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無心插柳

薊國四出文錢,俗稱“角錢”。貲庫支取方式,亦因左伯皮紙風靡而隨之改變。不同面值的“券鈔”,早已隨遊商,流行南北。面值有“十角”、“廿角”、“卅角”、“卌角”、“百角”、“皕角”,不一而足。

比銅錢太過方便。尤其對需攜帶大量錢財的客商而言,可解銅重之苦。爲防賊人仿造假鈔,從皮紙、印文、油墨,薊國將作館皆耗費心機。券鈔還上裹一層透明腸衣隔水。經久耐用。

“百角”,便是一百文大錢。

好婦春眸生煙,含笑接過。卻不收入囊中,反塞進懷中。玉肌賽雪,春光乍現。在座衆人非禮勿視。除去薊王劉備,目光清冽,含笑相看。眼中無半分雜念。話說,薊王后宮,奼紫嫣紅,爭奇鬥豔。人間絕色,共枕榻間。一般庸脂俗粉,如何能撩動薊王心絃。

好婦心領神會,見好便收。如此雙方皆留有餘地,彼此皆能顧全顏面。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萍水相逢,露水情緣。換作一般人等,蠢蠢欲動,甘之如飴。然對身居高位如薊王,卻斷不可取。不潔是其一,風險乃其二。時下,女刺客、女仙人,何其多也。若趁坦誠相待時,一擊致命。悔之晚矣。

薊王自無心插柳。

雅座多南北豪客。許多西域藩商,彼此正用母語熱烈交談。劉備宮中胡姬衆多。耳濡目染,亦能辨其大意。

雖皆說南北高車之事,卻無人談及歸義老王之死。換言之,乃壽終正寢。非遭人暗害。

端坐良久,知無所獲。劉備遂領衆人下樓而去。

出胡姬酒肆。塞上夜風一吹,衆人無不神清氣爽。

“主公,有人尾隨。”史渙領繡衣吏,分佈左右,隔開人羣。

“小心戒備。”劉備低聲道。

“喏。”

內城閒人免進。出入需憑護高車校尉府所發傳證。眼看劉備一行即將步入內城,尾隨之人顧不得遮掩,紛紛現身。當即被混跡人羣中的繡衣吏,團團包圍。

繡衣豪俠,守衛劉備多年。彼此英雄相契,休慼與共。瞬息之間,形勢突變。街上行人見狀,急忙避讓圍觀。被圍在圈中的胡人,各個手握刀柄,互相靠背,神情緊張。

“萬勿輕動。”史渙冷聲道:“抽刀即死。”

胡人之中,忽出東胡語,安撫下同伴,又轉爲幽州漢話:“我等乃鮮卑族人,並無惡意。”

史渙又問:“可是奢延國人。”

“非也。”那人又道:“我等乃出中部鮮卑。”

“中部鮮卑?”史渙微微皺眉。

鮮卑大單于檀石槐,曾將鮮卑分爲三部:右北平以東,至遼東,接壤扶余之二十多城、邑,爲東部;右北平以西,直至上谷之十多城、邑,爲中部;上谷以西,直至敦煌、烏孫等二十多城、邑,爲西部。

西部鮮卑遠遁,後融入西域都護府。東部鮮卑降漢,立爲三歸義侯國。中部鮮卑,本已立爲十四部奢延屬國。不料今日又有人自稱中部鮮卑。

劉備耳語數句,史渙遂勒令一衆胡人,解除兵刃。搜身後,帶入軍營。

中軍大帳。劉備正襟危坐。文臣武將,左右分坐。

須臾,有三人五花大綁,被繡衣吏押進帳中。

見三人年紀頗青。卻目光堅毅,並無怯色。劉備言道:“鬆綁。”

“喏。”史渙便上前爲三人鬆綁。

“報上名來。”劉備居高言道。

“扶羅韓。”

“步度根。”

“軻比能。”

三人依次通名,而後齊聲下拜:“拜見王上。”

“所爲何來?”劉備不置可否。

三人相互看過,便由步度根娓娓道來。

話說,自檀石槐隕落,滿門授首。時,代郡以西,西部鮮卑率先遠遁。亂入西域,被劉備萬里剿滅,融入都護府,爲它乾五姓。

代郡以東,中部鮮卑,除去十四部南下,立奢延屬國。餘衆各自攻伐,漸成二家,其大人一爲步度根,分佈於幷州太原、雁門等地;其二爲軻比能,分佈於幽州代郡、上谷等地。

東部鮮卑素利、彌加、闕機,等部,本散佈遼西、右北平、漁陽塞外。後不堪受高車南下擠壓,率衆歸附薊王。

先前,上谷烏桓王難樓,因擅自兵圍逎國,惹惱薊王。舉族掠入安次。軻比能趁機收攏餘部,暗據上谷烏桓舊地。先前不敢稱鮮卑,自稱“亡胡”。與大漢秋毫無犯,邊郡官吏亦聽之任之。

蟄伏十載,漸復元氣。引南匈奴王庭、奢延屬國及戍邊漢將覬覦。眼看身份暴露在即。三人本欲前往薊國,細說緣由。半途忽聞薊王兵車北進,爲歸義王送葬。三人當即北上白檀城,偶遇薊王於胡姬酒肆。雖從未相見,然薊王與二位義弟,皆人中龍鳳,一干人等,亦極爲醒目。尤其是五弟黃敘“半遮面”,過於明顯。模棱兩可間,一路尾隨。

悉知前後諸情,劉備瞭然於胸。

所謂“樹倒猢猻散”。先是鮮卑大單于檀石槐身死族滅,鮮卑一日崩盤。被鮮卑吞併的大小部落,各自逃命,各奔東西。再有三郡烏桓,步鮮卑後塵。一家獨大,衆九千餘落的上谷烏桓王難樓,一朝覆滅。被三郡烏桓餘下幾家,一鍋端去,舉族送入薊國安次縣。

又謂“無心插柳,柳成蔭”。此舉亦給散亂鮮卑,以可乘之機。暗中侵入上谷烏桓舊地,收攏散亂部民。漸漸坐大。

羣狼環伺,牛壯馬肥。眼看被人覬覦。危急關頭,步度根、軻比能等人,便想到了東胡共主,薊王劉備。這纔有了先前種種。

“又有何所求?”劉備又問。

“願效仿奢延十四部,立爲屬國。”步度根道破心意。

“奢延既已立爲鮮卑屬國,又豈能再取‘鮮卑’之名。”劉備言道。

“這……”三人互相看過,步度根再拜:“求王上開恩。”

“如此,爾等暫且退下。”劉備言道:“孤當從長計議。”

“喏。”見事有轉機,三人滿懷希冀,魚貫出帳。

“主公。”目送三人離去,年僅十歲的小師弟周瑜,起身奏道:“鮮卑二部來投,或可一用。”

1.246 弄劍踏杯134 玩於股掌19 求之不得1.65 攻略壽春130 鮮卑寇邊195 勤王之師120 隨行就市151 天作之合1.20 繡衣直指15 蔣幹遺書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11 撤塔並港1.62 漢人西徙91 不脛而走137 萬死不避1.57 謀錄不盡1.76 世道無常173 絲路流金1.75 真相大白125 校場演武138 故技重施180 一罪足矣1.80 西邸賣官1.234 王允解懸1.259 世道人心114 一州之地178 天下表率1.50 無中生有165 天下至理1.70 青徐流民71 瀝粉貼金1.28 火燒長社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9 三危既宅153 巧施連環108 命續二載1.96 酒精花露1.3 風潮不減192 兵進隴關1.90 班師回國153 經營西域1.92 輕身爲國164 奴隸貿易1.99 謹慎擇友145 顯山露水131 胡雜騎兵192 猛虎羣狼175 菩薩女蠻1.33 出訪鴻儒139 不爭正妻182 何患無嗣1.42 變置社稷241 楚河漢界177 青鳥傳信1.56 痛並樂極1.252 花期正盛1.72 欲壑難平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01 明示萬里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58 攻城拔寨1.46 鷹擊長空1.79 十里樓桑1.274 有鳳來儀1.82 倉樓藏秘127 兔死狐悲17 尊王攘夷174 變俗易教1.59 各有歸宿1.73 何須殺人118 幷州狼騎12 淫不破義196 百年大計125 探險搜奇1.50 無中生有122 刀槍莫及1.89 無銅身輕1.73 有教無類103 鐵脊蛇矛169 以日易月174 去蕪存菁1.62 五陵少年1.26 太后召見1.30 大醫治世121 十里長筵113 芳蘭之舉167 麒麟可乎182 羣仙聚會1.53 驚濤暗涌121 書生意氣151 君臣之約1.75 愁雲散盡1.93 助紂爲虐1.34 先禮後兵155 萬物之極197 仙人指路182 共握權柄176 封國在即141 前身後世1.29 得失參半
1.246 弄劍踏杯134 玩於股掌19 求之不得1.65 攻略壽春130 鮮卑寇邊195 勤王之師120 隨行就市151 天作之合1.20 繡衣直指15 蔣幹遺書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11 撤塔並港1.62 漢人西徙91 不脛而走137 萬死不避1.57 謀錄不盡1.76 世道無常173 絲路流金1.75 真相大白125 校場演武138 故技重施180 一罪足矣1.80 西邸賣官1.234 王允解懸1.259 世道人心114 一州之地178 天下表率1.50 無中生有165 天下至理1.70 青徐流民71 瀝粉貼金1.28 火燒長社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9 三危既宅153 巧施連環108 命續二載1.96 酒精花露1.3 風潮不減192 兵進隴關1.90 班師回國153 經營西域1.92 輕身爲國164 奴隸貿易1.99 謹慎擇友145 顯山露水131 胡雜騎兵192 猛虎羣狼175 菩薩女蠻1.33 出訪鴻儒139 不爭正妻182 何患無嗣1.42 變置社稷241 楚河漢界177 青鳥傳信1.56 痛並樂極1.252 花期正盛1.72 欲壑難平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01 明示萬里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58 攻城拔寨1.46 鷹擊長空1.79 十里樓桑1.274 有鳳來儀1.82 倉樓藏秘127 兔死狐悲17 尊王攘夷174 變俗易教1.59 各有歸宿1.73 何須殺人118 幷州狼騎12 淫不破義196 百年大計125 探險搜奇1.50 無中生有122 刀槍莫及1.89 無銅身輕1.73 有教無類103 鐵脊蛇矛169 以日易月174 去蕪存菁1.62 五陵少年1.26 太后召見1.30 大醫治世121 十里長筵113 芳蘭之舉167 麒麟可乎182 羣仙聚會1.53 驚濤暗涌121 書生意氣151 君臣之約1.75 愁雲散盡1.93 助紂爲虐1.34 先禮後兵155 萬物之極197 仙人指路182 共握權柄176 封國在即141 前身後世1.29 得失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