃至萬石。一船載重,可想而知。更何況薊國有十萬船戶。船運大興,亦催船戶舉家北上,落戶薊國。千里國土,九河下梢。枝津故瀆,穿渠四通。二十七縣有二十七港。十萬船戶,每港尚不足分四千戶。百萬人口,向海而生。遼東、三韓、倭國,島夷不斷遷入。上計署上報,客庸泉州港之常住人口,或亦有百萬衆。船隻泊滿港口,帆檣如林。每當日升,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往來進出,宛如雲聚雲散,雲舒雲卷。蔚爲壯觀。

邸舍爲南北長屋,上下三重。底層堆貨,中層待客,頂層住宿。

廊下除鞋,換穿自備木屐。公孫康、公孫恭,兄弟二人,相伴入舍。

底層乃是貨倉,機關橋吊正將軌車上貨物,逐次吊起,分門別類,堆在各自倉位。沿側梯登樓。二層船伕水手聚集,人聲鼎沸。開拓船隊,人員齊備。無需另行招募。二人此來,乃是要見一人。

“公子。”便有人離席迎接。

來人正是其父,樂浪太守公孫度麾下,長史陽儀。

“見過陽長史。”二人恭敬回禮。

陽儀欣然點頭。久沐上國風儀,比先前大有不同。

落座後,陽儀遂道明來意:“知二位公子出仕薊國,府君心中甚慰。然澶洲孤懸在外,遠離大漢,更遠距薊國。島上‘玄夷’,俗稱‘毗舍邪人’。面黑如漆,語言不通,商販不及,袒裸盱睢,行蹤無定。常乘舟往來海上,漁獵爲生。與大隊海船相遇,則求互市。若遇落單船隻,便起歹意。故府君爲二位公子,僱沃沮長矛手,挹婁弓弩手,各五百人。沿途護衛,以防不測。”

“船隊所攜樓船卒足以。何須另僱人手。”公孫康擺手道:“多此一舉,徒惹人笑。”言下之意,不想落人口實,借父之力。

陽儀笑道:“公子所言極是,然一千部曲,卻非出師無名。”

“名出何處?”公孫恭問道。

“二位公子,且隨我來。”陽儀引二人登三樓精舍。

推門視之,只見一孔武少年,頗爲面生,又似曾相識。

“在下公孫集,見過二位公子。”

陽儀笑道:“前襄平令公孫昭之子,勇武善戰,統一千部曲,及家船十艘,同往澶洲。”

公孫兄弟二人,面面相覷。話說,自家本是遼東襄平人。祖父(公孫)延,避吏居玄菟。時玄菟太守公孫琙,子豹,年十八歲,早死。(公孫)度少時名豹,又與琙子同年,琙見而親愛之,遣就師學,爲取妻。後舉有道,除尚書郎,稍遷冀州刺史,以謠言免。

且因“(公孫)度起玄菟小吏”,”爲遼東郡所輕”。

襄平令公孫昭,便是敵視其父公孫度之一。數次,其父皆言要殺之解恨。不知何時,二家冰釋前嫌,握手言和。

陽儀附耳言道:“此一時,彼一時也。府君名揚半島,又與田公結親。爲薊王牧守一方,他日定獲重用。此消彼長,恩怨自消。”

二人這便醒悟,雙雙回禮。

“薊王曾言,天下公孫皆一家。”陽儀笑道:“此去海外荒洲,當鼎力相助。共圖大業。”

六人互視,皆心領神會。北海、泰山、遼東、遼西、玄菟,環勃海之公孫氏,已摒棄前嫌,達成“天下公孫”。薊王開拓海外港津,公孫氏當以海興。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薊國鐵壁鏵嘴,堅船利炮。毋需海上塢堡,便是三千石海船,泊於岸邊。對島夷而言,亦如同天神下凡。

薊國樓船,又稱“船樓”。所有掠海船隻,皆有武裝。擇避風港灣,依次列陣,組成壁壘,再建水砦。不斷圈建海灣,逆建港津。

一個安全的棲息地,對遠道而來,別無根基的大漢開拓船隊而言,實在是太重要。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不積跬步,無以千里。

薊國能有今日之上邦氣象。皆始於二十年前,樓桑少君“早晚必復爵”之誓言。

知王上又遣開拓船隊,遠航荒洲。國中豪商,港口船戶,紛紛加入。如此盛世,自少不了有船一萬丈的姻親田韶。三日後,膨大數倍的掠海船隊,浩浩蕩蕩,南下澶洲。

公孫三人,矗立爵室落地窗前。俯瞰前後左右,叢叢揚帆。一時壯懷激烈。

公孫康忽笑:“玄夷,面黑如漆,袒裸盱睢(xū suī)。卻不知能否如鮮卑、高句麗、倭女、胡姬那般,受國人所喜。”

“國法當頭,切莫販奴。”從弟公孫恭笑答。

公孫康又笑:“不過戲言,博弟一笑耳。”

洛陽,長樂宮,長秋殿。

“下臣,叩見太后。”守邸丞劉平,趨步行大禮。

“免禮,賜座。”屏後何太后,中氣已足,氣色甚佳。

1.46 蜚聲西州1.62 兵不厭詐1.200 永安上壽1.5 空穴來風1.247 櫟陽雨金1.60 衆國津徑15 各有算計1.78 風起雲蒸102 平波水砦102 王道在北173 合浦珠還1.39 漢風速遞156 仁道在邇124 國士待之114 難兄難弟195 回京在即1.87 年終臘賜142 道破天機196 百年大計81 投石問路192 共赴國難1.46 陣前示威132 一脈相承195 避無可避1.30 旱極而蝗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27 板楯連弩1.53 望廬而還1.40 不義不親1.7 舊友重聚1.38 秋色平分151 平定龜茲1.268 十日未卜140 懷利相接18 決心未定102 王道在北1.3 亂世梟雄1.60 羣羌之力1.86 兵鋒所指1.76 難分良泰61 衝風之末124 獻履貢襪1.62 猜忌暗生149 蝴蝶效應137 萬邦來賀127 無詔不離170 血矛之約117 知子莫母100 三郡烏桓142 陰風不止103 兵發西進104 太平賊反1.55 只爲薊吏166 白衣飛將1.27 身後之謀1.37 粉墨登場120 六宮粉黛1.44 螽斯衍慶1.30 未琢璞玉14 西域風雲1.4 大禍滔天1.49 覆水難收41 早去早回201 廣瞻博望51 天下一國100 難爲人臣164 盡數滅口148 暗語絃音115 木軌直道1.96 開年見喜81 忠奸莫辨110 門下五吏184 羔羊之素1.46 菟園解驂114 百里之命169 麋家小妹105 烈女龐娥108 日新月異1.90 貴不可言1.30 洛陽小市1.9 決裂諸侯1.77 半島鎖鏈1.9 策封爲王1.70 奉詔和親111 計程馬車1 十里少年129 明日功成1.86 精兵盡出1.28 暮夜有知91 娶七夫人107 克堅平難1.246 弄劍踏杯1.227 單騎救主153 替父簽押1.78 四海英雄1.59 各有歸宿1.88 二賊授首17 輕徭薄稅1.5 黃門侍郎173 能者多勞
1.46 蜚聲西州1.62 兵不厭詐1.200 永安上壽1.5 空穴來風1.247 櫟陽雨金1.60 衆國津徑15 各有算計1.78 風起雲蒸102 平波水砦102 王道在北173 合浦珠還1.39 漢風速遞156 仁道在邇124 國士待之114 難兄難弟195 回京在即1.87 年終臘賜142 道破天機196 百年大計81 投石問路192 共赴國難1.46 陣前示威132 一脈相承195 避無可避1.30 旱極而蝗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27 板楯連弩1.53 望廬而還1.40 不義不親1.7 舊友重聚1.38 秋色平分151 平定龜茲1.268 十日未卜140 懷利相接18 決心未定102 王道在北1.3 亂世梟雄1.60 羣羌之力1.86 兵鋒所指1.76 難分良泰61 衝風之末124 獻履貢襪1.62 猜忌暗生149 蝴蝶效應137 萬邦來賀127 無詔不離170 血矛之約117 知子莫母100 三郡烏桓142 陰風不止103 兵發西進104 太平賊反1.55 只爲薊吏166 白衣飛將1.27 身後之謀1.37 粉墨登場120 六宮粉黛1.44 螽斯衍慶1.30 未琢璞玉14 西域風雲1.4 大禍滔天1.49 覆水難收41 早去早回201 廣瞻博望51 天下一國100 難爲人臣164 盡數滅口148 暗語絃音115 木軌直道1.96 開年見喜81 忠奸莫辨110 門下五吏184 羔羊之素1.46 菟園解驂114 百里之命169 麋家小妹105 烈女龐娥108 日新月異1.90 貴不可言1.30 洛陽小市1.9 決裂諸侯1.77 半島鎖鏈1.9 策封爲王1.70 奉詔和親111 計程馬車1 十里少年129 明日功成1.86 精兵盡出1.28 暮夜有知91 娶七夫人107 克堅平難1.246 弄劍踏杯1.227 單騎救主153 替父簽押1.78 四海英雄1.59 各有歸宿1.88 二賊授首17 輕徭薄稅1.5 黃門侍郎173 能者多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