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7 老謀深算

上陵禮,於“正月五供”後舉行。

五供,猶五祭。時指祀南郊、北郊、明堂、高祖廟、世祖廟。蔡邕《獨斷》:“正月上丁(四日),祠南郊,禮畢,次北郊、明堂、高祖廟、世祖廟,謂之五供。五供畢,以次上陵也。”

又據《後漢書律曆志》載。上陵禮日,始於“晝漏四十八分六,夜漏五十三分八(清晨六點半左右)”。

換言之。上陵禮,最早亦需元月九日晨。上陵禮後,四方使節,紛紛離京。凡滯留京城,皆有所求。於是上下奔走,朝臣應酬不斷。待朔望朝會(十五日),先前受人請託,皆在此時代爲通稟。久成慣例。

如此算來,即便董卓力排衆議,強推三司會審。多已過月半。

饒是恨之入骨,恐夜長夢多。最早,亦需元月初十後。方能殺之泄憤。且還需罔顧三司會審。

換言之。王允自初一,正月旦會時被拘押,直至腰斬棄市。足有十日之期,可供轉圜。

明日,正月上丁。循祖制,需祠南郊。次北郊、明堂、高祖廟、世祖廟。開年五供,董卓必不得缺席。

且爲萬無一失。五供時,必有重兵拱衛。乃至上陵禮畢。六日之中,董卓對洛陽內外,並二宮掌控,當最爲稀鬆。

凡上陵禮畢,再無大典。董卓輕易不入深宮。如其所言,“聖人深居以避辱,靜安以待時”。龜縮不出,殺機難覓。

王允擇此時,行苦肉計。

可謂老謀深算。

待矇混過關。呂布下魚梁臺。轉去園中府邸。

董卓將東西罼圭苑,皆據爲己有。苑中宮殿館舍,稍作改造,分賜親眷家將。另屯兵數千,由心腹愛婿,中郎將牛輔,並義子呂布統領。拱衛罼圭苑,萬歲塢。

牽馬入府邸,呂布趕去與夫人相見。

“夫人何故有失?”共入內室,呂布取琉璃耳璫視之。

嚴夫人耳語相告:“妾亦不知,何時遺失。”

“哦?”呂布不由一愣,轉而又問:“爲夫有言在先,萬勿輕出。那日,夫人何故執意出園?”

嚴夫人言道:“只因阿父手書,喚我入寺。”

“手書何在?”呂布追問。

“手書在此。”嚴夫人亦知事大,故一直隨身攜帶。

細看並無破綻。呂布又問:“何人送來。”

“門下游徼,龐舒。”

“果然如此。”呂布如何還能不醒悟:“必是劫夫人登臺時,趁亂掠去。”

嚴夫人又問:“既是龐舒所爲,因何重回夫君之手。”

“乃……”確信無人竊聽,呂布遂耳語答曰:“王太僕予之。”

“王太僕,何以……”嚴夫人忙掩口止呼。似亦窺破端倪。

“夫人勿驚。此書,是否出外舅(岳父)之手,待爲夫一探究竟。”呂布已有定計。

嚴夫人忽道:“薊王。”

“夫人何意?”呂布仍未覺察。

“龐舒乃薊王門下。”

呂布一時驚疑不定:“莫非,王允所謀,薊王早知。”

嚴夫人卻未說破:“如夫君所言。待問過阿父,再做計較。”

“也好。”呂布今夜,註定無眠。

二崤城,官堡,薊國邸。

主記蔣幹,正襟危坐。

下首一人,正是遊徼龐舒。

“稟主記,卑下尚有一事不明。”

“遊徼且直言。”蔣幹笑道。

遊徼,“掌徼循,禁司奸盜”。本爲門下督鄭泰所轄。門下督盜賊,爲諸官府佐吏,掌兵衛,長官出,則帶劍導從,居則巡邏察禁,以防奸盜。

蔣幹先爲耳室主記,乃幕府所立。雖稱門下主記,卻非隸門下署。

自薊王立幕府南閣,拜許攸爲南閣祭酒,蔣幹已爲南閣主記。

於是乎。門下游徼,一分成二。守備東郭殖貨裡,輔漢大將軍府,皆更名南閣遊徼。入函園守備,仍稱門下。

換言之,幕府南閣,便對應薊王門下。便是所謂,幕府與封國並立。俗稱“宮府並立”。

洛陽吏民,未知詳情。故仍習稱蔣幹,門下主記。實則,謬矣。

薊國俸祿,屢次擡升。

以門下署爲例。門下祭酒司馬徽爲萬石國老。二曹掾,東孝西直,皆爲二千石。郭嘉自不必說,先前徐庶自薦,平長城邊患。時薊王與之相約,若能一戰定邊郡十年無亂,當與郭嘉同領二千石俸。

二人得償所願,二千及冠。

門下五吏:賊曹劉翊、督盜賊鄭泰、功曹許靖、主簿孫乾、主記張節,皆爲千石俸。

幕府亦不例外。南閣主記蔣幹,亦食千石高俸。代理洛陽事,亦不顯位卑。

“如此行事,主公知否?”龐舒道破心憂。

“我等奉命行事。毋論祭酒、中丞,皆爲主公心腹,肱骨重臣。何必見疑。”言下之意,做好份內事即可。至於其他,則無需多問。

“話雖如此,然茲事體大。”龐舒亦是豪傑,直言道:“洛陽之事,若主公不知。事後怪罪,我等當如何自辯。”

“遊徼多慮。”蔣幹風輕雲淡,莫測高深。

“如此,卑下告退。”龐舒言盡於此。

待其自去,蔣幹低聲言道:“中丞當知。”

翌日。洛陽白馬寺,後院僧舍。

翁婿相見。

呂布取手書視之。

嚴佛調一眼掃過,這便言道:“確出我手。”

聞此言,呂布終得心安。卻難免生疑:“外舅何故弄險。萬一救之不及,夫人恐性命不保。”

“奉先可還記,康師留言。”

“莫爲虎倀。”呂布脫口而出。

“那日,王太僕隻身入寺。以密語相告。這才窺破天機。小女曾言:夢見仙人,自降府中,言,某山某樹下,藏金無數,奉先問何山何樹,位於何處,仙人笑而不語,隨風化去。”

見呂布點頭。嚴佛調又道:“某山某樹,藏金無數。正是萬歲塢中魚梁臺。言指董卓盜鑄小錢無數,積滿樓臺。俗語謂‘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雖不爲虎倀,卻必爲虎所害。唯有將惡虎除去,方能免禍消災。於是便有此書。”

讖緯之術,神鬼之言,時人皆深信不疑。何況僧人乎。

先託夢示警,再有王允登門。

一前一後,因果呼應。嚴佛調自深信不疑。

142 斷不可棄101 管中窺豹1.82 膂臂當車1.204 猶樂思沛177 四海雄心1.76 峰迴路轉133 首遭彈劾152 南橘北枳107 林間馬場1.50 宮廷之變1.88 大國之基119 北海一龍150 勢如水火1.58 後會無期1.200 永安上壽186 當仁不讓1.83 誅心之謀128 欲蓋彌彰1.93 香餌懸魚111 隴右鮮卑251 英雄輩出151 金石爲開1.69 張飛劫親1.46 整齊劃一1.69 張飛劫親159 蟬蛻龍變145 兵臨龜茲131 麒麟送子176 巨人之志1.64 朝聞夕逝10 耿氏製陶122 火燒濮陽184 天命有歸1.72 血染清溪183 瓦釜雷鳴1.58 耿雍認主1.84 身陷囹圄1.89 一騎絕塵1.7 酈城大建1.37 鰲頭獨佔19 君前臣名1.83 紛華靡麗142 斷不可棄154 東孝西直1.29 強渡漢水184 亂之道也1.35 傳火天下166 囈語少年11 恨意叢生1.77 半島鎖鏈1.97 板上釘釘1.37 投石卜路1.98 尾大不掉1.267 老謀深算1.93 助紂爲虐136 悲秋盡露1.72 血染清溪169 先登陷陳1.39 分功之義71 頓遜海渠178 天下表率81 俱合法相161 空前絕後149 半壁江山110 棄親從曹1.4 越俎代庖1.206 猛將之烈103 薊國雙壁106 萬民飢流140 青雲之志1.80 毋論大小117 知子莫母1 十里少年1.35 南州士首1.56 英雄末路138 豐收在望1.84 盡入彀中1.224 鬥戰取將105 未來可期114 百里之命1.40 有心無力153 經營西域127 兔死狐悲169 百日分曉1.47 爲朕所用171 南北船閘1.33 四郡亡胡136 矛頭所指103 人力秧機187 得道不易1.73 血巢角鬥125 偶露崢嶸61 變廢爲寶1.246 弄劍踏杯162 畢生所願1 末路之難1.97 鳳引九雛61 時不我待174 變俗易教1.98 千金之軀
142 斷不可棄101 管中窺豹1.82 膂臂當車1.204 猶樂思沛177 四海雄心1.76 峰迴路轉133 首遭彈劾152 南橘北枳107 林間馬場1.50 宮廷之變1.88 大國之基119 北海一龍150 勢如水火1.58 後會無期1.200 永安上壽186 當仁不讓1.83 誅心之謀128 欲蓋彌彰1.93 香餌懸魚111 隴右鮮卑251 英雄輩出151 金石爲開1.69 張飛劫親1.46 整齊劃一1.69 張飛劫親159 蟬蛻龍變145 兵臨龜茲131 麒麟送子176 巨人之志1.64 朝聞夕逝10 耿氏製陶122 火燒濮陽184 天命有歸1.72 血染清溪183 瓦釜雷鳴1.58 耿雍認主1.84 身陷囹圄1.89 一騎絕塵1.7 酈城大建1.37 鰲頭獨佔19 君前臣名1.83 紛華靡麗142 斷不可棄154 東孝西直1.29 強渡漢水184 亂之道也1.35 傳火天下166 囈語少年11 恨意叢生1.77 半島鎖鏈1.97 板上釘釘1.37 投石卜路1.98 尾大不掉1.267 老謀深算1.93 助紂爲虐136 悲秋盡露1.72 血染清溪169 先登陷陳1.39 分功之義71 頓遜海渠178 天下表率81 俱合法相161 空前絕後149 半壁江山110 棄親從曹1.4 越俎代庖1.206 猛將之烈103 薊國雙壁106 萬民飢流140 青雲之志1.80 毋論大小117 知子莫母1 十里少年1.35 南州士首1.56 英雄末路138 豐收在望1.84 盡入彀中1.224 鬥戰取將105 未來可期114 百里之命1.40 有心無力153 經營西域127 兔死狐悲169 百日分曉1.47 爲朕所用171 南北船閘1.33 四郡亡胡136 矛頭所指103 人力秧機187 得道不易1.73 血巢角鬥125 偶露崢嶸61 變廢爲寶1.246 弄劍踏杯162 畢生所願1 末路之難1.97 鳳引九雛61 時不我待174 變俗易教1.98 千金之軀